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的六层模型
楼宇自控系统原理图
控制计算机中心等重要 机房照明
大厅照明
控制大厅艺术照明
总体照明 建筑立面照明
控制总体道路照明
控制建筑立面照明 20
(三)照明系统监控的工程实现
2z74.tif 21
三、冷热源设备监控系统
(一)冷源系统监控原理 (二)热源系统监控原理
22
(一)冷源系统监控原理
1. 冷水机组 水冷式热泵机组在制冷工况下的工作原理与冷水机 组完全相同,而风冷式热泵机组的控制更加简单(没有冷却水循 环系统,由风冷式热泵机组的室外机承担水冷式热泵机组冷却水 循环的功能,且室外机由热泵机组自带控制器自行控制)。 2. 冷冻水循环 建筑物空调冷源系统的冷冻水循环见图2-39左半 部分,它将从各楼层空气处理设备循环回来的高温冷冻水送至冷 水机组制冷,然后再供给各空气处理设备。 3. 冷却水循环 建筑物空调冷源系统的冷却水循环见图2-39右半 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冷水机组从冷冻水循环中吸取的热量释 放到室外。
23
4. 设备间联动及冷水机组的群控 冷水机组是整个建筑物空调冷 源系统的核心设备,冷冻水循环、冷却水循环都是根据冷水机组 的运行状态进行相应控制的。 5. 冷冻水回路二次水泵变频的控制方案 如前所述,在冷冻水回 路采用定流量水泵的情况下,为平衡负荷侧变流和冷水机组侧定 流之间的矛盾,防止低负荷情况下(负荷侧盘管水阀同时关小)水 泵对管路及泵本身的冲击,应在冷冻水供回水总管上加装旁通回 路,通过旁通阀的开度控制平衡水管压力(见图2-43a)。 6. 冰蓄冷系统 冰蓄冷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夜间低谷电价时段制冰 蓄冷,而白天高峰期融冰供冷。
电力设备监控的工程实现(上位机功能)
P72
12
二、照明设备监控系统
(一)照明设备监控系统监控需求分析 (二)照明控制模式 (三)照明系统监控的工程实现
六层电梯自动控制系统
六层电梯自动控制系统1. 概述电梯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
目前市场上的电梯有很多种类,根据需求和环境不同,制造商会对电梯的设计参数进行修改和优化,因此各种类型的电梯自动控制系统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六层建筑的电梯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编程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系统硬件设计2.1 操作面板本系统采用触摸屏作为操纵面板,触摸屏外壳为防火、碎裂材质,面板底部设有紧急停止按钮和报警器材。
2.2 电机控制器本系统采用电机控制器进行电梯启停、运行速度调度、限位检测等控制功能。
电机控制器选用三菱PLC,动态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
2.3 传感器本系统使用电气式接近开关进行限位检测和现在位置检测,采用光电传感器进行门的开关检测。
2.4 感应器本系统在电梯井道两侧各设置一组红外线感应器,可掌握人员是否在电梯井道内。
3. 系统软件编程3.1 PLC程序设计采用三菱PLC作为主控制器编写PLC程序,分别编写电梯启停、运行、维护等相关程序。
3.2 HMI软件设计采用编写电梯状态监测程序。
程序与PLC进行通讯,并实时监测电梯的实时状态。
3.3 通讯协议设计采用Modbus通讯协议进行控制器和监控端之间的数据交换,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
4. 注意事项4.1 系统巡检电梯自动控制系统应定期进行巡检,特别是电梯限位和运行速度等控制设备,要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4.2 紧急处理在电梯运行中,如发生异常情况或者故障,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及时向维护人员报警。
4.3 告警处理电梯自动控制系统设备或程序发生告警情况时,必须及时解决。
告警的解决需及时追查问题根源,避免重复发生告警。
5. 结论本文介绍的六层电梯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了三菱PLC等高性能硬件,以及经过良好设计的软件系统,以确保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同时,本文还指出了电梯自动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注意事项,以帮助确保系统在运行中更加安全、可靠。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包含的子系统及其组成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包含的子系统及其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智能建筑通过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建筑物(群)内设备与建筑环境的全面监控与管理,为建筑的使用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并通过优化设备运行与管理,降低运营费用。
楼宇自动化系统涉及建筑的电力、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防灾、安全防范、车库管理等设备与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涉及面最广、设计任务和工程施工量最大的子系统,它的设计水平和工程建设质量对智能建筑功能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
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建设目标: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包含的系统有:1.系统集成管理平台2.综合布线系统3.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线、无线)4.安全防范管理系统(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管理、一卡通系统、电子巡更)5.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6.背景音乐和紧急广播系统一、系统集成平台(大楼智能管理平台)系统集成(IBMS)是智能建筑的核心,是建立在多个智能化子系统基础上,将各个独立运行的子系统连接起来,建立统一的系统平台,实现统一数据格式、统一表现形式,统一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从技术方面讲IBMS面向建筑自动化行业、采用子系统集成模式,集数据采集、网络通信、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于一体,是一种可快速二次开发的监控管理平台软件。
它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软件为核心,通过信息交换和共享,将各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子系统整合成一个有机体。
智能建筑的集成管理系统,把建筑物内若干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统,包括通信网络系统CNS、信息系统IS、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安全防范系统SAS等等,通过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协调运行的系统中,实现建筑物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共享,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为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创造安全、舒适、高效、环保的工作环境。
建筑电气楼宇自控系统(BA)的设计,深层图文详细讲解
建筑电气楼宇自控系统(BA)的设计,深层图文详细讲解现在的楼宇自控系统是一种集散式控制系统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是一种管理控制的模式,其实质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所谓分散控制,就是在众多设备的附近(现场),设置带有微处理芯片的控制器,然后再把这许多称为“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的现场控制器以一定的网络结构形式连接起来,形成控制网络。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培训)由多台DDC分散在现场进行控制,使现场连线大大缩短,便于实现大范围的系统控制。
数据通讯、人机界面、监控服务器及其他外设的加入使得系统成为一个整体,可实现集中操作、管理、显示以及报警等。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文件的构成:一、楼控点表楼控点表是设计的第一步,拿到暖通和水电的图纸之后,结合客户的要求,确定监控的范围、监控的对象、监控的模式,输出为点表。
【今晚8点30分直播】—《照明布线及应急照明设计》听课加微信/QQ 3120448392(或扫码添加)点表设计通常分为两种情况:1、第一种情况是在客户已经有了初步设计方案,方案中提供了受控设备的点表,这种情况省去了点表配置的过程,但点表的准确性和设备的配置存在问题,必须要进行核查。
通常情况下,点表的内容一般都是集中列出受控设备的数量和监控的点位。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设计,往往会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根据点表配置控制器时,按整个点表的监控点数对控制器进行整体配置,也就是说,不分区域,不分设备,只要控制器合计点数满足点表的点数要求即可,简单粗暴的一个除法搞定。
这样配制在施工时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小则增加控制器数量以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大则后期设计整个被推翻,重新来做,这样会给后期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核实受控设备的数量和受控设备所在的楼层,仔细拆分点表,进行分区域,分楼层的配置,尽量做到每个受控设备使用单独的控制器进行控制,尽量减少施工后深化设计时出现的受控设备和控制器不符的现象。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4.通讯网络:构建稳定的有线和无线的通讯网络,确保数据传输的低延迟和高可靠性。
五、合法合规性
1.系统设计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节能标准、智能建筑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
2.设备选型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要求,确保设备质量和安全。
四、设备选型
1.传感器:选用高精度、高可靠性、低功耗的传感器,满足环境参数监测需求。
2.执行器:选用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安全可靠的执行器,实现对环境参数的调节。
3.控制器:选用具备良好扩展性、兼容性和可编程性的控制器,满足系统控制需求。
4.通讯设备: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通讯方式,确保系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五、合法合规性
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等。
2.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3.遵循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确保系统数据安全。
六、实施与验收
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内环境和设备的影响降至最低。
2.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验收,确保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2)控制层: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核心控制器,实现对设备层的实时监控与控制。
(3)管理层:通过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实现对整个楼宇自控系统的管理与监控。
2.功能设计
(1)能源管理:监测建筑内各用能设备的能耗情况,分析能源消耗趋势,制定合理的节能策略。
(2)环境监测与控制:实时监测建筑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并根据需求进行调节。
-控制层:采用分布式的控制单元,对设备层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
-管理层:通过中央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分析和高级管理功能。
楼宇自控系统的架构设计
楼宇自控系统的架构设计
1.简介
楼宇自控系统是一种通过控制设备和运行情况参数来实现楼宇系统自动管理的系统,它可以控制和监测建筑系统,包括供电、暖通空调、安防和智能控制系统,其中的控制参数可以根据楼宇内外环境变化调节,达到节约系统资源,实现楼宇智慧管理的目的。
2.系统架构
(1)楼宇控制层楼宇控制层包括楼宇控制系统、用户界面、设备接口和控制逻辑模块,主要完成楼宇设备和软件的集成和管理,同时可以支持楼宇系统的动态调节和故障检测,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2)硬件层硬件层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集中控制器,传感器负责采集注册和运行信息,执行器负责执行控制动作,集中控制器则负责计算和控制,把楼宇控制中心发出的控制信号传输到各个执行器,以便实现控制效果。
(3)中间件层中间件层主要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和通信协议等,操作系统主要负责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中间件负责数据交换和管理。
建筑楼宇自控系统方案
建筑楼宇自控系统方案建筑楼宇自控系统是一个集信息采集、自动控制、调度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能够实现建筑物内部的照明、空调、供水、排水、通风等设备的自动控制,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一、系统架构建筑楼宇自控系统一般由下列组成部分组成:1. 传感器:用于监测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
2. 执行器:控制建筑内设备的开关、调速、阀门等操作。
3. 数据采集和控制单元:用于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发送控制信号给执行器进行操作。
4. 控制中心系统:用于设置和调整建筑楼宇自控系统的参数和策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二、功能特点1. 能耗监测与优化:建筑楼宇自控系统能够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实时监测建筑内部的能耗情况,并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 室内环境控制:通过监测室内温度、湿度等信息,自动调节空调、通风、采光等设备的工作状态,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 安全监测与报警:建筑楼宇自控系统能够监测火灾、煤气泄漏等安全风险,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4. 远程监控和管理:通过控制中心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和管理建筑楼宇自控系统,实现设备的状态查询、参数调整等功能。
三、实施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需求,明确自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2. 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和布局:根据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并合理布局在建筑内部。
3. 数据采集和控制单元的设置:配置适合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单元,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根据需求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
4. 控制中心系统的建设:搭建控制中心系统,提供用户界面和远程管理功能。
5. 系统的调试和优化:完成系统的搭建后,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6. 系统的运维和管理:建立完善的运维和管理机制,定期维护和巡检系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应用前景建筑楼宇自控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商业建筑、办公楼、住宅等,特别是大型建筑物,其效果更为显著。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是指通过集成各种技术手段,对楼宇内部的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这些设备包括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电梯系统、通风系统、安防系统等等。
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目的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人员的舒适和安全。
1.系统架构设计: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需要确定系统的层级结构和模块化设计。
一般来说,楼宇自控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子控制器和各个设备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中央控制器负责整个系统的协调和调度,子控制器负责局部区域的控制。
同时,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随着楼宇规模的扩大而进行扩展。
2. 通信网络设计:楼宇自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需要进行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通信网络的设计需要考虑网络拓扑、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速度。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有线网络,如以太网或Modbus,也可以采用无线网络,如Wi-Fi或ZigBee。
3.传感器布置和选择:楼宇自控系统需要使用各种传感器来感知环境的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
传感器的布置需要覆盖整个楼宇,并根据不同的区域和需求进行选择。
传感器的选择需要考虑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4.控制策略设计:楼宇自控系统的核心是控制策略的设计。
控制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如节能控制、舒适控制、安全控制等。
控制策略可以采用基于经验规则或基于模型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智能算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或神经网络控制。
5.系统集成和调试:楼宇自控系统需要将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集成和调试。
这涉及到硬件的安装和接线、软件的配置和编程、以及各个设备的调试和联动测试。
系统集成和调试的目的是确保各个部分能够正常工作,并实现预期的功能。
在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设备的选型、设备的节能性能、设备的可靠性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包括故障检测和排查、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更新等。
总之,楼宇自控系统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楼宇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
简述楼宇自控系统的组成与主要功能
简述楼宇自控系统的组成与主要功能
楼宇自控系统是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用于管理和监控大型建筑物的内部环境。
它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1.传感器:传感器用于监测楼宇内部环境的各种参数,例如温度、湿度、CO2、氧气、光照等。
2.控制器:控制器是自控系统的“大脑”,它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条件控制楼宇内部环境的各种设备,例如空调、照明、窗帘、门禁等。
3.执行器:执行器是控制器的下属,它们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控制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打开或关闭空调、调节照明亮度等。
4.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一台电脑,它连接各个控制器,并管理整个自控系统的运行。
楼宇自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自控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和湿度变化自动调节空调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环境舒适。
2.节能:自控系统可以根据室内人员数量、时间等因素自动调节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在无人时自动关闭,以达到节能效果。
3.安全管理:自控系统可以监控楼宇内部区域,并根据门禁、摄像头等设备控制进出人员的身份和数量,确保楼宇安全。
4.维护管理:自控系统可以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护,延长设备寿命。
总之,楼宇自控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安全性和节能效果,是大型建筑物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楼宇自控
系统网络结构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网络由管理层网络和
控制层网络构成,中央管理工作站为管 理层设备,应完全支持TCP/IP、Ethernet 等网络技术,DDC为控制层设备,应完 全支持BACnet或LonWork等网络技术, 以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资源共 享”,以提高系统使用效率和可靠性, 减少系统故障风险;
BACnet TCP/TP
管理层: 主要由中央图形操作 站,服务器,组成。
系统集成层: 该 层 基 于 TCP/IP 和 BACnet ,主要由路由器, 全局控制器组成 BACnet MS/TP 空调通风
BACnet Router
BACn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S/TP
BACnet MS/TP
MS/TP显示
给排水 BACnet MS/TP
楼控软件界面
制冷站组态监控画面
空调机组监控组态画面
电梯 风机盘管控制
Modbus
变配电
照明 三表测量 冷热源 现场控制层: 基 于 BACnet MS/TP 的 DDC现场控制器。 MS/TP通讯速度76800bps
VAV显示 风机盘管控制 末端层: 主要由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和 执行器组成。完成信号测量 和采集。
EMS-500能源管理系统图
A栋实验楼楼宇自控原理图
热交换机组设备监控
通风系统设备监控 给排水设备监控
公共照明系统监控
室内外环境监测(温湿度)
通过集成方式实现监控的系统:冷热源
系统设备监控、变配电、电梯设备检测 。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要求能对建筑内的中 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 电梯系统、变配电系统等系统进行监测 、控制、管理、故障报警、报表报告与 记录显示。
精选楼宇自控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ppt课件
25
精选楼宇自控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26
s1-2. 用PC连接网关,实现系统集成
精选楼宇自控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27
s1-3.用精D选楼D宇C自连控系接统基网本架构关设计实现系统集成
28
s1-4.将集成网关直接连到控制层网.实现集成
精选楼宇自控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29
拓扑结构二:上位机系统通过网络适配器直接管理DDC控制系统
精选楼宇自控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55
• 架构5及其变形
• S5-1.增加FCN2
• S5-2. 在管理层连接网关,实现系统集成
• S5-3. 在控制层连接网关实现系统集成
• S5-4. 集成网关与路由器接路由器
精选楼宇自控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56
2、网络结构
• 楼宇自控系统的网络一般包括管理网络和控制网络。若考虑控制网络的特点.又可将控制网分 为一到二层.组成二层或三层网络结构。
• 三层网络的主流结构与主要性能指标参见下表。 • 第一层:管理网络或集成网络; • 第二/三层:控制网络或现场网络。
精选楼宇自控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8
楼控系统通信网络的主流结构与性能指标
• S4-2.在管理层连接网关,实现系统集成
• S4-3.在控制层连接网关实现系统集成
• S4-4. 集成网关与路由器均连接在管理层
• S4-5. 在控制层连接集成网关,在管理层
链接路由器
精选楼宇自控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47
精选楼宇自控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48
精选楼宇自控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49
精选楼宇自控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精选楼宇自控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13
4、硬件结构
电梯六层实物教学模型设计
电梯六层实物教学模型设计摘要:本文描述了一个电梯六层实物教学模型的设计方法和实施过程。
电梯是现代建筑中的关键设备之一,为了教育和培养学生对电梯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开发一个实际运行的教学模型非常有意义。
本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路,详细介绍了电梯模型的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操作界面设计。
通过这个实物教学模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梯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方式,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 引言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建筑师和工程师对电梯系统的需求,培养学生对电梯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设计一个可操作的教学模型非常有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个电梯六层实物教学模型的设计方法和实施过程。
2. 结构设计电梯六层实物教学模型的结构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路,主要包括电梯轿厢、轿厢门、轿厢控制系统、楼层按钮和导轨系统。
轿厢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轿厢门采用电动门设计,控制系统集成在电梯模型的底部。
3. 控制系统设计电梯六层实物教学模型的控制系统设计是整个项目的核心部分。
控制系统由微控制器、电机驱动模块和传感器组成。
微控制器与电机驱动模块连接,通过编程实现对电梯轿厢的控制。
传感器用于检测轿厢的位置和是否有人进入或离开。
4. 操作界面设计为了实现对电梯六层实物教学模型的操作和控制,设计了一个简单而直观的操作界面。
界面上包含了楼层按钮、开关按钮和显示屏。
学生可以通过界面上的按钮选择目标楼层,并通过显示屏查看当前电梯的运行状态。
5. 教学应用电梯六层实物教学模型可以应用于大学的建筑、机械和电气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
通过对电梯系统的模拟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6.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个电梯六层实物教学模型的设计方法和实施过程。
通过模块化设计思路,详细介绍了电梯模型的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操作界面设计。
这个实物教学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梯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方式,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楼宇自控系统设计
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楼宇自控系统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对楼宇内各种设备、设施和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本文将深入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功能特点以及应用案例。
一、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原理A. 楼宇自控系统概述楼宇自控系统是指通过自动化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对楼宇内的照明、空调、供水供暖等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主机与各个被控设备之间的连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远程监测、操作和调节。
B. 系统架构设计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包括主机、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硬件设备的选型与布置。
主机是整个自控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并处理来自各个传感器的数据,并向执行器发送相应的指令。
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而执行器则负责根据主机指令对被控设备进行操作。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控制算法的开发和编程。
这些算法通过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常见的算法包括PID 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C. 系统联网与通信为了实现楼宇内设备之间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楼宇自控系统需要与外部网络相连,并通过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目前常用的通信方式有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二、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功能特点A. 精确调节温度楼宇自控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温度要求智能地调节供暖和空调设备,保持室内温度在合适范围内波动。
通过采集室内外温度、人流量等信息,并结合先进的控制算法,可以精确地调节供暖和空调设备工作状态,提高舒适度。
B. 节能降耗楼宇自控系统可根据各个区域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智能管理,精确调整设备运行状态。
例如,在无人状态下自动关闭照明设备,避免能源的浪费;在工作时间段内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空调设备的工作温度和风速,达到节能效果。
C. 故障预警与维护楼宇自控系统能够对各个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故障预警功能提前发现异常情况。
楼宇自控系统的架构设计67页PPT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楼宇自控系统的构造
楼宇自控系统的构造本文分析了楼宇自控的基本模式、组成、控制构造和分类,并介绍了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对DDC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配置方式开展介绍和评价,楼宇自控系统(BAS)作为智能大楼必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对于楼宇自控系统的功能和组成,业内人士大都十分清楚,但是深究起楼宇自控的发展过程和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模式可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经过认真的分析。
楼宇自控系统和其它控制系统一样,遵循自控系统的原则:即“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独立工作”,本文并非对楼宇自控系统全面的论述,而是按照自控系统的原则,针对几个重点问题开展深一步的探讨。
1. 楼宇自控系统的层次目前大多数的楼宇自控系统是采用三层的构造形式。
第一层是中央监控管理层,由计算机和中央监控管理系统软件和相应的通讯设备组成。
需要指出的是,楼宇自控上位软件大多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设定和编程软件,多为各厂商自行编制;另一部分为监控软件,通常称为SCADA。
有些楼宇自控厂商采用的是自行开发的SCADA,有些采用通用的SCADA。
通常来讲专用的SCADA针对性强、操作简单、但功能比较单一,处理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较弱,兼容性也不强,升级比较困难。
作为独立的软件产品,通用的SCADA在工业和建筑业都有大量的应用。
成熟、稳定、功能强大、升级快,可以随时替换,同时价格也比较高。
楼宇自控系统的第二层是现场直接数字控制器(DDC)。
第三层是现场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器。
有些楼宇自控系统采用两层构造,既将第一层和第二层合并。
这种形式多见于现场总线采用环型令牌网的构造,中央监控管理计算机和DDC被当作同等的节点处理,只是信息传送的一个中转站。
采用这种模式数据传输可靠性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可以双向传送,对通信线断路可以开展路由重组,因此有冗余功能。
但最大的问题是通讯效率低、速度慢,对于大型的系统尤其突出。
还有一种两层构造是没有DDC层的模式,下面将会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宇自控系统的六层模型
2010-02-02 11:44
概要:详细介绍六层模型:设备介质层、电气转换层、数模转换层、逻辑控制层、操作站通讯层、操作站界面层。
楼宇自控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楼宇自控公司,如:霍尼韦尔、西门子、江森等。
这些公司进入该行业比较早,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产品体系完整、成熟稳定。
该行业也越来越开放,一些通讯协议,像BACnet、Lonworks等,被大多数厂家采用,系统集成变得越来越容易。
在中国,该行业也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大批国外公司涌入中国,国内楼控厂商开始崛起。
可是,中国的楼控水平是不尽如人意的,楼控产品开通率和运行正常率一直不高;用户对楼控认可度不高;国内楼控产品整体竞争力偏低。
虽然整个行业越来越开放,但中国楼控市场是严重封闭的。
大品牌各自推自己的系统架构,从控制器分类到网络架构,再到软件功能,千差万别。
用户一旦选择了某个品牌,则必须全部采购该品牌的产品。
开放协议仅限于不同系统间的集成,或者缺乏足够的资料和培训,或者网关动辄数万元,造成实际系统间互联率很低,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
本文章的目的,就是从技术角度,把楼宇自控系统分为六层模型,每层有自己的特点,理论上讲,每层之间只要接口标准化,用户就可以自由的选用不同厂家的产品。
这一点,工控领域已经做的很好。
本文的推出,希望促进我国楼控行业向开放更进一步。
只有开放,才符合用户的利益,才能使我国楼控行业健康发展。
划分和命名方法,有不合理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楼宇自控系统的六层模型框图如下:
下面详细描述一下每层的特点:
1、设备介质层:指楼控的被控对象。
如中央空调机组的水管道、风管道、室内温度等。
2、电气转换层:指楼控的电气执行机构或传感机构,作用是实现从电信号到其他物理形态的双向转换。
如:温度传感器、各种阀门和执行器、各种变送器等。
3、数模转换层:指楼控产品的输入输出模块,作用是实现从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双向转换。
模拟信号一般有:电流型(4~20mA)、电压型(0~10V)、电阻型、干接点型等。
4、逻辑控制层:指楼控控制器的高级逻辑功能,包括定时、编程、通讯、报警、历史记录等。
楼控系统的“智能”一般指的就是本层的功能。
5、操作站通讯层:指楼控操作站电脑的底层通讯部分,包括:与控制器的通讯、历史记录保存、不同系统间集成的协议转换等功能。
提供友好的软件接口给操作站界面层。
6、操作站界面层:指用户或调试工程师使用的软件界面部分,一般分为B/S 或C/S类型。
使用图形化的友好界面,使用和能直观的查看或操作现场设备。
下面分析一下每层之间的接口情况。
1、设备介质层和电气转换层之间的接口不是本文讨论的范畴,忽略不计。
2、微电子接口,位于电气转换层和数模转换层之间。
一般指电流(4~20mA)、电压(0~10V)、电阻等方式。
本接口不可省略,即电气转换层和数模转换层不能合并。
3、二级总线接口,位于数模转换层和逻辑控制层之间。
种类很多,分别包括:
● 数模转换层和逻辑控制层界限分明,中间用现场总线连接,如MODBUS/RS485、Lonworks、BACnet/MSTP/RS485,EIB、ZigBee、CAN、专用总线等。
● 数模转换层和逻辑控制层界限模糊,在许多楼控系统里叫两层结构:现场控制器层和网络控制器层。
现场控制器除基本的数模转换功能外,也具有简单的高级功能,网络控制器层有时也有数模转换的功能。
协议同上。
4、一级总线接口,位于逻辑控制层和操作站通讯层之间。
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该接口以下属现场控制功能,需要独立完成所有实时策略。
该接口以上则侧重点在给调试人员提供友好的管理界面,一般采用PC机的平台,稳定性和实时性要求相对要低。
该接口一般采用以太网作为组网形式,协议包括:BACnet/IP、MODBUS/TCP、专用协议等。
5、软件总线接口,位于操作站通讯层和操作站界面层之间。
属于楼控操作站软件的范畴,在大部分系统里都是一体的,不对外公开。
系统集成很多都在这个层面,一般有OPC、BACnet/WebService、SQL、ODBC、DDE、Socket、XML、专用协议等。
很多B/S结构的系统其实是把操作站界面层又进行了细分。
以上分类,只是从功能划分合理性角度考虑的,实际的系统架构是千差万别的。
早期的楼控系统,层数较少,主要是受当时技术水平所限,功能少,灵活性差。
随着网络及软件技术水平的提高,系统架构越来越复杂,层数也就相应增加,功能得到了增强,但同时造价也相应提高。
值得重视的是,很多系统集成项目,由于各自系统都没有采用纯开放的协议体系,完全采用网关实现互联互通,就人为增加了系统的层数,性价比和实时性都很低。
这些就是目前楼控领域互联互通困难的重要原因,不是实现不了互联,是成本高且厂家动力不足。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已经开始出现层合并现象。
● 逻辑控制层和数模转换层合并:随着通讯芯片成本的降低,已经出现了单层以太网控制器,使功能更加紧凑,可靠性更高。
● 数模转换层和电气转换层合并:代表是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执行器,数字总线代替模拟信号,使测控精度大幅提高。
● 数模转换层、电气转换层、设备介质层合并:代表是智能空调机组、智
能冷水机组、智能照明设备等,此时,楼控已经体现在通讯转换等高层系统级功能上,系统更加优化,集成度和自动化水平更高,节能效果更好。
新的层合并现象,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层合并的。
是以新的设计思想、新的通讯技术做支撑的,引导着楼控向更开放、更易用、更稳定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在一个系统集成项目中,不管有多少子系统,有多少厂家,要是不再出现网关这类产品,每个系统间都能无缝的互联互通,系统架构没有超过六层,说明智能建筑行业已经完全开放了,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