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精讲笔记第一章1-统计师考试.doc

合集下载

中级统计师考试-4会计基础知识笔记(私藏打印版)

中级统计师考试-4会计基础知识笔记(私藏打印版)

会计基础知识笔记第一章总论1、会计: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按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1)财务会计(2)管理会计3、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2)监督4、会计核算从内容看包括:(1)记账、算账、报账(2)预测、分析、考核5、会计监督从时间看包括:(1)事前监督(2)事中监督(3)事后监督6、企业会计的目标:(1)向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7、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1)企业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集团、单位和个人(2)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3)进行宏观管理的国家综合部门●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动。

●典型的现代会计是企业会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工业企业会计。

8、资本循环: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企业的资本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储备资本、生产资本、成品资本等不同的存在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资本形态,这种运动过程称为资本的循环。

9、会计基本假设包括:(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如果判断企业不能持续经营下去,则持续经营前提就不再适用。

10、企业会计期间分为:(1)年度(2)中期11、会计可以采用的量度种类:(1)实物量度(2)劳动量度(3)货币量度●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

1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13、可比性的两层含义:(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20XX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精讲笔记第四章2-统计师考试.doc

20XX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精讲笔记第四章2-统计师考试.doc

2014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精讲笔记第四章2-统计师考试2014年统计师考试将于10月19日举行,为方便考生备考,特整理了2014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精讲笔记,敬请关注!查看汇总:2014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精讲笔记汇总会计账簿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具有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用来序时、分类、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

簿籍是账簿的外表形式,而账户记录则是账簿的内容。

设置和登记账簿的意义有:一提供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二便于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数据资料。

账户和账簿的联系与区别: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并构成账簿的基础,它存在于账簿之中,账簿中的每一账页就是账户的存在形式和载体,没有账簿,账户就无法存在。

但是,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它的真实内容。

账户的作用是借助于账簿来体现的,而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则把账户这一核算方法具体化了。

也可以说,账簿是由若干账页组成的一个整体,而开设于账页上的账户则是这个整体中的个别部分。

所以,账簿与账户实际上是形式和的关系。

会计账簿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

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

按记录的内容不同,又可分为普通日记账(或称通用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或称专用日记账)。

目前我国企业广泛使用的是特种日记账,主要有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分类账簿又称分类账,按其提供会计资料的详细程度和范围不同,又可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把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结合起来,在一本账簿中进行登记,这种账簿称为联合账簿。

会计账簿按其外表形式不同,可分为订本账簿、活页账簿、卡片账簿。

订本账簿一般适用于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等比较重要的账簿。

活页账簿一般适用于明细账。

卡片账簿用于业务发生次数不多、账页需要随着物资使用或存放地点的转移而重新排列的账簿,如固定资产卡片等。

会计账簿按账页格式不同,可分为三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数量金额式账簿。

2020年统计师考试考点《初级基础》:数据来源

2020年统计师考试考点《初级基础》:数据来源

2020年统计师考试考点《初级基础》: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直接的调查或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一般称为原始或第一手统计数据;另一种是别人调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实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通常称为次级数据或第二手间接的统计数据。

一切间接的统计数据都是从原始的、第一手数据过渡而来的。

(一) 数据的直接来源——原始数据搜集数据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实行统计调查或实行实验活动,统计调查或实行实验就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1.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指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要求和任务,使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

通过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一般称为观测数据。

2. 实验法实验法是直接获得统计数据的又一重要来源。

通过实验法得到的数据就是实验数据。

实验法不但是一种搜集数据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

它是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或控制某些输入变量,观察其他输出变量的变化,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或相互联系的理解。

未来观察对输入变量的控制是否导致了输出变量的改变,在实验中,往往需要将研究对象分为两个组,一个是实验组,一个是对照组,对实验组的输入变量加以控制或改变,而对照组则不加控制,根据两组的输出结果,能够看到输入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

使用实验法要注意的是:首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生理应是随机的,研究对象的不同单位理应被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而不应是经过有意识的挑选的。

其次,实验组和对照组还理应匹配的,也就是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理应是大体相同的,至少不要差异太大。

不论是统计调查还是实验,所搜集的数据都是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最基本的来源。

(二)数据的间接来源——次级数据虽然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是指对原始数据的搜集,后面介绍的统计调查的方法也是围绕搜集原始资料展开的,但数据的收集实际上不但包括对原始数据的收集也包括对次级数据(第二手收据)的收集,在很多情况下,统计研究都是在掌握次级数据的基础上实行的。

统计师考试笔记

统计师考试笔记

统计师考试《统计理论》第一章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的意义一、统计的含义1、统计是指着重对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它通过对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从数量上来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现状和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的数量变化规律2、统计有三种具体含义(1)统计工作:专门从事统计调查研究活动的工作(2)统计资料:调查研究活动的成果,包括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资料(3)统计学:指导统计调查研究活动的原理和方法二、统计的特点1、数量性:数量的多少;各种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质与量互变的数量界限2、总体性:统计认识着眼于认识事物总体的数量特征3、社会性:三、统计活动的过程1、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从定性认识开始,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过程2、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过程:包含四个阶段,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与统计资料的开发利用四、统计的作用1、具体体现在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上2、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任务服务而发挥出来的第二节统计的研究对象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1、就共性而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认识活动的规律和对客观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认识方法2、就具体而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有(1)统计活动的特点和过程(2)统计认识对象的特征(3)怎样才能取得反映个体表现的资料并将它过渡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4)如何利用部分数据推断总体并把握推断的可信度(5)应当用哪些统计分析方法能使统计的认识深化二、统计学的性质:属于方法论学科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总体:统计所需要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全体。

它的形成有三个条件: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

按照总体单位是否有限可分类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2、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

二、标志和指标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2、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或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初级统计师必考知识点

初级统计师必考知识点

初级统计师必考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统计学基本概念》①基本定义:统计学呢,简单说就是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一门科学。

就好比你要统计一个班级同学的身高,把每个同学的身高数记录下来,然后按照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排好,再算出平均身高呀、最高最低身高差距之类的,这就是统计学干的事。

②重要程度:它在初级统计师里可是基础中的基础啊。

就像盖房子的地基,所有的统计分析都是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之上的。

如果这个基础没打好,后面更复杂的分析根本没法搞。

③前置知识:小学时候学的简单算术运算得过关,像加减法、乘除法这些。

还有对数据的基本认识,知道各种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④应用价值:打个比方,企业想知道哪个产品最受欢迎,就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统计不同产品的销售量、顾客的反馈评分等数据,然后做出决策,是扩大生产受欢迎的产品呢,还是改进不受欢迎产品的性能。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是整个初级统计学科的根基,其他的如统计分析方法、抽样调查等知识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念之上的。

②关联知识:和数据收集、整理方法紧密相连,像抽样方法那些呀,如果不知道统计学基本概念,抽样出来的数据都不知道怎么处理了呢。

③重难点分析:其实基本定义理解起来不算太难,难的是能把概念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关键点就是要多结合实际例子去想这些概念。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算是必考的,经常会出一些让你判断某个行为是否属于统计学范畴,或者让你解释某个基本概念的题目。

三、详细讲解- 【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统计学中的数据,数据可不仅仅是指那些数字,像同学们的性别,男或者女也是一种数据,这叫分类数据。

还有像身高、体重那样能进行数值运算的数据叫数值数据。

千万不能狭隘地只认为数字才是数据。

②特征分析:数值数据有能计算平均数、标准差这些特点,而分类数据就只能统计各类的数量。

就像在统计男女同学数量时,只能说男多少人,女多少人,不能把男和女做加减运算(这个就很滑稽啦)。

③分类说明:数据除了上面说的分类数据和数值数据,还有顺序数据。

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中级)》核心讲义-统计学基础知识【圣才出品】

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中级)》核心讲义-统计学基础知识【圣才出品】

(2)自然科孥研究中所用的数据多为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可能是全面数据也可能是样本数据;实验数据一般都是样本数据。
3.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不面板数据
横截面数据是多种发量或多个样本在同一时间节点上或同一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乢、题库规频孥习平台

2 / 75
圣才电子书

(2)定量发量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乢、题库规频孥习平台
定量发量是挃丌仅能分类而丏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的发量,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
察结果,而丏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
常见的定量发量:“天气温度”“上证股挃”“月收入”。
定量发量也称为数值发量,定量发量的观察结果称为定量数据。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乢、题库规频孥习平台
统计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统计和数据
一、基本含义 1.统计和统计孥 统计就是用来处理数据的,它是关亍数据的一门孥问。 统计孥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有用信息以帮劣决策的一组概念、原则 和斱法。统计分析数据的斱法大体上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类。 (1)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孥斱法,其内容包括如何叏得研究所需要 的数据,如何用图表形式对数据迚行处理和展示,如何通过对数据的综合、概括不分析,得 出所关心的数据特征。 (2)推断统计 推断统计则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孥斱法,内容包括参数估计 和假设检验两大类。
整理基础上的次级数据也称为数据的间接来源。一切间接的统计数据都是从原始的、第一手 数据过渡而来的。
数据的间接来源主要包括以下斱面: ①公开出版的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官斱的统计部门和政府、组织、孥校、科研机构。如: 《中国统计年鉴》《人口普查资料汇编》及某大孥、科研机构収布的研究数据等等。 ②尚未公开収表的统计数据。如各企业的绊营报表数据、与业调查咨询机构未公开収布 的调查结果数据。 应用间接数据注意的问题: a.适用性:研究者应弼分析原始资料搜集的目的不自己的研究目的是否相符,研究原 始资料搜集的斱法是否科孥,原始资料的提供者是否公正、客观,应注意数据的含义、计算 口徂和计算斱法等是否可比,避免诨用或滥用; b.时敁性:丌使用过时的数据,幵注明数据的出处,尊重他人的劳劢成果。

统计师讲义:统计学原理(一)

统计师讲义:统计学原理(一)

统计师讲义:统计学原理(一)第一章统计学的定义一、定义:是对总体现象数量特征进行计量描述和分析推论的科学。

1、对象: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统计规律。

特点:总体性、数量性、客观性、数据的随机性、范围的广泛性。

2、研究方法:实验设计(三个原则)、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二、基本概念1、总体(三个条件、分类)和总体单位2、标志与指标:(概念和联系)3、变异和变量(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4、统计指标体系5、静态与动态数据第二章统计工作过程及基本方法工作过程:设计——调查——整理——统计分析基本方法:综合指标一、统计设计1、意义:准备阶段,制定各种统计工作方案2、种类: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全过程设计和单阶段设计、长期设计和短期设计3、内容:六个方面二、统计调查1、意义:基础环节,收集资料(初级资料、次级资料)2、种类:按范围、按时间连续性、按组织方式(要注意交叉理解)3、方案:目的、对象、单位、项目、调查表、调查方式和方法、地点和时间三、统计整理1、意义:综合加工。

五个工作2、统计分组:概念(求同存异)、作用(划分类型、揭示结构、分析依存关系)标志选择(三个原则)、分组方法(按特征、按标志多少)3、次数分布:概念(单位排列)、种类(品质分布数列、变量分布数列)、编制步骤(排列原始数据、确定编制数列类型、确定组数和组距、确定组限、计算次数编制分布表)4、次数分布表示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5、统计表(了解)四、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1、总量指标:概念(反映总规模总水平)、种类(特别注意时期与时点指标的区别)2、相对指标:六种(概念、计算、判断)五、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平均指标(两大类五种)、标志变异指标(四种)1、平均指标:含义(反映一般水平)、特点(反映综合特征、集中趋势)、算术平均数(简单、加权、影响因素)、几何平均数(简单、加权)、调和平均数、众数计算、中位数计算2、标志变异指标:概念(反映分散程度)、全距、平均差、标准差与方差、标志变异系数(全距系数、平均差系数、标准差系数)。

统计师历年试卷

统计师历年试卷

统计师历年试卷一、试卷内容1. 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在统计分组中,如果某一数值正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则采取()。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2. 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以下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关于标准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及其关系。

请说明抽样调查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 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已知某企业各车间工人人数和产量资料,计算该企业的平均产量。

根据给定的一组数据,计算相关系数并解释其意义。

二、答案与解析1. 单选题答案与解析答案: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统计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这是统计工作的常规流程,从最开始的规划设计,到资料的获取、整理,最后到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在统计分组中,如果某一数值正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则采取上限不在内原则。

这样规定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等问题。

答案: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四分位数间距指标较好。

因为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对于偏态分布更能准确反映变异情况。

2. 多选题答案与解析答案:属于统计指标的有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平均工资等。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答案: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时间和调查的组织工作等。

这些内容涵盖了从为什么调查,调查谁,调查什么,何时调查到如何组织调查的各个方面。

答案:关于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适用于描述正态分布数据的变异程度等。

3. 简答题答案与解析答案:统计总体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就是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关系是总体和总体单位是互为存在条件的连接在一起的,没有总体单位,总体也就不存在;没有总体,也就无法确定总体单位。

中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教材笔记

中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教材笔记

中级考试分两部分《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包括三个模块统计方法、会计基础知识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统计工作实务》包括两个模块统计法统计实务。

《统计工作实务》之统计法规第一章统计法基础知识一、统计法的基本含义1.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统计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广义的统计法则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二、统计法的特点1.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统计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是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而言的这也是统计法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根本所在。

统计法是以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以社会关系为其调整对象。

统计法调整对象的复杂性是指统计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既有纵向的管理关系也有横向的指导关系既有统计机构内部的管理关系也有统计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使统计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也十分复杂。

2.规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

统计法的专业性是指统计法律制度中包含着大量关于统计工作的技术性规范如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标准等这些规范是统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统计法的作用1.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的统计分类目录、指标涵义、计算方法、统计表式、统计编码等还存在一些不科学、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

根据《统计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部门统计标准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抵触。

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统计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评聘制度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统计基础知识笔记.(DOC)

统计基础知识笔记.(DOC)

统计基础知识笔记总论第一节统计的涵义一、什么是统计1、【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据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含义。

3、【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4、【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5、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变异性。

其中:在数量性上,统计活动的中心问题就是数据。

统计数据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反映表现在以下三方面:A数量的多少:从总量上反映事物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B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C现象之间的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活动成果)的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总体1、【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

2、统计总体的特点:(1)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要求确定的。

(2)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

(3)统计总体中的所有总体单位必须具有同一性质。

3、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1)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总体单位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

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

(2)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断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只调查其中一部分单位。

总体单位1、【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

例: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进行研究。

统计总体:该市全部工业企业全部职工。

统计单位: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统计指标:该市全部职工收入。

统计标志:该市每一个职工的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看汇总:2014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精讲笔记汇总
总论
会计概述
会计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业务收支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记录,并定期总括性地
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主要是向会计主体外部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关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侧重于报告会计主体过去的信息;管理会计主要是向会计主体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侧重于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

会计按期服务主体的运营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营利组织会计(企业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非企业会计);按其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通用业务会计和特殊业务会计;按其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同,可以分为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

会计的职能: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从核算内容看,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会计监督也称控制职能。

从监督的时间上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从监督的主体看,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我国目前构建了包括单位内部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以政府有关部门为主体的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从监督内容上看,包括合法性监督和合理性监督。

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可将现代会计的职能概括为:核算(反映)经济活动、监督经济业务、控制经济过程、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
济决策。

会计目标是向会计使用者提供与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会计主体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企业会计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向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1.企业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集团、单位和个人;
2.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
3.进行宏观管理的国家综合部门,主要包括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行政管理和银行等部门。

二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动。

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就是企业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企业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