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分类谚语分类
《生活与哲学》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歌解析!
《生活与哲学》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歌解析!二、成语谚语生活与哲学1、守株待兔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想问题、办事物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一般规律,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联系。
2、田忌赛马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
3、刻舟求剑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4、揠苗助长解析:这个成语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
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
5、按图索骥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6、智子疑邻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
7、审时度势解析:说明了看问题、做事情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8、对症下药解析: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9、对牛弹琴解析:这个成语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又如,“张冠李戴”、“良莠不分”、“不分皂白”等同属此类。
10、画龙点睛解析:这个成语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
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11、本末倒置解析: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
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12、唇亡齿寒解析: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
有关桥的诗歌
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新词、故事、类型有关桥的诗歌: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诗经 . 大雅 . 大明》)“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华镇)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对联:缩千里为咫尺联两地成一家水光遥接汉虹气上凌虚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梯盘旋上下,通连左右,交叉东西南北;横贯长江,纵接黄河,瞩目红旗宜宾。
(开津长江道立交桥)中化堪称首,铁索斜拉,坦途凌波,淞南沙北横大道;世界亦数二,众智辉灿,科技结晶,浦东沪西并东流。
(上海南浦大桥)桥的谚语: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桥的俗语: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桥归桥,路归路。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过河拆桥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结一个仇人拆一座桥。
双桥好走,独木难行桥的谜语:1 当阳桥下水倒流(猜 : 语文名词一)谜底:夸张2 双星桥在市中心(猜 : 字一)谜底:帝3 灞桥折柳(猜 : 成语)谜底:别有用心4 板桥画意在笔先(猜 : 成语)谜底:胸有成竹5 板桥复职(猜 : 成语)谜底:郑重其事6 板桥一手好字句(猜 : 人名)谜底:郑秀文7 独为前生约,剪烛守草桥(猜 : 动物名)谜底:萤火虫8 白石洞里架红桥,一头不动一头摇。
(猜 : 打人体器官一)谜底:舌头9 板桥曙色添牛迹(猜 : 打字一)谜底:星10 春节三日守桥头(猜 : 打字一)谜底:休11 春香落日入断桥(猜 : 打电影演员一)谜底:乔榛12 搭鹊桥(猜 : 打京剧名一)谜底:通天河13 断桥会许仙(猜 : 打成语一)谜底:绝路逢生14 断桥相会(猜 : 打京剧名一)谜底:白面郎君15 枫桥渔火(猜 : 打歌唱演员名一)谜底:苏小明16 两岸盼三通 , 架桥共团圆。
诗歌的分类暨总结
现代诗歌分类
1、作品内容表达方式:叙事诗抒情诗。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诗的押韵与韵脚
千里送鹅毛 将鹅贡唐朝(chao),山高路远遥(yao )。 沔(mian)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hao)。 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gao )。 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mao)。
我打开电脑,哇!诗歌的海洋真是太丰富了,古今中外的诗人写了许许多多美丽的诗篇,令人赞 叹不已。为了方便更好地了解更多的诗歌,我们把收集来的诗歌分了类,我们还掌握了几种诗歌的分 类方法呢!如,按时代分,可分为现代诗和古代诗;按内容分,可分为山水诗、田园诗、抒情诗等; 按诗人分,可分为李白的诗、杜甫的诗、王维的诗等等。
在进行活动前,我们小组制定了一个学习活动方案,我负责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在 查找中,我有很多收获,来与大家一起分享。通过查找,我了解到诗歌按不同的标准可 以有不同的分类:
诗歌按音律分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和曲等。按内容来分可就多啦,有边塞 诗、怀古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叙事诗、咏物诗、讽刺诗、抒情诗、悼亡诗等,它 们代表诗歌的内容。现代诗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或叙事诗和抒情诗。就 这样,我们平时见到的无数的诗歌都可以归为这几类,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是近体诗和思乡诗,俄国诗人叶赛宁的《白桦》是自由诗和抒情诗。在这次活动中,我 不仅了解了诗歌的分类,还学会了欣赏诗歌。我掌握了欣赏诗歌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 对不同的诗比较着读,一边描绘诗中的意境一边读,先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再读等。读 诗时我会运用上这些方法,再欣赏它就不难了。例如对《秋思》和《秋词》这两首描写 秋天的诗,我会将它们进行对比着读,体会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另外,我也写了一首 诗呢!
与地理有关的谚语或诗歌
与地理有关的谚语或诗歌1、“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降水较多,为我国华南地区或长江中下游地区。
2、“黄梅时节家家雨”,梅雨季节,位于江淮地区3、“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地种植麦子,为华北地区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昼夜温差大,为西北地区,一般指新疆。
5、:“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说明该地为秦岭,6、“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跟瑞雪兆丰年是一样的意思。
一个是因为雪把害虫给冻死了,还有一个就是因为松软的雪中间有空气,这不流通的空气可以起到保温效果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温带大陆性气候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快行冷锋的影响9、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垂直地带性1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准静止锋的影响12、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地球公转13、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地壳变动1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季节性1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相变化16、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水循环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三峡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19、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从长江三峡逆流而上,怎么能到得了襄阳,然后到洛阳呢2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地域性21、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地域性2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水循环23、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地壳变动2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2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26、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波浪的侵蚀作用2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2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迎风坡易形成降水2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草原的景象3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当时的条件下,东吴的船是怎么样到的岷江上游的呢3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生物循环3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冬季风的影响3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夏季风),到达不了我国的西北地区。
哲学常考的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
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38、“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
”解析:这句话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典型句子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水是万物的始基”、“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
39、“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解析:这句话把“天”看成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所以这句话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它还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又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形而上学的典型句子有:“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白马非马”、“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飞矢不动”等。
40、“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解析:这是一种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4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解析:王充的这句话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
4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解析:前一句是辩证法观点,后一句是诡辩论观点。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第一句的意思是在人第一次踏入河水中的时候,人与河水相对静止,人是踏入了同一条河流中;而河水是处于绝对运动的状态当中,因此当人再次踏入河中,河水已经流动,人是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的。
这句话承认了绝对运动,也承认了相对静止,因而属于辩证论。
第二句话意思是说河水永远在流动,随着人的“踏入”,河水依然不断流淌,人永远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句话认识到了河水的绝对运动,却没有认识到人在第一次踏入河流中,人与河水的相对静止关系。
这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诡辩论。
关于诗歌的基础常识
诗歌的基础常识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诗歌的基础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诗歌的风格:民谣、挽歌、古代史诗、寓言诗、古典诗、抒情诗、田园诗、现代诗、短歌。
2、诗歌的结构:五行诗、四行嘲讽短诗、无韵诗、俳句、五行滑稽诗、四行隔韵诗、十四行诗、散文诗。
3、诗歌的修辞:明喻、暗喻、讽刺。
4、诗歌的韵律类型:抑扬抑格、抑抑扬格、扬抑抑扬格、扬抑格、抑抑格、杨扬格、扬抑格。
5、诗歌的诗行:单音步诗行、双音步诗行/对句、三音步诗行、四音步诗行、五音步诗行、六音步诗行(亚历山大诗体)、七音步诗行、八音步诗行。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按形式分为:(一)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形式上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如:《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迢迢牵牛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蜀道难》白居易《琵琶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1.绝句:五言或七言,全诗四句,五言绝句首句一般不入韵,七言绝句首句入韵较多;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绝句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柳宗元《江雪》等。
七言绝句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杜牧《泊秦淮》等。
2.律诗:五言或七言,全诗八句;押韵、对仗(对偶):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
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律诗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杜甫《春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七言律诗如:杜甫《望岳》王湾《次北固山下》李商隐《无题》等。
律诗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
民间歌谣
唐代无论是歌谣,还是民歌和山歌都表现出其题材 的广泛性和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唐代民歌主要形式是七 言四句体山歌,也有五言体式,这两种形式对后世歌谣 有较深远的影响。
宋元时期最突出的是谣体形式较多,而且以政治歌 谣为主,如农民起义歌谣数量多,而且很有特色。
明代民间歌谣最为繁荣,尤其是明中叶后时调小曲 兴盛起来,并开始形成一歌一调的发展趋势,同时在明 代民歌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儿歌和童谣。
民间小调多为五、七言句式,曲式比较自由多样。
《东方红》、《绣金匾》、《绣荷包》等著名歌曲都是
在传统的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创作的。
(6)少数民族民歌
少数民族民歌十分丰富,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歌体 式,如壮族的欢、藏族的谐与鲁、白族的白族调、苗族 民歌等等。大家熟悉的《金瓶似的小山》就是根据藏族 的鲁体民歌改编创作的。
谣的总称。
2、歌谣的发展历程
1899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卜辞就具有了朴素
的诗歌形式:
今日雨,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吴越春秋》的《弹歌》近于原始歌谣的面貌。“断竹,续竹; 飞土,逐肉”
《诗经》的问世是歌谣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汉代出现了大量乐府民歌,是一种合乐并富有音乐特点的民 歌。乐府民歌种类繁多。
花儿本是心里话,(七言 单数)
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八言 双数)
刀刀拿来头割下,(七言 单数)
不死了还这个唱法。(八言 双数)
“折断腰”型花儿 园子里长的绿菜, 不要割, 就让它绿绿地长着: 尕妹是清水阿哥是泉, 不要断, 就叫它清清地淌着。
洮岷花儿流传在甘肃的洮河、岷山地区,以莲花山 为中心,故又称“莲花山花儿”。
我的山歌牛毛多,
名言警句分类情况
名言警句分类情况:1、勤奋类2、诚信类3、财富类4、时间类5、集体类6、劳动类7、励志类8、孝道类9、爱国类19、爱情类11、读书类12、朋友类13、诚实类14、谦虚类15、幸福类16、学习类17、工作类具体例子:1、勤奋类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勤奋是一条神奇的线,用它可以串起无数知识的珍珠。
─佚名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荀子·大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唐韩愈2、诚信类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民无信不立————孔子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人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3、财富类钱不应当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
--比才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
--泰戈尔无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份大跌了。
--叔本华贫穷要一点东西,奢侈要许多东西,贪欲却要一切东西。
--高里把金钱奉为神明,它就会像魔鬼一样降祸于你。
--菲尔丁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
--毛姆不怕百战失利,就怕灰心丧气。
--佚名4、时间类◇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中国诗歌分类大全
中国诗歌分类中国诗歌分类大全我国是“诗文之邦”,几千年来,民族传统韵文发展的高度和深度,远胜于音乐。
小编整理了中国诗歌分类,欢迎欣赏与借鉴。
一、音韵系列1、福唐体:即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
每句韵脚用同一个字。
2、柏梁体:每句七言都押韵的,全篇不换韵。
3、间韵诗(变体诗):又称平仄两韵诗、平仄通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
4、转韵诗:转韵,就是换韵,在一首诗歌中,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若干韵。
韵脚平仄交替。
5、促句诗:转韵诗的一种,不拘平仄,以三句一转韵。
6、倒押前韵诗:用于和诗,一个不少地照用原诗人的韵字,顺序则由尾字依次到首字。
7、犯韵体: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每句首字与本句末字押韵,便称为犯韵体。
8、短柱体:一句中或两韵、或三韵的叫短柱体。
9、四声诗:每句诗用同一种声调的字写成的组诗。
有全平、平上、平去、平入等。
古诗中也有句全平、一句全仄的。
可分为全平诗、全仄诗、五平五仄诗。
五平五仄诗,是单句一个声调,偶句为另一个声调。
10、双声诗:又叫吃语诗、口吃诗。
双声诗要求诗的各句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
11、叠韵诗: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的诗。
12、双声叠韵诗:每句都有双声字或叠韵字的诗。
13、禽言诗:以禽鸣之谐音,假定为人语,表诗中之意。
14、风人诗:谐音诗与谐音双关诗,利用同音假借字作文学的隐语。
15、声韵诗:分声母诗、韵母诗、反切诗。
声母诗:诗句的字的声母正好是拼音声母数。
韵母诗:诗句的字的韵母正好是拼音韵母数。
反切诗:又叫切语诗,用古代反切注音的方法,诗句中两字反出一字,诗表层一个意思,反出的话还有一个意思。
二、嵌名系列:原则是“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
16、嵌字诗:广义的说,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如人名诗、地名诗、药名诗、建除诗、八音诗、六府诗等都是嵌字诗。
狭义的嵌字诗,专指嵌于每句句首的字能合成短句,并且别有意义的诗体,即“鹤顶格”。
二十四节气谚语诗歌
四节气谚语诗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捧雪飘空交大寒。
四节气气候农事歌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养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早。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早熟苹果忙采摘。
花,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山区防霜听气象。
古代文学常识歌谣100句、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代文学常识歌谣100句、常见意象的含义一、先秦文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①;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壁”人称赞②,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三、唐代文学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四、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五、元明清文学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
中考复习: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
一、诗歌
(一)按题材
1、田园诗
2、山水诗
3、讽喻诗
(二)按内容
1、叙事诗:通过对具体的生活画面的描绘,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2、抒情诗: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为主
3、说理诗:主要是借助景物描写来阐述深刻的道理
(三)按表达方式
1、格律诗
(1)律诗
(2)绝句
2、自由诗
3、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四)按作者身份
(1)文人创作
(2)民歌民谣
二、中国古典诗歌
(一)诗
1古体诗
(1)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
(2)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
(3)七言诗:成熟于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称2近体诗(形成于唐代)
(1)绝句
a.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
b.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
(2)律诗
a.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b.七言律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排律(白居易《长恨歌》)
(二)词(又称“诗余”“长短句”)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为最高
(三)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
1散曲
a.小令(短小的曲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b.套数(散套)(睢景臣《高祖还乡》)
2戏剧
a.杂居
b.传奇。
端午节的民谚诗歌知识
端午节的民谚诗歌知识—01—这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最广的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粽子飘香、艾叶清香、桃枝辟邪、小麦成熟,到处充满着端午节的气息,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极大地满足,所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都抛向了九霄云外……描写的就是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的情景。
—02—第一类民谣谚语描写的是端午节前后的时令特征: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吃过端午粽,棉衣远远送。
端午节和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在相邻三两天的时间,古时候也有二者一起过的习俗。
过了端午节或夏至,就要进入伏天了。
天气越来越热,棉衣就该收起来束之高阁了。
还有一句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晴形象地概括了端午时节多雨,晴天罕见的时令现象。
人们更希望端午节是个晴朗的好天气,才能享受更多端午节日的快乐,要是下雨天,就没那么方便了。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写出了端午时节清风吹、杨梅熟透的景色;人们进山采药,特别是菖蒲最重要,因为它是端午习俗的重要用品,而且是古人当相当于现在香水的香料,当然,香气扑鼻,会平添几分愉悦的。
与之相关的是另一类民谣谚语,端阳晴天,农家喜欢另有:过了端午节,锄地不用歇另有:掏钱难买五月冷,一颗豆子打一捧另有:五月初五过端阳,吃粽插秧忙另有:五月单五南风扬,麦子黄梢要上场另有:麦子熟,日头毒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端午前后,农事繁忙的景象。
都不敢歇下来,因为熟透的农作物果实会自己掉落,插秧也是赶时间的农活,过了这几天,就来不及了。
—03—数量最多的还要数表现端午习俗的民谣谚语了。
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这些习俗也在民谣和谚语中体现出来。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一首民谣写出了插艾草、吃粽子、赛龙舟三个习俗。
端午节的每一项仪式或习俗,除了具备客观的养生保健功能外,人们内心都渴望祈求平安。
诗、歌、谣、谚的关系与区别
诗、歌、谣、谚的关系与区别一、诗与歌诗是⼼灵之志。
《说⼼解字》释义:“⼼志” 诗歌唱尽了⼼间芳华。
留下了这语⼼⼼明,却帯⼼了这万番蹉跎岁⼼。
中国诗意⼼古以来,诗意便是华夏⼼孙的⼼常⼼活,中国——这是⼼个诗意的名族。
在《诗经》的《⼼》中,部分即为⼼歌。
这不识字的农⼼们⼼诗歌颂着⼼然万物与⼼⼼的⼼⼼,对素不相识的⼼倾诉着⼼⼼的喜怒哀乐。
他们穿着葛布缁⼼,在明⼼当空中低声感叹,在清⼼细⼼中轻吟弹唱,在万⼼雪飘中豪声⼼歌,在污秽暴政中愦声怒吼,他们住在远远围墙,隐隐茅堂中,吃着粗茶淡饭,远瞻星空,近观蒹葭,辗转反侧,念着那窈窕淑⼼。
⼼论是汉赋、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说,还是现如今的⼼谣,古典古⼼等等,这些种种皆为中国诗意。
如今,恰似能在⼼不易的歌曲中找到这⼼份哀绵的诗意。
⼼吹乱的头发,乌云遮住的天空,五⼼南⼼,忧愁到凌晨,⼼盏灯,匆匆⼼过的旅⼼,⼼⼼板,⼼场秋⼼⼼地花,⼼四季访⼼家,枯叶之下的情话,潺潺流⼼座座群⼼,⼼⼼街巷,⼼⼼红砖房,旧旧玻璃窗,⼼落前的挥挥⼼,夜如⼼,⼼如钩,断线的⼼筝,挂在树上,陌⼼的房⼼陌⼼的地址,深夜在⼼摊,路灯下的影⼼,光阴将你我催⼼了头发,三九的梅花红了满⼼的雪,萧条枝影,⼼⼼照⼼眠,⼼伙赶着⼼⼼⼼⼼攥着⼼鞭,锣⼼声声正⼼正,爆⼼声⼼落尽⼼地红,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清泠泠的江⼼滔滔流了多久,余晖洒下⼼缕缕碎波潺潺,晚⼼⼼灯影柔曼,荡漾着湖⼼清清倩影婉转,⼼底⼼花油纸伞,采⼼⼼莲叶清⼼飘在两岸,⼼亭和垂柳作伴,⼼绿天蓝蓝⼼鹭⼼⼼路辗转,⼼过芦苇滩停在相思畔,落红时四野尽染你在对岸。
《⼼零三》《⼼程⼼路》《深夜⼼⻆》《胡同》《等》《东北⼼谣》《⼼乡》这不是诗意的最好体现?诗汇集了百感⼼情⼼奈岁⼼时说:“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醉酒豪放时说:“举杯邀明⼼,对影成三⼼。
”耄耋之年时说:“⼼骥伏枥,志在千⼼;烈⼼暮年,壮⼼不已。
”国家危难时说:“⼼⼼⼼古谁⼼死,留取丹⼼照汗⼼。
最完整的诗语知识大全
最完整的诗语知识大全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诗词伴随了中国人五千年的历史。
在诗词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独属于诗词的术语,这些术语让诗词得以完善,让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找到自己想读的诗,对于每一个诗词爱好者来说,了解这些“诗语”,可以让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分辨能力,更上一层楼!【古风】诗体名。
即"古诗"、"古体诗"。
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
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
产生较早。
每篇句数不拘。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
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四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
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
汉代以后,格调稍变。
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五言诗】诗体名。
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
起于汉代。
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六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六字。
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
有古体近体之分。
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
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
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
到了唐代,大为发展。
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
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诗体名。
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
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乐府】本指古代音乐官署。
"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
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文学常识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文学常识大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文学常识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诗语知识大全集
诗语知识大全集1. 诗歌是一种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文艺形式。
2. 诗歌形式包括古体诗、近体诗、词、曲、赋等。
3. 古体诗是指采用汉字古体字写成的诗歌,具有五言、七言、律诗等形式。
5. 词是一种具有韵律、押韵的文学形式,常用于抒发个人情感。
6. 曲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文学形式,有词曲、曲艺等不同类型。
7. 赋是一种抒发思想、描写景物等的文艺形式,有诗赋、散赋等不同类型。
8. 中国古代文化中,诗歌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文化的瑰宝和民族的精神财富。
9. 中国古代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王之涣等,他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篇。
10. 在现代,诗歌仍然是文艺界的重要领域,有许多当代诗人的作品被广泛传阅和欣赏。
11. 诗歌的题材广泛,可以表达个人的情感,描绘自然风景,传达社会现实等。
12. 诗歌的语言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通过形象生动、富有感情的描写来体现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13. 阅读诗歌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思想,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欣赏能力。
14. 在创作诗歌时,要注重表现感情,创造生动形象的语言,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15. 中国古代的诗歌有着独特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其影响力已超越了国界,成为了世界文学的宝库之一。
16. 诗歌是一种始终流传下来的文艺形式,它既反映了历史,又展示了人类的情感和想象力。
17.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诗骨梅花”、“梅花三弄”等至今在文化领域中仍有重要的地位。
18. 在文学上,毛泽东、鲁迅、朱自清、余光中等作家都有着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
19.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春晓》等都是经典的诗歌作品。
20. 诗歌的创作需要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开阔的思维能力和经过长期锤炼的写作技巧。
21. 诗歌的语言可以是原生态的、情感性的、象征性的等等,艺术形式可以多样化。
22. 一首好的诗歌,不仅需要表达出作者的感情,还需要让读者有共鸣,带有思想性和审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