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论文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指导老师徐大兵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班
姓名钟家荣
学号 201430280329
2015年 11月 1 日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摘要】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清算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经济建设,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30年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始于经济体制改革。
从初期的“大包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最终,党的十四大还是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在其文章《改革向何处去:论十年转轨》中写到:“总的来说,大多数观察家得出的结论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转轨道路是成功的.而俄罗斯的转轨是失败的,其它转轨国家处于两者之间。
”而中国创造“中国奇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所谓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终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从1949年到1953年,我国顺利度过过渡时期,进入计划经济时期,一直持续到了1978年。
计划经济即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
不可否认的是,在建国初期,这种经济体制对于迅速整顿战争后经济创伤,集中人力物力完成重点工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的弊病则越来越明显。
从长期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被严重压制,城乡壁垒森严,工人农民等身份界定极为严格,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效率都极低。
同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现象即为“全能政治”。
可以形象的理解为政治权利的无孔不入,渗透到方方面面。
因此,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下,甚至出现了诸如“大炼钢铁”,“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甚至“文化大革命”这一幕幕闹剧和悲剧。
一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经济已至崩溃边缘,社会经济事业百废待兴。
正如此后邓小平访美时同卡特总统所说的:“中国已经失去了至少三十年的发展机会,不能再等了。
”所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1、“大包干”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
“大包干”即“包干到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主要形式。
包干到户即根据双方签订的有关权利、责任和利益的承包合同,由农户自行安排各项生产活动,产品除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向集体交纳积累和其他提留外,完全归承包者所有。
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
农户承包集体的基本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自主经营,包交国家和集体应得的各项费款,其余产品或收入归承包户所有。
农民享有对土地的经营管理权,但所有权仍归国家所有,依然是共有的。
这项制度最早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收效很大,进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飘向全国各地。
这项制度,口号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状态,结束农村集体耕作的弊端。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包干到户的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包干到户的体制下,虽然土地国有的性质没有改变,农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但在长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生产资料私有化的情况。
其次,虽然生产队在包干到户实施的初期依然存在,但其功能已经很大程度上削弱。
生产队不能对农业生产进行统一的计划和安排,由於土地的分裂,一些大型的农机具和新的增产技术措施也无法推广,集体劳动“协作力”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总体来说,包干到户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集体经济的否定和破坏。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直到1984年确立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这一时期是改革的启动和探索阶段,标志性事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当中,谈经济方面问题时说到,要靠供求法则来解决问题,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显然他已认识到市场的作用;陈云同志在1979年写了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在这个提纲当中就说,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一种是计划经济部分,一种是市场调节部分。
第一部分,计划部分是主要的,第二部分是必须的,也就是市场调节部分是必须的。
但是当时对商品经济的批判很容易就会上升到了姓“社”姓“资”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坚持商品经济观点的一些人,压力特别的大。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共十二大也没有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依然坚持的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这么一种观点。
3、“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即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对商品生产和交换进行计划调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由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在不十分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因此,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全社会范围内按计划分配社会总劳动和因社会劳动无法直接计算而必须借助价值来间接计算这两种客观必然性。
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4、“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这阶段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
展开了以搞活国有企业、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建立竞争性市场机制和宏观间接管理体制,相
应推进了价格、流通、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设立了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
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
这是—个实践不断发展、认识不断深化的阶段,至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探索阶段基本完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新体制基本框架的构建阶段。
主要进展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消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放开竞争性商品和服务价格,培育市场体系;国家计划管理总体上实现了从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计划的转变,构建了新型宏观调控体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6、深化改革
从2002年11月召开党的十六大到2020年建成完善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是改革日趋完善的阶段。
这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经受住了国内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也成功应对了国家范围内的次贷危机,同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再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旺盛活力。
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1、从宏观方面:
(1)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经济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经济系的重要成员,也成为世界经济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
(4)社会事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蓬勃发展,全面进步。
2、从微观方面:
(1)在市场化竞争体制中,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
(2)经济集群化发展态势的出现。
(3)民营经济的崛起。
(4)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1、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1)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已经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都让我国的经济安全问题堪忧。
(2)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分配制度上问题,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3)国民民生问题突出,幸福感指数下降。
(4)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困难。
2、解决的方法
(1)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2)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3)坚持“渐进改革,稳定优先”的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4)进一步深入推进经济体制具体领域的改革。
(5)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
(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协调发展。
在之前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才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才能不断适应世界的发展,才能不断解决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们要正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不断把经济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郭丽坤.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8, 第34期.
[2] 陈德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 《新西部》2009.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