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篇1
假期在读《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时,书中谈到当今我们的课程改革正逐步走进校园,新课程理念正日益走近教师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更新,不应该追求教案的精心设计,有条不紊的实施,以期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不应该怀旧在讲台上动情地直抒情怀、指点迷津。

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是不是一次次千方百计地把孩子们引领到自己设计的教程;是不是通过循循善诱地启发把孩子们的思维束缚到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中;是不是通过让学生一次次地复述,把教师总结出来的条纹纲要搬运到他们的脑海;是不是经常科学、艺术地设计并控制课堂的密度、节奏、气氛和情绪,有没有把孩子的已知设想成难点,而扼杀了孩子出乎意料的未知,作者举出一系列不适合的现象后,提出数学课堂只有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学,才能使课堂真实地充满生机,让师生切实互动发展,这一观点引起我浓厚兴趣。

动态生成的观点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的,她指出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设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教师随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过程,设计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体现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动态生成式的课堂,不图省事和形式,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放手,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使师生的思想情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能再现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成为师生互动发展的天地。

就是说在现实教学中,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千差万别,一旦放开便
难以收场,难以控制,顺着学生思路去做,有时很难确保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积极应对的策略之一就是对课堂教学进行“二度设计。

”所谓的“二度设计”,就是指第一种教学设计之外的教学设计,它是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的新型构想,是面对新课程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学情况的一种积极应对策略。

我们要变已成不变的教学设计为计划与动态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教学教案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现象,努力实现新课程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的目标。

教师上课时必须根据学情对备课中的教学设计及时作出调整,故其教学设计只能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随学而改,因学而变。

”作者认为先确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课前实际教学过程只要求写出个大体轮廓,教学环节简化,但学案有多种或多个,舍弃过去那种亦步亦趋的“小步子”做法。

这种弹性化的多重的教学设计能为课堂教育留下不确定性的空间,让教师在课堂上能把主要精力用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而不是记忆教学预设的推进过程上,有利于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教学中捕捉新的契机,在课中进行“二度设计”。

课后写写教学反思,再一次改进教学设计,那就是课后的“二度设计”。

进行“二度设计”的好处,具体表现在:
一、课前“二度设计——多分把握
动态生成式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必定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结果,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把方案一一写出来,做到有备无患。

课前“二度设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思维方向、方法多样性的可能性,考虑是肯定还是否定或是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向,积极呵护学生的不同思维方法,激励创新。

二、课中“二度设计”——动态生成
课中“二度设计”是指在上课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这种设计具有灵活性和生成性,与执教者的应变能力、调控能力有很大关系。

一般说来,课中“二度设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思维的方向和策略,关注学生的情感度。

当我们发现学生的思路偏离教学设计方向时,就必须进行调整,使教学活动进行顺利;
当我们发现学生缺乏冷静时,就有必要进行调控,让学生静下心来独立思考;当我们发现学生的能力超前或滞后于教学计划时,就必须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

三、课后“二度设计”——反思进步
课后“二度设计”实际上是指上课之后的教学反思,可以把具体内容写在教学设计的右边或最后。

一般来说,课后“二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活动全过程。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可见,课后“二度设计”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学,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我非常认同作者的看法:课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课堂不是舞台,教案不是剧本,教师不需要按部就班、美轮美奂的表演。

教师的作用在于营造气氛,适时调控,巧妙点拨,以激发学生多层面的思维、多角度的理解、体验,并在课堂教学中去感受自己作为课堂教学创造者的尊严和欢乐。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篇2
原以为“教育教学科研”离我们教师很远,是一件难以逾越的事情。

然而当我拜读完了郑金洲教授著《教师如何做研究》的文章后,感触颇深。

原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可以做的,教育教学科研并不神圣,只要用心和坚持,掌握方法,同样也可以搞出名堂来。

这无疑是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

文章中提到叶澜教授说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这一句话提醒和警醒了我,难到自己就一直默默无闻地做一名普通教师吗?我不甘心,教书育人是我们的事业,我们应该有事业感,必须干点名堂出来,也要成为名师,至少要让众多的人在谈论的时候和学生回忆的时候:你是一个非常优秀和令人尊敬的教师。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和心得。

一、我们也能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我们也能行。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的目的和价值取向。

我们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要以提高行动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主要是行动研究,不能是学科中的纯理论问题,搞什么学术论文,而是在日常生活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所以要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际工作者对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

在日常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汇总着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必须围绕自己在工作中遇到或存在的问题展开。

要研究就要从问题的发现入手,提出问题往往是研究的出发点,解决问题则是研究的终点。

我们要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或是从学校、学科中确定问题。

在提出问题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明确:在自身的实际工作中,哪些值得花时间研究?自身能力能否完成?分析选择可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的基本程序:从计划到反思。

教师分析选择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后,就要制定计划。

计划是自己对活动有意识的设计、设想、大算。

计划不是一成不变,亦步亦趋,可随活动场景而动,依研究状态而移,有较强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有了计划就要付诸行动。

行动总是和情景结合在一起,随着教育情境的变化和教师认识的加深,行动也是在不断调整的。

收集行动过程的资料,对教师及行动的实际状态(包括背景、过程、结果、特征等)的全面观察。

在行动和观察之后进行反思,寻求教师行动或实践的合理性。

只要我们在这种从反思到问题到计划制订到采取行动到观察再到反思的螺旋式上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实践质量就会提高。

五、灵活多样的研究成果表达形式。

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课例等,多样的研究成果表达的形式,让我们老师能灵活的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
心得。

郑金洲教授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举例,让我们轻松上路,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蓝本。

我认为教育日志、教育反思这两种形式非常好,也极容易做到。

当然,无论什么事都要围着问题转,不断在反思、总结,不断解决日常实践中的问题。

总之,熟读郑金洲教授著《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既为我们教师如何做教育教学科研指明了方向,也通过浅显通俗的语言和实例让我们掌握了基本方法,让我们充满了搞好教育教学科研促进学校和个人的健康发展增添了信心。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篇3
这篇文章讲到了学校科研存在的六中误区:
1、求新求异;
2、贪大求全;
3、跟风追潮;
4、课题至上;
5、论文情节;
6、穿凿附会。

讲到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是为了:
1、解决学校实际问题;
2、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其中还讲到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问题及确定研究问题的几个方面:
1、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
2、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
3、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
4、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

这些内容即解决了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思想问题,又指明了实际工作的方向。

教师的研究不需要形成或依附什么高深的理论,只需从自己的工作、身边的事着手即可。

课堂教学无疑是首选。

从审视、反思自己的.授课开始,在相互听课、评课中交流,由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反思再到改进。

可以以活动为中心,组织听评课等教研活动。


动中的收获就是我们的成果,而不必强求非以论文的形势出现。

谈到听评课,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如果每一个听课者能够为授课者提出一点意见,或者能从授课者那里得到一点启示,则对双方都是有效的。

当然首先还是要解决想说而又不好意思说的问题,同事之间的交流应该是真诚的,是为了自己的工作,为了彼此。

惯常的理论研究著作常常是按部就班的,先宏观后微观,先总后分,一二三四,一路下来,规矩倒也规矩,只是涵盖虽广,但细微处却似乎总有不足之感。

而该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采用了专题研究的方法与取向,没有试图兼容并包一切,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雄心,只是脚踏实地地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抽丝剥笋般的对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作用、现状、定位、方法、要求、程序、表述方式等作了具体的论述。

平淡,却也成功避免了此类图书易出现的大而全、空泛、务虚等弊病,做到了小而精、实用。

理论有了,但是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有鉴于此,该书没有满足于对理论的一般介绍,没有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效果,而是考虑到了现实的复杂性。

为此,该书选择了一些案例,尤其是引用了相当数量的教师们所撰写的案例、总结,这些教师来自浙江东阳外国语小学、江苏张家港梁丰高中、山西曲沃等教育一线,这些案例总结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理论之树的生长。

也正由于这些它们的存在,才消除了中小学教师与理论之间的隔阂,使理论变得一如生命之树般五彩斑斓:读了丁丽华老师的《〈商不变性质〉的教学实施与反思》,你可以知道教师研究应该如何定位;陈束贤老师的教学日志、宋瑾老师的教育叙事、郑金洲老师的教学案例、华应龙老师的教学反思向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使我们恍然于原来教学研究的成果表述之丰富多彩,那别样的写法自有其别样的美丽、别样的用途;通过对江荣斌老师《死海不死》教学案例的记录与点评,可以了解了从计划到反思的基本的教研程序;孟险峰老师的经历会使你对教研主题地确定有全新的认识。

如此等等,时时总有惊喜,处处有收获。

该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没有停留在为理论而理论的境地,而是
特别关注了实际操作问题,这也是一大特色。

正是得益于生长于肥沃的现实土壤之中,所以该书对现实问题的把握是精准的,清楚地知道何处当长何处当短,做到了当长则长当短则短,不经意间,深入浅出地阐释相关理论。

还不忘探索将理论付诸实践的途径,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直面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交流中发现问题、从学校和学科发展中发现问题,既明确了教研课题当来自实践,又为教师确定题目树立了标杆,对实践有所助益;先计划再行动,继之以观察,终之以反思,有着水到渠成的自然;通过转换、细化、分化、调整,制定教研方案,举重若轻,浑似不经意间,大有运筹帷幄,破敌千里的气概;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反思、教学课例,花样多多,使教研成果不再囿于论文一种形式,也是教研工作总结成为畏途。

如此种种,即使不能直接套用,指导一下总是很称职的吧。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篇4
所谓教师作为研究者,就是中小学教师,关注教育教学情境,将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显然这是一条不同于高校教师学院式的研究之路,其实践指向性极为明确:研究的问题源于实践,改进实践,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行动研究成为当下基础教育届教师们一种普遍性、有效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就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面向教育情境,重视对教育问题的现场研究,重视个案的价值,追求“在行动中研究”和“在研究中行动”(也就是《教师如何做研究》所倡导的“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理念)。

在我看来,郑金洲教授的《教师如何做研究》就是一本积极倡导中小学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好书。

其背后的理念(我这里只从教师角度来说)就是:研究与教师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将教师从繁重、机械性的工作状态解放出来,改善教师课堂行为及与学生交
往等教育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可以说,读任何一本书,只要抓住了结构框架以及内容背后的核心理念,也就抓住了这本的要害,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阅读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浅层、低效的阅读。

这本书我在暑假看了两遍,这两天又利用中午时间大致重温了一下。

不过这次阅读较之前两次阅读,字里行间却是飘出无限亲切。

或许因为这次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角色进行阅读的缘故。

在阅读中我一边思索理解文章内容,一边反观对照自己十一正式上班以来的教育教学行为事实。

对于目前的我来说,书中关于教育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是我可以直接借鉴的显性内容。

正式上课以来,每次课堂教学后,有些想法感受,我就写下来。

叙写成文本后,我总有一种极愉悦的成就感和舒畅,而在这种积极心理的背后将思考叙写成文本的价值更为重要。

那么将思考叙写成文本的价值何在?其价值在于:“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纪录,在他(她)把真实的生活场景转化为文字、语言符号加以记载的时候,他(她)也就是在梳理着自身行为,有意识地表达自己。


通过每次将思考感受的文本叙写,我及时、清晰理清了自己在课堂教学、师生交往中存在的不足及主要问题,对其后有针对性地理论学习及行动解决起到重要作用。

我将这篇读书笔记的题目定为“倡导问题意识和行动意识”,行文至此却依旧点滴未提,有偏题之嫌。

其实上文只是我对《教师如何做研究》内容及其理念的大致看法,我所要特别表达的乃是对问题意识和行动意识的思考,尽管字数不多。

“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有清晰地问题意识”我觉着这句话说得还不到位、不充分。

中小学教师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首先就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何谓“强烈的问题意识”?我认为就是教师对自己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现象和问题有着强烈的敏感性和关注度。

一直以来,教师们都在进行着日复一日的重复、少有创造性地劳动,导致“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样一种悲剧性的教师形象和命运。

如果我们能够对自己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现象和问题
有着强烈和敏感的关注,而非漠视麻木,那么在问题意识的推动下,能使得我们积极采取解决之道,从而进行创造性劳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将教师从繁重、机械工作状态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在提倡问题意识的同时,还应当让行动意识统领我们的思想。

其实这又回到《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的理念: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本质在于改进行为实践,也就是说任何问题的提出、探讨、研究都必须直接、最终推动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

因此在理清、思考问题之后,我们应当行动起来,采取措施和行为,在实践层面上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篇5
一提做研究,很多老师就头疼,在他们的头脑里,研究是大学教授、科研专家的事,跟中小学教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当学校提出做“研究型教师”的口号时,许多人无所适从,或者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天然的抗拒来。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育质量,离开了校本教科研,根本无法实现。

郑金洲博士《教师如何做研究》也许能够给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提供一点切切实实的帮助。

本书总共分为十章,从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形式四个方面展开叙述,之中穿插了诸多教育实例,鲜活生动,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觉得有理可依,有实可寻。

郑金洲认为当前学校教科研存在的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求新求异、贪大求全、跟风追潮、课题至上、论文情结、穿凿附会。

教科研搞到最后往往成了形式主义,成为一种任务,或者是教师晋升评职称的依据。

到了这种境地,未免太过悲哀。

在书中,作者给出了走出这种困境的方案,即学校教科研必须有明确的指向——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或者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只有实现以上目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科研。

具体到个人,作者认为有四种类型的研究,即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经验概括和实践加反思,最适合教师在学校中的研究,应当是实
践加反思型的。

因为,第一,“研究的问题是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的,并且研究的进程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修正的。

”第二,“研究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研究过程始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

据此,作者给出了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五种表达形式: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和教学课例。

阅读了郑金洲博士的《教师如何做研究》,使我对“教育科研”不再感动畏惧,对“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认识和定势,对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