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4篇(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4篇(含
答案)
《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4篇
(一)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XXX】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XXX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⑶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XXX避XXX时乱,率妻子XXX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桃花源记》)1.解释上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____________⑵故人不独亲其亲亲:____________
..
⑶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____________⑷停数日,辞去去:____________
..
2.将上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大道之行也,世界为公。
译文:
⑵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译文:
3.【乙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甲文】所阐述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生活?(选答两处)(4分)
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⑶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
人教版《大道之行也》比较浏览4篇(含谜底)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
【甲】大道之行也,世界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交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会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
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
XXX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XXX也,不可施刑,刑其XXX,黥其师公XXX。
明日,XXX皆趋令。
行之十年,XXX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传记第八》
【解释】①布:发布,发布。
②於:同“于”。
③卒:终究。
④嗣:继承。
⑤刑:惩罚。
⑥傅:教师。
⑦黥:即墨刑。
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选贤与能与:____________ (2)不独子其子子:____________
..
(3)女有归归:____________ (4)XXX说说:____________
..
2.上面句子朗读节拍分别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B.故/外户/而不闭
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D.刑/其XXX,黥/其师公孙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上面的句子。
(4分)
(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
(2)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译文:
4.XXX(XXX)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
他如许做的目标是,甲文中的“”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
(2分)
5.有同砚读完XXX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类概念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三)浏览上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4分)
【甲】大道之行也,世界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交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
(《大道之行也》)
【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①。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2
人教版《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4篇(含答案)
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XXX《礼论》)
【注释】①穷:困境。
②分:区分、辨别。
③屈:竭尽。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2)矜、寡、孤、独、废疾者_________________
..
(3)故制礼义以分之_________________(4)以养人之欲_________________
..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译文:
(2)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译文:
3.【甲】文第一对“大同”社会的大纲举行申明,接着具体阐__________,末了指出“大同”社会
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_______________。
(2分)
4.根据【乙】文,说说XXX是从哪几个角度阐释礼法产生的缘故原由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四)浏览上面甲、乙两文,完成1-3题。
(10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
(选自《礼记·礼运》)
【乙】XXX以XXX为门下侍郎,XXX。
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
及为相,甚允时望。
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XXX知否?”言终,谏疏已至。
上常临镜,默默不乐。
左右曰:“XXX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吾用XXX,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
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
③允:符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1)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__(2)上常临镜______________
..
2.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
(2)吾用XXX,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译文:
3.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
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3
①②③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人教版《大道之行也》比较浏览4篇(含谜底)
(一)
1.⑴通“举”,推举,推举;⑵以……为亲;⑶沿着,顺着;⑷离开。
2.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⑵渔人见到这片景色很是惊异,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3.⑴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的景象;⑵写桃花源中人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⑶写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友好好客。
4.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
[甲文]侧重于议论(或“阐述”),[乙文]侧重于记叙(或描写)。
(二)
1.(1)同“举”,推举。
(2)以……为子(3)女子出嫁(4)通“悦”,愉快。
2.A
3.(1)译文: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就不会发生。
(2)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
4.守信XXX(解释不欺骗百姓);“讲信”
5.不同意。
示例1: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
示例2: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
(三)
1.(1)是。
(2)幼而无父。
(3)所以。
(4)来。
2.(1)使老年人能够善终,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
(2)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
3.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
4.避免天下混乱;确定名分;平衡人的欲望;使物资和欲望相互制约。
【参考译文】
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本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
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
这就是礼的起源。
(四)
1.(1)以……为亲。
(2)面对。
2.(1)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2)我任用XXX,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啊。
3.提醒:环绕“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世界为公”中的任意一点来谈便可。
4
人教版《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4篇(含答案)
【参考译文】【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