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
皇
隋文帝改革
之
治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时间 人口
隋初
3000多万
隋盛时 4600多万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洛口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古今称国计之富,莫如隋!
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 史称“开皇之治”。
选用官吏——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这是 最早的科举制,它为一般地
主阶级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提供了条件。
分科考试选用官吏,这是最早的科举制
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隋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正式设置进士 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 人才,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 地方集中到朝廷。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暴政:
营建洛阳,大兴土木 他好大喜功,不恤民力。
多次巡游,劳民伤财
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年号)民役简表
时间
605年三月 605年三月 605年四月 605年五月 606年七月 607年八月 608年正月 608年七月 612年正月
大事
营建东都,工程进行了十一个月 开凿通济渠 开凿邗沟 营建西苑 巡游江南 修筑长城 开凿永济渠 再修长城 远征高丽
含嘉仓示意图
意义: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 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 盛世局面。
二、开通大运河
修建大运河的目的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 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 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 1、隋朝的建立:
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 8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 帝的外祖父,他夺取北周政权势在必得。
581年2月,在刘方、郑译、高颖等人直接策划 下,杨坚迫使静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 隋,年号开皇,建都长安,是为中国历史上有 名的隋文帝。
古人重视门第与门风,皆以先祖功绩为荣耀,激励族中 子弟继祖先精神,将家族发扬光大。
魏晋以来,做高官的基本条件是;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 方官员和高门权貴的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能做高官,选拔官 吏的实权也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
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时,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由特定官员(中正官),按 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是,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 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 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才,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 材。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三省六部制 实行州县两级制 注重吏治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经济上:清查户口 继续实行均田制 轻徭薄赋 提倡节俭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币制
选官制度:分科考试,选贤才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惆怅龙舟更不回。
大运河的开通(有利有弊)
—— 胡 曾 《 汴 水 》
一方面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于我国以后将近一千年的南北航运都有巨大的影
响。
但另一方面,修建大运河耗费国力民力,使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百姓们“谈河色变”。
隋朝大运河全长22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 望族是有名望的家族。望族源于大家族或大姓人家,
本课小结:
隋的统一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繁 盛
开通大运河
一
时
时间:605年起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意义: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的 开创科举取士制 隋文帝:初步建立考试选才制度
隋度 朝
隋炀帝:正式建立科举制
隋朝的灭亡
所以修大运河的目的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 隋炀帝从605年起派人开凿 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概况
三点: 中心—— 洛阳 北达—— 涿郡(今北京) 南至—— 余杭(今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钱塘江
隋炀帝南巡
隋炀帝乘龙舟游 江都
琼花
隋炀帝龙舟模型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馀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千里长河一旦开—, —李敬《汴河直进船》
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
1、科举制:“科”指考试科目,“举”指选举人才。
“科举制度”: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隋文帝——分科考试——改革选官制度
•
史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诏京官五品
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
人。牛弘为吏部尚书,高构为侍郎选举,先德行,
次文才,最为称职。
隋文帝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 剥夺了士族把持仕途的特权,开始分科考试
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时间:618年
民役数量(包括力役和兵役)
每月二百万人 男女百多万人
十多万人 一百七十多万人
四十多万人 一百多万人 男女百多万人 二十多万人 三百多万人
他征发大批的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 和驰道;他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长 白 山 起 义
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起。有50余位领袖人物,每人都集结兵力五十万以上, 割据一方,或称帝王,或称可汗,互相征伐
定十科举人,开设进士科,以考试诗赋为主, 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 产生。
意义:打破门第限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
2、科举制创立的意义: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 层的流动,同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 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