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进展与推广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进展与推广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进展与推广近年来,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推广。

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还增强了抗逆能力,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进展与推广进行探讨,从新品种选育、生产技术与政策措施等方面综述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现状。

一、新品种选育方面的进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进展与推广主要得益于新品种的选育。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不断推出具有高产、抗病、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在高产方面,通过选择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一系列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的亩产量显著提高,甚至超过了传统品种的两倍以上。

不仅如此,这些新品种还具有抗逆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生产效率。

在抗病和抗虫方面,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与遗传改良技术,成功选育出一系列抗病、抗虫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抗真菌病、抗细菌病和抗虫害等特点,有效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食品安全性。

此外,在耐旱和耐寒方面,科研人员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

通过对耐旱和耐寒相关基因的筛选和进一步的育种工作,成功培育出了多个具有耐旱和耐寒性状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在气候异常的年份中表现出色,保证了水稻产量的稳定性。

二、生产技术方面的推广除了新品种的选育,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推广还需要建立适宜的生产技术体系。

在实际种植中,科学的生产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的种植效果。

首先,科研人员在杂交水稻种植中提出了精密育苗、穴播和覆膜等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杂交水稻的苗情更加统一,根系更加发达,为高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科研人员在杂交水稻的施肥上提出了秧肥与追肥的结合,并在追肥过程中注重钾肥的补充。

这样可以保证杂交水稻生长全程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和抗逆能力。

此外,杂交水稻的栽培需要合理的水肥管理。

科研人员提出了定量灌水、定时灌水和定刻灌水的技术,确保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水分的供应,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

211103605_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11103605_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粮油农资 212023.3析等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另外,工作人员在开展农业种植的相关活动时应当进行合理预测以及完善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病虫害杜宇我国农业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

2.2 加强植保技术的宣传,做到科学防治病虫害在进行植保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时,应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使种植户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并不断得到强化,从而使其能够将植保新技术高效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

在进行宣传推广等活动时,首先,应当将植保新技术功能以及优势作为宣传重点,使广大种植户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相关植保新技术,并将其真正应用到农业种植活动中,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顺利开展,整体上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其次,加大对病虫害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这就有助于帮助种植户更加充分认识和了解病虫害防治相关信息,让广大种植户能够正确认识使用化学防治手段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能够选取科学防治手段或措施,从而显著提升植保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效果,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目标的实现。

2.3 组建专业化指导小组,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在开展生态农业建设以及推广植保新技术的过程中,应当组建专业化的指导小组,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在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农业生产具体情况优化和完善植保技术,使其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自身效能和作用,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以及防治水平。

组建指导小组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小组成员的技能考核,考察其专业技能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植保新技术,从而能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对植保新技术的有效推广。

同时,小组成员还应了解自身职责,切实将宣传和推广植保新技术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此外,还应加强对种植户的指导,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植保技术的认识,从而使病虫害防治的各项工作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进而推动生态农业实现快速、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植保新技术广泛使用,要采取合理科学方法和措施,促使农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得到提高,保障各项农业种植活动顺利地开展和落实。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生产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各种农业技术和方法不断被发展和改进。

在这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本文将对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推广的可能性。

一、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特点1. 高产性杂交水稻是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水稻品种,其具有较高的产量特点。

相比传统水稻品种,杂交水稻在单位面积内可获得更多的产量,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更大的潜力。

2. 抗逆性强杂交水稻品种经过了精心的育种和筛选,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较高的产量,为农民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收入。

3. 周期短杂交水稻的生长周期相比传统水稻更短,可以更快地完成一个种植季节,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种植选择和生产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4. 品质优良杂交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优良,口感好,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喜爱。

1. 种子选择选择高产稳产的杂交水稻种子是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第一步。

种子选择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选用适合的杂交水稻品种。

2. 土壤改良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水分,农民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可以采用有机肥、复合肥等方法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加强排水和保水措施来保证作物生长的需水需肥。

3. 种植密度控制杂交水稻的种植密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影响产量,过密会使植株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导致减产,而过疏则会浪费土地资源。

根据具体地理环境和土地面积要求,农民应该合理控制种植密度。

4. 合理施肥施肥是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养分吸收,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

但是施肥也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环境污染和土壤酸化。

5. 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作物的损失,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6. 科学管理在杂交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两次 色 , 者 是 依 靠 经 济 系 数 的 提 高 , 者 是 依 靠 生 物 产 跃 前 后
量 的 增 加 。超 级 杂 交 稻 是 在 保 持 较 高 经 济 系 数 的 同 时 , 过 通 增 加 生 物 产 量 而 挟 得 超 高 产 。但 是 , 物 产 量 的增 加 又 主 要 生 是 通 过 增 加 I 面 积 指 数 和 延 长 叶 片 的 有 效 光 合 功 能 期 , 单 1 而 位 叶 面 积 光 合 能 力 的 增 强 效 果 不 显 著 。 探 明 超 级 杂 交 水 稻 物 质 生 产 和 产 世 形 成 的 机 理 , 于 发 挥 超 级 杂 交水 稻 的 增 产 对
关键词
超 级 杂 交 稻 栽 培 技 术 生 理 生 志
1 超 级 杂 交水 稻 高产 栽 培 问题 的提 出
我 国 超 级 稻 育 种 计 划 开 始 丁 19 9 6年 , 过 1 经 O年 的 努 力 我 国 超 级 稻 研 究 已 取 得 突 破 性 进 展 , 先 后 育 成 了一 批 单 产 已 潜 力 1 tb 2 并且 有 较 广 泛 适 应 性 的 超 级 稻 品 种 , 南 方 2,i , /n 如 籼 型 超 级 杂 交 稻 组 合 两 优 培 九 、 优 9 0 、1 航 1 、 两 协 3 8 1优 号 准 优 5 7等 , 如 北 方 超 级 梗 稻 品 种 沈 农 6 6 沈 农 2 5 吉 粳 2 又 0、 6、 8 8等 , 前 实 现 T我 嗣超 级 稻 育种 的 预 定 目标 。籼 型 超 级 杂 提 交 稻 的 育 成 为 我 国 南 方 超 高 产 栽 培 研 究 创 造 了 条 件 、 培 与 栽 育种 的共 同努 力 和 互 相 促 进 将 给 我 国水 稻 生 产 带 来 一 场 新 的技 术 革 命 。 矮 化 育 种 和 杂 种 优 势 利 用 先 后 实 现 了 我 国水 稻 产 量 的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新进展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新进展

封面专题Cover Report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新进展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新进展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袁隆平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是今后作物育种的发展方向,这也是选育超级杂交稻具有巨大潜力的途径。

目前,中国人口有13亿,人均可耕地仅1.4亩,预计2030年人口将增至16亿,人均可耕地将减少到1亩左右。

面对人口增长压力和耕地减少的严峻形势,为保障粮食安全,为在新世纪让所有中国人吃饱、吃好,在国家“863”计划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农业部于1996年启动实施了超级水稻育种计划,其中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指标如下(表1):成绩与进展在国家“863”等科技计划的持续支持下,通过形态改良及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至2000年,已育成几个超级杂交稻组合,实现了第一阶段单季水稻产量指标。

其中,以两优培九(P64S/9311)表现最好,2000年有20多个示范点,每点100亩或1000亩,其平均产量超过700公斤/亩。

该组合近几年推广面积为2000万亩左右,平均每亩达550公斤,而同期全国水稻的平均产量是420公斤/亩,杂交稻为470公斤/亩。

1999年在云南永胜县试验田(720㎡)苗头组合P64S/E32创造了1139公斤/亩的水稻超高产纪录。

从2001年起开展了第二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选育,并已取得突破,且提前一年实现了第二期的目标。

根据2001年的研究进展,2002年在多个示范点(每点100~120亩)安排了一些有希望的新组合示范,其中最好的是P88S/0293,2002年在湖南龙山县平均产量达820公斤/亩。

2003年该组合在海南省三亚市和澄迈县2个示范片、湖南省汝城、隆回、中方、湘潭四县共6个百亩示范片,单产每亩超过800公斤。

2004年在湖南、安徽和贵州有2个组合共12个点,亩产在800公斤以上,其中湖南的汝城、隆回、中方三县的百亩片连续两年达标,即提前一年实现了第二期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指标。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技术研究进展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技术研究进展

论 作指 导 , 加上 广 大科 技 工作 者 的不 懈努力 , 因此 发展
非 常迅速 , 目前 达到 了基本 成 熟 的阶段 。 交水 稻种子 杂
的产量 也 由最初 极低 的每 公 顷 9 g左 右逐 步提 高 到 Ok 目前大 面积 的每公 顷 300k 0 g以上[。 2 ] 纵 观整 个 杂交 水 稻制 种 技 术 的发 展 过程 , 大科 广 技 工作者 所进 行 的研究 与 实践 都是 在 围绕 着杂交 水 稻
今 已形 成 了一套 比较 完善 的稳 产 和高产 的杂交 水稻 种
子 生产 体系 。
够苗 形成 理想 的苗架口 。 ]
l 改良栽培技术 , 提高制种产量
在 水稻 种植 面积 不 断减少 而 产量却 在不断 增加 的 同 时 , 交水 稻 制种 也 要 不 断 提 高产 量 。提 高制 种 产 杂 量, 不仅 可 以提 高制种 农 民的经济 收入 , 同时也 减少 用
于制种 的耕 地面 积 , 有 经济 和社 会 的双重效 益 。 国 具 我
然而 , 些地 方对 培育壮 秧重 视不够 , 但秧苗 素 有 不 质较 差 , 还有烂秧 发 生 , 响到栽 插面 积和父 母本群 体 影
的协 调 乃至产量 的提 高 。
12 安排适宜 播期 , . 确保 花期相 遇
理 想 的花期 主 要 指父母 本 花期 全遇 , 者说 父母 或 本 盛花 期相遇 , 这是 提高异 交结 实率 的前提 。
1 2 1 合 理 安 排 父 母 本 播 种 期 ..
的广 大科技 工作 者也 正 是从 这 点 出发 , 过 3 年 的 经 O多 研究 和 实践 , 总结 出一 套 比较 成熟 的杂交 水 稻 高产 制

浅谈芷江县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芷江县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芷江县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发展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

杂交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芷江县作为湖南省的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针对芷江县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些有益的技术参考。

一、土壤改良在杂交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土壤的改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芷江县地处湘西山区,大部分土壤为酸性土壤,对于水稻生长的影响较大。

在种植水稻之前,需要进行土壤的改良工作。

可以采用石灰、有机肥等材料进行土壤中钙、镁元素的补充,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可以通过土壤深翻和地膜覆盖的方式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为水稻的栽培提供一个更为有利的生长环境。

二、良种选配在杂交水稻的种植过程中,良种的选配是尤为关键的一环。

芷江县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都比较适宜水稻的生长,因此可以选择一些耐逆性强、产量稳定的优质水稻新品种进行种植。

在进行杂交种质的选配过程中,可以注重材料的亲和性和育种价值,以获得更为优质的种质材料,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三、科学施肥适量的施肥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和高产的关键条件之一。

在芷江县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可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水稻生长的需求,科学调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保证水稻的充分吸收。

还可以通过有机肥的施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四、灌溉管理灌溉是水稻生长的必备条件,也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芷江县地处山区,水资源较为充裕,可以采用灌溉机械进行定时定量的灌溉,保证水稻生长期间的水分需求。

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水稻的利用率,以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

五、病虫害防治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芷江县的水稻种植区域较为集中,病虫害易于传播,因此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袁隆平)H前,中国人口冇13亿,人均对耕地仅1.4亩,预11-2030年人11将增至16亿,人均町耕地将减少到Im 左右。

面对人口增长爪力和耕地减少的严峻形势,为保障粮仅安全,农业部于1996年启动实施了超级水稻育种计划。

技术路线□ 育种实践表明,通过育种提高作物产量,可川纳出两条仃效途径:一是形态改13,二是杂种优势利用。

单纯的形态改良,潜力仃限;杂种优势不与形态改良结合,效果较差。

相关育种途径和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的W技术,彊终将落实到优良的形态和强人的杂种优势匕才会对提高产量冇贡献。

但是, 疗种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必须依靠卞物技术的进步。

形态改良优良株型是高产的基础。

口从1968年Dr.Donald提出理想株型概念肩,很多水稻育种家特别注总这一重要课题,并设想了多种高产水稻模型。

其屮著名的是国际水稻研究所Dr.Khush提出的“新株型"稻,其主耍特征是:①大穗,每穗250粒;②分藥少, 侮株3~4个有效分簾;③短而壮实的秆。

这种模型是否高产,还冇待实践证明。

发现超尚产品种仃如下形态特征。

A.高冠层上-叶叶片应长、直、窄、凹、厚。

长而直的叶子不仅叶面枳大而11能两而受光又耳不遮荫,因此能更右效地利用光能;窄叶所占的空间面积小,能增加有效的叶面积指数;凹字形可使叶片坚挺不披;厚叶光合功能强IL不易早哀。

总Z,具仃这种形态特征的水稻品种,能冇最大的冇效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功能,为超高产提供充足的光合产物即冇机源。

B.矮穗层成熟期稻穗顶部离地面仅60〜70cm, 这种结构由于重心卜•降,可使植株高度抗倒伏。

抗倒是培育超高产水稻必备的特性。

C・中大穗_□毎穗谷疏约6克,每亩16・17丿总。

稻谷产吊「=生物学产htx收获指数。

理论I:,英产吐潜力为1000公斤/市。

现行的矮秆品和,收获指数(HI)L2很高(>0・5), 进一步处场收蕊指数L2札严1仃限,W此,上加应依如提髙生枷%产幕以进氏-提高稻谷产量。

杂交水稻培育方法改进和产量效果检验

杂交水稻培育方法改进和产量效果检验

杂交水稻培育方法改进和产量效果检验杂交水稻是指通过杂交育种技术,结合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水稻品种,培育出新品种的水稻。

杂交水稻以其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和产量效果,研究人员不断努力。

首先,为了改进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研究人员致力于优化杂交亲本的选择与交配技术。

杂交亲本的选择是杂交水稻培育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后代的遗传优劣。

通过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研究人员可以对不同亲本进行遗传分析,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和亲和力的亲本进行跨组合。

同时,研究人员还研发了一系列高效的杂交技术,如重组胚乳培养、基因工程辅助杂交等,提高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效率和成功率。

其次,为了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效果,研究人员主要从增加籼粳杂种优势、改良稻穗结构和提高生态环境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通过增加籼粳杂种优势,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

研究人员通过杂交、自交和单株选择等手段,筛选出高度配对的优质杂交种子,提高了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效率。

其次,改良稻穗结构是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研究人员通过改良稻穗的大小、层次和分枝情况,优化了籽粒的分布和充实度,提高了杂交水稻的产量。

最后,为了使杂交水稻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控制的手段,如封隔、改善土壤、灌溉和施肥等,改善了杂交水稻的生长条件,提高了产量效果。

为了检验杂交水稻培育方法的改进和产量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田间观测。

其中,关键的指标是产量和品质。

通过对同一种杂交水稻的不同处理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可以评估改进方法对产量的影响。

同时,通过对产量和品质的监测,可以进一步了解改进方法对杂交水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研究人员还通过对人工控制条件和自然生态条件下的比较观测,评估了改进方法对杂交水稻生态环境适应性的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改进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产量效果。

优化杂交亲本选择和交配技术,可以筛选出更具优良性状和亲和力的亲本,提高杂交水稻的遗传优势。

2024年两系杂交水稻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两系杂交水稻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两系杂交水稻市场发展现状两系杂交水稻是指将两个不同的亲本(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通过分别对亲本进行自交与亲本间杂交的选择育种方法,培育出具有高产、耐病、抗逆性强等优点的新品种水稻。

两系杂交水稻因其高产、优质、节能、环保的特点而备受市场关注。

本文将探讨2024年两系杂交水稻市场发展现状。

1. 市场需求与前景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可耕地的减少,传统水稻种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两系杂交水稻作为一种高产优质的新型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潜力。

其高产的特点可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优质的口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节能环保的种植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两系杂交水稻在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2. 市场现状目前,两系杂交水稻市场已经逐渐形成,并且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其种植。

以下是两系杂交水稻市场的一些主要现状:2.1 国内市场我国是两系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最大的两系杂交水稻种植国家。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和培育两系杂交水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培育出一批优质品种,如杂交水稻超级稻系列。

目前,中国的两系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市场需求较大。

2.2 国际市场除了中国之外,许多其他国家也在推进两系杂交水稻的种植。

例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亚洲国家,以及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都在逐渐采用两系杂交水稻种植技术。

这些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对粮食供应的需求较大,因此两系杂交水稻在这些国家的市场潜力巨大。

2.3 种植技术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两系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改善与创新。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进行基因改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病性。

此外,种植者在育种过程中也采用了更加精细的筛选技术,以培育出具有更好特性的新品种。

种植技术的进步为两系杂交水稻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面临的挑战虽然两系杂交水稻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3.1 种子供应大规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需要大量的种子供应。

优质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优质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浆 管 理 、 时 收 获 、 用适 宜 的稻 咎 干 燥 方 优质栽培 ; 栽培技术
中 圈 分 类 号 :38 s l 4 ¥ 1 ;5 1 8 0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35 f02O —03 ) 10 - 6 2O }'03 43 9 2
种审定 ) 种植 面积 25 7 , 均产 量 8 7 h - 增 平 6V m ( " 产 1 7 ;q1 04 %) E( M多系 1 20 年通过 全国品种 2 号(0 t 审定) 种植 面积 400 , 0 平均产量达 93 h z 增 7t m ( / 产 l.9 ; 72 /2 (0 1 8 1%) D0 A5 720 年通 过全 国品种审定 ) 种植 面 积 3 h 2 平 均 产 量 8 4 ,m ( 产 I m , .4 t 2 增 , h 64 。可见 . %) 选择恰当 的优质稻组合 , 完全可 以达 到优质高产的 目的 。 2 优质杂交稻 的高产优 质配套技术
2 1 抽 穗— — 结 实期 需 要 适 宜 的 光 温奇 件
3 个组合 进行 试验 :施 氮肥量 ( 纯氮 ) 3个 处理 : 设
10 10 10 k 2 , ,8 5 , 7: 1 基 肥 : 蘖 肥 : 按 2: ( 分 穗粒 肥) 的方式施 用 ; 栽插密度设 3 个处理 :80万 ,2 5 I. 2 .
到 9月初收获 . 其灌浆结实期 为 8月 5~2 对近 51 3; 6a 的气象资料分 析结果表明 , 其间 日平均气温一般
在 2 2 ℃,3 5— 6 1最高 气温 一般 未超 过 3 ℃ , 5 完全可
以满足优质稻米生产对光温条件的需求
2 2 适 当稀 植 是 提 高稻 米 品 质 的 重要 措 施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杂交水稻是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的一种高产水稻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逆、优质等特点,是我国水稻产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水稻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户和农业专家的关注和推广。

一、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概述杂交水稻是通过选择不同的亲本进行人工授粉,培育出生长快速、抗病虫害、产量高的新品种。

杂交水稻具有很高的光合效率,生长速度快,能够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

在栽培技术上,杂交水稻相较于传统水稻更需要精细化管理,包括选用适宜的土壤和生长环境、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需要更加注重。

1. 选用适宜的土壤和生长环境杂交水稻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适宜的土壤为肥沃的壤土和深厚的壤土。

在土壤pH值上大约要求在5.5-6.5之间,这样有利于水稻吸收养分。

杂交水稻不能耐盐碱,所以在选择种植地点时也要尽量避免盐碱地。

2. 科学施肥杂交水稻生长速度快,对营养需求也高。

在施肥上要遵循“科学施肥、减肥增效”的原则,根据土壤肥力、生长期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同时结合有机肥、有机底肥来提高土壤肥力。

还要注意及时追肥,促进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

3. 合理灌溉杂交水稻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要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浇水。

在旱季节,要适时灌溉,并且要避免积水造成水稻倒伏和病虫害的滋生。

在雨季节,要采取排水措施,避免水稻遭受水涝等危害。

4. 病虫害防治杂交水稻种植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病虫害的侵害部位,及时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选择抗病虫害性好的品种等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了资源约束、生态环境恶化、市场需求变化等挑战,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在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关的栽培技术手段正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改进与提高产量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改进与提高产量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改进与提高产量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据了全球总稻米产量的40%以上。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不断提高水稻产量成为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水稻育种中,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利用不同亲本之间的亲和性和优势互补性,将两个不同的自交系进行杂交,产生具有更好特性的杂交种子。

相比于传统的自交系育种方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通过杂交可以有效地利用杂交优势,使得产量、品质等重要性状得到显著提高。

其次,杂交水稻种子的生长速度较快,相对其他杂交植物品种,生长期缩短,可以更快地获得更多的丰收周期,进一步提高产量。

此外,杂交水稻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优选亲本。

优选亲本是杂交水稻育种的基础和关键。

亲本的选择应考虑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抗病虫害能力、产量潜力等特点。

同时,还需要考虑亲本间的亲和性和互补性,以获得更好的杂交后代。

现代分子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鉴定亲本的基因型,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的亲本组合。

其次,合理施肥。

合理的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不同土壤和生态环境的不同需求,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适量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水稻的养分吸收效率。

与此同时,通过研究肥料的施用方式和时机,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水稻生长期间的养分需求,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

另外,合理控制病虫害。

病虫害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首先,选育抗病虫害的主要特性,培育出具有较高抗病虫害能力的杂交水稻品种。

此外,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排除积水,削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

同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不仅要确保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并且要兼顾环境保护的原则。

杂交水稻种子研究及高产技术改良

杂交水稻种子研究及高产技术改良

杂交水稻种子研究及高产技术改良杂交水稻是种植业领域的一项重要科研课题,通过对水稻杂交种子的研究以及高产技术的改良,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本文将围绕杂交水稻种子研究和高产技术改良展开讨论。

首先,对杂交水稻种子的研究是培育高产水稻的重要基础。

杂交水稻种子是杂交育种的产物,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逆性能。

这是因为杂交水稻种子具有双亲优势效应,能够充分发挥父本和母本的优势基因,从而提高水稻整体的生长发育和抗逆能力。

种子的研究主要包括选种、杂交技术以及种子处理等。

选种是杂交水稻种子研究的第一步。

选种的目标是选出具有高产、抗病、耐旱等优良性状的亲本种。

这需要对大量杂交种进行筛选和评估,以确定适合杂交组合的亲本种。

同时,也需要考虑亲本种之间的亲和性和互补性,确保杂交后的种子能够充分发挥亲本之间的遗传优势。

杂交技术是培育杂交水稻种子的关键一环。

通过控制杂交的时间、方法和条件等,可以提高杂交率和种子质量。

常用的杂交方法包括人工授粉、喷粉和粉剂法等。

其中,人工授粉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选取适当的颗粒数目和粉末稀释液,确保种子受精率和成活率。

种子处理是保证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重要环节。

种子处理包括消毒、除杂、调湿、质量检测和包装等。

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细菌和病毒,防止种子腐烂和疾病传播。

除杂是将杂质从种子中清除,以确保种子的纯度和活力。

调湿是根据种子的含水率,调整种子的湿度,使其适应不同的贮藏和播种环境。

质量检测是对种子的形态、发芽率、纯度等进行检验,确保种子达到质量标准。

最后,种子包装要符合相关的包装标准,确保种子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其次,高产技术改良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

针对杂交水稻种植的不同环境和条件,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首先是科学施肥。

水稻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较大,科学施肥可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养分。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和产量,还可以减少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杂交水稻是指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培育出的具有高产性状的水稻品种。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重点介绍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并对其推广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原理杂交水稻的高产性状主要来自于其杂种优势效应。

由于杂交水稻具有显著的育种优势,所以其产量比传统水稻高出30%~40%左右。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选种: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杂交水稻品种,同时要考虑其对病虫害的抗病性和抗虫性。

2. 优质肥料:在种植期间,应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并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以保证水稻的充足营养。

3. 合理密植:适当增加杂交水稻的密度,同时保证水稻之间的距离,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4. 种植技术: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如适时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5. 种植结构:根据当地的水稻生长条件和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种植结构,如早、中、晚稻交替种植,或者利用连作稻田等方法,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1. 优势分析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在适宜的条件下,推广应用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将对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产生积极的影响。

2. 措施分析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政府和农业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政策措施,如农业补贴政策、技术推广补贴等。

(2)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教育工作,向农民普及杂交水稻种植的知识和技术要点,增强他们的种植意识和技术水平。

(3)建立示范基地:建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让农民亲眼见到高产的效果,从而增加他们对该技术的信心和认可度。

(4)加强技术培训:定期组织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班和交流会,邀请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摘要:迄今为止我国杂交水稻是袁隆平院士通过长期的杂交和实验,在国内培育出的一批优质稻种。

而在南方部分地区,杂交稻已有28余年的发展历史,杂交稻在栽培上的表现与常规稻有较大差异。

杂交稻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在杂交稻上采用了一系列的优质栽培技术,这就使得杂交稻产量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关键词:研究;栽培;水稻;技术;高产;杂交引言水稻是各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往往在南方地区多个地块进行大面积种植,单产高居世界首位,具有显著产量优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对杂交水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袁隆平院士所领导的高产和超高产杂交水稻,极大地优化了各地水稻产量,保障了地区农业粮食安全。

历年来,随着各地区逐步“城市化”,耕地面积在不断下降,城镇化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缩小。

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必须要推广使用高产栽培技术,促进水稻增产,这一点宏观层面上应该得到科研单位和农业部门的高度关注,现撰写如下。

1研究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研究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提高水稻产量,满足人民对于粮食的需求,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一方面是,研究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应用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

这对于提高种植户的收入水平,改善种植户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是,研究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可以促进地区内农村经济发展。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种子售卖、农药、化肥、农机设备等方面,这无形中多方面地增加了许多民众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水平。

最后,研究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持如育种技术、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被誉为世界上粮食生产技术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其产量远高于常规稻种,能够很好地解决全球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有限等问题,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和特殊处理技术。


种选育是实现高产的基础,现代杂交水稻通常选择丰产、抗旱、抗病、稳产等基本性状良
好的优质杂交种,如超级稻、杂交稻、高粱稻等。

栽培管理也非常关键,包括选址、耕作
方式和肥料、灌溉、密度、植株间距等的调整,以满足杂交水稻生长的需要;特殊处理技
术主要包括田间覆盖、机械插秧、科学施肥等方法,以提高土壤温度、土地肥力和作物的
生长速度,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在推广方面,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政策支持、科学引导、技术培训、落实质量标准等。

政策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补贴力度,建立相关的政策框架,为杂交水稻的推
广提供全面的支持;科学引导可以通过公示推广成果、优秀品种的示范推广等方式,让广
大农民认识和了解杂交水稻的优越性和推广效果;技术培训方面,可以在农村普及科普知识,为农民传授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引导农民掌握相关的管理和操作技能;落实质
量标准则是确保杂交水稻质量稳定,可以采取建立质量检验制度、扩大检测覆盖面等措施,保证杂交水稻的生产和质量标准得到有效的落实。

总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问题是一个大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协同配合,
密切合作,积极探索,才能实现杂交水稻的有效推广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作者:谢振宇沈建凯尹明贺治洲来源:《热带农业科学》2014年第07期摘要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对于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优化杂交水稻群体质量,扩大杂交水稻库容量,提高光合叶面积指数和光能利用率,增强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延缓根系和叶片衰老,提高杂交水稻库容的有效充实度,可实现杂交水稻高产。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实践中形成了以精确定量栽培、强化栽培、三定栽培为代表的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也存在栽培技术与我国农村发展不适应,以及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很好协调的矛盾。

精准化栽培、生态化栽培和轻简栽培将是我国今后水稻生产发展急需技术。

关键词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分类号 S511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2030年将达到80亿。

每年转作其它用途的土地面积为1 000万~3 500万hm2,其中有一半来自农田。

我国的情况与此类似,2020年人口将增加到14.5亿,且每年要减少数百万亩耕地。

面对这种巨大的人口增长压力和严重的耕地减少情况,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显然就是通过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齐格勒估计,到2050年,水稻单产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60%[1],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口粮需要(目前每公顷稻田可提供27人粮食,2050年每公顷稻田则需提供43人口粮)。

育种和栽培在提高水稻单产方面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一定程度上,后者显得更为重要。

有统计表明,水稻单产提高栽培技术改进占60%~65%,而品种更新则占35%~40%[2]。

因此,探索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 水稻高产相关概念最早在1980年,日本立项的全国性大型合作项目“逆753计划”中首次使用水稻超高产[3],而水稻超高产栽培是颜振德在1986年提出来的[4]。

国际水稻所在1989年从理想株型的角度启动“新株型育种计划”,要求产量在菲宾旱季13 t/hm2[5]。

1996年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课题提出了水稻的超高产育种设想,从此我国拉开了水稻高产与超高产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的序幕[6]。

水稻高产没有统一的严格定义。

水稻产量会因地域、气候等而异。

日本提出的高产是单产较原品种增产50%,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单产潜力比现有纯系品种增加20%~25%,我国提出杂交水稻高产的指标是水稻日产量100 kg/hm2[7-8]。

邹应斌[9]指出比当地大面积高产田增产15%~20%即为超高产。

某一水稻品种均有适宜种植地域范围,其产量也与土壤肥力水平息息相关,水稻高产应是品种在适宜的种植区域的同一等级土地上因品种、栽培技术原因的产量增加幅度。

2 高产栽培研究现状2.1 高产栽培理论2.1.1 群体质量作物群体质量是群体、相关个体与器官的形态生理质量的综合。

水稻群体质量指标[10]主要包括:(1)结实期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2)群体最大叶面积期达最适叶面积;(3)水稻库容量大;(4)高群体库/叶比;(5)高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6)壮秆与合理茎枝结构;(7)高的根系活力。

7项群体质量指标中,前3项是产量诊断指标,后4项是诊断前3项的配套指标。

马国辉等[11]认为,超高产杂交稻群体叶面积指数为7.5~8.0,有效穗为240~270万/hm2,颖花数为60 000万/hm2,粒叶比为0.55,结实率在85%~90%,收获指数0.53~0.55。

金信忍等[12]按照水稻穗型分为3种类型:⑴大穗型,穗粒数200,结实率90%,千粒重26 g,有效穗325万/hm2;⑵中等穗型,穗粒数150,结实率90%,千粒重27 g,有效穗414万/hm2,⑶穗数型,穗粒数110,结实率90%,千粒重25 g,有效穗600万/hm2。

优化水稻群体,改善群体质量,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穗数和适宜LAI的关系,适宜LAI和扩库的关系,提高有效和高效叶面积率,选择壮秆和合理株型,促进高效叶和大穂的形成,是高质量、高光效、高运转的作物群体的建立的重要途径。

2.1.2 扩库强源水稻的产量构成可以分为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和千粒重,也即库容和充实。

高产水稻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库容,高产水稻的生理基础是库有效充实,库源的协调性是实现水稻库容填充的保障,一般情况下,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负相关,穗粒数与结实率负相关。

水稻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群体颖花量的增加,大穗是超高产水稻扩大库容的主要途径,增穗并不一定能增加群体颖花量,大穗主要是通过水稻稻穗一次枝梗数及其上的平均着粒数的增加和二次枝梗数增加并稳定其平均着粒数来实现,其中增加二次枝梗数及其总粒数是主要方面[13-17]。

通过延长水稻生长期、扩大叶面积指数和提高净同化率主攻大穗,提高水稻中后期的净同化率,增加抽穗前后干物质积累来增源是水稻生产调控主要方面[18]。

2.1.3 光合作用改善水稻的群体光合效率、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分配和增加淀粉储存的生理代谢过程,可实现水稻增产[19]。

水稻90%以上的产量来源于绿叶的光合作用的光合物质积累,高产杂交水稻光合速率与干物质生产和产量正相关[20-21]。

叶是水稻光合作用的载体,高的叶面积指数意味着较大水稻群体光合面积,可形成较多的光合物质积累,水稻叶面积指数提高1个单位,光能利用率高0.24%[22]。

水稻光合功能高值持续期比光合速率更重要,水稻灌浆后期仍能保持高效光合功能和高效运转是超高产水稻的重要生理特性[23-25]。

比叶重和叶绿素量与每穗粒数、均穗重都正相关,比叶重对穗重的直接贡献大,叶绿素含量对干物重的作用则是越到后期越明显[26]。

另外,原生质膜保护系统清除叶片表面自由氧能力降低,活性氧不及时清除对细胞及组织的损害,导致叶片加速衰老[27-28]。

增加杂交水稻叶面积和齐穗后的光合生产能力,保持较长的光合功能高值持续期,提高光合产物向穗部运转效率,延缓叶片衰老,是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重要生理基础。

2.1.4 物质生产水稻产量是由水稻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系数共同决定,水稻产量与干物质积累正相关,但和收获指数关系不密切。

水稻中期和后期是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优势期,产量随中期和后期干物质净积累量增加而提高,茎叶干物质输出多少和水稻抽穗后干物质净积累均与产量正相关[29-31]。

“前小、中稳、后高”是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的一个特点,抽穗前茎鞘中积累较多同化物,则后期有较多茎鞘藏物输出给穗部[32]。

降低水稻拔节前干物质积累,增加拔节-抽穗期干物质积累,稳定抽穗期适宜干物质重,以较好株型与群体结构来增加抽穗-成熟期干物质量和其比例,实现水稻超高产量[34-35]。

保持较高经济系数情,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提高生物学产量,实现水稻高产。

2.1.5 结实生理杂交水稻籽粒灌浆期间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和贮藏在茎秆和茎鞘的物质是籽粒灌浆的主要物质来源。

叶片早衰对弱势粒灌浆影响较大,早衰越重,弱势粒的灌浆速率越低,导致水稻结实率低。

理论上水稻叶片推迟1天衰老,水稻产量可增加2%,通过疏花的办法可以提高弱势籽粒灌浆速率,但去除强势化并不能提高弱势粒灌浆速率[36-40]。

抽穗前贮藏在茎鞘中的物质具有启发水稻库活性,促进和启动水稻籽粒灌浆的作用[41]。

维管束系统是水稻灌浆物质运输的主要通路,水稻上、中部强势花的维管束数目、单维管束面积、维管束总面积、韧皮部总面积、木质部总面积比下部弱势花大,且会随穗颖花数增加而增大[42]。

水稻灌浆也受到植物激素的调控,籽粒中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含量会影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的速率[43],大籽粒ABA 含量大于小籽粒[44]。

籽粒灌浆速率与水稻籽粒库强或生理活性(酶活性,激素等)密切相关[45]。

黄升谋等[46]研究得出,杂交水稻抽穗当天总RNA、mRNA含量和抽穗后第5天总RNA 含量,强势粒大于弱势粒;抽穗后第5天,强势籽粒和弱势籽粒的mRNA含量差异不大;水稻强、弱势籽粒开花当日,强势粒中总RNA、mRNA含量大于弱势粒;抽穗到开花后第5天,强势粒和弱势粒RNA、mRNA含量明显增加。

水稻灌浆结实生理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水稻穗部组织结构、酶的活性及种类以及激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2.1.6 根系发育根系活力是影响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根系生理指标。

水稻根系活力强,养分吸收大,利于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反之则不利水稻生长。

超级杂交稻高产的原因之一是结实期的根系活力下降速度延缓,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47]。

邹应斌[9]研究认为,水稻根系活力优势在水稻生育前期,其次中期,后期根系活力大幅度下降。

在品种根系特征研究方面,超级杂交稻的根系发达,根数和重量比一般品种多,根体积比一般品种大[6];20 cm土层内根系有较大的干重、体积和总长,且分枝根发达[48],根系对水稻产量贡献依此为0~5 cm土层根系贡献率65%,5~20 cm土层根系贡献率35%,20 cm以下土层根系贡献率较小[49]。

2.1.7 营养生理水稻移栽后随着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增加,植株养分吸收量增加;分蘖期植株NPK含量最高[50]。

超级杂交稻对养分需求量明显大于一般水稻品种[51-52],单位籽粒产量的养分吸收量和磷、钾比例与产量关系有二次曲线[53]、直线正相关[54]、直线负相关[55]等。

水稻在高氮、钾营养下,硝态氮吸收较多[56],施用磷能提高氮钾的利用[57]。

提高结实期水稻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缓叶片可溶蛋白质的降解,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58]。

研究发现施钾肥可促进氮磷养分从水稻茎叶部位向穗部的运输[59]。

杂交稻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素积累正相关[60],后期施氮可明显增加光合产物积累量[61]。

2.1.8 生态适应性杂交稻特别是超级稻异步灌浆明显,结实不稳定,在同一年度不同地区或者不同年度间产量表现不稳定,杂交稻表现出明显的生态适应性问题[62-64]。

杂交稻的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因素年际间差异极显著,两优培九在长沙早播易遇抽穗结实期高温,晚播易遇低温冷害,在江苏4月底5月初播种,且越早播,产量越高,多数品种结实率对温度敏感,亚种间杂种更易受温度影响,适宜的抽穗开花期温度环境对稳定和提高结实率作用明显[65-67]。

超级杂交稻在适宜气候生态条件下,可以提高水稻的成穗率和结实率[31]。

2.2 高产栽培技术与实践与常规水稻比较,杂交稻栽培强调稀播、稀插、早插、早发,培育壮秧,合理密植[68]。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全国各地创造了许多成功的范例和经验。

袁隆平[69]提出超稀植是通过移植乳苗,扩大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空间,壮个体、促大穗、夺高产。

凌启鸿等[70-71]提出了水稻高产群体质量途径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马国辉等[11]针对湖南地区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主要限制因子,提出了避不利气候和改土培肥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