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布时间:2021-03-15T14:49:50.2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作者:李苑红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李苑红
广东省兴宁市宁新中心小学 514500
【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元素展开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总结力获得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学;渗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实施推进素质教育,而学科教学这一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其应用落实的关键。当前我国主要倡导并在努力推进中的素质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多方面素质协调发展,包括思想品德、身心健康、专业技能等,让学生各方面素质都有所提高,共同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这一点与心理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敏感领悟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工程,要想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开展心理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转变自身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明白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能否得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得到提高与发展,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才能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最终让全民族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1、激发学生学习信心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些数学学困生存在缺乏自信心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起他们对自己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所有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有获得感和成就感。此外,这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他们从心理上是不愿意参与课堂的,认为教师不会关注到他们。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可时不时将目光放到这些学生身上,鼓励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和关注,从而转变心态,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打破课堂沉默。
2、教学目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应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对教学工作起着导向作用。要想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要确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数学学科教学中,首先必须以学科教学的主目标为主,即必须完成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技能技巧等目标,这是数学学科的主目标,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辅目标。但是这一辅目标是不可欠缺的,它服务于学科本身的教学任务,以数学教学的主目标为主导,共同实现教育目的。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目标。比如设置如下的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端正,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2)培养学生坚定地意志品质,做事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有较强的自制力,自我约束。
(4)培养学生能发现数学的美,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充分挖掘教材的竞争素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在教学完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这个单元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的速度也有所提高,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一场小型的数学计算比赛。在这次比赛中,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准备,灵活熟练地运用了所学知识和技能。好胜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适时创设竞争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动力和激情。数学内容更多的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其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教师仍要从中发现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
4、坚持人文关怀,及时疏导学生
人文关怀是保护学生心理的基本方式,因为学生需要爱、关怀,由此才能形成对抗困难与不足的勇气与决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则要坚持以人文关怀的态度与学生交往,且要及时疏导学生,引导学生及时宣泄个人的情绪,使其快速调整精神状态,逐步形成乐观、坚强与勇敢的心态。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不会提出超出学生认知能力的数学教学任务,以免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压力,同时还坚持关心学生、呵护学生,尽全力规避心理问题。比如,本班有一个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在解决平面几何图形结构、面积等各类问题时会出现大量的错误,也因此感到非常沮丧。因此,笔者就及时疏导学生,客观分析学生的数学思维优势,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同时还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优势,也有不足,只要端正心态,努力克服各类困难,那么即便结果不是很理想,也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所以学生要懂得享受过程、享受挑战,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失去信心。
5、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习积极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生活中触手可及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出发,利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然舒适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且将所需学习的数学内容利用具体情境展现,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的教学效率更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时,我设计让班上两位女生和四位男生同时站到讲台上分糖果,男生组、女生组各分10颗,问学生是否公平,怎样才公平,为什么要公平。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更直接理解比例的应用,学生也能够相对轻松地获得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向学生渗透公平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总之,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学生学习与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一方面是知识、技能传授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