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的中海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M的中海模式

作者: 田同生

但凡处理过业主投诉的人都会用“焦头烂额”这个词来形容这项工作,然而杨林却是大相径庭,中国海外(深圳)公司(简称深圳中海)客户服务部的这位经理在描述时用的却是“充满挑战、带来乐趣”这样8个字。杨林领导的这个部门是中国海外系统中最先导入CRM理念的,虽然被称之为“中海模式”的客户服务体系建立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已经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让杨林应接不暇的不仅有来自北京万通地产、郑州开祥天成地产等同行们的参观,以及来自中国海外设在内地的众多地区性公司拷贝似的取经,更有来自杨林的那些北京大学深圳管理学院MBA同学们对他就CRM问题现身说法的邀请。

CRM从客户服务起步

杨林所在的深圳中海是中国海外的地区性公司,1988年成立,在深圳,凡是带“海”字头和“中海”字头的建筑都是中海的杰作,“海”字头的有海丰苑、海富花园、海丽大厦、海盛工业大厦、海福仓储大厦、水产大厦、海滨广场、海连大厦、海珠城;“中海”字头的有中海商城、中海苑、中海丽苑、中海华庭、中海怡翠山庄、中海阳光棕榈园、中海深圳湾畔花园等。深圳中海的母公司“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外)在香港领到营业执照的时候,港岛的上空还飘扬着大英帝国的米字旗,那是1979年,深圳属于宝安县的一个小镇,改革开放刚刚起步。13年之后的1992年8月,中国海外以骄人的业绩在香港联交所上市(HK0688),是首家直接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那时,发生不久的“春天的故事”刚刚开始在大江南北流传。

虽然很多人在各类报刊上看到过CRM这个概念,但是很少有人结合房地产

企业的实际进行分析研究。2001年年初,当时的工作不是太紧张,刚好有一点空闲时间,一贯喜欢钻研管理的深圳中海总经理刘爱明就到书城买了一些管理方面的书来读,在读书的时候他从书中看到更多的CRM的文献,他觉得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和房地产企业关系密切,就潜下心来开始琢磨CRM和房地产企业的结合点。后来,在深圳中海中层干部探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议上,刘爱明将自己对CRM的研究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看CRM对提升深圳中海核心竞争力是不是有帮助。

最终,深圳中海提炼出这样4条核心竞争力:1、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通过社会分工去完成的,但是对市场的把握要靠企业自己,市场的风险要由企业自己去承担,市场把握能力对企业生死攸关。2、服务能力。房地产的服务就是维修,现在业主投诉最多的就是维修服务不到位。3、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房地产项目就是社会资源的整合,在深圳中海的一个项目中就会有100多家相关单位在里面干。4、品质保证的能力。住宅不同于一般的家用电器,它是一个消费时间跨度很大的产品,品质保证必须是第一位的。除此而外,其他都不是核心竞争力。而在这4条之中,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服务能力与CRM息息相关。

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算起,刘爱明来到深圳中海已经是9个年头了,他的老家在江苏淮安,那是周总理的故乡。在中海,刘爱明是从地盘的工程监理开始做起的,一做就是4年,除了人事和财务工作没有干过以外,其他的工作基本上都干过了。刘爱明做事很踏实,做一步就要成一步,要么就不做。为了深入了解CRM,2001年7月份他还专程去上海参加了一个关于CRM的研讨会。当时,前来参加研讨会的基本都是医药、商场等单位,房地产企业只有深圳中海一家。“我是很想搞清楚CRM这个东西,参加研讨会的那两天就完全静下心

来想这个问题。在会上我也和老师进行了交流,我说我是搞房地产的,你们看看房地产的CRM应该如何搞,我说老师你们要是来深圳的话就和我联系。我还将手机号码留给了他们,但是到现在他们都没有和我联系。”一年之后,刘爱明对那些老师没有和他联系表示不解。对刘爱明来讲,上海之行收获不是很大,因为很多CRM的概念在他来上海之前就已经很清楚了,尽管研讨会不尽如人意,但是善于学习的刘爱明还是总结出了两点体会:一点是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所从事的房地产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那些通用型的CRM产品是解决不了房地产企业问题的,CRM要派上用场,必须根据房地产企业的特点“量身定制”;另外一点是他晓得了在CRM这个行业里面也是有很多卖“狗皮膏药”的公司。从上海回来之后,刘爱明又结合深圳中海的实际工作思考了很多,并且亲自写了一篇文章,刘爱明在文章中谈到:“CRM不是一个公式,套一下就行。实际上CRM对不同行业,甚至是同一行业、不同的企业状况都会有不同的运作内容及方式,所以我们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集中全公司的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

CRM对于我们可能有如下(但不是全部)问题:

1.选择CRM系统的那些模块(如Marketing,Sales,Service)或内容(如数据库、Call Center)作为我们的CRM?

2.分析客户流失/保存工作、数据挖掘工作(从老业主或潜在业主数据库中找出可能的消费对象,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服务,从而促成成交,降低成交成本)对我们有没有意义?

3.老业主的潜在价值如何进行开发?

4.一对一营销,即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工作对我们有没有意义?又如何保证这样服务的速度、准确性和效率?

5.我们应提供什么样的与客户交流的途径(电话、投诉信、网站)?Call Center 有没有必要搞?

6.我们对20:80法则(20%的客户创造80%的价值)应如何理解?我们能否按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如何管理?”

文章通过网络在深圳中海内部广泛传播之后,刘爱明又组织大家就CRM和房地产的结合问题进行了研讨。

深圳中海的房子一贯是很好卖,没有积压,盖出来就卖完了,因而在早期也就没有设立专门的销售部门,每逢新楼盘推出就从各个部门抽调若干人来做销售,很快就卖完了,从哪里来的人就又回到哪里去。刘爱明对当时的情况记得很清楚,公司为了形象好一点,还给每个做销售的都做了一身衣服,发了一双皮鞋。后来,深圳中海的楼盘销售委托给香港的一家专业的中介公司——中原地产,中原在香港已经做了20多年中介,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并且在香港大约有180多间铺位,品牌很响。但是单纯地依靠中介公司,它只是帮你将楼卖完了事,并不能够帮你在售楼的过程中将包括潜在客户在内的所有客户资料收集起来,没有大量的、广泛的潜在客户的信息作为基础,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的把握市场的能力就会被削弱。

房地产的服务,大量的工作是维修,目前的传统维修运作方式是哪个施工单位干的活,就由哪个施工单位回来修。这样就要派人了,窗户出问题就要派窗户专业的人,水电出问题就派水电专业的人,对建筑单位来讲维修并不是它的专业,它的主力队伍都放在建筑上面,剩下的老弱病残来搞维修,这些人穿着大裤衩大背心,脚上一双拖鞋,进了业主的家往沙发上一坐,业主就开始皱眉头了。而且技术也不行,好几次都处理不好,旧的投诉没有解决,投诉解决投诉人员的投诉又来了,业主们渴望“家用电器型”的维修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