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活动二思考归纳
动事例,让学
观看视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结合教材说
生感受少数民
一说我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了
观看视频
族地区的发展
哪些措施。
题,回答问
变化得益于国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拨归纳;
题。
家采取的各项
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措施
措施,从中归
(1)经济社会方面:
A.①②B.①@C.②④D.③④2.2022年2月19日,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在山东济南举行援疆•喀什地区招
思考、完成练习,分享答案。
(设计意图;围绕我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基本政治制度、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和措施等重点、难点内容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商引资推介会。来自山东的16家企业现场签约,总签约额28.02亿元。多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喀什群众的广泛称赞。这表明(D)
环节二:新课学习(15-20)
探究点一:民族大家庭
活动一思考归纳
*
观看图片,思考归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我国民族概况。)
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教材归纳:
我国的民族概况(民族国情、分布特点、各族人民相互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归纳。
1.我国的民族概况
民族国情: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
根据材料进思考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材料,小组讨论问题。
(设计意图:运用宪法规定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民族平等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材料内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促进民族团结》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活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不够尊重和理解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的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活动,增强民族团结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2.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分析。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准备好板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数据展示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现状,引发学生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看法和做法。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7.1《促进民族团结》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7.1《促进民族团结》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7.1《促进民族团结》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团结的内涵、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和意义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常识和思维能力,但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掌握民族团结的内涵,学会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民族团结的内涵、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和意义。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体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呈现。
2.设计好教学PPT,明确教学内容和流程。
3.准备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内涵。
同时,呈现一些反面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破坏民族团结的危害。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分享,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问题:同学们的对话给你什么启示?(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各民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会繁荣昌盛)为了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我们应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拥护党的民族政府;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关心帮助身边和各民族同学;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等)
引导总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出示PPT(20—21):呈现“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内容
问题:玉树地震发生后,有哪些兄弟民族率先参与救援?为什么面对大灾,各族群众主动参与救援行动?
引导总结:维护各民族的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要热爱祖国、了解民族文化、了解和掌握有关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主动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公共活动,了解各民族节日、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积极传递民族团结的正能量。
拓展空间
出示PPT(39—40)
活动主题
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阔。各民族地区有珍贵的历史古迹,有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有灿烂的文学艺术,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有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让我们以“走进少数民族”为主题开展文化调查,体验民族魂、中国梦。
引导总结: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出示PPT(26—29):呈现“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路”的内容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我国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以及国家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
例题5:
【题目】请根据教材内容,总结一下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民族团结,我们才能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5.调整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和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消化时间。
6.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充分尊重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典型例题讲解
本节课的典型例题主要围绕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进行,旨在检验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下是五个典型例题及答案: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能对一些理论概念和抽象的理论阐述感到难以理解,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对法律知识较为熟悉,而对民族团结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有的学生可能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较为丰富,但对民族团结的实际行动不够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民族团结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讨论题目。
2.设计情景模拟场景。
3.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件,让学生分析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讨论题目,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5.拓展(10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一课时促进民族团结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
【能力目标】1.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
2.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
2.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民族团结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表演民族服装秀,思考:你能说出同学身上的服饰分别属于我国哪个民族吗?教师总结:是藏族、傣族、瑶族、羌族、土家族、纳西族、黎族、白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民族团结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民族大家庭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探究与分享1(1)欣赏同学的服装表演表演,然后观看幻灯片上的图片。
思考:该如何理解图片的寓意?(2)教师总结: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
探究与分享2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新型民族关系(1)请学生将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标示在地图上,思考:该形成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2)师生共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关系上,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我国民族平等原则体现在哪些方面探究与分享4(1)阅读材料材料一我国在货币上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由来已久,如西夏、元、清诸代的钱币上,分别铸有西夏文、八思巴文和满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节《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八年级下册时了解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新型民族关系,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来学习促进民族团结。
本课主要学习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政策,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以及青少年在促进民族团结时可以如何去做。
为后面的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国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课教材结构清晰,逻辑性强,由浅入深,内容有延展性,为师生提供了拓展的空间。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从知识层面看,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有关我国国情的知识,有了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
从个人能力看,学生具备了一定合作探究、辩证分析能力。
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的见闻,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习俗。
总体来看,九年级学生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对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问题认识不够。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活动和探究分享,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关系,并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学习党和国家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举措。
2.能力目标: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学会与各民族同胞平等相处,加强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坚决同民族分裂行为作斗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促进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和行为自觉。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4.教学难点:提高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认识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法:多媒体演示,展示问题情境,引导讲解5.学法:学生自学、合作探究,更好的掌握(二)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3分钟)6放视频《56个民族齐聚一堂,喜迎国庆》提问: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青龙山中学九年级道法课问题导读单
青龙山中学九年级道法导学方案
)
参考答案:
选择题:1-5 BAAB
材料题:
.答案 (1) 经济社会方面: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2)①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②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③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同学;
④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7.1《促进民族团结》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感情。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以及国家采取的措施维护民族团结。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民族知识,对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有所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感情。
3.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能力和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感情,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能力和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体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实践教学法: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如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民族团结主题班会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准备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目、民族团结主题班会的活动方案等。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如:各民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参加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民族团结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材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对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教材内容包括: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举措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积极参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活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民族团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不高。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民族团结实例较少,对于如何具体做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明确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掌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举措。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举措。
2.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模拟民族团结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情感共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材。
2.案例材料: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文章、图片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简要分析。
《7.1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7.1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节内容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重点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的情况,对民族团结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培养学生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的能力,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3.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同学和谐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便于学生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各小组的成果。
4.巩固(5分钟)学生代表分享本小组的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 促进民族团结》教案教学设计初三优秀公开课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1 框促进民族团结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民族团结的意义。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可爱的中国》56 个民族宣传片(提示: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
)问题设置:试一试,你能从视频中找出哪些民族?教师导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
我们聚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是团结一致的中国,我们是56 个民族的中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民族大家庭环节一:回顾我国民族知识问题设置:根据八年级学过的知识和你的经验,介绍我国的民族情况。
教师小结:我国是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分布特点: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环节二:民族平等团结1.民族平等相关链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问题设置:如何理解民族平等?教师小结: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2.民族团结多媒体链接材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少数民族群众同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以实际行动传播抗疫好声音、发挥抗疫正能量。
有的身为白衣天使,面对疫情积极响应号召,辞别父母、妻儿毅然走向“战场”;有的组织留守人员中的党员组成送餐爱心慰问队,坚持每天将可口的饭菜送到一线防疫工作者手中;有的虽已退休、工资微薄,但向疫区医院慷慨解囊;有的社区负责人把工作岗位当阵地守,组织工作人员一丝不苟认真排查辖区内病患者和外来人口……小组讨论:各族人民积极主动参与抗击疫情说明了什么?教师小结:(1)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促进民族团结》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对国家民族政策的认同感。
2.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立场。
健全人格:1.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包容心态,促进学生形成和谐、友善的人际交往品质。
2.通过了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和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责任意识:1.使学生明确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难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在保障少数民族权益、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作用。
2.如何引导学生将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提问学生从歌曲中能感受到什么?歌曲中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构成特点?引导学生回答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2.展示一些各民族特色服饰、舞蹈或传统节日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分别属于哪些民族,并提问学生对这些民族的了解有多少?激发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促进民族团结。
(二)讲授新课1.我国民族大家庭概况(1)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讲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如蒙古族建立元朝、满族建立清朝等,同时强调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发展。
《7.1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7.1促进民族团结》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如何为维护民族团结做贡献。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同时教育学生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民族知识,对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内涵理解不深,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内涵,认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民族团结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如何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民族团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就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
3.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民族团结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安排好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民族团结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准备好的民族团结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民族团结的具体表现,以及民族团结对当事人和社会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理解并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觉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能力目标:提高正确看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增强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初步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明白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国家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
三、教学方法情境体验、合作探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中华民族唱起来】P90问题:试一试,你能从这首歌中找到哪些民族?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简要介绍:1、阿昌族:分布在云南;2、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3、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4、布朗族:分布在云南;5、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6、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7、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8、傣族:分布在云南;9、德昂族:分布在云南;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20、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22、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24、京族:分布广西;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28、黎族:分布在海南省;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31、满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35、苗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42、畲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43、水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48、佤族:分布在云南;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53、彝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55、藏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56、壮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
部编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1促进民族团结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
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3.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3)是人民幸福之本,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4)维护和促进,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的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在我国,各族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
(4)加强和巩固,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家和万事兴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存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2)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基本政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课题《促进民族团结》单元第四单元学科
道德与法
治
年级九年级学习
目标
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知道新型民族关系的内涵以及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②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③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懂得以实际行动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重点
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难点
国家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以问题导入——
思考:试一试,你能从这首歌中找到哪些民族?
提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
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
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重点问题:
1、我国民族现状是什么?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关系分别
是什么?
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5、怎样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6、公民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引出本课主题—促进民族团结
欣赏歌曲,学生回答,能从这
首歌中找到哪些民族?五十
六个民族,你能说出几个?
阅读P91页“相关链接”,学
生体会,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
展的历程中不断融合,由多元
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最终
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
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
结合图片,学生回答我国民族
分布特点?
讲授新课第一目<民族大团结>
探究一:我国民族状况
思考:结合材料和左图,说说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提示:民族分布特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国逐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
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重点识记:
民族现状(重要国情)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
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探究二:政策促团结
思考:国家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思考:习主席的话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提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重点识记:
公民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习主席的话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师生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知道国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
从自身做起,维护民族团结。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