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管理制度汇编
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
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传染病预防管理应当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及时性、便捷性和公开性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监测,定期发布疫情信息和预防指南。
第五条个人和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积极配合传染病预防工作。
第二章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第六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防控机构和人员队伍,加强传染病的监测、预防、控制和处置。
第七条个人和单位应当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八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第九条组织户外活动时,应当加强对人员的体温监测,如发现有发热或症状不适的人员,应当及时就医或居家观察。
第十条个人和单位应当主动报告传染病的发生和疑似病例,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置。
第三章传染病的处置第十一条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传染源的控制和隔离。
第十二条对接触传染病病例的人员,应当采取隔离观察和医学观察的措施。
第十三条对已经确诊的传染病病例,应当及时进行治疗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其接触人员。
第十四条对传染病疫区的人员、物品和车辆,应当进行严格的隔离和消毒措施。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违反本制度的个人和单位,将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对于故意隐瞒传染病疫情或者破坏传染病防控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本制度解释权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所有。
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2024年新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2024年新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国卫生健康部门组织专家对现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
本文将对新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一、新版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1. 强化法律法规依据。
新版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充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确保管理制度合法合规。
2. 注重实际操作性。
新版管理制度紧密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的实际工作,对各项制度进行细化,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
3. 突出预防为主。
新版管理制度强调医院感染预防为主,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健全感染预防控制体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4. 强化多部门协作。
新版管理制度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求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与各临床科室、后勤部门等密切协作,共同做好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5. 注重持续改进。
新版管理制度要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二、新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
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设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 医院感染监测。
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范围、方法和要求,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感染风险。
3.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详细阐述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方面。
4.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处理。
规定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和总结改进等环节,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
5. 医院感染培训与教育。
明确了医院感染培训与教育的对象、内容、方式和考核要求,要求医疗机构加强对医务人员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
6.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开展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检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最新版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最新版一、引言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汇编。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和协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和措施,监督实施情况。
2.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或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成员包括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科、检验科、药剂科、后勤保障等部门负责人。
3.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具体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和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培训和宣传教育。
2. 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指导各科室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3. 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四、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1. 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本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2. 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护士长、医生、检验技师等。
3. 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
五、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医院感染数据。
2. 各科室应当及时、准确地报告医院感染病例,不得漏报、虚报。
3.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六、医院感染控制措施1. 医院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
2. 医院应当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及制度汇编
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及制度汇编为了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安全和患者的健康,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及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医院感染管理的职责和相关制度的汇编:一、医院感染管理职责:1.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2.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能力;3.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收集、分析和报告医院内感染的相关数据;4.确保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有效消毒和灭菌,以及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5.开展医院感染调查和病原菌追踪,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传播;6.监督和指导医务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7.协调和沟通与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各个科室、部门和人员;8.参与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评价和审计工作;9.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分析。
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医院感染防控制度:明确医务人员在感染防控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规范防控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手卫生、环境清洁、食品安全等;2.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明确感染监测的范围、方法和频率,收集和分析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感染防控工作;3.医院感染调查制度:对出现感染事件进行追踪调查,查明感染源、传播途径和原因,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扩散;4.医院感染学习制度: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感染管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感染防控的理论和操作水平;5.医院感染器械消毒灭菌制度:规范医疗设施、设备和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和频率,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使用安全;6.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明确医务人员对感染事件的报告要求和流程,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7.医院感染防控月报制度:汇总和报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情况和效果,评估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并提出改进意见;8.医院感染管理评价制度: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价和审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9.医院感染管理投诉制度:建立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医院感染管理的渠道,及时处理和解决投诉。
医院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汇编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医院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全过程,包括传染病监测、报告、隔离、治疗、消毒、废物处理等。
1.3 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组织机构,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职责,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传染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二、传染病监测与报告2.1 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网络,对传染病病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2 医院应设立传染病报告制度,明确报告流程、报告时限和报告责任人。
医务人员在诊断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即按照报告流程进行报告。
2.3 医院应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实现传染病数据的电子化管理,提高报告效率和准确性。
三、传染病隔离与治疗3.1 医院应设立传染病隔离区,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
3.2 医院应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确保患者、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3.3 医院应加强对传染病患者的治疗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四、传染病消毒与废物处理4.1 医院应建立传染病消毒制度,对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环境和废物进行彻底消毒,防止传染病传播。
4.2 医院应配备相应的消毒设备和消毒剂,定期对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
4.3 医院应建立传染病废物处理制度,对传染病患者的废物进行分类、包装、标记和运输,确保废物处理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五、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与宣传5.1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5.2 医院应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和公众的传染病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监督与检查6.1 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监督与检查制度,定期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模版
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模版流行性传染病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兼职及外来访客。
三、责任和义务1. 公司负责制定并执行流行性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
2. 各部门负责按照公司流行性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制定部门内的具体防控措施。
3. 所有员工有义务积极遵守并执行公司关于流行性传染病防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4. 公司与员工共同负责做好员工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员工的健康意识和防控意识。
四、流行性传染病防控措施1. 健康教育宣传1.1 公司会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包括通过内部通讯工具、会议等渠道向员工传播防控知识,并提供相关宣传材料和指导。
1.2 员工在入职时需接受相关健康教育培训。
1.3 公司会定期组织员工参与急救和防控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控能力。
2. 接触传播的防控措施2.1 员工在进入办公区域之前需要接受体温测量,如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则需暂时离开工作区域并接受医学观察。
2.2 办公区域、员工宿舍、公共场所等场所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3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员工需定期进行体检,如发现疑似症状,则需要立即报告上级,并接受相应医学观察和检测。
3. 员工个人防护措施3.1 员工需定期洗手,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2 办公区域内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等不规范行为。
3.3 员工需佩戴口罩,并定期更换。
3.4 员工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
4. 外来人员和访客管理4.1 外来人员需提前预约,并接受体温测量和身份验证。
4.2 访客需在公司门岗登记,佩戴访客证,并接受体温测量。
4.3 如果外来人员或访客出现发热等症状,则需暂时离开公司,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五、紧急情况应急预案1. 员工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发热等症状,并按照公司规定的流行性传染病防控措施进行处置。
传染病预防的规章制度
传染病预防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公民、单位和组织,在传染病爆发和传播的预防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传染病预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防控、依法管理的原则,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处理和防控。
第二章传染病的分类和预防措施第四条传染病根据传播途径和危害程度可分为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垃圾传播等不同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五条对于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应加强空气清洁、通风、消毒措施,减少密闭环境下的人群聚集,避免呼吸道传染。
第六条对于飞沫传播的传染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设备。
第七条对于接触传播的传染病,要勤洗手、消毒物体表面,减少密切接触患者的机会,避免直接接触感染源。
第八条对于血液传播的传染病,要避免注射、输血等医疗操作的交叉感染,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措施。
第九条对于垃圾传播的传染病,要加强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和无害化处理,避免垃圾带来的二次传播风险。
第十条在传染病爆发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封控疫情,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三章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第十一条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定期发布传染病疫情数据和动态信息,及时预警和应对传染病风险。
第十二条公民、单位和组织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监测和调查工作,如实报告疫情信息,避免瞒报漏报等行为。
第十三条传染病的疫情预警分为一般预警、三级预警和红色预警等不同级别,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四章传染病的处理和防控第十四条一旦发现疫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紧急处理和应对。
第十五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应由政府部门牵头协调,形成合力,全社会参与,共同应对。
第十六条传染病的疫苗接种是常态化防控的有效手段,应加强疫苗的研制、生产和推广应用。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中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包括感染预防、控制、监测、报告、培训和宣传教育等方面。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综合措施、科学评估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程控制的制度。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政策、制度和措施,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第六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医务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医学检验科、手术室、药剂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包括感染预防、控制、监测、报告、培训和宣传教育等。
第八条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当配备与医院规模相适应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负责感染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监督和管理。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政策和制度,制定本科室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感染源的管理,对感染源进行分类、评估和控制,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扩散。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消毒灭菌工作,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无菌技术操作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水平。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使用规定,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的产生。
四、感染监测与报告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为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感染管理制度汇编一、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范围和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患双方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等相关工作时应严格遵守的相关规定。
二、感染管理机构为做好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医院设立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1. 应建立和健全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对院内感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2. 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执行,保证医疗器械和设备的安全和有效性。
3. 对住院病人进行定期的健康状况评估,发现疑似感染病例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 住院病人的隔离管理要做到严格,确保患者与其他病人、医护人员的安全。
5. 做好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管理,避免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耐药性增加。
四、医疗废物管理1. 医院应建立医疗废物收集、分类、存储、处理等制度,确保医疗废物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2. 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包装、处理和运输,确保安全无害。
3. 医疗废物的临时存放和暂时存放地点应当符合相关要求,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五、清洁消毒管理1. 对医院内部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执行,确保环境卫生达标。
2. 对医疗器械、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要加强管理,提升清洁消毒质量,确保医疗器械设备的清洁和安全。
3. 对医院内的水质安全要加强管理,确保医院内饮用水和使用水的安全。
六、职责和责任1. 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负有领导、指导和监督责任。
2. 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规定的贯彻执行。
3. 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程序,确保工作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4. 违反本制度的人员要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形成宣传教育和惩处并重的工作氛围。
以上是对于感染管理制度的一些相关内容的汇编,医院员工应严格遵守并且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传染病规章制度内容
传染病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活动。
第三条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体内传播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等。
第四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应当按照预防、控制和治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采取综合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措施。
第五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二章传染病的预防第六条预防传染病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七条对于潜在的传染病患者,要加强排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第八条鼓励人民群众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第九条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
第十条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和卫生,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第三章传染病的控制第十一条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阻断传播途径,遏制疫情蔓延。
第十二条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医学隔离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十三条做好传染病疫情的信息报告和发布工作,公开透明,防止疫情信息被隐瞒或篡改。
第十四条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加强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应对准备。
第四章传染病的治疗第十五条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确保治疗效果。
第十六条加强传染病的药物研发和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传染病的致残和死亡率。
第十七条对于传染病的患者康复期间,要加强康复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第五章传染病的处罚第十八条对于违反传染病防控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予以处罚,确保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十九条对于故意隐瞒传染病信息或传播虚假信息,造成疫情蔓延或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汇编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范围内的一切感染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遵循预防为主、全面管理、科学防控、依法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应当建立和完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监督体系,确保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第五条医院设立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
第六条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负责人等组成。
第七条感染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由院长担任;设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由分管副院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第八条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九条感染管理科设科长一名,副科长一名,工作人员若干名。
第十条临床科室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感染管理工作的实施。
第十一条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小组应当明确各自的职责,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三、感染管理工作制度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制定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三)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四)医院感染报告制度;(五)医院感染培训制度;(六)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七)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制度;(八)消毒药械管理制度;(九)抗生素应用的管理制度;(十)其他与感染管理相关的制度。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相关记录和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和总结;(二)感染监测数据;(三)感染报告情况;(四)感染管理培训资料;(五)感染管理相关制度执行情况;(六)其他与感染管理相关的记录和档案。
四、感染管理措施第十四条医院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2024版最新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完整版
医院感染培训与教育制度
该制度规定了医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接受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教育 的要求和方式,提高全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方面的具体 措施,是医院内部感染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2024/1/28
5
本次汇编目的与意义
目的
本次汇编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医院 感染管理的最新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 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提供全面、实用 的参考和指导,推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 作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VS
意义
本次汇编的意义在于:一是为医院管理者 提供科学、系统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帮助 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二 是为医务人员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和工具, 提高他们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三是促 进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 人员的职责、工作流程和预防措施等。
2024/1/28
9
医院内部管理制度
2024/1/28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该制度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工作程序等方面的 内容,是医院内部感染管理的重要组织保障。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10
Part
03
重点部门与关键环节管理
2024/1/28
11
门诊部门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 现和隔离传染病患者,防止交叉 感染。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收集、 规范处置,防止医疗废物污染环 境。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汇编。
第二条本制度汇编适用于我院所有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及患者。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的领导、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制定和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二)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监测、调查和评估工作;(三)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四)监督、检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五)向上级部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
第六条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组织实施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二)开展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测、调查和评估工作;(三)落实本科室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四)向上级部门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
第三章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第七条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通风和清洁;(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降低抗菌药物耐药率;(六)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第八条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一)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对疑似、确诊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包括病例报告、调查、分析、评估和反馈。
(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医护人员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向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报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应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第四章培训与考核第九条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
企业关于传染管理制度
企业关于传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传染病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员工、客户及企业安全防护措施,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在企业工作的员工,以及与企业有业务来往的客户及访客。
第三条企业传染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依法规范,属地管理。
第四条企业管理层应当切实履行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传染病预警、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员工、客户及访客健康宣教,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
第五条本规定内容分为员工健康防护、客户管理、消毒措施、紧急处理等,具体内容如下:第二章员工健康防护第六条企业员工需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适时接种预防传染病疫苗,保持个人卫生习惯,不随意外出接触疫情高发地区。
第七条员工出差前需向企业管理部门报备,减少出差频次,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
第八条员工症状明显感染疾病时,应主动向企业报告并暂停工作,接受医学观察,确诊后方可恢复工作。
第九条企业应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具和药品,定期开展员工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第十条员工健康防护工作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管,每季度进行一次全员健康检查。
第三章客户管理第十一条客户来访前需进行预约,填写健康申报表,量体温,佩戴口罩,勤洗手。
第十二条客户来访时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离开企业,并向企业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企业应设置消毒通道,对客户来访的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第十四条大型活动举办前,企业应提前准备防护用品,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企业应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客户健康咨询服务,共同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第四章消毒措施第十六条企业应配备专职保洁员,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清洁,确保环境卫生。
第十七条定期更换办公室空气清新剂,开启空气净化器,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第十八条对常用物品(电梯按钮、门把手等)进行定期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十九条营业场所应设置消毒液,提醒客户及员工随时进行手部卫生消毒。
传染病管理制度汇编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汇编。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导、监督传染病防治工作。
2. 设立传染病防治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传染病防治工作,包括:(1)组织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2)制定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3)组织开展传染病监测、报告、处置工作;(4)组织实施传染病防治应急措施;(5)开展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三、传染病监测与报告1. 传染病监测:(1)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2)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网络,实现传染病监测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2. 传染病报告:(1)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依法报告传染病疫情;(2)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应及时报告病情;(3)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逐级上报制度,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四、传染病处置1. 传染病患者处置:(1)医疗机构应按照传染病防治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2)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治疗。
2. 传染病疫情处置:(1)传染病疫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疫情源头,切断传播途径;(3)加强传染病防治物资保障,确保疫情防控需要。
五、宣传教育与培训1. 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治意识;2. 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六、监督检查1. 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七、责任追究1. 对未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2. 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不力,导致疫情扩散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八、附则本制度汇编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度汇编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度汇编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概述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控制医院感染,而制定并执行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包括了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到事后处理和追查的所有方面。
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法律基础1.《医疗机构感染管理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4.《医疗器械管理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主体及职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主体是医院防控感染委员会,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修订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日常工作。
3.组织和开展相关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培训。
4.组织和开展感染监测、检测、诊断和追踪。
5.定期记录和报告医院感染状况,并对感染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
四、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内容1.患者感染防控措施(1)入院前的检查与筛查(2)手术间的消毒和无菌技术(3)化验室、检查室、输血室等操作室的卫生管理(4)医患沟通的良好氛围(5)隔离措施(6)预防性用药原则2.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措施(1)严格遵守消毒和杀菌规程(2)医护人员个人卫生的管理(3)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与处理(4)手卫生的科学方法(5)职业防护措施(6)对患者进行血液和物品污染的预防3.医疗器械感染防控措施(1)实施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2)医疗器械的维护、保养和管理(3)定期检查、验收医疗器械(4)医疗器械的标准化管理4.群众性活动感染防控措施(1)开展健康教育活动(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3)对机构和场所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4)衣物、餐具和饮用水的卫生管理五、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定,制定出科学、合理、严密的预防和控制方案。
2.各科室、各业务部门应当制定出本科室、本部门的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并具体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顺序,保证系统的实施。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为了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本制度依法制定。
2.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相关机构和个人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行为和责任。
3.遵循科学、公正、公平、便民原则,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全面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预防措施1.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
严格执行国家疫苗免疫规划,对适龄人群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确保疫苗供应充足。
2.完善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疫情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做到预警及时、预防有序。
3.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传染病防控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科学、权威的防控信息。
三、传染病报告和排查1.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及时报告各类传染病病例,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排查工作。
2.个人单位、学校、社区等场所应当加强对员工、学生、居民等人群的健康检测和排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四、传染病隔离和医疗救治1.对确诊传染病患者,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
2.加强对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救治,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五、传染病防控物资保障1.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传染病防控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确保防护用品的供应充足。
2.加强对传染病防护用品生产和销售的监管,严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
六、传染病防控机构和人员1.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加强协调合作,形成合力。
2.加强对传染病防控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执行力。
七、传染病防控应急响应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划定各级防控机构的职责和任务,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和措施。
2.加强应急演练和预案修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八、法律责任1.对故意隐瞒或谎报传染病病例的人员,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对违反传染病防控规定和制度的人员,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感染管理制度文件
感染管理制度文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感染疾病在工作场所的传播,维护公司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秩序,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国内外劳务者。
第三条公司成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有关工作。
第四条公司要求员工遵守本制度,服从公司的指挥,主动配合公司进行防疫工作。
第五条公司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普及防疫知识,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第六条公司纳入感染管理工作的评价体系,对员工在防疫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和奖惩,建立用人单位防疫信用档案。
第七条公司不得因员工在防疫工作中的表现处理或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必须依法办理。
第二章感染预防第八条公司建立健全的健康管理制度,加强身体体检,定期监测人员的健康状况。
第九条公司要求员工经常进行手部和呼吸道卫生保护,注意个人卫生。
第十条公司加强对员工的健康宣传教育,提醒员工妥善处理个人生活垃圾,保持卫生环境。
第十一条公司要求员工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配合疫苗接种和防疫检疫工作。
第十二条公司对员工的常规接触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因具体工作特点导致感染病毒、细菌等危害员工健康行为。
第三章感染检测与诊断第十三条公司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药品,对员工进行疫情防控工作。
第十四条公司要求员工发现感染病状立即向上级汇报,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第十五条公司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对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疫情应急处置第十六条公司建立健全的疫情应急处理机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上报疫情情况。
第十七条公司要求员工遵守疫情的防治措施,如配合医务人员的检查、隔离、治疗等工作。
第十八条公司确保员工在疫情期间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
第五章责任及处罚第十九条公司建立对防疫工作进行考核和奖惩的制度,对员工的防疫工作进行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不配合防疫工作的员工进行处罚。
第二十条公司对于不遵守防疫工作要求的员工进行纪律处分,甚至解除劳动合同。
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管理制度模版
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管理制度模版1. 内容概述本制度针对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管理方面的规定,旨在保护医院员工及患者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和控制感染及传染病的扩散。
本制度涵盖了感染控制委员会、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报告和处理、人员培训与教育、设施及装备管理等内容。
2. 感染控制委员会2.1 感染控制委员会由医院行政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感染控制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
2.2 感染控制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与决定感染控制工作相关的问题,并及时通报给各科室。
3. 感染预防与控制3.1 医院各科室应制定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并按照要求组织实施。
3.2 医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的管理,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3.3 医院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开展环境清洁消毒,确保医疗设施和器械的安全和卫生。
3.4 医院应建立健全感染监测系统,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感染报告和处理4.1 医院要建立健全感染报告制度,确保感染病例的及时报告和处理。
4.2 医院要加强感染病例的追踪调查,分析病例的流行趋势,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4.3 医院要制定感染病例处理方案,对病例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和传播。
5. 人员培训与教育5.1 医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能力。
5.2 医院要定期举办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会议,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5.3 医务人员要定期参加感染防控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6. 设施及装备管理6.1 医院要对医疗设施和器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和卫生。
6.2 医院要建立健全感染控制设备管理制度,对感染控制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6.3 医院要建立健全感染控制物品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7. 总结与改进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工作评价制度,定期总结和评估感染控制工作的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
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本
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本一、传染病管理责任机构1. 健康部门:负责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2. 医疗机构:负责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报告工作。
3. 公安机关:负责传染病的犯罪行为打击和处置工作。
4. 社区居委会:负责传染病的宣传、监测和防控工作。
5. 媒体机构:负责传染病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
二、传染病管理制度1. 疫源地和病例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疫源地和病例情况,健康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
2. 传染病预防宣传制度:健康部门应定期开展传染病预防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个人卫生习惯。
3. 传染病疫情监测制度: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建立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传染病的疫情动态,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
4. 传染病防控措施制度:健康部门应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保证传染病的有效诊断和治疗。
5. 传染病扑灭制度:健康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传染病进行扑灭工作,医疗机构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三、传染病管理措施1. 加强机构配备:健康部门应加大对传染病管理工作的投入,确保相关机构人员的配备和培训。
2. 完善信息系统:健康部门应建立传染病信息系统,实现对疫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3. 提高宣传力度:加大对传染病预防宣传的力度,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
4. 加强监测能力: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应提高传染病的监测能力,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机制。
5. 强化应急管理:健康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发生。
四、传染病管理的法律责任1. 法律责任追究:对于隐瞒传染病信息、违反传染病防控措施、故意传播传染病等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经济赔偿责任:对于因传染病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应依法进行经济赔偿。
以上就是传染病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管理制度汇编目录1、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3)2、传染病报告流程 (5)63、传染漏报检查制度……………………………………4、医院传染法规培训制度 (7)85、医院门诊登记制度……………………………………6、医院传染预检分诊制度 (9)7、医院传染疫情自查制度 (10)8、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12)10、医院死亡报告制度 (14)11、门诊日志登记制度 (15)12、重大传染误报责任追究制度 (16)13、医院疫情报告卡片流程 (17)14、医院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 (18)15、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20)17、住院病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21)2218、死亡病例登记制度……………………………………19、死亡医学书填写制度 (23)20、死亡病例报告流程……………………………………2521、死亡病例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制度 (26)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区卫生防疫站报告,必要时做订正死亡报告。
2、各医疗卫生机构及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熟练掌握传染病诊断、报告、隔离消毒及疫情处理的程序,切实增强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发现传染病例要认真做好传染病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3、在各医疗机构防保科设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员。
传染病报告员接到临床医生的传染病报告要进行核实诊断,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当地卫生防疫机构。
认真开展疫情主动监测工作,对临床有关科室的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至少每旬开展一次疫情搜查,发现漏报的传染病病例,要及时进行补报。
4、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接到疫情报告的卫生防疫机构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上级卫生防疫机构和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政府。
6、流动人员中的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处理由诊治地负责,其疫情登记、统计由户口所在地负责。
7、区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对辖区内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疫情登记报告和管理情况定期进行核实、检查、指导。
8、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
9、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时,必须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区卫生防疫站报告。
区卫生防疫站发现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上级防疫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10、区卫生防疫站疫情管理人员应定期编发疫情简报,对重大疫情进行预测、预报。
传染病报告流程1、门诊部、住院部、检验科、放射科等有关科室接诊传染病患者时,首先进行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做好处置工作。
2、疫情管理员每日两次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对卡片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3、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立即电话通知网络直报员,网络直报员接到报告后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当专家组确诊后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上报。
4、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于12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5、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时,应当在24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6、进行网络直报时,经查错、查重、订正后上报。
同时登记在《疫情直报登记本》上备查。
7、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后,整理、装订、存档,保留三年。
8、每月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汇总,报医务处、业务院长。
9、遇到特殊情况时,报告业务院长协调解决。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杜绝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制定本制度。
1、门诊医生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住院部各科室要认真填写病人出入院登记。
2、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疫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
3、医务科、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督导检查工作。
4、预防保健科必须根据规范要求每日2次及时深入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负责检查传染病报告,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责令改正。
5、预防保健科必须对检查情况进行每周一次小结,每月一次总结,每季度汇总一次,年终进行全面检查。
对发现漏报者必须上报院部,根据规定给予处罚。
6、医务处负责检查各临床科室、预防保健科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预防保健科要深入各科室开展督导工作,要求检查和督导有记录、有结果、有汇报。
检查和督导每月一次。
医院传染病法规培训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
2、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3、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37号令、传染病监测信息工作指南、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工作管理技术规范等。
5、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置。
医院门诊登记制度1、门诊部各科室要建立门诊日志,详细登记接诊病人。
2、门诊日志要按照日志规定的项目填写详细、齐全,内容要保证真实可靠。
3、对门诊日志上登记需上报的传染病要做出明显标志,疫情上报后,医院疫情管理人员要加盖“疫情已报”章。
4、对疑似传染病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要登记其具体内容(如:姓名、性别、年龄、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工作单位、家庭详细住址等),14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及病人其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
5、要经常核查所登记的门诊日志,发现问题及时补充、改正。
6、年度结束后,对全年的门诊日志核查无误后,按规定要求存入资料室,以备后查,在贮存过程中要做好防水、防火、防盗等措施,以保证门诊日志的妥善保管。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6、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医院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4、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日2次到门诊部及住院部等科室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登记本上签字。
5、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小组。
6、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市防疫站进行漏报抽查。
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
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
8、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
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门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疑似和确诊病例时,要在门诊日志上认真登记,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详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地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等)。
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预防保健科。
疫情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卡后,要在门诊日志相应位置加盖“疫情已报”章。
2、门诊部各科室负责人要每周核查门诊日志,对漏报和误报的传染病要及时补报和订正传染病报告卡。
防保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月要认真检查一次门诊日志,避免漏报和错报现象的发生。
3、对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人,门诊医生要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疑似病人确诊后,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订正卡上报防保科。
4、要做好门诊日志的收集和保管工作,以备后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级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
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
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2、各有关部门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医务处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