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的几种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NFC的几种方案介绍
目前,基于SIM卡技术的移动非接触近距离支付主要有以下种技术实现方式
●双界面卡方案
●NFC(SWP)方案
●RF-SIM 2.4G方案
三种模式具有共同的思想,都加入了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芯片,用于与支付应用时的收发设备进行近距离的实时通讯,并同SIM卡进行连接,以实现把支付业务捆绑在持有手机的用户上。
但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又有所区别。
1.1 双界面卡方案
该方案是在SIM卡中加入非接触界面(contactless interface):NFC芯片上的被动式天线可以印刷在塑料薄膜上,再贴至SIM卡表面,或者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附加在手机中。
天线连接在SIM尚未使用的C4和C8两个接口上。
捷德在2005年12月已推出了双界面SIM卡技术解决方案,握奇数据也推出了利用这种方案的SIM卡产品。
但是该方案的NFC手机不具有阅读器的功能,不能满足其它方面的用户要求,目前没有支持的手机厂商。
此方案是目前试点较多的方案,适合NFC市场初期推广。
2007年,在湖南移动有试点,使用握奇的SIMpass技术来进行门禁的控制、员工餐厅、美容美发消费、小卖部、洗衣店以及停车场等典型应用。
1.2 NFC(SWP)方案
该方案是将NFC芯片(卡)和天线内嵌于手机中,而非集成在SIM卡上。
为了达到电子支付要求的安全性能,还在手机中嵌入了一个安全芯片。
由于没有占用SIM卡本身的资源,SIM卡商提出可以将NFC相关的应用程序放在SIM中。
但是这要求SIM卡必须与NFC芯片具有用于和NFC芯片的通讯接口。
采用NFC(SWP)技术的方案目前较成熟,已被ETSI采纳。
主要参考标准有:ISO/IEC 14443-2,ISO/IEC 14443-3,ISO/IEC 14443-4,
ETSI TS 102 600,ETSI TS 102 613,ETSI TS 102 622
SWP方案连接示意图:。
非接前端—UIM卡物理链路
图代表了非接前端和UIM卡之间的物理链路。
UIM的C6引脚连接到非接前端上用来传输S1和S2信号。
2007年6月,重庆移动采用SWP方案,采用法国INSIDE MicroRead芯片;
台湾移动运营商远传通信,韩国电信运营商KTF和欧洲多家运营商也已采用了INSIDE NFC的方案;
国内的试点较为缓慢,原因是国内终端上滞后(国内运营商对终端的控制力不强,采购手机不作补贴);
1.3 SIM
2.4G方案
该方案由东信和平提出RF-SIM是用于手机的SIM卡。
RF-SIM将无线射频(RF)模块集合到SIM 卡内,使RF-SIM可以随时和周围的设备进行交互,并且不影响SIM卡的原有功能。
RF-SIM 由电路基板和环氧塑质卡体组成。
电路基板由智能卡专用MCU、射频传输模块、晶体震荡器、RCL 元件、天线、PCB 电路板构成。
该方案采用2.4G的工作频率。
2.4G,技术不成熟、受理环境受限、市场不明朗;唯一优点:不改手机;
目前中国移动的世博手机门票项目采用此方案;
1.4 各方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