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体对提升志书整体性的作用
写好基本记述单位提高军事志书质量
写 好 基 本 记 述 单 位
提 高 军 事 志 书 质 量
口 鄢 欣 牛 光 亮
编写 好 “ 本 记 述 单 位 ” 是 提 高 军 事 志 书 质 量 的 基 ,
的量 , 性 质 才能 发 生互 相 转 化 , 其 只有 达 到 一 定 的 量 。
基础 ,是 各级 修 志部 门和修 志人 员普 遍 关 注并 应 解决
味 , 可能 成为 上乘 之作 。 因此 , 出特 色 , 须从 “ 不 突 必 基
本 记述 单位 ” 抓起 , 细 微 中分析 本单 位 、 部 门 、 从 本 本领
域 、 事 物 的特 色 , 争 使 每一 目、 、 、 都 写 出 自 本 力 节 章 篇
己的特 色 。
告诉我们 , 要素 是 系统 的基 础 , 系统对 基 础有 相 对 的依
这 个 系 统 工 程 的 基 础 , 质 量 如 何 , 接 影 响 整 部 志 书 其 直 的 质 量 。 “ 本 记 述 单 位 ” 质 量 , 是 为 提 高 整 部 军 抓 基 的 就
述单 位 ” 定 得好 , 仅 能 真实 、 统 地反 映事 物 的本 确 不 系 来面目, 而且 还便 于 编写 。 定 “ 确 基本 记 述单 位 ” 的原 则
( ) 一 资料 要 完 整 、 确 。 军 事 志 作 为 资 料 性 著 述 , 准
资料 是否 完整 、 确 , 准 决定 志 书质量 。“ 本记 述 单 位 ” 基 的确定 是 在资 料搜 集 、 整理 的基 础 上进 行 的 , 如果 资料 残缺 、 准确 , 不 就无 从下 笔 , 记述 也 就成 为 无源 之 水 , 无
最 小单 元 。 基 本 记述 单 位 ” 按 照 志书 的体 例要 求 . “ 是 通
论方志的著述性
论方志的著述性摘要:加强志书著述性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志书科学性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志书阅读性的可靠保障,是志书不断创新的有效措施,是增强方志学术性的重要手段。
志书缺少著述性的主要表现是缺乏著述意识,对“述而不作”理解不够;缺少总纂意识,对志书总纂不够;缺少学术意识,对志书的学术性理解不够;缺少“科学的资料书”意识,对方志是“资料书”的观点理解片面。
增强志书的著述性方法很多,一是加强科学性,提高志书科学水平;二是加强学术性,提高志书学术品位;三是加强资料性,提高志书史料价值;四是加强可读性,提高志书应用价值;五是加强地方性,提高志书地方特点。
关键词:方志著述性学术性随着地方志编纂工作的不断深入,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起,方志的著述性日益引起方志界的重视,《黑龙江史志》《方志天地》《陕西地方志》《天津史志》《中国地方志》《福建史志》《河北地方志》《广西地方志》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方志的著述性、学术性方面的论文。
仅苑广才先生一人就相继连续发表了3篇有关加强和提高地方志著述性的论文。
方志的著述性已成为衡量志书质量高低的的重要标准,成为衡量志书体现学术性如何的重要尺度。
一、什么是方志的著述性欲明方志的著述性,首先要明方志的体例。
关于方志的体例,早在清代乾隆时期就已分为著述和纂辑两派,形成著述体、纂辑体两种体例。
著述体“即撰述体,是志书撰写方法之一种。
志书和史书均有撰述和记注(比类式编纂)两个体系。
著述体主张修志要根据资料撰写志书,不以广征博采为贵。
它有别于编次资料的编纂体(即比类之法)。
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主张修志立‘三书’,其中之‘志’即用著述体撰述。
”(《中国方志大辞典》董一博主编,1988年,浙江人民出版杜出版)纂辑体,亦即记注体,它是“按照一定体例和要求,将材料分门别类编纂起来。
对引据之书,录原文,不另作注”的一种编纂方法。
(同前)著述体主张方志记述,无一语不出于己,即全部以自己的语言编纂志书,对资料进行分析,锤炼成文,系统地重点地反映事物发展的情况。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书,确保质量,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国家关于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地方志书(以下简称“志书”),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编纂的志书。
第三条志书质量的总体要求: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
第四条本规定凡涉及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内容,以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为准。
第二章观点第五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六条记述社会主义时期的内容,应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风貌,全面反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程和成绩,正确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曲折和问题。
第七条志书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赌博、暴力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善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法律、法规及政策未作规定的,经由有关部门审查把关,正确把握记述尺度。
第三章体例第八条坚持志体。
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
体例科学、规范、严谨,适合内容记述的要求。
第九条凡例关于编纂志书的指导思想、原则、时空范围、体裁、人物收录标准、资料来源、行文规范、特殊问题处理等要求,清楚明确。
第十条志书名称以下限时的本行政区域名称冠名。
其中,市辖区志书在本行政区域名称前冠以上一级行政区域名称,如“X X市X X区志”。
续修志书名称标明上下限年份,如“X X县志(X X X X—X X X X)”。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地方志书质量规定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书,确保质量,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国家关于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繁地方志书,确保质量,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国家关于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地方志(以下简称“志书”),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编纂的志书。
第三条志书质量的总体要求: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
第四条本规定凡涉及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内容,以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为准。
第二章观点第五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土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六条记述社会主义时期的内容,应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风貌,全而反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程和成绩,正确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曲折和问题。
第七条志书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反对宪法确定的綦本原则的;危害图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豳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宜扬邪教、迷信、赌博、暴力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台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法律、法规及政策未作规定的,经由有关部门审查把关,正确把握记述尺度。
第三章体例第八条坚持志体。
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
体例科学、规范、严谨,适合内容记述的要求。
第九条凡例关于编纂志书的指导思想、原则、时空范围、体裁、人物收录标准、资料来源、行文规范、特殊问题处理等要求,清楚明确。
提升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
行 以工 作绩 效 为标 准f 以“ 绩取 人 ” 即 实 为导 向) 的竞 争
机制 , 形成 “ 能者 上 , 者让 , 者下 ” 庸 次 的优 胜 劣 汰格局 ,
使 编纂 人员 在 地方 志业 务 和学 术 领域 的正 确 见解 、 创
造 和成果 , 都能 受到应 有 的肯定 和尊 重 。这样 , 才能 营 造 出一 种 “ 以人 为 本 ” 的和谐 自然 氛 围 , 集起 积 极进 聚 取 的群 体 观念 , 激励 大家像 “ ” 人 字造 型似 地相 互支 撑 ,
践检 验证 明是行 之 有效 的一种 质检 手段 。我 国历 史 上
创 造性 , 之产 生 一个 质 的飞跃 , 到 “ 使 达 源于史 料 、 高于
史 料 ” 全面 性 : 。 地方 志作 为 一方 之全 史 。 当全 面反 映 应
一
个 地 区的历史 和现状 全貌 。全 面性 包 括资 料 的广 泛
1 巴砀夷志・02j 8 2 1 ・・
续馅志书 f 1 |
量 前提 下 , 时完 成编 纂任 务 。 准 误 ; 字精 练 , 繁 就简 , 避 假 、 、 、 话 , 简 意 文 删 力 大 空 套 言
赅 , 约事 丰 等方 面 , 否 达到 : 文 是 结构 谨 严 、 实准 确 、 史 详 略得 当 、 文理 通 畅 、 点鲜 明f 出时代 特点 、 方 特 特 突 地 色、 专业 特点) 等质量 标准 。
l版前 质检 诸方 面作 些思 考探 索。 ;
【 关键词】 提升 志书质量 重要环节
j
优 化 队伍
.
创 新 机 制
的削弱 。
所 以 , 续 志进 人 初纂 、 在 总纂 程 序 后 , 化 编纂 队 优
志书总述撰写体式探析
二 〇 一 四 第 二 期58志书总述撰写体式探析——以宁波市首轮修志八部志书为例志书的概述位于志书之首,即开篇之作,又为志书记、述、志、传、图、表、录七体之一,其重若鼎。
依史志同源观点来看,“述”最早缘自《史记》之“太史公曰”,成形于南宋淳佑九年(1249)《临安志》中“总论”。
而“述”为方志正式所用则是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黄炎培主纂《川沙县志》之时,设导言于全志之首,设“概述”于分志之前。
后新中国首轮修志,“述”在志书中大规模使用,即凡“志”必有“述”“述”之功用,一是从总体上记述一地的基本概况和其志的基本内容,二是引导读者阅读其志,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从首轮修志到二轮修志,“述”之功用逐步扩大,其记述内容和撰写手法不断完善,已到无“述”不成书的地步,而对“述”的记述内容和撰写手法却认识不一,难有定论。
对此,笔者以首轮修志中宁波市8部志书的总述(概述)为例,即《宁波市志》、《鄞县志》、《镇海县志》、《余姚市志》、《慈溪县志》、《奉化市志》、《宁海县志》和《象山县志》探析志书总述撰写的体式。
1.基本情况包括自然、地理、气候、行政区划等。
先述地理位置、气候概况,再述历史沿革、建置变更,概述当地之自然与资源优势,写出大势大略,描绘整体面貌。
具体安排有所不同,如《象山县志》于行政区划之后述产业布局,《奉化市志》则着墨于交通邮电。
《余姚市志》则重建置沿革,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到余姚解放,不吝笔墨,突出地方文化的强烈特色。
2.经济包括工业、农业、商贸、旅游等。
重点撰写促进经济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所采取的重要举措、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及经济运行的态势。
如《慈溪县志》如此陈述解放后经济发展概况:“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在所有制上追求单一公有化,经营上过分集中管理,导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再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多种经营迅猛发展……。
”而罗列数据成了8篇总述在表现经济发展成果时最主要的手法,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数据对比从而勾勒出经济发展的粗略轮廓。
当前村志编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前村志编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近年,临汾市广大农村涌现出编写村志热潮,可喜可贺!从笔者读过的襄汾县《盘道村志》《北王村志》《北膏腴村志》《西中黄村志》《贾罕村志》《良陌村志》《薛村村志》《邓曲村志》《安李村史》等十多部村志来看,大多体例完备,资料详实,文字精练,记述清楚,图文并茂,装帧精美,是难得的几部好村志。
俗话说,“人无完人,志无完志”。
这几部村志都是在没有专业人员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能达到一定水平确实不易。
但也不可避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探讨和提高当前村志编写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将上述几部村志在编写中存在的几个带普通性问题及其建议简述于后,与志界同仁共商榷,共勉之。
一村志编写人员缺少“岗前”培训。
襄汾县近年出版的十多部村志的主编、副主编、编辑和有关工作人员,大体上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是离退休回乡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老职工、老战士等“五老”人员,他们有热爱故土的亲情和回报家乡的热情,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另一部分是在农村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干部、老党员,他们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有掌握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和对村情、社情、民情的深入了解。
这两部分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不怕吃苦、不怕麻烦、不计报酬。
但也有一个共同的弱点,这就是缺少对修志方面的专门知识和经验,工作起来比较困难。
经验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修志队伍,就有什么样的志书质量”。
因此,提高修志人员素质和能力十分重要。
首先,各县市志办,应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村志编写辅导班”,对编写村志人员进行“岗前”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以地方志《条例》和修志体例以及修志基础知识为主;其次,各村志编写小组在正式动笔之前,需用一定时间组织编写人员集体学习,学习内容以各地村志编写的成果经验为主;第三,各县市志办可考虑成立“村志编写辅导组”,把有实践经验的“老志人”组织起来,为各村编写村志提供具体指导、帮助和服务,而不是挂名的“编审”或“顾问”。
这种服务可以是义务的,也可以是有补偿的。
结合自身写作体会 阐述叙述的相关知识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与影响
结合自身写作体会阐述叙述的相关知识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与影响写文章,会叙述是一种优势,能够做好叙述,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叙述之前必先对一人一事一物熟悉,做到知其全貌,心中有数,因唯有此,才能三言两语表现出人物或事物来,才能以小见大,写出好文,否则写着写着可能就写不下去了。
再之,叙述需要设计,如何设计即是看要给人家的主要印象是什么,亦即想要突出的主体是什么,要明确以什么为主导。
定好何者为主,何者为辅,便不会东一句西一句,杂乱无章或喧宾夺主,导致主体主线不明晰。
既然确定了主体,就要时刻紧盯主体叙述,而不要枝枝节节地随便说,叙述最根本的就是要把事物的本质说出来,使人得到确实的知识。
还以开篇作画来说,我想要在那幅画里体现奋战山间的开路人都是一条条好汉,那么,相比于画山有多险,崖有多陡或是杂草丛生,荆棘满布,着重描绘他们挥舞斧头、铁锹奋力开掘顽山固石,满头大汗、浸湿衣衫的场景来突出主体,就要准确的多。
当然,这也不是说要抛却叙写主体外的东西。
若是画山险峰峻来侧面烘托开路人多么不畏艰难险阻,决心劈山开路也未尝不可,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叙述其它的一切,都应该是为主体服务,为烘托主体而呈现的。
就像作画,需要我们好好“布局”,规划好人物及山石草木在画作中分别应该占到多大比例,才不至于找不到主次,表现不出层次。
而且,有时候叙述也需要有实有虚,实而不板,虚而不空。
要实现这一目的就是需要通过结合主体外事物进行叙述。
写实物,以实物为主,略加抒情的描写,可使文章生动空灵一些;写景,要写出诗情画意,也不妨于适当的地方写点实物,以免过于空洞。
比如写某座山,若你要写它的地质,即以地质为主导,若要写山上生长着的植物,即以植物为主导,然后在适当的地方,略道岩石或花木之美,这样,既能给人家以清晰的印象,又能显出文笔,不至全篇干巴巴。
其实,叙述并不怕描述主体外的东西,只是怕把握不好,而流于冗长;叙述也不怕细致,就怕太细却又不生动。
古人说,写文章要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方志的体例——精选推荐
方志的体例地方志的体例:就是志书所具有的独特形式。
任何一种著述都有其独特的形式。
如诗歌,无论是古诗还是新诗,之所以成为诗,它必须押韵,要有节奏,离开押韵和节奏,就不能称之为诗了。
方志的体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体裁,二是结构,三是章法。
一、方志的体裁体裁,又称文体,多指文章的表达方式。
新方志的体裁,一般应包含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体。
述,即总述、概述、篇章前的无题序等。
在地方志书之前设立概述是新编方志的创新。
概述位于全志之首,概括的叙述一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勾勒地情和事物的特点,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记:有大事记、附记、杂记、专记等。
大事记,专记一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及重大自然变化。
一般为编年体,即按年月日的顺序一条一条地记载大事、要事。
如《中共龙凤区历史大事记》,就记载了从1980年到2000年龙凤区党政各部门每年发生的大事、要事。
志,是地方志最主要的体裁,是记实地、实事、实物、实人、实情的,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如我们这次编写的《龙凤区区志》就分了“自然概述”、“政党群团”、“石油化工”等十五篇,将来编成志书,大家将看到从1960年—2003年龙凤区在各方面的纪实。
传,是用来记载人物事迹的体裁,即地方上有突出贡献、卓越的、典型的人物。
历来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
有些地方志的人物志里设“人物简介”,简介中很多是活着的人,只是记述人物一两个方面的突出事迹,类同的事略,不是“传其一生”。
图,即图像,包括地图、统计图、照片、影印件等。
图照作为形象化、直观性的史料,配合志书记述,有增强志书可读性,美化志书的重要作用。
还可节省文字,有“揽万里于方寸之间”的说法。
表,即各种表格。
录,主要指附录。
附录补充、配合、深化正文的记述内容,与正文相辅相成。
二、方志的结构方志的结构,是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不象史书的结构以年代为纵,事件为横,著述往事,侧重从纵的方面反映历史的连续性,要求史论结合,它的结构是一条线。
关于族志的撰写体裁的探讨
关于族志的撰写体裁的探讨祝枝山书家族志既可当家谱供奉,又可做史书观览。
编修家族志,关于体例和体裁方面的知识,需要认真学习和探讨。
我们认为,既然是编修家族志,应该按照志书表述内容的需要而采用其表现形式。
参照地方志的写法,家族志的体裁一般也应包括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体。
1.述。
述,即总述、概述,这是对家族全面情况和历史、现状的概括介绍,着力阐述家族志内容的概要,以便读者不及读全文而大致了解。
“述”运用记述体,以资料说话,“述而不论”,寓褒贬于记述之中。
居于志首的概述,是全志的总纲,独立成篇,内容摄取各篇之精华而勾勒出家族发展的轨迹,要求纵述历史,横陈现状,梗概全貌。
2.记。
记,即大事记,体裁分三种:①编年体。
②纪事本末体。
③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结合。
编年体大事记,完全按时间逐年、逐月、逐日记载家族大事及人物活动。
优点是时间概念很强,容易查找,不足的是有的事件被人为割裂,不易看清始末、因果。
纪事本末体大事记,以事件为中心标立题目记大事,按时间顺序一个事件一个事件地记叙,要求将事件记述完整,有始有终。
优点是重要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变化容易看清楚,不足的是有的不足以成为事件的大事、要事难以记述,因为与纪事本末体的体例不符。
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结合的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对某些重要的时间跨度较长的事件简记其始末。
该体裁集中了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的长处,两种体裁互补,可以灵活运用。
大事记多采用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结合的体裁。
3.志。
志书是记实之作,以资料说话。
“述而不论”,指行文只叙不议,只叙不论,不夸张、不形容,寓褒贬于叙述之中。
当然,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他的思想、对事物的认识都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印迹。
志书本身,从设计篇目、收集资料、取舍资料、撰写,无不是“论”的产物,只是与散文、小说、工作总结、新闻报道“论”的方式不同。
志书以资料讲述历史,讲究分门别类地把纷繁的资料加以综合、整理,融会贯通,形成观点,进而按篇目表述出来。
志书的编纂要求
志书的编纂要求一、关于体例1、严守志界:不能越界,这个界包括体裁、时空范围、收录标准,都不能超越(不能写成报告文学、散文,不能写别单位的事,不能写之前、之后的事,不能降低标准或扩大范围写人)2、横排竖写:横排门类(如:管理,科技,文化……分类编排)纵述史实(如:“管理”章节中,按1996-2012的时间先后顺序逐年叙述)3、七体并用:“七体”即志书所包含的七种体裁:述:总揽全局,反映大事,概述事物发展全貌和特点,沟通门类联系;记:大事记,选录大事、要事、新事等重要事项;志:合理设置门类,纵述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发展的重要阶段;传:传记,为在本单位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立传;图: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变化的情况的具有典型性、资料性的图片,插入文中或置于文前;表:补充正文、不与正文简单重复的表格;录:即附录,专收不便载入正文而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4、述而不论:以资料说话,不发表评论,寓观点于记事之中。
二、关于内容:1、观点正确:不以个人好恶及主观意愿去判断2、史实准确:不能靠想当然或推测,时、地、人、事实、数据必须核实,如有歧义,可略即略,不能略,多说并存。
3、详略得当:详近略远,详特略同,详此略彼(只记事业发展,不记工作过程;只记科技成果,不记具体工艺;只记改革实施,不记具体条文)4、特点鲜明:体现行业、传统、优势、地位5、注意保密:尤其是科技发明创造、具体工艺三、关于语言:1、严谨:不要用大概、近年、大约、差不多2、朴实:不用华丽辞藻、过多修怖、夸张语气,用陈述句、第三人称3、简洁:行文干净,不拖沓,不罗嗦,事情交代清楚就行了4、流畅:注意修辞、语法、按记述文的要求来写,用现代白话文,不要文不文白不白5、规范:用字、遣词、造句、行文都要规范,不要乱用网络语言,保持祖国语言的纯洁性四、关于概述:1、位于志书之首的总述(概括总体,统摄全志):A、略写概貌,详写特点B、语言准确,文采突出c、避免论述,不须评说2、位于篇章之前的小述(无题小序,提示内容):A、以简要文字介绍该章B、便于读者了解本章内容、层次C、补充章中各节无法记述的、宏观的资料D、起到沟通章中各节的作用五、关于大事记1、功能:以时为经,以事为纬,记述重大事件,勾勒发展脉络。
关于地方志体裁的探究
关于地方志体裁的探究提要:新时期两轮地方志编修,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体裁。
其中“述”为地方志所特有,以叙述与议论为主要表现形式;“记”应属于一种篇目名称,包括大事记、附记、杂记等文章样式,大事记为编年体体裁,附记与杂记应属纪事本末体裁;“志”是由述体、纪事本末体、说明文体、图、表等多种体裁形式完成的;“传”体裁包括人物传及人物简介;图照运用广泛,但呈泛滥趋势;表的大量运用有助于文约事丰,但缺乏规范;第二轮修志以来,对“录”体裁的概念认识及运用发生了偏颇。
地方志的体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
关键词:地方志体裁研究体裁为文章或作品的种类和样式,也有的认为还包括文章的结构及文风词藻。
地方志的体裁,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综合了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政书、文选等多种体裁之长,同时兼得地志、图经之要,形成以述、记、志、传、图、表、录7种文章样式为基本体裁,并且作为地方志法规规定内容,为广大地方志工作者所接受,普遍运用到修志实践之中,成为地方志理论和编修实践的重要成果。
但是,由于地方志百科全书内容及其独特的体例、结构,决定了地方志的体裁有些是地方志书独有的,有些是其他体裁直接拿来为地方志所用,还有的是对传统体裁的改造。
于是,形成了地方志独特的体裁形式。
而在志书编修中,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对这些体裁的概念、特性认识上的模糊和运用上的盲目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更深入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述”是地方志独创的一种体裁地方志的“述”为七大体裁之首,是志书独特专用的一种重要体裁形式。
没有述体便没有志书的著述性、思想性、整体性、科学性等。
志书的述体有许多明显的特点:(一)“述”是体裁而不是篇目名称旧志无卷首概述,但各个门类一般都有无题序言。
民国时期,黄炎培主纂《川沙县志》,将各分志之前的序言标目“概述”,为地方志“概述”名称之始。
其内容“重在简略说明本志内容之大要”,使读者“竟不及读全文而大致了了。
” (1)首轮修志,1981年7月,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制定《新编县志基本篇目》,设计“概述”篇,于是,在首轮志书设卷首概述普遍开来,是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的一个创举。
【doc】试议章节条目体在志书编纂中的运用
试议章节条目体在志书编纂中的运用志书编研试议章节条目体在志书编纂中的运用◇铁艳目前在续志工作中,有不少志书都采取了章节条目结合体,这是篇章节体与条目体相结合的一种体例形式.它摒弃了两者缺点,保留了两者优点的新的体例形式,是续修志书工作中的一个创新.它在篇章节层次加强了宏观调控,保证志体必要的逻辑严谨;在条目一级,强调条目信息的价值,含金量和覆盖面,适度放开节下内容提要排列规则,灵活设置各类型条目,这样既可以增大信息量,突出特色,减少交叉重复,又便于编写,更有利于检索使用,能较好地弥补篇章节体与条目体各自存在的缺陷.因此采用章节条目体最大的作用,在于为志书完整记事提供便利的同时,保证了志书记述主体的准确定位.首轮修志有一些志书在把握"横排竖写"的体例要求时处置失当,主要表现在为了保证所谓的"纵述事实"的连贯性,记事限定在分类范围内逐年列举.这样的记事,未能根据事物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突破时空界线全面客观地反映,只能是点到为止,缺乏深度,广度在所难免.条目是篇章节条目体志书的基本单元.条目设置的是否准确,科学关乎整部志书的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条目的设置和撰写.一,采用篇章节条目体必须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问题采用章节条目体编纂志书,除了坚持志书的基本体例要求和表述方面的规范化之外.还应当注意把握好以下4点:第一.采用中篇结构设置篇目,篇目安排上只设篇,章,节,条目4个层次.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少虚设的分类层次.增加有较大容量的实体记事单位.使志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第二,横排门类分类到节,节下只设条目.条目不作为分类单元.仅是为记事的资料载体而存28黔拦~2007/3在.条目完全根据记述事物的需要可长可短,无须考虑篇幅上的平衡.第三,坚持总述,概述,概况等综合性记事形式的同时使用.全志设总述,每篇或者每章下一般设概述(或无题小序),每节下设概况.概况作为必设条目不得缺少通过3个层面上的宏观记叙, 强化志书的整体性.第四,重视图片,表格,专题记事等体裁的使用.把照片放在与文字同等重要的位置去征集,用生动的画面直观地再现事物的原貌:用"专题记事"把那些时间跨度大,背景,过程复杂的大事要事完完整整地放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去安排,更有利于对重要史料的保存和历史借鉴作用的发挥.采用章节条目体,特别要重视对表格的制作使用.章节条目体的首个条目"概况",虽然也要记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但不会象一般志书的"竖写"那样去逐年记述.作为历史资料,有些年份的重要变化需要保留,有些综合情况需要量化反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概况"之外,增加一些表格,用连续性的数据,反映事物的年度变化情况和综合情况.这样做既保存了资料,又节省了因逐年记述占有的空间:相对增大了志书的资料容量.当然,表格收录的数据,一定要能反映"概况"记述的内容.并且数据一定要准确,有可比性.二,章节条目体中的条目如何设置首轮修志中.也曾经出现过少数采用条目作为主要记述形式的志书.但仔细推敲这些志书中的条目.发现它们都还是以分类到一定层次的细目本身作为记述载体展开记事的.这样的条目,存在的前提是分类.由于横分门类到此,要从它起笔写事,故又成了记事单位.而采用章节条目体设置的条目.纯粹是作为记事需要而设立的.不考虑分类的要求,只需满足记事的需要,因事设目,一事一条.章节条目体设置的条目,一般可分为综合性条目,主体性条目,典型性条目三种形式.1.综合性条目它是以往节下无题小序的扩展和充实,是全节内容的宏观综合和概括,是从总体上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条目.它承担勾勒全貌,为读者提供宏观信息的重任.从面上反映了全节的内容.主要写全节的大势大略.这类条目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可比性的特征.通常每节只有一个综合性条目,其标题一般用"XX综述","XX概况"来表示.2.主体性条目它是反映本节某一方面主题内容的条目.如果说综合性条目记述的是一个面的话,那么,主体性条目记述的则是一条线的情况.它以事物某一侧面的历史进程为记述对象,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综合性条目与主体性条目的区别在于综合性条目概括反映事物发展的宏观层面.主体性条目具体记述事物发展某一条主线.3.典型性条目主要记述在本行业有重大影响.能突出反映时代特点或专业行业特点的重要事件.典型性条目往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等特征.这类条目能体现行业特色,使志书内容生动活泼, 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典型性条目从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成就条目(主要记述工作中取得的新成就);新生事物条目f主要记述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新事物);典型经验条目(主要介绍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新鲜经验);重大事件条目(分正面事件和负面事件);重要会议及活动条目;其他还有学术性条目f着重介绍各种学术观点及其在理论上的新发现,新发展和新突破),以事系人条目(不能写成人物简介,人物简介属以人系事条目,这里的人物主要是伴随着一些重要事件写的1等等.典型性条目的提取,简单地说就是从主体性条目所涵盖的内容中提取一些大事,要事,新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独立事件单独列条目记述.综合性条目与主体性条目,典型性条目从面,线,点构成全方位的立体资料信息,使整部志书有血有肉,丰富多彩,满足读者的要求.关于条目标题的拟定,要注意精练概括.简明醒目;文字宜简不宜繁,宜短不宜长;标题的内涵要适度.除综合性条目外,其他条目的内涵宜窄不宜宽,宜专不宜杂;标题要揭示条目的本质内容,语言不能太抽象.在条目的编排上,大体按照从全面到具体,从综合到专项,从重点到一般的原则来进行.具体地说就是:在节下首排综合性条目;综合性条目,主体性条目,典型性条目一级并列,不编序号;主体性条目与典型性条目,典型性条目与典型性条目要类属相随.近类相靠,也就是属于主体性条目应涵盖的典型性条目要紧随该主体性条目排放.而性类相近的典型性条目要尽可能靠在一起.三,关于续志条目的撰写经过第一届修志,新方志已在继承传统地方志编纂原则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自成体系的若干编纂原则.即:以时为序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述而不论的原则,紧扣主线,反映全貌,体现特色的原则,保密的原则等.我们在撰写条目时一定要遵循这些原则.综合性条目的撰写.通常采用如下基本手法: (1)概述始末.要抓住主线,概述历史发展阶段,写出事物发展脉络,写明前后沿革关系.f2)综说大端.要综合各种具体事物的共性,概述其发展大端,尽量避免陷入细事末节的叙述.(31横陈要项.对各个发展阶段的叙述.要注意横陈各要项数据,缺项则不全,失据则不实,要项和数据齐全,稿子才会翔实.f4)揭示规律.要注意用资料显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彰明其前因后果和突出特点,显现事物的转折变化和历史经验教训.总之,撰写综合性条目必须提要钩玄,概括全节,追本溯源,综述始末.其作用,一是把节下各自独立和分散的条目联珠串玉,浓缩到一个平面上来:二是承上启下,协调章节条目关系,使整部志稿形成一个严密的有机整体.具体到每一个综合性条目,作者可根据所掌握的各节资料确定其撰写手法.主体性条目主要是从线上反映节下某一方面的内容,是各节最重要的基本记述实体,其撰写方法:(1)以时为序,纵述始末,而不能用倒叙插叙的方法.这是撰写主体性条目的最基本手法. (2)一般不设子目.主体性条目包含内容较多,篇幅通常较大,往往需要划块设立子目.但设立子目与条目体志稿的直观性不相一致.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一些独立性强的内容提出设为典型性条目. .2007/329(3)尽量利用插图附表形式,反映历年多种数据及对比性内容.当然有些数据表也可以设为典型性条目.(4)要尽可能消除每段文字都以时间开头的写法.典型性条目是从主体性条目内容中提取出来的条目.通常记述微观领域的一小部分或一个个亮点.包括重要事件,会议活动,人物,建筑物,景点,产品以及以事系人条目等,写法上有很大的灵活性,但要素必须齐全.对典型性条目的撰写,一般要求开门见山,直叙其事,不缺要素即可.不同的典型性条目.其要素也不尽相同.重要事件,会议,活动,要有以下几个要素: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要经过,活动主题和重要决定等;建筑物,景点,产品等.要讲清其建成时间,所在位置,经过和特点等;以事系人条目.要有以下几个要素:姓名,时间,地点,事情缘起,经过,不必介绍其籍贯,出生年月,简历.四,条目撰写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在对续志稿子的初审中.发现条目撰写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是应该避免的:1.条目基本要素不齐全.主要表现为有一些条目在记事时缺少时间要素.2.条目记事不完整.有的初稿中,将综合记事资料分割成几个条目来写.以割裂记事资料来拼凑条目框架的做法实际上造成了条目记事不完整.3.新闻报道式条目.有的条目不仅标题采用新闻报道式的标题.而且在行文中大量用一些"近日","预计"等词.严重影响了志书的严肃性和科学性.4.条目排列顺序凌乱.主要表现为有的主体性条目下的典型性条目排列顺序类属不相随.给读者造成线索不清,逻辑不明的感觉.总之.志书采用篇章节条目体.优点颇多.如设置灵活,清晰,记述完整,科学,使用方便,快捷等.而条目作为篇章节条目体志书的基本单元,关乎整个志书的质量.只有从条目的设置和撰写上下功夫,不断深入,不断规范,才能确保整部志书的顺利完成.(作者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中山市召开镇区志和部门志编修工作会议中山市规划在第二届修志工作中编纂出版镇区志22部,部门志14部.至2007年3月底.已出版部门志3部,村志2部,有3部镇区志正在送审.但编修工作进度不平衡,存在志稿质量不高,急于出书,部分单位人员变动,经费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推进镇区志和部门志编修工作,4月l3日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镇区志和部门志编修工作会议.编修镇区志和部门志的33个单位的分管副职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市志办主任吴冉彬通报了全市镇区志和部门志编修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市水利局介绍了《中山水利志》的编修工作经验.会后,各单位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切实采取措施解决修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镇区志和部门志编修进度.确保在2010年前完满完成编纂出版工作.未启动镇区志编修的3个镇区迅速组成编纂班子启动修志工作.有的单位重新修改和审查志稿,确保志书的成品质量;有的单位积极申请出版社书号,争取正式出版发行.(中山市地方志办公室)30拦—200—7/3。
【村镇志知识】怎样撰写“村志”?
【村镇志知识】怎样撰写“村志”?国有国史,村有村志,村志虽小,但谋篇布局,与县志大体相当。
村志共分八大部分:1、以序开篇,统领全书;2、编辑说明,紧跟其后;3、篇目续之,展现全貌;4、概述要点,介绍特色;5、综记大事,凸现脉络;6、正文分类,分事详述;7、附录殿后,以补不足;8、编后收尾,明了始末。
大部分有起有落,前后呼应;有经有纬,纵横有致;有表有里,主次分明;有宏有微,相辅得宜。
一、怎样写“序”?“序”是说明主旨,介绍、评论全书。
鸟瞰全志,综说利弊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志书讲究“述而不论”,只有“序言”用论述体,亮明观点。
所以是“以序开篇,统领全书”。
多则500字,少则百数字。
二、怎样写“编辑说明”?“编辑说明”即古志所称“凡例”,即“发凡起例”,也就是阐明编纂此书指导思想、编纂体例、行文规则、事实考订、资料来源等情况的规定性文字。
尤其是志书体例、体裁、语言、技术标准处理,非定规范不可。
指导思想,在新时期主要是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求真务实的观念来处理历史问题。
从编纂体例、体裁的规定方面,要求明确志书的断限时间、篇目结构、行文格式、历史纪年、地理名称、数字书写、话语角度等。
从体裁来说,包括记、述、志、传、录、表、图、照等多种方式;从话语角度来说,是采取第三人称、过去式,用较客观的角度加以表达。
志书标点符号的使用、技术参数的使用、纪年、记时、记事、记人、记地名等,也都要加以明确。
三、怎样写“篇目”?一部志书的格局结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篇目。
篇指组成志书的各大部分,即各个分志。
目指一个大部分中的各小部分(篇、章、节、目)。
篇目是志书的总体设计和基本框架,是志书工程的蓝图,是志书的结构形式。
篇目贵在精当,符合逻辑,具有科学性,按一定标准划分门类,是“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载体”和“朴实、严谨、科学的资料书”。
没有这样的篇目,就很难将多学科、互相制约、纷乱如麻的事物理顺,能够理顺事物的篇目,其大概要略是:科学划分门类,严格划分层次,统一划分标准,严守志书体例。
试述文章体式的作用
试述文章体式的作用文章体式是指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它对文章的表达效果和阅读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体式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逻辑清晰、信息准确,从而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文章体式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合理运用描写、对话、叙事等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有情感色彩和艺术感。
一个生动有趣的文章,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增强读者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比如在一篇游记中,通过用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对话,可以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所见所闻,增添阅读的乐趣。
文章体式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
合理的标题、段落和分节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清晰可辨,读者可以通过标题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同时,适当使用段落和分节,可以将不同的观点和论证逐步展开,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此外,通过使用恰当的标题和段落,还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避免信息重复和冗余,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文章体式还可以使文章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
通过使用恰当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组织方式,可以使文章的信息传递更加清晰和准确。
比如在一篇科普文章中,通过先介绍问题、然后引出解决方案的方式,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另外,通过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可以准确表达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避免歧义和误解。
因此,合理的文章体式可以确保文章信息的传递准确无误,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文章体式还可以提升文章的美感和阅读体验。
通过合理运用排版、字体、标点等元素,可以使文章的视觉效果更加美观和舒适,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比如在一篇学术论文中,通过使用合适的字体和排版方式,可以使文章显得更加专业和正式,增强读者对作者的信任和尊重。
另外,在一篇文学作品中,通过使用恰当的标点和段落,可以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加明显,增强读者的阅读愉悦感。
文章体式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逻辑清晰、信息准确,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浅谈志书内容记述的全面与客观(2012)
浅谈志书内容记述的全面与客观(fzy)地方志书是全面系统地记述一地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这是志书的定义,也是志书有别于其他类书的特性所在。
2005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规定:“编纂地方志应当做到存真求实,确保质量,全面、客观地记述本行政区域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志书质量是地方志的生命,而存真求实,全面、客观地记述好入志的内容,是确保志书质量的必须。
2008年9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制定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内容完整、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反映事物基本特征,记述有深度。
”这是对志书内容记述的总体要求,也是长期以来修志实践的经验总结。
有质量的志书,存史价值才高。
在具体的修志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好内容记述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本文拟结合志稿编纂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志行家。
一、内容完整、资料丰富,是志书内容记述的基本特征。
它要求记述的内容,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完整地记录历史。
历史学家周谷城指出:“志之重要,在于资料”。
志贵在全,作为地情资料文献的地方志书,以存史为己任,资料的全面与完整,决定着志书的价值。
首轮新方志编修有不少遗憾之处,其中就有资料单薄、内容不完整的问题。
著名方志学家仓修良指出:“有些部分内容虽然记了一些却非常简单,甚至是空洞的,抽象的,毫无具体实质的。
”例如,民国时期的历史,很多志书都没有记载,有的几乎就是空白,如对公、检、法和民政等方面的内容,大多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记起。
这样人为的割裂历史,显然不合地方志存史的要求。
这种情况在第二轮编修中仍然存在,新修的和续修的志,对民国时期、文化大革命等方面的内容还是一笔带过,或者根本就没有。
重要历史时段的空白、资料的疏漏,会严重影响志书的完整性和价值。
李铁映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指出:“志书以真实、准确为本,这是志书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般 来说 , 总述 ( 概述 ) 的写 法 一 般
有 板块 式 ( 概 况 、 史沿 革 、 业 发展 分 历 事
等 板 块 )史 略 ( 纲 ) 、 点 勾 勒 式 、 、 史 式 特
策 论式 。
《 国海 关 通 志》 近 代卷 概 述 写法 中
采 用 的是 综 合 式 的 写作 方 法 ,博 采 众
“ 导言 ” 为志 书设 “ 述 ” 创先 例 。 自此之 后 .述 ” , 概 开 “ 体 在 体现 志 书整 体性 上 的作 用为 大家 所认 可 。
在 全 国首 轮 志书 中 ,为 了弥补 横分 竖 写结 构体 例
之 不 足 , 化记 述 的整 体性 而普 遍使 用 了述 体 。 是一 强 就 种 夹叙 夹议 的体裁 。 述体 中的评议 , 主要点 出事 物 发展 变 化 的 特点 、 勾勒 变 化 的脉络 , 到 画龙 点 睛 . 到 为 起 点 止 的作 用 。 也 就 是说 ,述 ”这 一体 裁在 首 轮修 志 时 已为 大多 “
巴蜀炙志・02 1 2 1 ・・2
舅 搽 _ 书萦 _ 星 _ 志
四是 收 回海关 主权 的斗争 此起 彼伏 , 从未 间断 。 只有 特 点突 出 , 才能体 现概 述 画龙点 睛 的功效 。 具体 来说 , 收征管 、 税 货运 监管 、 易统 计 、 缉 走 贸 查 私 为近现 代海 关 的四大 主要 职能 ,应 围绕 这 四项工 作
在 《 国海 关通 志》 ,述 ” 主要 中 中 “ 体
表现为古代卷概述 、 代卷概述 、 近 当代
卷 概 述 、 地 海 关 卷 概 述 , 篇 以及 部 各 各 分章 、 节则 写 有 无 题 概 述 ( 题 序 ) 可 无 ,
以说各 有特 色 。下面 重点谈 一下 近代 卷
概述 。
的主要特 点来 写 . 而不是 具体 内容 的罗列 。
一
海、 海、 渤 东海 、 南海 海 区及 港 、 、 澳 台海域 建造 灯塔 、 灯
船 、 桩、 灯 浮标 、 标 、 岸 导标 等 航 海设 施 , 长 江 、 龙 在 黑
江 、 花 江、 江等 内河水域 布设航 行 标识 、 松 珠 测量航 道 。
精练 , 并且 特点 可再 突 出些 。 体来说 , 为第 一读 者 . 具 作 读 罢 概述 后 的感 觉 是 : 观多 , 微 宏观 少 ; 条分 缕析 多 。 提 炼 综合 少 ; 表象 内容 多 , 质 内容少 ; 年记 述 多 , 握 本 逐 把 规律少。 建议 可进 一步修 改 , 以求精练 、 高度概括 、 点突出。 特 总体 要 求仍 是 十 六 字 : 出 重点 , 代 线 索 , 突 交 言之 有物 , 言简 意赅 。 具 体方 法则 是应 真正 把握各 项 业务 的发 生 与发展 变 化 , 的 是 几个 关 键 点 : 点 、 潮 、 潮 、 端 , 记 起 高 低 终 即 “ 早、 最 最高 、 最低 、 最后 ” 。有 了这 四个点 。 就把 近代 也 海关 各 项业务 发 展 的脉络 清晰地 呈现 在读 者 面前 。
长 , 有 板 块 式 、 点 勾 勒 式 和策 论 式 兼 特
的特点 。除 引言外 . 三部分 : 分 第一 部分 写 近 代 海 关 设 置 、 点 、 代 海 关 的特 地 近
殊 性 、 关 管 理 的 特 征— — 为 “ 际 关 海 国
厅 ” 受洋 员把 持 。第 二部 分写 近代 海关 ,
代海 关 的所有 业务 。第 三部 分写 近代 中国人 民为 收 回
海关 管理 权 和关税 自主权进 行 的斗争从 未停 止过 。
从 编 辑角 度审 读该 卷概 述后 .总 体 印象是 还可 更
貌、 总体 面貌 和特 点 等 。要 注意根 据 不 同 的内容 层次 . 突 出重 点 , 代线 索 , 交 言之 有 物 , 言简 意赅 。
设备 ,海 关业 务管 理近 代化 :二 是 中 国海 关半 殖 民地 化, 实施 特 殊 的税 务 司制度 , 由洋人 把 持 , 日伪 统 治 在 区则 中国海关 殖 民地化 , 海关 主权 完全 丧失 : 三是洋 关 与常 关并 存 , 各有 一套 相应 的管 理制 度 和税 收制度 : 并
也 有 一个 明显 的缺 陷 ,那 就是 有 纬无 经 ,诸事 难 于 连
贯 , 理难 于 相通 , 常有 “ 事 常 只见树 木 。 不见 森林 ” “ 和 因 果不彰” 之弊 , 书 的整体 性受 到较 大 影 响 。为 了弥补 志
这 种 缺 陷 , 国时 期 , 民 黄炎 培 主 纂 《 沙 县 志 》 川 时首 设
的业 务 覆 盖面 广 的特 点 , 面 记 述 了近 全
新 方志 常用 的体裁 是 : 、 、 、 、 、 、 。 述 记 志 传 录 图 表
述: 述体 包括 概 述 、 总述 、 综述 等 , 包括 各 篇章 节 还
前 的无 题序 。 以概括 一地 或 一 门类 、 用 一事 物 的发展 全
17 年 海 关在 中 国沿海 已建灯塔 1 座 ,至 10 年 沿江 86 1 90 各 关在 长 江下 游( 不合 吴淞 口以下 ) 水域 共设 灯桩 2 座 9
概 述 修 改 时需 紧 紧 围 绕 中 国近 代 海 关 的 四个 特 点 : 是 中 国海关 西 化 , 用 新 的 管理 方 法 . 进先 进 一 采 引
志 书 的一个 显著 体例 就 是横 排竖 写 。这 种体 例 可
以使 志 书尽 可能 地横 向扩 展 , 扩大 志 书 的容量 . 叙 事 使 更 有 条理 , 利 于展示 事 物 的系统 性 。但 是 , 有 这种 体 例
续修志书
_
:
r j 7
数 地方 使 用 , 效果 很 好 。第 二 轮 修 志则
述 体 对 提 升 志 书
尤 为 重 视 。为 了 更 加 有 效 加 强 志 书 的 整
体 性 , 志 首 设 全 志 概 述 之 外 . 要 部 除 重
பைடு நூலகம்整 体 性 的 作 用
口 李 江
类前 也设 有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