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精品文档
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波形
窦性停搏
二、期前收缩
(一)房性期前收缩
1.提前出现P'波群。 2. P'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 P'间期≥0.12s。 3波群形态正常,(或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4.多数代偿间歇不完全。(即房早前后的两
个P波时距小于窦性 P间距的两倍)。
房性期前收缩
(二)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
1.提前出现的 - T波群,形态正常。 2.逆性P波:PⅡ 倒置,直立。
心律失常的分类:
②自动性: 阵发性及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期前收缩 心房扑动与颤动、 心室扑动与颤动。
心律失常的分类:
(二)激动传导异常 1.病理性传导异常:窦房传导阻滞、房内 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 滞。 2.生理性传导异常:干扰与脱节 3.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房室间附加途径的传导) 4.折返心律:阵发性心动过速。 有时,自律性异常与传导异常 并存引起心律失常,如并行心律。
波动。 3. 2. 频率为250~500次/分。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
四、心脏传导阻滞
(一)窦房阻滞 ( ) (1)Ⅰ°窦房阻滞:由于心电图不能直接
描记窦房结电位,因此不能诊断。 (2)Ⅱ°窦房传导阻滞:出现心房和心室
漏搏能够诊断。
Ⅱ°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①.规则的窦性心律中,出现长间期。 ②.长间期是短间期的倍数。
心率与心电图大格换算表(次/分)
大格 1 2 3 4 5 6 7 8
次/ 300 150 100 75 60 50 42.8 37.5 分 大格 1/5 1/4 1/3 1/2
次/ 1500 1200 900 600 分
一、窦性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动过速( )
1.窦性P波。 2波频率:成人>100次/分。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及其救治培训课件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
03
图特点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超过 100次/分钟,P波形态正常。
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低于 60次/分钟,P波形态正常。
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P波形态 有不规则变化,但心率不一定异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 特点及其救治培训课件
目 录
• 心律失常概述 • 心电图基本知识 • 心电图基本知识 •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 心律失常的救治 • 培训总结与展望
心律失常概述
01
心律失常的定义
01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的产生 、传导或心脏电信号的节律出现 异常,导致心脏跳动频率或节律 不正常。
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低于 60次/分。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显示提前出现的房性异位搏动,形态与窦性心律相似 。
房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显示连续3次以上的房性异位搏动,形态与窦性心律相 似。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显示提前出现的室性异位搏动 ,形态与QRS波群不同。
室性心动过速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前后对比
通过对比学员在培训前后的知识掌握程度,评估培训效果。
学员反馈
收集学员对培训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反馈,了解学员对培训 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实践操作考核
对学员进行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和救治技能的考核,检验学员的 实际操作能力。
对未来培训的建议和展望
完善课程内容
根据学员反馈和实际需求,进 一步完善课程内容,提高培训
心电图-心律失常课件
病例二
患者因窦性心动过缓出现头晕、乏 力等症状,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 长间歇,安装起搏器后症状消失。
病例三
患者出现反复晕厥,心电图检查发 现窦性停搏,经药物治疗无效后行 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未再出现 晕厥症状。
04 房性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 策略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特点和临床意义
特点
包括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 心律等。
传导阻滞
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时ST段可能压低或抬高, 心肌梗死时可能出现特征性的ST段 抬高和T波改变。
电解质紊乱与药物影响
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以及某些药物 (如洋地黄)对心电图的影响等。
03 窦性心律失常诊断与处理
窦性心动过速诊断标准及处理措施
心电图-心律失常课件
目录
• 心律失常基本概念与分类 • 心电图基础知识回顾 • 窦性心律失常诊断与处理 • 房性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策略 • 室性心律失常诊断与处理要点 • 传导阻滞相关心律失常解读
01 心律失常基本概念与分类
心律失常定义及发病机制
心律失常定义
指心脏电活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 序的异常。
发病机制
包括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可由各种器质性心血管 病、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 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部分原因不明。
常见心律失常类型介绍
01
02
03
04
窦性心律失常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 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
房性心律失常
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 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治疗原则及方法概述
常用种异常心电图及其特点完整版
常用种异常心电图及其特点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常用20种异常心电图及其特点一、正常窦性心律二. 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特点: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
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
3).P波频率<60次/分,但很少<40次/分。
小儿心率低于下列范围:1岁以内不超过100次/分,1~6岁不超过80次/分,6岁以上不超过60次/分。
4).可能伴有窦性心律不齐,结性逸搏等;三.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
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
3).P波频率100~160次/分,但甲亢的成人患者,P波频率可大于180次/分。
小儿心率超过下列范围:1岁以内超过140次/分,1~6岁超过120次/分,6岁以上超过100次/分。
4).心动过速时由于P电轴下移,P波的形态可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心率过快时可与T波重叠,PR段及ST段可下降,T波平坦甚至倒置。
四.窦性停搏心电图特点:1).窦性心律中出现较长的间歇,其间无P波;2).长间歇不是基本心律PP间期的整数倍。
3).间歇过长时可能出现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但很少出现房性逸搏,因为心房与窦房结可以同时受到同一种病变的抑制。
五、房早:心电图特点:1)有一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 P波不同2) P′-R间期≥3)不完全代偿间歇六. 心房颤动:(Af)心电图特点: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 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分 2)心室率绝对不规则 R-R间期不等。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PPT课件
心电图显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之后有正常T波和U波。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显示连续三个或以上的室性早搏,QRS波群畸形且连续出现,T波与U波 形态异常。
04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心电图
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发现心律失 常的存在。
心电信号分析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心电信号进行自动分析 和诊断。
病例二:房颤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
总结词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具有特征性,治疗方式多样。
详细描述
房颤的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f波,R-R间期不规律。治疗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导管消融、外科手术等不同方式。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 、控制体重等。
病例三:室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及预防
总结词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具有特征性,预防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详细描述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为在正常的QRS波群之前出现一个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其前无P波 。预防室性早搏的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以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 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动态心电图
长时间监测心脏电活动,有助于发现短暂 和偶发的心律失常。
心脏超声
通过超声波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辅助诊 断心律失常的原因。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01 药物治疗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控 制心律失常的症状。
03 非药物治疗
包括电复律、导管消融和
起搏器植入等。
02 生活方式调整
心电图-心律失常
正常
90%完 全
宽大畸形 完全
过早搏动临床意义
房早:正常人、洋地黄中毒、器质性心脏病、甲 亢等。
交界性早搏:少见。洋地黄中毒、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早搏:正常人、功能性因素、洋地黄中毒、
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机械刺激等。
异位性心动过速
概念:连续3次或3次以上的早搏。 分类: 房性、交界性、室性心动过速。
ECG特点:P与QRS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 P-P间距>R-R间距。
因心室率过慢,易发生心源性脑缺血(阿-斯综合征), 需安装起搏器。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的影响
低血钾:U波增大明显>1/2T波,甚至高于T波,TU融合。
高血钾:T波高尖对称,呈“帐篷样”T波。 药物: (1)洋地黄作用:ST段呈鱼钩样改变。
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正常人:运动员、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病理性:SSS、甲减、药物影 响等。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不齐:同一导联最长与最短的R-R间期相差 >0.12s,见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吸快呼慢,见于青少 年),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器质性心脏病、药物作 用)。
窦性停搏:心电图上规则的P-P间期后,突然P波脱落,形 成长的P-P间期,长P-P间期与正常的P-P间期不成倍数。 一般为病理状态,见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器质性心脏病、 高钾血症、药物作用等。
短阵性、持续性。 阵发性、非阵发性。
异位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包括房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房性、交界性早搏; 频率为150~250次/分; QRS波群正常,R-R间距规则; 可有继发性ST-T改变。 见于正常人、旁路传导、器质性心脏病、洋地黄中毒、甲
心律失常与心电图
心电图表现 无规则和不规则的R-R间期,f波代替P波 心率>100,P波形态正常,但出现在QRS波之前或 之后 QRS波形态异常且宽大畸形,常伴有无效的P波 有规律的“锯齿样”f波代替P波,心室率正常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监测方法
1
身体检查
医生会检查心率、心律和听诊心脏的声音来评估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影响因素
心律失常可能由心脏结构异常、代谢紊乱、药物影响等多种因素引起。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基本原理
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包括心脏起搏 和心肌激动传导信息,来描绘心脏的电活动。
基本概念
心电图由P波、QRS波群和T波组成,它们代表了心脏 在不同阶段的电活动。
心律失常常见的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类型 房颤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1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良好的睡眠有 助于维持心脏健康。
2 避免诱发因素
如精神压力、过度饮酒、咖啡因和刺 激性药物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3 定期体检和治疗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和用药计划。
结论和要点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紊乱的情况。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 物治疗。
心律失常与心电图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紊乱的情况,可以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心 电图作为检测心脏电活动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跳过 快(心动过速)、心跳过缓(心动过缓) 和心率不规则等。
分类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室 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等。
心电图是检测心律失常的重要工具。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特点:
• 1.提前出现的P波、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 • 2.发生很早的房早、P波可重叠于前面的T波之上,
如不下传,无QRS波群,易误诊为窦性停搏或窦房传 导阻滞; • 3.如果下传,P-R间期正常时限,如果传导被阻可能 不下传 P波后无QRS波及T波 ,传导缓慢可能出现 P-R间期延长 > 0 .20s • 4.QRS波多与窦性心律一致,有时亦可出现宽大畸 形的QRS波,称为室内差异传导,
• 莫氏Ⅰ型 文氏阻滞 :表现为PP间期进行性 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该长PP间期短 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
• 莫氏Ⅱ型: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数 倍数,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概念:
• 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和功能减退 而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的综合征,简称 病窦综合征,
心电图特点和心电生理检查:
固有心律
原理:应用药物完全阻断自主神经系统对心 脏的支配后,测定窦房结产生冲动的频率,
方法:心得安0.2mg/kg静注后10分钟,再以阿 托品0.04mg/kg静注,然后检测心率,
正常值:118.1- 0.57x年龄
房性心律失常
一、房性期前收缩
• 期前收缩 premature contractions 系指比基本 心律 常指窦性心律 提早出现的异位搏动,亦称过早 搏动 premature beats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其发生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在一般人群中约为 3%-5%, 起源于心房的期前收缩称为房性期前收缩 atrial premature contractions.APCs,简称房早 ,
①房性P’波频率100-200次/分,发作初期频率渐趋 稳定 温醒现象 ; ②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取决于异位兴奋灶的 部位; ③P’-R间期≥0.12 s,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时不能终止; ④QRS形态与时限多与窦性相同; ⑤心电生理检查时,房性期前刺激不能诱发或终止 AAT,
正常心电图及心律失常心电图的判读
6.5心脏传导阻滞
•6.5.3 室内传导阻滞
• 4.5.3.2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Ⅰ 、aVL、V5、V6导联R波宽阔,顶部粗钝 或有切迹,无q波及S波。V1导联呈QS型,QRS时限>0.12s
6.5心脏传导阻滞
• 6.5.3 室内传导阻滞
4.5.3.3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 、Ⅱ 、V4-V6导联S波增宽粗 钝,V1导联呈rsR 型,aVR导联R波宽钝,QRS时限>0.12s
• 6.4.2 室性心动过速
频率 100-250次/分,节律规整或轻度不齐; QRS波宽大畸形; 有时可见无关P波, P波频率慢于QRS波频率; 可见室性融合波及心室夺获。
6.4室性心律失常
• 6.4.3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无正常的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 频率高达 200~250次/分。 临床中少见。 室扑常不能持久,很快会转为室颤
6.2房性心律失常
• 6.2.4 心房颤动
无P波, 代之以“ f ” 波, 频率350~600 次/分;QRS-T波基本正常; 心室律(R-R 间期)绝对不等;心室率 100-180次/分(未治疗者)。
6.3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 6.3.1 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发生在交界区,QRS提前发生,逆行P波可无或在QRS前或后(P ´-R < 0.12s或 R- P ´ < 0.20s); 见于正常人、器质性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等。
1/10。
3.6 QT间期
– QT间期与心率有关,心率越慢则越长。 – 心率为60~100次/min时, QT间期的正常范
围为0.32s~0.44s。
3.7 U波
• 在心前区导联易见,尤其V3导联。 • 方向与T波基本一致,振幅很小。
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2015
4.常见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
。
43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44
室性心动过速
① 3个或3个以上的室早连续出现 ② QRS宽大畸形>0.12S,ST-T与主波方向相
反 ③ HR 100-250bpm ④ 房室分离 ⑤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45
46
47
48
49
尖端扭转型室速
心电图诊断:QRS波群振幅与波峰 周期性改变,HR200-250bpm,常 见QT延长,U波。
4、急性感染 5、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 6、物理化学因素 (如中暑,电击,中毒。) 7、神经,精神因素 8、医源性(如低温麻醉,心内手术,导
管,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9、部分病因不明
11
心律失常分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异位心律失常: 1、主动性异位心律 2、被动性异位心律
b. 心房纤颤 心房扑动
c .心室纤颤 心室扑动
4、无规律节律
窦性心律失常1、9 游走心律
心律失常
概念-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 常称为心律失常。
激动起源常
心 律 失 常 激动传导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异位心律--
早搏 心动过速 扑动和颤动
生理性 病理性----
窦房 房内 房室 室内
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23
一、窦性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
1.窦性P波。 2.P波频率:成人>100次/分。
(一般为101~160次/分,偶见180次/分。)
3.常伴ST-T改变。
24
窦性心动过速
25
(二)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
马凡氏综合征的心电图
马凡氏综合征的心电图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由于这种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其临床表现也具有高度的异质性。
心血管系统的异常是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心电图是诊断马凡氏综合征和监测疾病进展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凡氏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疾病,主要由FBN1基因的突变引起。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胶原纤维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因此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胶原纤维异常,导致多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心电图是一种可靠、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能够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在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中,心电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室肥大: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常伴有心室肥大的表现,心电图中可见QRS波群增宽、电压增高。
这是由于心室壁的结构异常导致心肌肥大所致。
2. 心律失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中常见心律失常,包括早搏、房颤、心室颤动等。
这可能与心室肥大、冠状动脉异常和心室壁运动异常有关。
3. ST-T改变: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中常见ST段改变,如ST段抬高、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
这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心肌供血不足或心室肥大导致的。
4. Q-T间期延长:Q-T间期是心室复极化的电生理指标,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中常见Q-T间期延长。
这可能与心室肥大、电解质紊乱或药物的影响有关。
5. 冠状动脉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常伴有冠状动脉异常,如冠状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等。
心电图中可见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如ST段抬高、压低、T波倒置等。
需要注意的是,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具有很大的异质性,不同患者之间甚至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电图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仅凭心电图就能够诊断马凡氏综合征尚存在一定的困难,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家族史以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虽然心电图不能直接诊断马凡氏综合征,但它对监测疾病进展、评估治疗效果以及预测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刘晓健;蔡卫勋【摘要】@@ 遗传性心律失常由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引起,包括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等.由于它们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故危害性极大.只有早期预测、早期防治,才有可能降低其死亡率.【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年(卷),期】2011(030)003【总页数】7页(P280-286)【作者】刘晓健;蔡卫勋【作者单位】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正文语种】中文遗传性心律失常由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引起,包括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等。
由于它们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故危害性极大。
只有早期预测、早期防治,才有可能降低其死亡率。
Brugada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60%有家族史,多见于男性(男︰女=8︰1),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以晕厥及猝死为首发症状,患者的心脏结构正常。
Brugada综合征的电生理基础是钠通道功能减弱,钠电流降低,心外膜动作电位时间缩短而心内膜正常,引起跨壁复极离散度明显增加,而导致2相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其心电图特征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伴V1~V3ST段或J点抬高>0.2mV,按ST段抬高形态可分为3型:Ⅰ型为ST段抬高呈下斜型伴T波倒置;Ⅱ型为ST段抬高呈马鞍型伴T波直立或正负双相;Ⅲ型为Ⅰ型、Ⅱ型混合型。
动态心电图可记录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多发生于休息或睡眠中)。
例1 患者男性,34岁。
近年来有晕厥史,无器质性心脏病。
心电图(图1)示:V1~V3QRS波群后可见明显的Brugada波(也称J波),形成了类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中的r′波,伴ST段下斜型抬高,T波倒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ESC推荐阿义马林、氟卡尼、普鲁卡 因酰胺、而国内有普罗帕酮
空腹8小时。心电、血压监测复苏设备齐全。 首剂普罗帕酮1-1.5mg/kg,5min匀速静注, 20min无反应再给0.5mg/kg,2.5min静注;必要 时可重复,总量<2mg/kg。
阳性标准: 1. 基础心电图正常,给药后,v1-v3J点上抬>2mm。 2. Brugada波Ⅱ或Ⅲ型变为Ⅰ型。 3. 出现Ⅱ型不能诊断
二 遗传性长QT综合征心电图特征
1 概述 遗传性长QT综合征是常染色体基因异常遗 传性电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ECG上的 QT延长、尖端扭转性室速(TdP)导致的晕 厥和猝死。
遗传型LQTS基因突变分型、编码蛋白和影响 的离子通道
发生比率:LQTI 50% LQT2 30%-40% LQT3 5% -10% 其他型约 1%
先天性LQTS 1例
LQTS临床诊断标准(1993年国际LQTS协作组)
诊断依据 心电图表现*
临床表现 家族史
QTC≥0.48s 0.46~0.47s
0.45s(男) Tdp T波电交替 T波切迹(3个导联) 静息心率低于同龄正常值2个百分位数 晕厥与体力或精神紧张有关
与体力或精神紧张无关 先天性耳聋 有确诊LQTS者 有30岁以下不明原因心脏猝死者
心脏起搏:适用于慢心率依赖型(LQT2、LQT3 ) 防β受体阻滞剂——严重过缓 高危者应联合治疗(起搏+β受体阻滞剂等)
安置ICD:适用骤停幸存者,或药物不能控制者 (仍需服β受体阻滞剂)
三、短QT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
1.概述 短QT综合征(SQTS:以QT缩短为特征, 伴发阵发性房颤室速室颤及猝死的一种遗 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机制;多种钾离子通道能增强使QT缩短,复 极离散度增加,引发心律失常。
4、心电图表现
V1
I
V2
II
V1
V3
III
aVR V4
aV
V5
L
V2
V6
aV
F
V3
I
V1
II
V2
III
V3
aVR
V4
aVL V5
aVF
V6
I V1
II V2
III
V3
aVR V4
aVL V5
aVF
V6
V1
I
V1 V2
II
V2
III
V3
V3
Brudaga综合征的诊断1+1/5
1是Brudaga波I型—必备条件。 1/5是五个条件中必备一条 病人自身
1.有多形性室速或室颤 2.有晕厥或夜间濒死样呼吸 3.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室速或室颤
家族成员
4.有45岁以下猝死者 5.有I型Brudaga波表现
6、 Brudaga综合征的治疗
1. ICD唯一有效。 2. 奎尼丁可能有效1200-1500mg/d。
该患者的母亲(51 岁) 12 导联心电图。QT
间期260 ms , 为预测值的69 %;心率74 次/ min , QT 间期预测值377 ms , QTc 间期 (Bazett 公式) 289 ms
慢频率依赖性QT间期矛盾缩短
QT间期正常
QT=220ms QT=216ms QT恢复正常 女性,4岁,发育迟钝,反复晕厥,慢心率依赖性QT间期矛盾性缩短
家族史 主要指标: 尸检或心内膜活检证实家族中有ARVD/C患者 次要指标 临床检查发现家族中有ARVD/C患者 家族中有不明原因的<35岁的死亡病例
心内膜活检 主要指标: 心肌萎缩取代于纤维脂肪,残留心肌细胞<45%
次要指标 残留心肌细胞为45%-70%纤维脂肪取代心肌细胞
诊断标准为2项主要指标或者1项主要指标和2项次要指标,或4项次要指标。
◆出现部位的多变性 ◆出现时间的多变性
同一病人不同时期的心电图
A、猝死复苏后15天ECG: RBBB+ST段V1-V3上抬
B、一个月后ECG正常化 C、应用缓脉灵后ECG又呈
现异常
心电图表 现
Brugada波的多变性
图A(晕厥发生后1月)
图B(晕厥发生后1年)
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电图: 胸前导联Brugada波有明显移行
1、CPVT是一种遗传性原发性心电疾病, 以运动或激动后出现室速、室颤而晕厥或 猝死为主要特征。现已发现为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RyR2基因突变或常染色体隐形遗 传CASQ2基因突变。
2、临床特点:
(1)多见儿童 (2)以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室速或室颤 (3)表现晕厥或猝死 (4) 心脏结构正常
3、心电图表现
五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ARVD/ARVC)的心电图表现
1、概念:ARV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右心室发 育不良和右室致心律失常。
2、临床分为四期 (1)早期(隐匿期)无症状或有轻微心律失常, 但有猝死危险。尤其在剧烈运动中,三角在结构 中轻微改变(流入道、流出道、心尖部)。
(2)显性电紊乱期:室性心律失常、室早、非 持续性室速(LBBB型), 右室形态与功能异常。 (3)右室衰竭期,左室功能正常。 (4)双期衰竭期
3、单其俊等的心胸导联筛查心电图
一例35岁隐匿性Brugada综 合征患者被查出
◆心胸导联方法: 7例6行法
4、药物激发试验
◆适应症: 1. Brugada波Ⅱ或Ⅲ型表现,疑 似Brugada
综合征者。 2. 家族成员中有确诊Brugada综合征或有反复
晕厥发作。 3. 有晕厥史而诊断不明确者。 4. 记录到多形性VT或VF又无器质性心脏者。
评分 3 2 1 2 1 1 0.5 2 1 0.5 1 0.5
判定
<=1分 LQTS可能性小 2-3 分 为临界型 >=4分 诊断可能性大 (应排除影响心电图的药 物 或其他疾病)
治疗原则
TdP发作时紧急处理
寻找并处理QT延长原因,停用延长QT药物; 反复发作:对与心动过缓有关者,可做心脏起搏
Brugada波心电图表现
V1-V3ST段混合性上抬
Brugada波的特点
◆ 多变性 在不同次的心电图记录中, 该波的类型或程度均显著不同
◆ 隐匿性 一般情况下Brugada波不出现, 应用药物激发试验后出现
◆ 间歇性 在不同次的心电图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 患者该波时有时无
心电图表现
Brugada波的多变性
类型 SQT1 SQT2 SQT3 SQT4 SQT5
致病因素 离子流 动作电位
KCNH2
IKr 2相末3相初
KCNQ1
IKS 3相末期
KCNJ2
IK1 3相末期
CACNA1C ICa 2相
CACNB2b ICa 2相
QT 缩短 缩短 缩短 缩短 缩短
心电图特点
诊断标准:缺乏统一标准。
QT计算用QTc Bazett公式 QTc=QT/RR1/2
我国以LQT2比例最高
2、 ECG 特点
QTc延长:男>450ms 女>460ms 确定诊断:男>470ms 女>480ms 可疑诊断:450-470ms
LQT1、LQT2、LQT型的ECG 与临床表现
类型
调控离 子通道
影响AP时相
ECG
TdP或晕厥
LQT1
IKS
LQT2
IKr
LQT3
INa
2 ,3相 3相早期
3、修改后的ARVD/C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主要指标 单形性LBBB型VT. 次要指标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心动过速(或传导阻滞)导致的晕厥 室上性心动过速 多形性VT
右室形态学 主要指标 “发育不良三角”或瘤样改变和肌小梁排列紊乱。 次要指标 右室非特异性扩张和EF降低。
心电图 主要指标: 标准电压或增高电压记录到Epsilon电位 QRS时间延长:QRS时程(V1+V2+V3/V4+V5+V6 ≥ 1.2) 右胸导联S波升支≥55毫秒 次要指标: V1-V3T波倒置 V1-V3ST段自发性抬高,不同于brugada综合征穹隆样改变
2相
QT延长宽大T
QT延长 低幅双峰T ST长 尖耸T
90%与交感兴奋有关
40%与心动过缓有关 60%与交感神经有关 多发于休息或睡眠中
8岁男孩,三 年内有晕厥发 作4次,
图A是某医院 所记录的常规 心电图,可见 QT间期延长 (0.53s)。 图B是某次晕 厥发作过程中 所记录的监测 心电图中的一 段,表现为 Tdp的心电图 改变。
倒置
马鞍型 抬高≥1 mm 直立或双向
低马鞍型 抬高< 1 mm
直立
I型 Brugada波心电图表现
Ⅰ型 Brugada 波:右胸导联ST段下斜型上抬
II型Brugada波心电图表现
Ⅱ型 Brugada 波:右胸导联ST段马鞍型上抬(抬高≥2 mm)
III型Brugada波心电图表现
Ⅲ型 Brugada 波:呈低马鞍型上抬 ≤1 mm
临2、床临特点床特点
临床症状:心悸,晕厥和心源性猝死
家族史:多有,亦有散发病例 系统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
治疗
迄今为止唯一 有效的治疗手
段
ICD
不适当放电的危险 技术原因(婴幼儿)
药物
价格昂贵
射频消融
奎尼丁,(普罗帕酮:Af)
Af,VT,Vf 见有效报道
四、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心电图表现
(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
(1)静息心电图:正常、部分病人为窦性心动过 缓、窦停搏或房室阻滞
9岁女童平时图 CPVT病人平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