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措施
发布时间:2021-01-12T15:42:37.537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作者:黄小芳[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对学生读图方法的指导,不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没有使他们打好读图基础,因此也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数学成绩。
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看图和读图,培养他们直接从图中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其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从而快速、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深百实验学校黄小芳 533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对学生读图方法的指导,不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没有使他们打好读图基础,因此也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数学成绩。
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看图和读图,培养他们直接从图中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其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从而快速、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识图能力;策略引言
为了使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数学知识,数学教材中设置了许多生动、形象的图片。
但由于生活经验少、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低年级学生对教材中这些图片会错误解读。
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以下将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读图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读图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探索欲,因此数学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创设有效情境,将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融入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读图的欲望,并在读图时激发其原有经验,使小学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理解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1~20各数的认识”后,为了使他们深入感受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创设这样的情境:“经过老师的调查,发现同学们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来放松心情,但老师没有看过,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部动画片。
”当学生进入情境后,教师利用暂停定格功能,然后提问学生“画面中有多少只羊?”“画面中有多少只狼?”“灰太狼抓到了几只羊?”等问题,以此激发学生从图形中数数的积极性,在充分挖掘图片趣味性和数学性后,再联系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图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让他们在体验中快乐学习,并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深刻理解课堂所学知识。
二、基于模仿理论,提高学生描述图片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和理解图片的能力,还要提高学生描述图片的能力,使学生真正理解图片,理解图片信息。
但是,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和语言体系的不完整,小学生在表达和描述图片时一定会有一定的困难。
模仿是他们从出生开始走路、说话、吃饭等行为的重要支撑。
教师也可以根据初中生的模仿行为来提高自己的图片描述能力。
首先,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模板句型。
很多学生在描述图片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和收尾,因为他们没有一定的描述套路,所以老师要改变解释的方式,让他们知道正确的描述图片的方式。
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模仿这些句型来描述图片,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掌握表达图片信息的方法。
最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描述方法进行评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加以纠正,让学生逐步提高描述图片的表达水平。
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理解和解读图片的能力会不断提高。
比如在“除法是一位数除法”的教学中,老师首先采用了“原文”的固定句式...在...之后...现在……”描述图片:每个人都看到了这张图片,桌子上有60张彩色手工纸。
老师给三个人后,现在三个人的桌子上各有20张纸,给三个人60张纸,最后每人给20张,用除法表示,经过老师的描述,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正确的描述图片的方法。
然后老师让学生课后观察练习的图片:将90人排列成9列,编号相同,然后圈成3圈,编号相同。
然后让学生用模板句来描述这张图片。
学生1回答:“观察图片,90人,排列组合成9列。
90除以9等于10,现在每列10人;有90个人。
人数相同的三个圈后,90除以3等于30。
现在每个圈子30个人。
”之后,老师让学生用这个固定句型描述另一幅“公园里花盆的数量”的图片。
学生描述后,老师指出了学生描述图片的优缺点。
这样,学生可以准确掌握用“原来……以后……现在……”的固定句型描述图片的技巧,提高表达能力。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在使用固定句型描述图片后,引导学生使用句型描述,学生表达后,要求继续使用相同的句型表达其他图片,有助于学生巩固表达,大大提高了描述图片信息的能力。
三、问题引导,渗透读图技巧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还应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读图。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往往对某一图中色彩鲜明的图形比较感兴趣,而容易忽视隐含条件。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渗透正确的读图技巧方法,规范语言表述,使其真正理解其中的数学信息,关注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
以这道题为例:如下线段图所示,果园中有桃树48棵,梨树36棵,苹果树比桃树和梨树的总和少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这道数学题因给出了线段图而降低了做题的难度,但有些学生仍然无法利用图形来解答问题。
教师应帮助他们清理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算理解决问题。
学生从已知条件和线段图中指导“果园中有桃树48棵,梨树36棵”后,教师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桃树和梨树共有多少棵?知道了桃树与梨树的总和怎样求苹果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解决了这些问题,接着教师又通过“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杏树比苹果树与梨树的差还少3棵,杏树有多少棵?”等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做到触类旁通,充分运用图形解决问题。
结束语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看图与识图中更好地获取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概念并形成相关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史晓艳.小学生读图能力弱的心理析因及对策——以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为例[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714-717.
[2]王素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读题与审题”能力[J].中国新通信,2018,20(07):213.
[3]高万竹,刘红,赵月.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读图能力培养策略[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1355-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