威远中学校高2020届第五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威远中学校高2020届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威远中学校高2020届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威远中学校高2020届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次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答主观题时,用0.5mm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答题区域。

写在规定答题区域之外或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本试题卷由考生自己保管,以备评讲之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风雅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中国古代社会,“士农工商”四民并举。

这中间,士因为有知识、有文化、有名望、有社会地位,在“四民”中占据最显要位置。

这一阶层最为人推崇的品质有三点:一是风骨,二是风雅,三是风流。

其中,风骨是指士人有刚健气质和耿介性格,风流指其有出众才华和不拘于世俗的放逸洒脱。

与此比较,风雅则相对中道一些,它一方面指士人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关怀,另一方面又温柔敦厚,含蓄蕴藉,在待人接物上给人留下精神的暖意。

换言之,风雅处于三种人格中间地带:它强化骨鲠、端正之气就是风骨,增加超迈、俊爽之气则为风流。

这样,所谓风骨和风流,其实就是以风雅为中心向两个极端的摆荡。

前者坚守道义原则,几近于墨家充满侠义精神的绝不妥协;后者蔑视世俗价值,几近于道家的一切流俗皆可超越。

由此,如果说风骨和风流均有其偏至性,那么,风雅就在中间地带撑起士人美好人格的大宗。

也可以讲,风雅内聚为风骨,外放为风流,两者共同构成风雅所可达至的精神边界。

在中国美学和艺术史上,风雅之所以重要,除了它涉及士人人格和精神境界外,更在于它和中国文明史广泛关联。

按照正史叙述,中国文明起于伏羲氏象天法地,制作八卦,此后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再后有周公制礼作乐。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威远中学校高2020届第五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先确认条形码信息,然后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次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答主观题时,用0.5mm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答题区域。

写在规定答题区域之外或写在本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本试题卷由考生自己保管,以备评讲之用。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岀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在青年人中掀起一股新节俭主义的热潮,这折射出了青年人的新消费价值观念。

新节俭主义是一种崇尚理性、独立人格、简约生活的消费理念,与传统节俭理念不同,具有不奢侈、不浪费、理性消费、享受生活等特征,坚持“省钱而不降品位”“省钱而不失时尚”“省钱而不减体面”等原则。

“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一分钱不省”,既是新节俭主义者的鲜明写照,也是青年人消费观念和价值的真实折射,反映的是一种更为理性的消费意识和较强的理财能力,表现的是在满足一定物质需要之后的发展和享受需要。

新节俭主义经历了从物质短缺时的主动节俭到物资丰足后的奢侈、再到现在的物质丰富下的主动节俭,不再体现为物资短缺与人们生存需求的矛盾,而是体现为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是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务实、适度、合理的消费,是对简约而不简陋、朴素而充实生活的追求。

这种新潮流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可谓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消费理念。

新节俭主义为何在中国流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但是,由于在一些工作中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

当资源面临枯竭、人口红利不再、环境污染严重、道德开始沦丧,出现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失落时,新节俭主义就成了人们消费生活的一种时代选择。

其一,社会能源和个人收入都较为固定,可供支配的资源有限;其二,人的欲望太多甚至贪婪,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而这难以一一满足,必须有所取舍。

其三,经济学的成本核算原理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以较少付出获得较大收益,以现有收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合理需求。

新节俭主义是青年人面对社会生活重压的务实选择。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心情,但有时也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

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肯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肯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

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所传达的意境更为广袤、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余味。

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为什么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其既有形式上的缘由,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缘由。

我们先说形式上的缘由,假如以词跟诗歌相比,特殊是与五言古诗相比,二者之间便有很大的不同。

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的长篇五言古诗,所叙述的内容这样博大、这样质朴,像这种风格和意境,在词中是没法传达的,因为词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颂的歌辞,它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另外,在形式上的字句和音律方面,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字数是整齐的,押韵的形式都是隔句押韵,即其次、四、六、八句押韵,形式固定;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整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也不尽相同。

就诗的停顿而言,一般来说,五言诗常是二三或是二二一的节奏,七言诗常是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像杜甫诗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可是在词里,不仅词句的字数是长短不整齐的,而且在停顿节奏方面也有很多不整齐的改变,就算是五字或七字一句的,其停顿也有时不同于五言或七言诗的停顿。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岀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

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

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③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内江市威远县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内江市威远县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内江市威远县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24分) (共5题;共24分)1. (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2) 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3)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4)君子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乐观豁达。

李白被“赐金放还”,前途坎坷,但他高歌“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中的诗句);刘禹锡被眨巴山楚水二十多年,但他坚信“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

2. (4分)(2019·澄海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这也真够huájī________,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②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liáo dóu________一个少年的心思。

③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ó________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④当它jiá ránér zhǐ________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3. (3分)(2019·澄海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她轻描淡写地说着,似乎没注意到我踌躇的脚步。

B . 他的诊所完全免费,病人每天络绎不绝,药物两个月就告罄了。

C . 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科,我们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D . 李可染非常喜欢画牛,他一生不停地观察牛、画牛,妙手回春,把牛画活了。

4. (3分)(2019·澄海模拟)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2019-2020学年威远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威远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威远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红色小说再版,红色电影热播,红色旅游兴起,红色歌谣传唱,红色经典进入教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唤醒了人们心底美好的记忆。

“红色文化热”满足了大众对红色文化的情感期盼和精神寄托,使不同年龄的人有了不同的感悟和收获,这就是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魅力所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某杂志为了纪念建党100周年,特开设“红色文化大家谈”栏目,确定了下列投稿主题:(1)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涵育人格品行。

(2)红色文化滋养时代精神,红色文化启迪指导未来。

(3)红色文化在创新性转化与发展中走向新的繁荣。

请你从上述三个投稿主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给“红色文化大家谈”栏目投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沁源县有个牛家庄。

牛家庄有个卖盐的叫老丁,有个种地的叫老韩。

老丁和老韩是好朋友。

做买卖的人,本该爱说话,但老丁一天说不了十句话。

种地的整天和牲口、庄稼打交道,本该不爱说话,但老韩一天得说几千句话。

一个不爱说话,一个爱说话,本不该成为好朋友,但两人有共同的爱好,爱上山打兔,爱唱上党梆子。

为了一个唱戏,两人走到了一起。

老丁平日不爱说话,但一到唱戏,像换了一个人,口舌翻飞,字正腔圆,精神焕发。

两人本是朋友,但唱起戏来,或是夫妻,或是君臣,或是父子。

有时唱一个折子,有时连走一本戏,全看二人的兴致。

唱起戏来,往往忘了打兔。

两人是朋友,两家的老小也走得近。

老丁的小女儿胭脂和老韩的小女儿嫣红,常在一起割草。

这年八月十五头一天,两人割了一下午草,天快黑了,背着草回家,看见前头路边,躺着一个物件。

广东省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屠夫老六(文/黄小邪)老六原是不想做屠夫的,他想当个教书先生。

哪知书没念两年,病入膏肓的老爹就将六个儿子相继唤到病榻前。

老爹不想让传了几辈的手艺就这样丢了。

可不等老爷子讲完,其他五个弟兄就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老六孝顺,爹由来最疼他,这事自然就落到他头上。

老六爹一死,老六拿起屠刀。

老六第一次拿起屠刀,是在村长娘大寿前一天。

那天一早,男人们就将一头大肥猪捉住捆在案子上,老六灌了一盅烧酒算是壮胆,他学着爹生前的样子,一步一挪走向案前,闭闭眼,用力将尖刀往猪脖子捅去。

登时,鲜血殷红直冲而出,伴随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嚎,那头肥猪开始疯狂地狂扭动身子,血溅了老六一身,他猛地一颤,后退几步,将屠刀扔出几米远,转身就要跑,几个汉子见势,架起老六的胳膊,把他往猪面前送,又强行将屠刀塞入老六手中。

老六极力挣脱开几个汉子,扔下刀,疯了般奔往墙角掩面大哭,那哭声直叫人揪心。

老六第一次操屠刀,以那样惊心动魄的失败而告终。

那天夜里老六梦见死去的爹。

他说:“爹,我觉得我不适合做屠夫。

那猪看得我心慌。

”爹说:“你这傻孩子,猪本是凡间一碗菜!你不杀,自有他人杀。

”说来奇怪,自爹托梦后,老六渐渐不再犯怵。

一次次给猪开膛破肚,心、肝、肺拿在手里也不觉得恶心,清洗大、小肠,剁骨剔肉,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老六很快适应了这门手艺,这手艺养活了老六和他娘。

人总笑老六:看你生得慈眉善目,如何做起这屠宰行当?老六笑而不答。

后来,渐渐就没人再问起这些。

老六人缘极好,平日乡邻见面都得尊称一声“老六哥”没几年,老六娘过世,老六娶妻生子,老六妻随娘信佛,从不杀生。

又有人笑老六妻:你不杀生,咋跟你婆婆一个样,偏挑了个屠夫呢?她只笑笑。

老六每次抡起屠刀前,妻总是默默点上三炷香。

老六呢,嘴里不忘念叨:“猪呀猪,我爹说你是凡间一碗菜。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本题共3小题,9分)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

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是,《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那样凡事紧张。

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

孔子还说饭菜做得不好就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

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又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他认为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是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

孟子则没有这样的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而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是内在的,由自我而产生。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

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家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的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

孔子虽不屑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

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

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两人的个性无关。

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对其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四川省自贡市威远县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自贡市威远县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自贡市威远县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洒在边疆的太阳林清玄五点五十分华航飞往旧金山的七四七,眼看着就要起飞了。

我从出境大厅出来,开着车,踩紧油门,正好看见那架七四七以美丽的姿势起飞,我顺着柏油大道飞驰;起先和七四七并行着,才一转眼的时间,飞机已经越过我的头顶,飞向了天的远方。

这是难得的好天,是远行的好日子,阳光普照着大地,一直亮到看不见的远处。

飞机势必要破云而过,我不知道在天的那边,是不是也有阳光,我只知道有阳光的地方一定有分离的悲伤和重逢的笑语,我相信,你一定会为你到的地方带来阳光。

刚刚我从出境大厅转身出来的时候,在玻璃落地窗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玻璃不够平整,影子拉得很长,你的影子却在走道那边的玻璃窗上,我突然惊觉,从我们初识,到现在已经整整迈过了十一年。

那时,是你最辉煌的青年时代,而今你已经盛年了,那时我是刚刚起步的少年,现在也一脚踩进了青年。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我参加一个征文比赛得到首奖,他们邀你来颁奖,第二天你就打电话来邀稿,使我受宠若惊。

那也就是我为什么愿意放弃别的选择,来追随你的原因。

人说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我虽不敢说能千里驰骋,但我相信有了伯乐,千里虽不能至,也不远矣!我对写作能有坚强的信念,愿意不辞劳苦,苦心熬炼自己,几乎全是受到你的启发。

那时最感动我的一件事,是你为了鼓励我从事报导文学的工作,在你的抽屉里永远为我准备了两万元,你说:“只要你什么时候要出发,就动用这一笔钱随时出发。

”而且那一笔钱不时的填满,那时确曾成为我随时出发的最大动力。

你有时先预支稿费给我,说:“你写来以后再扣除吧!”这是两件小事,但能这样鼓励新人的编辑,恐怕再也不可得见了。

后来当我知道你出身贫穷,读书的时候经常举债度日,后来还能那样重义轻财,更令我敬佩。

这种胸襟是杜甫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5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5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5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先确认条形码信息,然后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次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

答主观题时,用0。

5mm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答题区域。

写在规定答题区域之外或写在本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本试题卷由考生自己保管,以备评讲之用.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能将文化观念加以固化表达和传播的,主要是文明的经典.直接创造文化观念的是劳动。

劳动是动态的过程,并不能固定下来,也难以持久流传。

文字诞生之前的文明进步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先进的、独特的观念难以保存,从而无法长时间、远距离地传播,进而造成文明难以累积式地发展。

道金斯就指出,通常的文化模因,像流行歌曲,“只能在短期内迅猛地扩散,但不能持久",而那些“可以流传几千年历久不衰”的文化模因,“通常是由于见诸文字记载的东西拥有巨大的潜在永久性”。

这就表明,文字出现之后,经验被记载下来了。

事实上,这些被记载下来的经验,不断被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验证,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经验记载被淘汰和遗忘,取得好效果的经验记载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其中一些记载成为经典。

有学者认为,所谓文明,无非是“平行于生物基因,可以代代相传的一个信息系统”。

这样的信息系统包括口耳相传的经验,从经验提炼而来的格言和谚语,以及从这些东西中升华而来的经典.例如,远古时期,还在森林里生活的人类先祖不得不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有意无意进入毒蛇的领地。

对毒蛇的提防和恐惧经过口耳相传,最后进入经典之中,蛇由此成为一个非常负面的形象.经典教化和生理反应一起,持续地强化着这一形象。

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威远中学校初中部2020 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班级:姓名:学号:_ 得分:_本试卷分为A卷和B卷两部分,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60分。

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A卷(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解数(xiè)精练隽永(juàn)燕然勒功(lè)B审校(xiào)挈合(qì)豁然贯通(huò)刨根问底(pào)C.逻辑(jí)园圃(pǔ)扣人心弦(xián)默守成规(mò)D、棱角(líng)社稷(jì)满腔热忱(chén)拾级而上(shí)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环宇问天,探月逐梦,观看“神州十三号”航天员胜利返航的直播,师生们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B看着五岁的孩子一本正经地模仿“中国飞人”苏炳添的起跑动作,爸爸妈妈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老王退休以后,帮儿女做做家务,接送孙子孙女上学放学,安享天伦之乐,身体也好了许多。

D.年轻人踏入社会,一方面应该志存高远,切忌无所追求;另一方面又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十年间,王国云和妻子郑丽菊开车从城区到乡下,来回奔波近十万公里左右,免费为当地留守儿童服务。

B.重复利用的公筷公勺要及时消毒,防止各种疾病不“口口相传”,以守护大家的健康。

C四川美食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游客的青睐,究其原因,是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能领略到川蜀饮食文化的魅力。

D.在第52个地球日到来之际,东江中学团委组织部分师生上街开展了大型的“呵护地球,和谐共生”的宣传活动。

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怀疑与学问》是立论文。

2020届威远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届威远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届威远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载火箭——昵称“胖五”的长征五号此次复飞成功,将以其位居世界前列的运载能力,为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打下坚实基础。

“超级2020”看点1:探月三期嫦娥五号任务长五担纲!2020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择机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

嫦娥五号任务需要将8吨多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而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由具有大运载能力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来完成。

“超级2020”看点2: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长五担纲!2020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时间的飞行抵达火星。

我国将于2021年实现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

“超级2020”看点3:空间站建设开启长五B“首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左右建成,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在轨运行10年,将向国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

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B火箭预计将在2020年迎来首秀,这也将加速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的步伐。

(摘编自《长征五号遥三成功发射将开启中国航天“超级2020”》,人民网2019年12月27日)材料二:长征五号从2017年7月2日遥二发射失利,到2019年12月27日遥三发射成功,历时908天,累计进行了40余次关键技术试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11所副所长颜勇告诉记者,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把拥有“金牌动力美誉”的液体动力事业推向了风口浪尖,芯一级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出现的故障,让发动机研制队伍承受了异常巨大的压力与考验。

2020-2021学年威远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威远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威远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总会亮黄定要叫我出来见见扶贫队长,见我躲在里屋还没动静,就拽着我的手拖我出来。

我认识到我们家来的这个人,他到村里来了不短的时间了。

我们没有说过话,但听到大家称他昌队长,有时又叫昌处,是省里下来的,要在石喊坪待两年,帮助石喊坪脱贫。

我无所事事,不到村里别的地方转的时候,就喜欢站在村部不远处的小丘包上,看这个黑肤色的中年男人要做什么。

他来的第二天,村部活动中心那栋房子晚上就有了灯,坪前一人多深的草被清除了,屋后的几块荒地翻了一遍,第三天,荒地又翻了一遍,再过两天落了场小雨,他开始把一些蔬菜种子撒进了地里。

他像是一个从外地来的农民,要在石喊坪扎根了。

村书记请他,黄秘书也来讨好他。

昌队,就上我家吃饭吧,你嫂子做饭,我俩喝点酒说说话,你也省了这些琐杂事。

昌队长摇头,先是说,吃一顿是一顿,哪能天天去吃。

接着告诉人家,他就是农村出来的,自己种自己吃,蛮好不过了,再说有纪律有规定,你们和嫂子的心意就领了。

他把日常生活安顿好,就开始到贫困户家里走访。

石喊坪山多地少。

全村249户7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5户344人。

他前一天会拿着花名册向黄秘书打听哪一家住的方位,第二天出发前,我就准时到了村部路口。

有的家户住得偏,我在前面走,他跟在后面,我们离得不远不近。

走访出来,我又在前面走,他跟在后面,并不拒绝我的引路,但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话。

他很多时候皱着眉头,村里这么多贫困后遗症,来这里的扶贫干部都会不例外地皱眉。

黄秘书说,铁打的石喊坪,流水的扶贫干部,来了,看了,走了,啥事也没了。

但眼前的这位昌队长不同。

我们像是多年前就认识的老朋友,不需要问候,彼此远远地看一眼,一个被欺负被嫌弃的男孩的孤独和挫败就奇迹般地消失了。

黄定要把我拉扯出来,站到了屋里光线明亮一点的地方,昌队长认出了我,高兴地说:“我们早就见过面了,你是我的向导呀,挑水找码头:想说谢谢终于找到地方了。

四川威远中学-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

四川威远中学-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

四川威远中学-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2020学年度下期高2023届第2次月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它曾联通着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使不同文明之间开始直接或间接的交流,不同文明之间的不断沟通、学习与借鉴,持久地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丝绸之路文化是弥足珍贵的财富。

开放、包容是丝绸之路文化的基本生态格局。

作为横跨亚欧大陆的商旅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曾为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

在丝绸之路的时空坐标中,众多民族彼此亲和,多种宗教交织共存,异质文明不断系连、对话与交流。

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发明和思想流派,经由丝绸之路流传到世界各个区域。

丝绸之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和推动了世界历史、社会的发展。

丝绸之路为各种文明形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展示平台,东西方世界的文化在这个大平台交流汇融,互鉴共生。

丝绸之路上的珍贵遗存反映了多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和交流的悠久历史,真实记载了沿线各民族的紧密联系和文化融合。

在丝路上穿行的人们沿路播撒其各自的文化,使人类文明相互融通,因此,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因文化的多元包容而五彩缤纷,因文明的交流互鉴而发展共进。

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创新丝路文化,着力倡导交流融通、开放包容、互利互鉴、和谐共进,应是丝绸之路文化的当代价值取向。

文化的交流与融通是文明发展的必要形式。

在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世界上,如何认识把握不同民族传统的文化关系,面对相互冲突的文化现象确立怎样的价值取向,是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或许可以说,人类的文化认同、情感交流、精神沟通是带有根基性的重要方面。

文化包容,文明互鉴,互动共生,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潮流下各国合作发展的基石。

文化的多元、对话、交流与融通是文明发展的必要形式,也是人类和平友好、和谐发展的主要支撑。

2020-2021学年威远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威远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威远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天津的开合桥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

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

南运河上有金华桥,于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金钢桥、金汤桥、解放桥。

这些都是开合桥。

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对陆上交通来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

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

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

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

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

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

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

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

这便是水陆交通之间的一个矛盾。

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居民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

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

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

天津开合桥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连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下无阻地过船。

一种“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

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学高下学期第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

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学高下学期第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

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学高下学期第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本次月考,我校语文试题难度适中,内容贴近实际生活与学校教学,反映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下面将从试题难度、实用性、知识点覆盖、答案解析等方面进行评述。

一、试题难度本次试题分卷A、B两份,均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式。

个别题目难度有所突出,特别是写作部分,现代文要求学生把握好文学创作和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体现出思辨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语文古诗文部分,要求学生掌握诗词的深层次意思和鉴赏能力。

总体来说,难度控制得宜,考生得分分布比较均匀。

二、实用性试题内容采用常见的生活日常和学校教育相关的话题,如“读书、生活与未来”、“阅读的意义”、“青春与梦想”等等,与考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紧密相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部分题材和知识点具有示范性和指导性,适合广大学生参考。

三、知识点覆盖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广,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鉴赏、创新思维综合素养进行了全面测试,通过阅读文章,领悟诗词,理解古代典故,进行小说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

四、答案解析试题答案分析详细,作文部分有语调等评分标准,同时对具体的写作要求进行了细化。

对于同学们易错的地方进行了提示,对于同学们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了区分解答。

同时,试卷还附有部分“高分作文范文”,供学生借鉴。

总而言之,此次月考试题难度适中,内容贴近实际生活与学校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同时,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广,答案解析详细,对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提升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答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韩愈的“不平则鸣”都未能得到宋人的呼应,因为这两个命题都含有发牢骚之意,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

但来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却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

这一命题见于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它不仅揭示出古代诗人创作的规律,即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出现于诗人屡经生活的磨难后,而且总结出个人的阅历遭遇(“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与诗歌的情感内涵(“忧思感愤之郁积”)之间的因果关系。

欧阳修所说的“穷”是指一种政治处境,而非“穷饿其身”的经济状况,因此,“忧思感愤之郁积”往往表现为深沉的忧患意识,而非穷酸的牢骚不平。

更多的宋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来理解“诗穷而后工”。

他们普遍认为,命运的不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实人生的底蕴。

一方面,“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歌之上,以诗歌作为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

真正伟大的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远中学校高2020届第五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命题:等做题:审核: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先确认条形码信息,然后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次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答主观题时,用0.5mm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答题区域。

写在规定答题区域之外或写在本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本试题卷由考生自己保管,以备评讲之用。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岀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

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

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③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④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虛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

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

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⑤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

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 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 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C.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 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

B.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C. 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D.文章探讨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材料一: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增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

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

表面上看,这可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应对”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

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材料二: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

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

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

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

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

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

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

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

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

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

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材料三:“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

”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

“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

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

“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

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

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

但是,碎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

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

”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

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情不减。

“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上述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均谈及了传统文化的话题。

B. 材料一、三更多地关注学生,认为必须让学生重视阅读,重视传统文化。

C.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反映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D. 虽然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材料二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就能焕发生命力。

B. 材料一认为我国中高考改革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重要。

C. 材料二指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要亲近“下里巴人”,也就是要亲近群众。

D.张一清厦门出差时体悟到现在出版的书太多,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公众阅读,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6.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种方式。

(6分)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