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案例背景】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作品所反映的文化是丰富多元的,蕴含着或明显或含蓄的思想内容,学生由于性格气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强弱不同,生活经验不同、知识积累不同以及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他们解读作品的视角、审美所获得的体验也必然是不完全相同的。
因此,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对同一作品的解读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同一事件的评论有不同的见解和阐述,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有不同的方法和视角,对同一情境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应和表现。
【案例呈现】
片段一:
有一位老师在教《三个儿子》就遇到这样的情形。
在学生初步学习了课文的基础上,她让学生把老爷爷说的话找出来细细地品读,结合三个儿子的表现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的观点立即有了分歧,大部分认为老爷爷的话说错了,只有小部分认为老爷爷的话没有错。
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生:第一个儿子力气大,他翻着美丽的筋斗给妈妈看,让妈妈高兴。
我觉得他是妈妈的好儿子。
生:第二个儿子,他唱着好听的歌给妈妈听,让妈妈高兴。
我在家唱歌给妈妈听,妈妈就很高兴,还说我乖呢!我觉得他也是好儿子。
师:这两个儿子是挺不错的,但请你们想一想,妈妈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水很重,最需要人来帮助提水。
生:这两个人翻筋斗、唱歌可以让妈妈高兴,妈妈一高兴,就不觉得水桶重了。
这样也是帮助了妈妈。
师:现在你有问题弄不明白,你是需要会写字的人来教你写字,或是唱歌好听的人教你唱歌,还是需要有人帮你讲解问题呢?
生:哦,我明白了,我们应该看别人最需要什么帮助,你就帮助什么。
只有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孝敬妈妈,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片段二:
一位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体现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得以展现:
师:下面有一道自测题,请同学们看看你达到了哪一个台阶。
出示朗读要求: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生:我达到了“有感情”。
师:好哇!咱们来听听,他怎么个“有感情”。
等一会大家对他进行一番评价。
(生朗读: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的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
生:我觉得你读的非常流利,而且很有感情。
特别是“暴怒无常”等词语读
出了味道。
生:我觉得“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应读得再慢一点。
师:那你来读读。
(生读)谁来评价一下?
生:第一个同学虽然读得快,但有几个关键词像“暴怒无常”等读得非常好。
第二个同学读得慢一些,但也读出了感情。
师:你给我很大的启发,课本上要求我们读书要“有感情”,究竟怎样才算“有感情”
其实有些模糊。
你看刚才几个同学,因为各自的感受不一样,有读得快一些的,有读得慢一些的,有声音低一点的,有高一点的,但都做到了“有感情”。
可见,朗读重要不是技巧,是要读出感受,读出韵味。
(出示:读出韵味)
师:怎样叫读出韵味?我们及借助课题来体会一下。
(师出示卡片,学生齐
读“怀念的秋天”。
)读“怀念的秋天”,你眼前会有怎样的情景、场面?
生:我觉得我仿佛看到了山上落叶、枫叶呀这样一些景象。
师:我们调一下次序,将“秋天”和“怀念”对调,(生读“秋天的怀念”)
又有什么不同?
生:我觉得“怀念的秋天”是一种景色,而“秋天的怀念”是一种感情。
师:说得真好。
也就是说将秋天的人呀、事呀、景呀,沉淀成一种感情,那
就是——
(生齐答“怀念”)
师:小小的课题一换一品就读出了它的韵味,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读读整
篇文章。
(生读)
【分析及反思】
阅读原本就是一种个人行为,个性化是阅读活动的应有之义。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充溢着生命激情的活动,它所重视的是读者摆脱了先在的群体性的文化成见和偏见以后,对文本在此时此处此一阅读过程中真实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
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那么,怎么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呢,教学中应如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展示语文教学的魅力呢?
一、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教材。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的独特体验,来源于学生与学习材料和作者之间进行充足的心灵交流和对话。
因此,学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钻研课文,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头脑中的“前结构”补充教材中的空白点,拓展作品的原意,并孕育出具有创造性的新的阐释或发现。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下预习的环节是不能省掉的。
但在课堂上,教师也不能因为学生已经预习而剥夺学生感知课文、梳理思路、领悟意蕴的时间和过程。
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感知课文,往往容易囫囵吞枣,望文生义,甚至猜测老师的提问意图。
当时间在学生漫无目的的回答中流逝时,教师往往容易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并不少见。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学生的阅读水平不同,他们对同样的感知材料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效率也会有差异,教师应该善于调控课堂教学的节奏,力争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不要以极少数优秀学生的体验时间为准,从而剥夺了绝大多数学生体验的权利。
那样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会养成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和态度,甚至会贻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应允许学生多元化理解。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等存在个性差异,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是多元的。
他们阅读同一篇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此,我们语文不能以自身的权威给学生绝对的结论,把学生思维禁锢起来。
我们
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发表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允许他们对阅读材料的多元化解读,充分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体验。
例如:《揠苗助长》是一篇老课文,但其寓意是深刻的。
在初步学习了课文的基础上,我便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悟课文的寓意。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解读是精彩纷呈的,有一段课堂实录是这样的,老师:“读了这则寓言,同学们都说很想笑,为什么想笑?”学生:“因为这个人好笨,太愚蠢了。
”老师:“你为什么觉得他愚蠢?”学生1:“禾苗种下去,如果拔出来就会死,这么简单的道理他却不知道。
”学生2:“禾苗是一点一点长高的,你不能想它长得快就把它拔高。
”学生3:“这个人心里太急了,没有想到禾苗是自己长高的,并不是靠人把它拔高的。
”老师:“是呀,种田人太急于求成,违背了禾苗的生长规律。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学生讨论后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妈妈叫我每天练20个字,我一天就写了100多个,把一个星期的任务都完成了。
感觉很辛苦,字却没练好。
”有的说:“有一次,我养的蚕结茧了,我想它快点出来产卵,于是就用剪刀把它剪开,结果它就死了。
”有的说:“我想快点长大了,妈妈说要多吃饭,我就想把几天的饭一顿吃下去,结果妈妈就笑我傻。
”老师说:“是呀,我们今后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上述多元化的解读,既使学生对课文的寓意体会得入木三分,又促进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敏感地捕捉学生刚刚萌芽的思维新苗,不失时机地艺术地加以引导,并主动热情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发掘出学生潜在的智慧和灵气。
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不进行评价,或只用“对”或“不对”进行简单的评价,都是极为不妥当的。
它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宽拓深,无助于学生辨别自己体验的合理性和深刻性,还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回答,不同的情况教师要做出相应的不同反应。
如果学生的回答切合实际,教师在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如果回答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教师要让学生把话说完,要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热情,要多鼓励多肯定,让他觉得教师很重视他的看法,并适时地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果回答具有片面性,教师既要肯定其答案中的合理性,又要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将问题思考得全面些,
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
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及时地认识自己、纠正自己、超越自己。
近年来,在中小学教育界谈论着报刊上有这样一则消息:“冰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春天。
”——多么富有灵性和诗意啊!可是就因为它与教师教案里的“正确”答案(“水”)不一致,而被老师用红笔打“×”了。
真让人啼笑皆非!这个红红的“×”不仅仅画在学生的作业簿上,而且刻在学生幼小、稚嫩的心灵里;它不仅仅错判了一个出色的答案,而且可能扼杀了孩子创造的天性。
课堂上,即使学生的回答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地鼓励、引导,用心去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同时针对其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的缺陷、不足,开展积极、有效的帮助。
这样,教师不仅在教学生学,而且,向学生展示了一种虚心诚恳、民主宽容的人格风范。
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终身的。
四、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还应引导学生融合性解读。
在解读过程中,学生往往有错误的(也包括较大偏差的)感受,甚至有违背文本价值取向的理解。
作为语文教师切不可因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而忽略了语文材料的价值取向。
否则只会起到南辕北辙的效果。
面对学生违背文本价值的理解,教师千万不要简单否定,以免损伤学生探索的热情。
我们可以对症下药,进行鼓励、引导、推究,以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使他们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融合。
这样融合性的解读过程,学生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发现的喜悦,探究的兴趣,顿悟的惊喜,思考的快乐。
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融合性解读,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体现了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目标。
独特体验是学生个体在实践过程中亲身经历的内在情感活动及体验。
它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儿,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尽情地展示阅读教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