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产房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产房标准建设要求

产房标准建设要求

产房标准建设要求
产房是医院为了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而设立的特殊区域,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产房标准建设要求。

一、产房设置
1.产房应该离产科手术室近,并设有通道相连。

2.产房应位于医院的卫生区,设有单独的入口和通道。

3.产房应根据产妇的分娩状况设置不同的分娩室,以满足分娩时的需要。

4.产房应配备无障碍通道、便利设施、紧急出口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产房环境
1.产房应保持整洁、明亮、通风、温度适宜、噪音低等。

2.产房应配备充足的照明、暖气、空调等设施,以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舒适度。

3.产房应设置妇女洗手间、卫生间、饮水设施等便利设施,以提供方便服务。

4.产房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监护设备、呼吸设备等,以支持医务人员的工作。

三、产房设施
1.产房应配备分娩床、转运床、婴儿床、产钳、吸引器、剖宫产器械、各类常用药品等设施。

2.产房应设置相应的检查室、手术室、会诊室、办公室等,以保障医务人员的工作需求。

3.产房应配备足够的医护人员,以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以上就是产房标准建设要求的内容,医院在设计和改造产房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基层医院产房布局

基层医院产房布局

基层医院产房布局产房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

由于地区经济的差异,基层医院产房存在着建筑结构不合理、三区划分不恰当、基础设施不齐全等短时间内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达到二级优等医院产房管理要求,医院必须因地制宜地对产房布局做适当调整。

产房应处于建筑物的顶层或者一端,且是过往流动人员少的位置,内部结构以U型结构为佳,样可以完全保证洁污分流。

但基层医院产房为内走廊式结构,故应在明确划分三区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内走廊双行道路线。

2 三区划分2.1 无菌区在内廊式结构产房最里端设置无菌区,包括产房、隔离产房、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和各类浸泡桶区。

基层医院因受建筑面积的限制往往将产房与隔离产房、刷手间与洗涤间合二为一,随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了产妇安全和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的需要,这些设置必须分开。

产房与隔离产房所接受的分别是正常产妇和有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将二者分开才能有效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刷手间与洗涤间是两功能不同的区间,刷手是进行无菌操作的奏,而洗涤是操作后的处置,若安排在一室会导致清污交叉。

2.2 清洁区清洁区位于无菌区和污染区之间,对于内廊式结构产房来说,有必要划分出相对清洁和相对污染两条路线,这样有利于供应室收下送物品和清洁工运送产房垃圾时的管理,使得污染物的清理、消毒和灭菌有了明确的循环路线。

清洁区包括待产室、隔离待产室、敷料准备间、洗涤间、晾晒区、新生儿沐浴室、新生儿预防接室、婴儿抚触室和办公室等。

基层医院往往将新生儿沐浴室与新生儿预防接种室设置在一个房间,方便护士在早晨给新生儿沐浴的同时为出生24 h内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而疾控中心明确规定,医院产科接种点应单独设立新生儿疫苗接种室,目的是保证接种安全,有利于疫苗的管理以及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的处置与回收。

婴儿抚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产科服务项目,将婴儿抚触室设在清洁区,既能避免污染又能不完全限制家属参观。

另外,在清洁区内设置办公室很有必要,有利于工作人员与家属及时方便地沟通、告知和签名,仅仅在病区设置办公室是不够和不便的。

【医院】清流县医院产房及手术室净化系统要求

【医院】清流县医院产房及手术室净化系统要求

【关键字】医院清流县医院产房及手术室净化系统要求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病房综合楼手术室及产房。

2、项目地点:清流县医院病房综合楼内。

3、项目概况:清流县医院位于清流县长兴中街218号,本工程建筑面积为:11000㎡,大楼框剪结构,共八层,一层为影像科、二、四、五、六、七层为病房,三层一半设为妇产科病房另一半设为产房,八层设为手术室。

总体说明:手术部要求规划洁净手术室 6 间,其中Ⅰ级洁净手术室 1 间(加装铅当量的防备),Ⅲ级洁净手术室 1 间,十万级洁净手术室 4 间以及三十万级相应的辅助用房;三层妇产科普通手术室4间以及相应的辅助用房。

走廊及配套洁净辅房级别按国家规范。

5、要求对净化空调系统、医用供气系统设有自动控制。

二、招标范围和内容:招标范围为清流县医院提供的洁净手术室、普通手术室及产房系统施工平面区域内的设备和材料的供货、施工、安装、调试、检测、维修、保养及中标后的深化设计。

工程范围包括:①、手术部区域的装饰装修施工及配套装备、设备的安装;②、通风与空调系统及其自控系统的安装施工;③、手术部、产房、设备层的强电系统、弱电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门禁系统、呼叫系统、监控系统)安装施工;④空调机房和设备层装饰装修工程;⑤区域内医用气体系统及必须的给排水系统。

投标人如需了解现场情况请到现场勘查,任何因此产生的费用由投标人自行承担,任何因勘查不准确等导致的各种施工方案及施工情况问题,由投标人自行承担责任。

表1:手术室基本配备三、主要材料及技术参数:1、装饰设计和施工要求:洁净手术部的建筑装饰应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洁净手术部内与室内空气直接接触的外露材料不得使用木材和石膏。

洁净手术室与普通手术室采用同一装修材料及配套装备。

2、1间Ⅰ级洁净手术室为铅板防备手术室,要求在房间4面采用效果可靠的铅防备,关键缝隙(如窗、门边等)采用防射线涂料收边,不同界面完美搭接,避免因铅密度过大导致防备脱落及与混凝土连接不好的现象。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一章总则第,特制订本规范。

第,其它专科医院可参照执行。

第一、设置包括大内科、大外科等三科以上;二、设置门诊和服务24小时的急诊;三、设置正规病床。

第,医技科室和专科病房的设置,应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执行。

第,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第,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一节基地第,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和医疗卫生网点的布局要求。

第一、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二、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三、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四、地形力求规整;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六、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第二节总平面第一、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二、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三、应保证住院部、手术部、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献血室、教学科研用房等处的环境安静;四、病房楼应获得最佳朝向;五、应留有发展或改、扩建余地;六、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七、对废弃物的处理,应作出妥善的安排,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

第,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出口。

第第,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

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与出入院路线交叉。

第一、应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距和其它空地布置绿化,并应有供病人康复活动的专用绿地。

二、应对绿化、装饰、建筑内外空间和色彩等作综合性处理;三、在儿科用房及其入口附近,宜采取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环境设计。

第,且不宜小于12m。

第;如用地毗连时,必须分隔,另设出入口。

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应为今后发展、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第一、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

二、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

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

第第一、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二台;当病房楼高度超过24m 时,应设污物梯。

三级医院产房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三级医院产房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6.定时通风换气,分娩前后用动态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物体外表、地面每日清洁、消毒。〔2分〕
7.分娩结束后,应对室内的环境进行终末消毒。〔2分〕
8.每月对空气、物表、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卫生学监测,检测结果符合相关要求。〔3分〕
9.诊治废物严格按照《诊治废物治理条例》分类放置,密闭运送,日产日清,交接有记录。〔2分〕
15分
查看科室仪器设备及药品,抽考助产士仪器设备的操作
新生儿抢救
1.有分娩时要求具备新生儿复苏能力的医护人员在场的制度。〔3分〕
2.每次分娩,产房或手术室至少有1位熟练掌握新生儿气插管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2分〕
3.有新生儿抢救制度和标准的新生儿复苏流程。〔3分〕
4.对新上岗人员进行新生儿复苏的培训,考核合格前方可上岗,并有相应的记录。〔3分〕
2.对待孕妇热情,注意保护隐私,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如条件同意,应开展导乐陪伴式分娩。〔1分〕
3.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做到“四及时〞(及时观察、及时觉察、及时汇报、及时处理)。〔2分〕
4.熟练掌握各种助产技术、专科抢救技术及专科用药的药理作用、用法、计量,本卷须知等,X及时执行医嘱。〔2分〕
5.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详细交接孕产妇的病情(生命体征、胎位、胎心、宫缩、宫口、阴道流血、流水)和医治情况。〔1分〕
护理质量程序文件。〔8分〕
a)有产房的质量与平安治理制度。〔2分〕
b)有分娩相关的各种诊疗常规。〔2分〕
c)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各级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2分〕
d)有明确的质量平安指标〔包含新生儿窒息率及复苏成功率、会阴侧切率〕。〔2分〕
2.有分娩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6分〕
3.分娩后的胎盘归产妇全部,不得买卖胎盘。〔2分〕

医院产房管理制度

医院产房管理制度

医院产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产房的管理,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相关管理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产房的管理及相关人员。

第二章产房设施及设备第三条产房布局1.产房应依据标准布局设计,包含分娩区、产妇休息区、新生儿护理区、卫生间等区域,并应设置合适的通道和紧急出口。

2.产房内应保持宽敞、光亮、通风、温暖的环境,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舒适。

第四条设备要求1.产房应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包含但不限于分娩床、合适的监护仪器、呼吸设备、体温监测设备等。

2.产房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理保养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良好状态和正常运行。

3.产房内全部设备均应配备相应的操作说明书,医务人员应娴熟掌握操作方法。

第三章产房管理人员第五条产房运营管理责任人1.医院应指定专业的产科医生或护理人员担负产房运营管理责任人,负责统筹协调产房工作,保证产房的正常运行。

2.产房运营管理责任人应具备相关资质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妥当处理各类产房紧急情况。

第六条产房医护人员1.产房医护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经过专业的培训,熟识产房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2.产房医护人员分工明确,负责不同的工作任务,确保产房工作的高效和安全。

第七条产房护理人员1.产房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护理资质,并熟识产妇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

2.产房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本领和人际关系,并能供应温暖和关怀的服务。

第八条医务辅佑襄助人员1.医务辅佑襄助人员应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确保产房工作的顺利进行。

2.医务辅佑襄助人员应依照医院要求定期接受培训并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第四章产房工作流程第九条产妇入院与登记1.产妇入院时,产房接待人员应细致询问产妇的基本情况,并帮忙其完成入院登记手续。

2.产妇入院后,产房医务人员应进行初步评估,并订立相应的产房工作计划。

第十条孕产妇护理1.产房护理人员应依照产妇的需求供应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包含但不限于察看、监测、帮助分娩等。

产房、母婴、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母婴、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母婴、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一、产房产房是新生命诞生的场所,它担负着母子生命安全的重任。

在紧张的接生甚至抢救母婴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防止感染,产房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做到布局合理、设备先进、制度严格,以及具有良好素质的医护人员。

1.建筑设计与布局。

产房的布局应以便于工作,有利于母婴的安全,符合消毒隔离流程和无菌技术为原则。

(1)产房应与产科病房、母婴室相邻近,有迅速向手术室转移产妇的条件,周围环境应清洁安静,无污染源,形成便于管理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2)产房应宽敞,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墙壁及天花板无裂隙,不落尘。

地面光滑,物品家具摆放无死角,氧气、负压管道应靠一侧走行,不影响无菌区域。

同时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3)根据医院的规模和任务,产房应安装程控门,内分设待产室、隔离待产室、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洗手间、办公室、储藏室、杂物室、值班室等。

产房应建立监测中心,具备现代化的监测手段。

产房内设有双走廊,实施清洁与污染分流处理。

(4)产房应明确划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及限制区。

非限制区应设在最外面,包括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洗室、卫生间、值班室、休息室、杂用室、换鞋及推车入室区,并设有防止感染设备及推车转换设备。

半限制区包括办公室、待产室、洗涤间、敷料准备间、刷手间、器械室。

限制区在内侧,主要包括分娩室、无菌物品放置处。

各区之间必须有门隔开,标志明显。

(5)产房应备有温度及湿度控制设备。

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以50%~60%为宜,并配备空气净化装置。

刷手间应处于两个分娩室之间,内设洗手池,备有无菌毛刷等。

2.工作人员(1)只有经上级批准的专业医护人员才能进入分娩室,专业医护人员包括专职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和分配到儿科或产科的实习医生。

经产科医生同意,认为对产妇分娩有帮助者(如直系亲属)可进入分娩室,并应按照医护人员要求着装。

(2)出入产房人员管理:严格参观、实习和陪产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认真执行出入管理要求,这是减少产房感染的重要方面。

05-09产房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05-09产房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一、布局要求:(一)产房应与产科、手术室、母婴同室病房和新生儿科(病区)相邻近,环境必须清洁、安静、无污染源,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

(二)实行分区管理:明确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各区域之间应用门隔开或有明显标志。

人流物流布局清晰合理,设有病人通道、工作人员通道、污物通道。

分娩室污物从外通道运送,严禁污物回流限制区。

非限制区:设在产房外侧,包括换鞋更衣及平车入室区、产妇急诊、入院处理室,卫生间、值班、休息室等。

半限制区:设在中间,包括办公室(桌)、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可与隔离分娩室合用)、工作人员休息室、治疗室、杂物室、被服储备室、器械室、洗涤室、库房、值班室等。

限制区:设在产房最内侧,包括分娩室(分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中期引产室、温馨分娩室)、刷手间及无菌物品存放室等。

(三)产房应宽敞,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墙壁及天花板无裂隙,不落尘,地面光滑,便于清洁和消毒。

有温度及湿度控制设备。

温度应保持在24-26℃;湿度以50-60%为宜,可配备手术间(须符合手术室要求)。

二、手卫生要求(一)洗手设施:1、刷手间设在分娩室之间,应能容纳2~3人同时洗手。

洗手池应每天清洁,洗手池及周边保持清洁。

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刷手间的洗手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

2、应配备手清洁剂。

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3、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刷手间还配备无菌干手物品,一人一用一清洁、灭菌,盛装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接生前洗手须按外科手消毒处理。

4、刷手间还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

如配备手刷,保持干燥,一用一灭菌,盛装洗手毛刷的容器每天更换。

手刷刷毛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剔除不合格手刷。

5、刷手间还应配备手消毒剂,手消毒剂应符合《消毒管理规范》中对消毒剂的要求,有效期内使用。

医院病房设计要求

医院病房设计要求

住院部用房5.5.1.住院部应自成一区,应设置单独或共用出入口,并应设在医院环境安静、交通方便处,与医技部、手术部和急诊部应有便捷的联系,同时应靠近医院的能源中心、营养厨房、洗衣房等辅助设施。

5.5.2.出入院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设登记、结算、探望患者管理用房。

2.可设为患者服务的公共设施。

5.5.3.每个护理单元规模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专科病房或因教学科研需要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设传染病房时,应单独设置,并应自成一区。

5.5.4.护理单元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设病房、抢救、患者和医护人员卫生间、盥洗、浴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处置、治疗、更衣值班、配餐、库房、污洗等用房。

2.可设患者就餐、活动、换药、患者家属谈话、探视、示教等用房。

5.5.5.病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病床的排列应平行于采光窗墙面。

单排不宜超过3.床,双排不宜超过6.床。

2.平行二床的净距不应小于0.80m,靠墙病床床沿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0m。

3.单排病床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10m,双排病床(床端)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40m。

4.病房门应直接开向走道。

5.抢救室宜靠近护士站。

6.病房门净宽不应小于1.10m,门扇宜设观察窗。

7.病房走道两侧墙面应设置靠墙扶手及防撞设施。

5.5.6.护士站宜以开敞空间与护理单元走道连通,并应与治疗室以门相连,护士站宜通视护理单元走廊,到最远病房门口的距离不宜超过30m。

5.5.7.配餐室应靠近餐车入口处,并应有供应开水和加热设施。

5.5.8.护理单元的盥洗室、浴室和卫生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卫生间设于病房内时,宜在护理单元内单独设置探视人员卫生间。

2.当护理单元集中设置卫生间时,男女患者比例宜为1:1,男卫生间每16.床应设1.个大便器和1.个小便器。

女卫生间每16.床应设3.个大便器。

3.医护人员卫生间应单独设置。

4.设置集中盥洗室和浴室的护理单元,盥洗水龙头和淋浴器每12.床~15.床应各设1.个,且每个护理单元应不少于各2.个。

医院产科病区(包括产科病房和产房)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医院产科病区(包括产科病房和产房)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医院产科病区(包括产科病房和产房)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一)产科病房【设置与布局】设在与产房、新生儿科相邻近区域,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设30~40张病床,抢救床1~2张。

病房相对分为产前区(内设产前高危病房)、母婴同室区、工作用房(同普通病区)外,还需设新生儿沐浴室、新生儿水泳室、新生儿抚触室、配奶间、检查室、健康教育室等。

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新生儿治疗室、新生儿出院处置室及集待产、分娩、休养为一体的“家庭母婴房”。

(1)产前区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m²,床间距离≥1m,两床之间设隔帘,病床可调节体位。

其他设置配备同普通病区。

(2)母婴同室区每组母婴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7m²,要求母、婴床头平行放置。

配带有扶手的靠背椅和踏脚登。

便于产妇喂哺婴儿。

婴儿床可移动和升降,床单位配备包括床垫、婴儿被,婴儿洗脸与洗臀盆分开,酌情配备蚊帐、四季衣物、一次性尿布等。

(3)新生儿沐浴室室温可调控,配备冷、热水系统和自动调节水温的恒温及空气消毒设备,婴儿沐浴池(普通与隔离分开)、工作人员洗手设施、沐浴前更衣台、沐浴后更衣台、储物柜,婴儿专用推车、体重秤、沐浴支托架、消毒毛巾、浴巾及衣服、脐带处理用物等。

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移动式婴儿沐浴车。

(4)新生儿水泳室宜采用可视装修,室温可调控。

设置沐浴池,工作人员洗手设施,冷、热水系统与泳缸排水系统,空气消毒设施,卫生处置池;配备水泳前更衣台、水泳后更衣台、储物柜、水泳缸、水泳颈圈、坐凳、消毒浴巾与毛巾等;可配置电视机或VCD。

(5)新生儿抚触室宜采用可视装修,室温可调控。

设置工. 作人员洗手设施、卫生处置池、空气消毒设施等;配置抚触台、抚触台软垫、抚触椅、消毒浴巾与毛巾、婴儿抚触油及用品等;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移动式抚触车;可配置电视机、VCD。

(6)配奶间设置清洗奶具池(分普通与隔离池)、工作人员洗手设施、卫生处置池、冷热水系统、室温调控装置、空气消毒设施;配置冰箱、食具消毒柜、食品柜、配奶台、盛装冷热水容器;配制奶粉容器、母乳储存容器、奶瓶、奶嘴、配奶用辅助用具等。

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第2.1.2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三、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六、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第2.2.1条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三、应保证住院部、手术部、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献血室、教学科研用房等处的环境安静;四、病房楼应获得最佳朝向;第2.2.2条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出口。

第2.2.3条在门诊部、急诊部入口附近应设车辆停放场地。

第2.2.4条太平间、病理解剖室、焚毁炉应设于医院隐蔽处,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

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出入院路线交叉。

第2.2.7条职工住宅不得建在医院基地内;如用地毗连时,必须分隔,另设出入口。

第2.2.6条病房的前后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12m一、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

二、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

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二、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6m.三、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第3.1.7条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其坡度不宜大于1/10。

一、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 1.10m×1.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

大便器旁应装置“助立拉手”。

3.1.14 厕所三、厕所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

四、如采用室外厕所,宜用连廊与门诊、病房楼相接。

二、利用走道单侧候诊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两侧候诊者,净宽不应小于2.70m。

第3.2.4条妇、产科和计划生育一、应自成一区,设单独出入口。

二、妇科和产科的检查室和厕所,应分别设置第3.2.5条儿科一、应自成一区,宜设在首层出入方便之处,并应设单独出入口。

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第2.1.2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三、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六、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第2.2.1条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三、应保证住院部、手术部、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献血室、教学科研用房等处的环境安静;四、病房楼应获得最佳朝向;第2.2.2条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出口。

第2.2.3条在门诊部、急诊部入口附近应设车辆停放场地。

第2.2.4条太平间、病理解剖室、焚毁炉应设于医院隐蔽处,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

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出入院路线交叉。

第2.2.7条职工住宅不得建在医院基地内;如用地毗连时,必须分隔,另设出入口。

第2.2.6条病房的前后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12m一、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

二、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

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二、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6m.三、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第3.1.7条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其坡度不宜大于1/10。

一、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 1.10m×1.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

大便器旁应装置“助立拉手”。

3.1.14 厕所三、厕所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

四、如采用室外厕所,宜用连廊与门诊、病房楼相接。

二、利用走道单侧候诊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两侧候诊者,净宽不应小于2.70m。

第3.2.4条妇、产科和计划生育一、应自成一区,设单独出入口。

二、妇科和产科的检查室和厕所,应分别设置第3.2.5条儿科一、应自成一区,宜设在首层出入方便之处,并应设单独出入口。

医院产房设计要求

医院产房设计要求

产房设计要求1.布局、设置产房的设置应以方便工作,有利于母婴安全、符合隔离和无菌为原则,并与手术室、产科病房、母婴同室和新生儿室等相邻近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

布局合理、明确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

区之间应用门隔开或有明显标志。

有条件的医院分娩室应设三条通道,即病人通道、工作人员通道、污物通道。

病人通道宜近待产室,工作人员通道应靠近更衣室,分娩室设污物通道,以使污物直接从外走廊运出。

(1)非限制区:设在产房外侧,包括换鞋更衣及平车入室区、产妇急诊、人院处理室、更衣区、卫生间、值班、休息室等平车转换处应设消毒垫。

门口消毒垫要定期更换。

①急诊、人院处理室:设办公桌、检查床、听胎心音器(应有多普勒设备)、骨盆尺、软尺、血压计、听诊器、打诊糙、体温计、体重磅、冲洗会阴消毒液及冲洗用具、肛查手套、衣服、消毒草纸等。

②产妇卫生间:内有浴室、厕所,厕所以坐厕为宜,厕内信号灯,另有洗手池。

③工作人员更衣室、污物处理室、仪器清洗室等同手术室。

卫生间同普通病区。

(2)半限制区:设在中间,包括办公室(桌)、待产室、工作人员休息室、治疗室、杂物室、被服、储备室、敷料准备室、器械室、洗涤间、库房、值班室等。

①准备室应设工作台、推车、器械物品架或柜。

此室用以器械擦拭、敷料、器械打包,等待送消毒、灭菌的准备工作。

②待产室:凡孕妇已进入第一产程,均应送入待产室。

待产室应靠近分娩室与办公室,室内床位不宜过多,以1-3张为宜,床旁桌备有胎心音听筒、胎心监护仪、血压计、肛查指套与润滑油等。

(3)限制区:设在产房最内侧,包括分娩室(分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中期引产室、温馨分娩室)、洗手间及无菌物品存放室等。

①正常分娩室:应设在新生儿室与待产室中间,其地面和墙壁的建筑要求与手术室同。

产床与产科病床数之比一般为1:8-10,如产床多则要分室。

设有无菌器械柜、无菌敷料柜、药品柜、手术器械台、新生儿抢救台、手术照明灯、婴儿磅秤、氧气设备、电动吸引器、中心吸引装置、多普勒胎心仪、紫外线灯、冰箱等。

产房病区管理制度

产房病区管理制度

产房病区管理制度一、总则产房病区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为了提高产房病区管理水平,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提供优质的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架构1. 产房病区设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若干名,主管护士一名,护士长若干名,护士若干名,分娩助产士若干名,综合单位护士长一名,护士长若干名,护士若干名,病房护理员若干名,清洁工人若干名。

其职责分工如下:主任医师:全面负责产房病区的临床工作和管理工作。

副主任医师:协助主任医师管理产房病区,负责日常的医疗卫生管理工作。

主管护士:全面负责产房病区的护理工作,组织指导护士开展临床护理工作。

护士长:负责护理单位内的工作管理和协调。

护士:负责产房病区的日常护理工作。

分娩助产士:负责协助医生开展分娩工作。

综合单位护士长:负责协调产房病区和其他科室的工作。

护士长:负责病房内工作的管理和协调。

病房护理员:负责病房内的清洁和协助护士的工作。

清洁工人:负责病房内的清洁工作。

2. 产房病区设立医务部门、护理部门、后勤部门、质控部门,各部门的工作由专人负责,保障产房病区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协调、管理和执行。

三、工作制度1. 接诊和登记产妇到达医院后,需立即接诊并登记,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既往史和孕产史,并尽快进行初步检查,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

2. 分娩助产和护理产妇进入产程后,需由分娩助产士和护士全程陪护,密切观察患者的分娩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产程管理和助产操作。

3. 产后护理产后护理包括剖宫产和顺产的护理工作,需密切观察产妇的恶露情况、子宫收缩情况和麻醉恢复情况,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并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

4.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护理包括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包括体温、呼吸、吃奶情况等,需要对新生儿进行密切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工作。

5. 安全管理产房病区需要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包括防火防爆、感染控制、医疗废物处理等,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产房湿度要求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产房湿度要求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产房湿度要求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产房湿度要求标准这一话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产房湿度的控制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和医疗环境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湿度控制可以帮助保持适宜的气候条件,提高新生儿出生后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产房湿度要求标准是指在医院或者产房环境中,维持一定的湿度范围,以保证新生儿的呼吸道和皮肤适应环境,并降低感染的风险。

在产房中,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都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因此产房湿度的要求标准非常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房湿度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过去,人们可能只关注温度的控制,而对湿度的要求并不高。

然而,研究表明,湿度的控制对于新生儿的呼吸道健康和皮肤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存在许多产房湿度标准不足之处,例如某些标准过于宽松,未能提供明确的湿度范围,或者标准过于严格,难以达到。

这些不足之处导致了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对于产房湿度要求标准的理解和实践存在差异。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套合理的产房湿度要求标准,以帮助医疗机构统一标准并提高对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通过综合考虑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将提出一套科学、可行且具有操作性的产房湿度要求标准。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提出的新标准,希望能够引起相关医疗机构的重视,并推广应用。

通过统一的标准,可以提高产房湿度的管理水平,确保新生儿在出生后能够得到有效的呼吸道和皮肤护理,同时降低感染的风险。

同时,本文也可以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会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给读者一个整体的了解。

首先,我们将介绍产房湿度的重要性,探讨其对孕妇和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其次,我们会指出目前现有的湿度标准存在的不足之处,解释为什么需要提出新的产房湿度要求标准。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产房湿度的重要性。

医院产房设计要求

医院产房设计要求

医院产房设计要求1.空间布局合理:-产房宜设置在离手术室、新生儿保育室等相关区域较近的位置,以便方便医护人员的工作。

-产房面积应较大,以容纳不同的设备和人员,同时为孕妇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床位应当与通道、设备、洗手间等配套设施之间的间距合理,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和监护,减少操作风险。

2.设备配置完善:-产床应当设计为可调节高度和角度,并配备护栏以确保孕妇的安全。

-电气设备(如胎监仪、输液泵、呼吸机等)应当易于调节和操作,并配备双电源,以确保供电稳定。

-高级监护设备(如新生儿监护仪、呼吸机等)应当与孕妇床位相近,以便及时接收监护信息,并能够迅速采取必要措施。

-高级传感器和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孕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并提供远程监控功能。

-过道和通道应设有正确的紧急设备,如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急救车等,以方便对突发情况的处理。

3.环境舒适和人性化设计:-产房应当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以满足不同分娩阶段的需求,并应当能够提供柔和的光线,以让孕妇感到舒适。

-音频系统可提供背景音乐和放松音乐,以减少孕妇的疼痛感和焦虑感。

-空调系统应当能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保持孕妇的舒适感。

-产房应当设置私密的洗手间,以方便孕妇和家属的个人卫生需求。

-储物空间应大,以方便孕妇储存个人物品和家属存放相关用品。

-设计应考虑家属陪伴空间,如提供舒适的休息区、厨房设备供应食物和咖啡、家属专用洗手间等。

-设计应考虑不同需求的孕妇,如容纳残疾孕妇的空间、配备无障碍设施等。

4.防感染和隐私保护:-床位、墙壁、地面等易清洁的表面应采用防菌、抗菌材料,以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空气过滤和消毒系统应当安装在产房内,以确保空气质量和环境清洁。

-用于处理医疗废物、清洗设备等的相关区域应当设在产房以外的位置,以防止交叉感染。

-设计应当注重隐私保护,如设置隔离帘、隔音隔断等,以满足孕妇和家属的隐私需求。

总结起来,医院产房设计要求提供安全、舒适和功能完善的环境,以满足孕妇的分娩需求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需求。

产房设置要求标准

产房设置要求标准

产房设置要求标准
产房是指为产妇提供分娩服务的特定场所。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产房设置的一些要求和标准:
1. 空间要求:产房应具备足够的空间,包括分娩床、工作区域、洗手间等,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

2. 设备要求:产房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监护仪、氧气供应系统、呼吸机等,以确保能够及时应对紧急情况。

3. 安全要求:产房需要采取措施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如防滑地板、防撞柜子、护栏等。

4. 水电设施:产房需要有稳定的供水和电力设施,以满足各种医疗设备和用品的需求。

5. 卫生要求:产房应保持清洁卫生,经常进行消毒和清理,并提供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此外,根据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的具体要求,还可能有其他附加要求和标准。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相关法
规和规范进行产房设置,并确保满足最低的安全和卫生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房设计要求
1.布局、设置
产房的设置应以方便工作,有利于母婴安全、符合隔离和无菌为原则,并与手术室、产科病房、母婴同室和新生儿室等相邻近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

布局合理、明确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

区之间应用门隔开或有明显标志。

有条件的医院分娩室应设三条通道,即病人通道、工作人员通道、污物通道。

病人通道宜近待产室,工作人员通道应靠近更衣室,分娩室设污物通道,以使污物直接从外走廊运出。

(1)非限制区:设在产房外侧,包括换鞋更衣及平车入室区、产妇急诊、人院处理室、更衣区、卫生间、值班、休息室等平车转换处应设消毒垫。

门口消毒垫要定期更换。

①急诊、人院处理室:设办公桌、检查床、听胎心音器(应有多普勒设备)、骨盆尺、软尺、血压计、听诊器、打诊糙、体温计、体重磅、冲洗会阴消毒液及冲洗用具、肛查手套、衣服、消毒草纸等。

②产妇卫生间:内有浴室、厕所,厕所以坐厕为宜,厕内信号灯,另有洗手池。

③工作人员更衣室、污物处理室、仪器清洗室等同手术室。

卫生间同普通病区。

(2)半限制区:设在中间,包括办公室(桌)、待产室、工作人员休息室、治疗室、杂物室、被服、储备室、敷料准备室、器械室、洗涤间、库房、值班室等。

①准备室应设工作台、推车、器械物品架或柜。

此室用以器械擦拭、敷料、器械打包,等待送消毒、灭菌的准备工作。

②待产室:凡孕妇已进入第一产程,均应送入待产室。

待产室应靠近分娩室与办公室,室内床位不宜过多,以1-3张为宜,床旁桌备有胎心音听筒、胎心监护
仪、血压计、肛查指套与润滑油等。

(3)限制区:设在产房最内侧,包括分娩室(分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中期引产室、温馨分娩室)、洗手间及无菌物品存放室等。

①正常分娩室:应设在新生儿室与待产室中间,其地面和墙壁的建筑要求与手术室同。

产床与产科病床数之比一般为1:8-10,如产床多则要分室。

设有无菌器械柜、无菌敷料柜、药品柜、手术器械台、新生儿抢救台、手术照明灯、婴儿磅秤、氧气设备、电动吸引器、中心吸引装置、多普勒胎心仪、紫外线灯、冰箱等。

室内应有保暖、降温或空调设备。

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为55~65%,有条件的医院应设有胎心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复苏装置。

此外,还应备有难产用的手术器械、抢救器械和急救药品。

常用产科难产手术器械各式产钳、各号胎头吸引器、头皮钳、胎膜穿刺针、无齿和有齿环状钳、大窥器、阴道牵拉器等。

常用抢救器械:测中心静脉压器、静脉切开包、新生儿气管插管用物、沙包~1 kg),舌钳、开口器、压舌板、输血输液器、麻醉机等。

有条件可设置监护室,室内设有胎心监护仪、新生儿监护仪、心脏起搏器、除颤器、抢救设备等。

常用急救药品:除一般手术室备用药外,应加子宫收缩剂、升压剂、降压剂、止血剂、利尿剂、强心剂、麻醉剂等。

②隔离分娩室:设备简单。

除上述必要条件外,其布局和设备应便于消毒隔离。

不宜设在产房区的中间位置。

入室处备有专用的口罩、帽子、隔离衣及鞋等。

进入门口处备有洗手和手消毒液的设置,并装有纱门。

有条件的设层流负压室。

③洗手室:设在分娩室之间(两室间用玻璃相隔便于观察),应能容纳2-3人同时洗手。

洗手池、刷手设备同手术室。

④消毒敷料室:设有物品架和柜贮藏已灭菌的产包及各种器械与敷料。

有抽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