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回顾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重要的知识点,以便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的重要知识点。
1. 运动和力- 匀速直线运动:了解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标志性图像和速度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 非匀速直线运动:了解加速度、始末速度、位移、时间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加速度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 动力和牛顿第二定律: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 重力:了解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重力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 惯性和摩擦力:了解物体保持静止或恒定速度的原因;能够分析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机械能和能量转换- 动能和势能: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之间转换的关系;能够计算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 机械能守恒定律:了解机械能在封闭系统中守恒的原理;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 功和功率:了解力所做的功和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能量转换:了解能量的传递、转换和损失;能够分析能量转换和损失的原因。
3. 声音- 声音的产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媒质的影响;能够分析不同声源的特点。
- 声音的传播:了解声音的传播性质和声波的特点;能够解释声音传播的现象。
- 声音的接收:了解声音的接收原理和听力保护;能够分析声音的接收和听力保护的措施。
4. 光学- 光的传播: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能够解释光的传播现象。
- 反射和折射: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能够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 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性质和应用;能够分析透镜的成像特点。
- 光的色散: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组成;能够解释光的色散原理和应用。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除了理论知识,同学们还应该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1.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学问点篇一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盘山大路也是斜面)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2.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学问点篇二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3.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学问点篇三动能和势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事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肯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肯定要做功。
2、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打算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和运动基本概念•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描述方法•合力和分力的概念2.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量值公式3. 重力和重力计•重力和重力的特点•重力的大小和重力的计算•重力计的原理和应用二、能量和节能1. 动能和势能•动能的概念和量值公式•动能的转化和计算•势能的概念和种类2.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的定义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能量转化和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3. 节能措施•节约能源的重要性•节能措施的方法和原则•节能与环保的关系三、电学基础1. 电荷和电场•电荷的基本概念和电荷的分类•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量值公式•电场线的表示法和作用2. 电势和电势差•电势的含义和电势的量值公式•电势差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电偶和参考电势的概念和作用3.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基本概念和单位•电阻的概念和量值公式•电阻率和欧姆定律的关系四、电路和应用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联电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串并联组合电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电阻器、开关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示波器、万用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 安全用电知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装电源和布线须知•家庭用电的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法以上是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涉及的知识点总结,请同学们务必按照上述内容进行认真复习,以期取得优异成绩。
全面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版)
一、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体现,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力的单位:牛顿(N),1N是使1kg物体产生1m/s²加速度的力。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 力的分类:按作用效果分为拉力、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浮力等;按性质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5.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为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
6. 弹力:物体因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作用点在形变处。
7. 摩擦力:物体间相互接触时,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8.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9.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公式为F=ma。
10.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11. 力的平衡:物体受到的力相互抵消,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2. 杠杆原理:杠杆在平衡状态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为F1L1=F2L2。
13. 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可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14. 功的概念: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的过程,公式为W=Fs。
15. 功的单位:焦耳(J),1J=1N·m。
16.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公式为P=W/t。
17. 功率的单位:瓦特(W),1W=1J/s。
18. 能的概念:物体具有的做功的本领,分为动能和势能。
19. 动能: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1/2mv²。
20. 势能:物体因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1. 能的转化和守恒: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总量保持不变。
二、热学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位为摄氏度(℃)。
2. 热量:物体传递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3.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吸收的热量,单位为J/(kg·℃)。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科学,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初二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以下进行归纳总结。
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
力的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效果力的效果有三种:使静止的物体运动、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改变物体的形状。
3. 运动的描写运动的描写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变化量,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4.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说明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
5.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它表达为F=ma,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加速度。
6. 重力和弹力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地球吸引力,常用g表示。
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恢复而产生的力。
7. 摩擦力摩擦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二、传热1. 热量和温度热量是物体间传递的热能量。
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的程度,是衡量热能大小的物理量。
2. 热平衡和热传递当物体间没有热量传递时,它们处于热平衡状态。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3. 导热和导电导热是物质内部传递热量的方式,导热性能好的物质称为导热体。
导电是电流在物质中传递的现象,导电性好的物质称为导体。
4. 热膨胀和热收缩物质受热以后会膨胀,受冷会收缩。
热膨胀和热收缩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光1. 光的传播光是由光源发出,并以直线传播。
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2. 光的反射光线在与平面镜、球面镜等光反射器官接触时,会发生反射。
反射光的特点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反射光沿法线方向反射。
3. 光的折射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
科学之旅及第一章1.物理概念: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
2.怎样学习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观察——动手——思考——理解——联系实际和社会3.知道物体的最基本状态:固、液、气。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复习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复习要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复习要点考点一:力【一)力符号: 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1)有力作用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2)力的作用方式,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例如:磁铁吸引铁块。
2.单位:牛顿(N)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3.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改变物体的形状;(2) 力可以使物体改变物体的。
注意:运动状态指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因此只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中,一项或两项改变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了。
4.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表示方法: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
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
易错点马拉车和车拉马。
为了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我们应先确定被研究的对象,该对象就是受力物体。
比如,研究车时,则车就是受力物体,受到马的拉力,因此马是施力物体。
同理,研究马时,马是受力物体,车是施力物体。
6.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1)构造:主要由弹簧、指针和刻度板组成。
(2)工作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3)正确使用:①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若有偏差,必须校零;②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③在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但不一定是受力物体B.两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力物受到的力小于受力物体受到的力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D.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施力物体存在2.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物理知识点复习一.质量和密度1.质量(m):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2.质量的国际单位:kg. 常用单位:1t=1000Kg 1g=1000mg3.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测量质量前,若指针偏左,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测质量时,若指针偏左,则应增加砝码或者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第二节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2、公式:ρ=m/v3、单位:1g/cm3=103kg/m34、含义:以水为例ρ水=×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3kg。
5、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质量m1;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4、计算液体的密度:ρ= m/v = (m1-m2)/v (测液体密度不需要测空烧杯质量)三、测量固体的密度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4、计算固体的密度:ρ= m/v = m/(v2-v1)二.从粒子到宇宙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不停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知识点1. 动能和功率- 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是物体运动能力的一种体现。
-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 = 1/2 ×质量 ×速度的平方。
-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 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 = 功 / 时间。
2. 物体的电化学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导电,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 电解池的构成: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质溶液。
- 电解的原理: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极移动。
- 电解的应用:如电镀、电解水等。
3. 机械波- 机械波的定义:指需要介质传播的波动现象。
- 机械波的分类:包括横波和纵波。
- 横波的特点:介质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
- 纵波的特点:介质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平行。
- 声波的特点:是一种机械波,是由介质粒子的振动引起的。
4. 电能的利用和节约- 电能的利用方式:如发电、输电、家庭用电等。
- 电能的节约方法:如选择节能电器、合理使用电器等。
- 电能的安全使用:如避免电器过载、使用合格插座等。
5. 物质的热运动和温度- 温度的定义:物体分子热运动强度的大小。
-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和开尔文(K)。
- 火焰温度的测量:通过颜色和光谱来确定。
- 物质的热膨胀:物质受热后会膨胀,受冷后会收缩。
6. 电流和电阻- 电流的定义: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
- 电流的计算公式:电流 = 电荷 / 时间。
- 电阻的定义: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 电阻对电流的影响: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7. 力和压强- 力的定义:使物体发生变化或静止的原因。
-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力 / 面积。
8.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利用杠杆的作用,进行力的放大或方向的改变。
- 滑轮原理:利用滑轮组的作用,改变力的方向。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知识要点复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知识要点复习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C、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7.3重力(G)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①大小叫重量(物重)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 其中g= 9.8N/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含: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上下叫音调,简单来说,人感觉到的声音的上下叫做音调。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次/秒,也叫赫兹,符号是Hz。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强弱。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强。
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依据音色能够区分乐器或区分人。
注意: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肯定不同;区分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唱歌家——指音调。
5、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肯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 Hz~202X0 Hz。
人们把高于202X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它们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
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波;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波。
注意: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广、窄〕。
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第三节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操纵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爱护的角度来看,噪声是指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v=s/t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回顾
张寨中学一一级六班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回顾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①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____,更精确的测量要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他工具。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可____________,但是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情景回顾】②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沿着所测长度放置,要让刻度尺的____________边靠近被测物体,要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尺,与尺面__________。
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的下一位。
3.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写上____________。
4.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新课标互动同步P3页)第2节运动的描述【知识点】③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
2.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我们首先要选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就是____________。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可能不一样,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长度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二、时间时间主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分(min)、小时(h)测试时间的工具有手表、机械停表等。
三、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初二物理复习方法1.重视常规学习(1)研读课本。
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
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翻开美如画的篇章,顺着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内容;每章、每节上课前,再次提前预习,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揭开谜底;复习时,课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且每一次你都会有新发现。
(2)认真听讲。
天才不是天生的。
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每一个“考试状元”都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聚精会神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不时勾画出重点,标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记录又产生的新疑问,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
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断鞭策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
(3)自我督查。
习题是巩固、复习是系统、考试是检验。
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独立完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精炼结论,全面思考,规范答题;及时订正,不懂就问,学会归纳,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多题归一。
学好物理,关键问题是要尽快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否则,就会“坐飞机”,云里雾里,穷于应付,失去学习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华育新学校八年级四班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回顾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①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____,更精确的测量要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他工具。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可____________,但是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情景回顾】②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沿着所测长度放置,要让刻度尺的____________边靠近被测物体,要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尺,与尺面__________。
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的下一位。
3.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写上____________。
4.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新课标互动同步P3页)第2节运动的描述【知识点】③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
2.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我们首先要选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就是____________。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可能不一样,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_。
①1. 米m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3. 秒s 时(h)分(min) 4. 钟表停表 5. 测量值真实值消灭(避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1. 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 刻度放正歪斜垂直分度值 3. 单位③1. 位置的变化 2. 参照物 3. 相对的【情景回顾】④1.在我们看来,我们所在的教室是静止的,教室里的桌凳、黑板等都是静止的,但是,如果考虑到我们到地球在绕太阳运动,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教室其实是和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的,所以它是________的;如果将眼光放到银河系,太阳是____________的;我们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不到静止的物体。
2.回忆一下我们乘坐火车的感觉:当我们看窗外时候,会发现地面及地面上的物体被我们抛在身后,这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这时你认为火车在快速的前进,又是以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第3节运动的快慢【知识点】⑤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用符号________表示。
2.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或________;交通运输中速度常用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两个速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是:1m/s=________km/h。
4.物体沿着________且___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___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用____________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程度。
【情景回顾】⑥1.在观看田径比赛或游泳比赛时,我们往往会关注谁在最前面,这是因为我们习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比赛结束公布结果时,裁判是按照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排名的,因为他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些赛跑比赛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跑在第二名的运动员在快到终点的时候突然发力超过原来的领跑者夺得冠军。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原来跑在第二名的运动员在突然发力前运动得____________,但是他跑完全程的____________速度却比开始的领跑者____________。
④1. 运动运动不能 2. 火车地面⑤1. 运动快慢v 2. 路程时间 3. 米/秒m/s m·s-1千米/时km/h 3.6 4. 直线速度不变 5. 不相等平均速度⑥1. 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路程的大小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2. 慢平均快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⑦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要测平均速度应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经常用到的测量工具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情景回顾】⑧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明确运动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对应性,即明确计算的是在哪一段路程内,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 要统一⑦ t sv 路程 时间 刻度尺 停表⑧ 路程 时间 单位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产生条件:物体的振动;(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竹笛靠空气振动发声等等);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人发声靠声带振动发声的,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2、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常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2、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因为频率低于20Hz或高于20000Hz4、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5、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6、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7、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
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 17m 。
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原理:距离S= v* t /28、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耳蜗中的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即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听见自己的声音);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耳朵可以分辨声源方向的原因a对同一声音,两耳朵感受到的强度不同b对同一声音,两耳朵感受到的时间有先后c对同一声音,两耳朵感受到的振动步调有差别2.2、声音的特性1、声音(乐音)的三要素(或说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通常说的声音的尖细以及音乐上的高低音。
决定因素是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一般物体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通常指声音的大小。
用(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度。
决定因素:(1)振幅: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大);同一物体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与声源的距离:听者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弱(小);4、音色:(1)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如:碗(瓷器)是否有裂纹、男女生、乐器的种类)二、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1)次声: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特点:传播距离远,无孔不入等,主要发生于大型的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核爆炸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2)超声:频率高于 20000Hz的声音,特点:方向性好(利用超声雷达探测物体位置,利用超声波来测速度)、、穿透能力强(B 超、利用超声波探测仪探测金属内部有无缺陷)、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具体应用有:声呐、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三、乐音和乐器1、打击乐器(鼓、锣):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打击力量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弦乐器:弦长、粗、松,音调低;弦短、细、紧,音调高。
3、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应用:暖水瓶灌水时,水位越高,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2.3声音的利用1、传递信息(超声检测,B超,声呐,回声定位(原理S= v* t /2)2、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超声波除结石)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人们用分贝(dB) 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0dB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 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 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 dB。
理想安静环境30~40 dB (150 dB无法忍受)3、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防止噪声产生:安装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的传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戴耳塞)题:1、大雪后,感觉四周寂静,雪多孔,以及会堂,影剧院的墙壁凹凸不平的原因都是: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回声对原声的干扰。
2、小提琴演奏时,要调整琴弦的松紧,是为了调节音调。
3、听诊器可以减弱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4、暖瓶里接水,水快满时空气变短发声音调变高,声音变尖《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案二、基本练习1、人类靠 振动发声的。
人耳能听到的鼓声,是由 的振动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