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精选3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精选3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篇1

教学重点中心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成功在缘由上的反差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同学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争论回答问题:

1、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为了抵抗国民党的屠杀,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

2、这些起义的目的有没有完全达到?(没能直接占据大城市,还遭到严峻挫折。但是,起义的部队转向敌人力气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革命武装和革命依据地,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承上启下,老师讲授:后来,党中心和中心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心革命依据地动身,远征二万五千多里到达陕北。这就是举世著名的长征。(布置同学集体朗读“导入框长征” 一诗,带着问题进入情境,阅读60——6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月、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沟通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同学学习和探究新课

长征的开头和遵义会议

1、党中心和中心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依据地发动“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心和中心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心革命依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可按下列提示,分层启发:

a. 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1935年)如何记住这一年?(从1921年党的诞生到1935年,经过了xx年,从1935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也经过了xx年。)

b. 比较这前xx年与后xx年党的历史,有什么重要变化?(前xx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消失了重大的失误,经受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的挫折。后xx年,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正确领导下,革命从成功走向成功,建立了新中国。)

c. 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长征的成功

1、指导同学完成63页“练一练”(老师在黑板上依据长征路线画示意图,突出瑞金、遵义、吴起镇三个地点,组织同学对比着课本标注出来。)

a. 红军经过哪些省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

b. 请对号入座地说出黑板上这三点的地名。(瑞金、遵义、吴起镇)

2、“活动与探究1想一想”,(提示同桌同学要相互协作,一个找课文,一个找图例,共同完成任务,然后在老师主持下进行“接龙”嬉戏:

a. 湘江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硬仗,损失惨重。

b. 乌江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c. 赤水河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方案。

d. 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从今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e. 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3、“动脑筋”: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还缺少粮食给养等。)

布置活动,巩固新课

1、依据65——67页活动课三《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选题、选材,组内协作完成一篇导游词,通过网站《史海撷珠》的留言板上传,老师从中选出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

2、提示同学预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篇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班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四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叙述了党中心和中心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他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别地位。(长征为后人留下的长征精神,直到现在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因此,)

(2)本课也是我们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

2、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把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宏大意义。通过引导同学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成功的缘由,培育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育同学读图,填图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示意图的学习和运用,了解地图所示语言;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培育同学将课外学问与课内学问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同学学习红军战胜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育同学喜爱祖国的感情,发扬长征精神,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3. 八班级的同学对红军的长征应当说有肯定的了解,但大多同学对长征的了解是通过文学作品而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的完整学习,依据同学这一状况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1)教学重点:中心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极其宏大意义。

2)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有三)

1)、问题导学法我使用这一教法的目的是力求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

2)、探究争论法激发同学爱好,培育同学的合作探究精神;(放在过程中)

3)、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目的是)突破重难点。

2、学法(有二)

(1)联系比较法通过前后学问的联系,分析比较培育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

(2)小组争论法主要目的是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从4方面来说明,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思维拓展,巩固练习。

情景导入(大约3分钟)

1、导入新课,我采纳情景导入法,播放《我的长征》电影片断,(播放)播放中提出一个简洁的问题:这一电影片断呈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大事?同学回答后,老师设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受了哪些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成功?从而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同学爱好。

2、学习新课

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首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入此环节后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的运用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这些问题的提出是老师完成本节课的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设计引导同学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步骤:

a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

要求同学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把握教材,边列出长征的路线,老师做随堂指导。

b 提出问题独立思索、发觉问题

要求同学在初步把握了长征概况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