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盘锦市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奇迹,靠劳动书写。在中国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征程中,凝结了劳动者的智慧,浸透了耕耘者的汗水。经济学家科斯曾感叹( )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正是这样的勒奋,创造了____________的巨变,创造了举世罕见的成就。“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的美好未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的实践,绿色中国、制造强国的愿景,都要靠的是劳动的双手来托举。
根据原文“光弼顾诸将曰:‘谁能取彼者?’孝德请行。光弼问:‘须几何兵?’对曰:‘请挺身取之。’光弼壮其志,然固问所须……光弼抚其背而遣之”“又以短刀置靴中曰:‘战,危事,吾国之三公,不可死贼手。万一战不利,诸君前死于敌。我自刭于此,不令诸君独死也’”“廷玉曰:‘马中箭,非敢退也。’使者驰报,光弼令易马。遣之”概括出李光弼善于肯定、爱护和激励部下。
根据原文“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廷玉奔还。光弼望之,惊曰‘廷玉退,吾事危矣。’命左右取廷玉首”“光弼连飐其旗,诸将齐进致死,呼声动天地”概括出李光弼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参考译文:
史思明率兵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军缓缓而行,到了洛阳,对留守韦陟说:“叛军乘胜来攻,我们应该按兵不动,不宜与敌速战速决。看形势洛阳城难以坚守,你有什么计策呢?”韦陟请求留兵于陕郡,退守潼关,占据险要之地,以挫敌锋锐。李光弼说:“两军相当,贵进忌退,现在没来由地放弃五百里地,叛军的势力就会更加嚣张。不如移军于河阳,北与泽潞兵相连,如果有利就进取,不利就退守,里外相应,使叛军不敢向西进攻,这形势就好似猿猴伸缩自如的手臂,说到朝廷中的礼仪,我比不上你;如果论指挥军事,你比不上我。”韦陟没有说话。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当”,匹敌;“贵”,意动用法,“以……为贵”;“益”,更加;“张”,嚣张。
被斩杀一千多人。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言文信息,归纳概括文言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原文“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概括出李光弼善于把握进退的时机。
【答案】6. B 7.好景有:①首联美景配上动听的音乐,让诗人沉浸其中;②颔联描写出湖水浩荡,天高云阔;③颔联映衬之法,以飞鸟之动映衬高山之静,以青山映衬白羽,绘就了一卷动静相宜、青白相谐的优美画图;④这满眼美景已经好到了“难着语”的地步。“难着语”,谓无法用语言形容,可见诗人对眼前湖光山色的欣赏之情。
冬十月丁酉,下制亲征史思明,群臣上表谏,乃止。史思明引兵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诣城下挑战。龙仙恃勇,举右足加马鬣上,慢骂光弼。光弼顾诸将曰:“谁能取彼者?”孝德请行。光弼问:“须几何兵?”对曰:“请挺身取之。”光弼壮其志,然固问所须。对曰:“愿选五十骑出垒门为后继,兼请大军助鼓噪以增气。”光弼抚其背而遣之。孝德运矛跃马搏之,斩首,携之以归。贼众大骇。
周挚复收兵趣北城。光弼速帅众入北城,登城望贼曰:“贼兵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又以短刀置靴中曰:“战,危事,吾国之三公,不可死贼手。万一战不利,诸君前死于敌。我自刭于此,不令诸君独死也。”诸将出战,顷之,廷玉奔还。光弼望之,惊曰“廷玉退,吾事危矣。”命左右取廷玉首。廷玉曰:“马中箭,非敢退也。”使者驰报,光弼令易马。遣之。光弼连飐其旗,诸将齐进致死,呼声动天地,贼众大溃,斩首千馀级,捕虏五百人,溺死者千馀人,周挚以数骑遁去,思明不知挚败,尚攻南城,光弼驱俘囚临河示之。乃遁。
C.贼兵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D.贼兵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光弼认为自己和韦陟各有所长,自己在辨别朝廷礼仪方面虽然不如韦陟,但在安联排军旅事务作战方面韦陟却不如自己。
B.皇帝下制书要亲自讨伐史思明,在大臣们的劝谏下停止了亲征;另一方面,史思明让刘龙仙去辱骂李光弼,挑战河阳驻军。
C.孝德请求出战刘龙仙,李光弼派遣了五十名骑兵为孝德殿后,他抚摸孝德后背的动作表现出他对部下的肯定、爱护和激励。
③颔联“近人白鹭麾方去,隔岸青山唤不应”写游人之稀少,湖面之空阔,这里作者运用映衬的手法,以动衬静,虚实相生,以飞鸟的动反衬高山的静,以青山映衬白羽,描绘了一幅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有情的优美画图。
其次,诗人的情感:
尾联“好景满前难著语,夜归茅屋望疏灯”,面对如此“好景”,诗人要赞叹湖景美妙之时,却一时词穷,表达出作者对于眼前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诗人借“白鹭”之意象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B.“比喻的手法”分析错误。“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中,作者用表示人的动作“作恶”来写无生命的“风”吹动湖面,说“秋云太薄”使“雨”失去了依靠。这里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辽宁省盘锦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夫辨朝廷之礼,光弼不如公:论军旅之事,公不如光弼。”陟无以应。
“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主语均为“贼兵”,讲述了贼兵不同的三个方面,所以三句之间要断开。或者说“器而不整”意思是“混乱而不整齐”,承前省略主语“贼兵”,所以要求在“器”断开。排除AD;
“日中”意思是“中午”,为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其前一天是丙辰日”错误,其前一天应为丙申日。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B.“史思明让刘龙仙去辱骂李光弼,挑战河阳驻军”分析错误。从文中“龙仙恃勇……慢骂光弼”看,史思明是派遣刘龙仙挑战官军,但辱骂李光弼则是刘龙仙倚仗自己的英勇做出的举动,和史思明无关。
故选B。
【4题详解】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上吟
章甫
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
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
近人白鹭麾方去,隔岸青山唤不应。
好景满前难著语,夜归茅屋望疏灯。
6.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首联以问句开篇,通过听觉牵引视线,只听其声未见其人,引人联想撩人思绪。
A.河阳,“阳”指山南水北。文中“河阳”南城面临黄河,后世常以“河阳”泛指河司曲水的北面。
B.丁酉,此处指干支纪日中的丁酉日,其前一天是丙辰日,后一天是戊戌日。
C.垒门,垒指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故“垒门”指军营中的正门。
D.使者,是指受命出使的人或奉命办事的人。文中与“楚又囚郑使者”中“使者”不同义。
首先,作者所写的“好景”有:
①首联“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写诗人游湖之初,听到笛音与菱歌,寻声望去有吹笛的人和载着歌者的小船。这湖上美景配上动听的音乐,让诗人沉浸其中。
②颔联“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写湖面上风起了,湖水吹皱,天空飘着薄云,不可能下雨,写出了湖水浩荡,天高云阔的壮丽景象。
D.李光弼治军军纪严明,当看到廷玉从前线跑回时,就让左右去斩杀廷玉以示众,廷玉解释说自己的马中箭,才幸免于死。
4.把文中画横线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
(2)光弼连飐其旗,诸将齐进致死,呼声动天地,贼众大溃,斩首千馀级。
5.李光弼作战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B 3. B
4.(1)敌对双方相互匹敌,应该以进攻为贵,以后退为忌,现在没来由地放弃五百里地,叛军的势力就会更加嚣张。
(2)李光弼不断地挥动着手中的指挥旗,众将领都一齐冒死进攻,呼喊之声惊天动地,叛军顿时大败,一千余人被杀。
5.①善于把握进退的时机;
②善于肯定、爱护和激励部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兵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B.贼兵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冬季,十月丁酉(初四),肃宗下制书要亲自征讨史思明,因群臣上表书谏阻才罢。史思明率兵来攻打河阳,派骁将刘龙仙到城下来挑战。刘龙仙仗着勇力,把右脚举起来放在马鬣上,谩骂李光弼。李光弼看着各位将领说:“哪一位能为我把他的头颅取来?”白孝德愿往,李光弼问道:“你需要多少兵马?”白孝德回答说:“我一个人就行。”李光弼赞扬他的勇敢,但坚持问他需要什么支援。白孝德说:“希望挑选五十名骑兵出营门为后援,并请求大军在后面擂鼓叫喊以助威。”李光弼拍着白孝德的肩膀鼓励他,然后让他出战。白孝德挟着长矛,策马横过河流而进。砍下头颅,持之以归。叛军士卒看见后十分惊骇。
③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敌人虽然兵多,但混乱而不整齐,用不着害怕。过不了中午,我保证为大家打败敌人。你们都看着我的旗子作战,如果我的旗子挥动缓慢,就任凭你们选择有利时机出战,如果我急速往地上挥动旗子三下,你们就全军齐发,冒死前进,稍有后退者杀!
叛军大将周挚又收兵逼近北城。李光弼立刻率兵到了北城,登上城头望着叛军说:“敌人虽然兵多,但混乱而不整齐,用不着害怕。过不了中午,我保证为大家打败敌人。你们都看着我的旗子作战,如果我的旗子挥动缓慢,就任凭你们选择有利时机出战,如果我急速往地上挥动旗子三下,你们就全军齐发,冒死前进,稍有后退者杀!”然后李光弼又把一把短刀放置在自己的靴子中,说:“战斗是危险的事情,我身为国家的三公,不能够死于叛军之手,万一战斗失败,大家在前面死于敌手,我就在这里自刎而死,决不会只让大家战死。”于是众将领出战,不一会儿,郝廷玉逃下阵来。李光弼望见,大惊说:“郝廷玉逃下阵来,我的计划就危险了。”于是命令左右的人去把郝廷玉的头颅割下来。郝廷玉说:“是我的坐骑中箭,并不是我怯战退了下来。”使者驰马来报告李光弼。李光弼就命令换了一匹马,让郝廷玉重新上阵。李光弼不断地挥动着手中的指挥旗,众将领都冒死进攻,呼喊之声惊天动地,叛军顿时大败,被杀一千余人,被俘虏五百人,掉进水中被淹死的有一千余人,周挚仅带领数名骑兵逃走,史思明不知道周挚已被打败,还在南城进攻,李光弼把俘虏的叛军赶到河边上让史思明观看,史思明才退去。
个体的梦想,靠劳动实现。时下,有人把“躺着挣钱”()“天上掉馅饼”当作人生愿望。殊不知,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更没有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有人说,幸福不是_______的,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有劳动的汗水,才能浇灌出幸福的硕果。
B.颔联用比喻的手法描摹风吹水动的景象,湖水在“恶风”的翻转下掀起层层绿波。
C.颈联着笔细处,描摹眼前之景。白鹭近人,挥之方去,巧写白鹭迅捷而去的英姿。
D.全诗绘景声情并茂,景中含情。诗人居茅屋,伴孤灯,表明其生活简逸,淡泊名利。
7.诗的尾联中所说的“好景”有哪些(请结合全诗赏析)?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中国奇迹,靠劳动书写。在中国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征程中,凝结了劳动者的智慧,浸透了耕耘者的汗水。经济学家科斯曾感叹( )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正是这样的勒奋,创造了____________的巨变,创造了举世罕见的成就。“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的美好未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的实践,绿色中国、制造强国的愿景,都要靠的是劳动的双手来托举。
根据原文“光弼顾诸将曰:‘谁能取彼者?’孝德请行。光弼问:‘须几何兵?’对曰:‘请挺身取之。’光弼壮其志,然固问所须……光弼抚其背而遣之”“又以短刀置靴中曰:‘战,危事,吾国之三公,不可死贼手。万一战不利,诸君前死于敌。我自刭于此,不令诸君独死也’”“廷玉曰:‘马中箭,非敢退也。’使者驰报,光弼令易马。遣之”概括出李光弼善于肯定、爱护和激励部下。
根据原文“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廷玉奔还。光弼望之,惊曰‘廷玉退,吾事危矣。’命左右取廷玉首”“光弼连飐其旗,诸将齐进致死,呼声动天地”概括出李光弼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参考译文:
史思明率兵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军缓缓而行,到了洛阳,对留守韦陟说:“叛军乘胜来攻,我们应该按兵不动,不宜与敌速战速决。看形势洛阳城难以坚守,你有什么计策呢?”韦陟请求留兵于陕郡,退守潼关,占据险要之地,以挫敌锋锐。李光弼说:“两军相当,贵进忌退,现在没来由地放弃五百里地,叛军的势力就会更加嚣张。不如移军于河阳,北与泽潞兵相连,如果有利就进取,不利就退守,里外相应,使叛军不敢向西进攻,这形势就好似猿猴伸缩自如的手臂,说到朝廷中的礼仪,我比不上你;如果论指挥军事,你比不上我。”韦陟没有说话。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当”,匹敌;“贵”,意动用法,“以……为贵”;“益”,更加;“张”,嚣张。
被斩杀一千多人。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言文信息,归纳概括文言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原文“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概括出李光弼善于把握进退的时机。
【答案】6. B 7.好景有:①首联美景配上动听的音乐,让诗人沉浸其中;②颔联描写出湖水浩荡,天高云阔;③颔联映衬之法,以飞鸟之动映衬高山之静,以青山映衬白羽,绘就了一卷动静相宜、青白相谐的优美画图;④这满眼美景已经好到了“难着语”的地步。“难着语”,谓无法用语言形容,可见诗人对眼前湖光山色的欣赏之情。
冬十月丁酉,下制亲征史思明,群臣上表谏,乃止。史思明引兵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诣城下挑战。龙仙恃勇,举右足加马鬣上,慢骂光弼。光弼顾诸将曰:“谁能取彼者?”孝德请行。光弼问:“须几何兵?”对曰:“请挺身取之。”光弼壮其志,然固问所须。对曰:“愿选五十骑出垒门为后继,兼请大军助鼓噪以增气。”光弼抚其背而遣之。孝德运矛跃马搏之,斩首,携之以归。贼众大骇。
周挚复收兵趣北城。光弼速帅众入北城,登城望贼曰:“贼兵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又以短刀置靴中曰:“战,危事,吾国之三公,不可死贼手。万一战不利,诸君前死于敌。我自刭于此,不令诸君独死也。”诸将出战,顷之,廷玉奔还。光弼望之,惊曰“廷玉退,吾事危矣。”命左右取廷玉首。廷玉曰:“马中箭,非敢退也。”使者驰报,光弼令易马。遣之。光弼连飐其旗,诸将齐进致死,呼声动天地,贼众大溃,斩首千馀级,捕虏五百人,溺死者千馀人,周挚以数骑遁去,思明不知挚败,尚攻南城,光弼驱俘囚临河示之。乃遁。
C.贼兵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D.贼兵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光弼认为自己和韦陟各有所长,自己在辨别朝廷礼仪方面虽然不如韦陟,但在安联排军旅事务作战方面韦陟却不如自己。
B.皇帝下制书要亲自讨伐史思明,在大臣们的劝谏下停止了亲征;另一方面,史思明让刘龙仙去辱骂李光弼,挑战河阳驻军。
C.孝德请求出战刘龙仙,李光弼派遣了五十名骑兵为孝德殿后,他抚摸孝德后背的动作表现出他对部下的肯定、爱护和激励。
③颔联“近人白鹭麾方去,隔岸青山唤不应”写游人之稀少,湖面之空阔,这里作者运用映衬的手法,以动衬静,虚实相生,以飞鸟的动反衬高山的静,以青山映衬白羽,描绘了一幅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有情的优美画图。
其次,诗人的情感:
尾联“好景满前难著语,夜归茅屋望疏灯”,面对如此“好景”,诗人要赞叹湖景美妙之时,却一时词穷,表达出作者对于眼前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诗人借“白鹭”之意象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B.“比喻的手法”分析错误。“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中,作者用表示人的动作“作恶”来写无生命的“风”吹动湖面,说“秋云太薄”使“雨”失去了依靠。这里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辽宁省盘锦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夫辨朝廷之礼,光弼不如公:论军旅之事,公不如光弼。”陟无以应。
“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主语均为“贼兵”,讲述了贼兵不同的三个方面,所以三句之间要断开。或者说“器而不整”意思是“混乱而不整齐”,承前省略主语“贼兵”,所以要求在“器”断开。排除AD;
“日中”意思是“中午”,为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其前一天是丙辰日”错误,其前一天应为丙申日。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B.“史思明让刘龙仙去辱骂李光弼,挑战河阳驻军”分析错误。从文中“龙仙恃勇……慢骂光弼”看,史思明是派遣刘龙仙挑战官军,但辱骂李光弼则是刘龙仙倚仗自己的英勇做出的举动,和史思明无关。
故选B。
【4题详解】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上吟
章甫
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
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
近人白鹭麾方去,隔岸青山唤不应。
好景满前难著语,夜归茅屋望疏灯。
6.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首联以问句开篇,通过听觉牵引视线,只听其声未见其人,引人联想撩人思绪。
A.河阳,“阳”指山南水北。文中“河阳”南城面临黄河,后世常以“河阳”泛指河司曲水的北面。
B.丁酉,此处指干支纪日中的丁酉日,其前一天是丙辰日,后一天是戊戌日。
C.垒门,垒指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故“垒门”指军营中的正门。
D.使者,是指受命出使的人或奉命办事的人。文中与“楚又囚郑使者”中“使者”不同义。
首先,作者所写的“好景”有:
①首联“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写诗人游湖之初,听到笛音与菱歌,寻声望去有吹笛的人和载着歌者的小船。这湖上美景配上动听的音乐,让诗人沉浸其中。
②颔联“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写湖面上风起了,湖水吹皱,天空飘着薄云,不可能下雨,写出了湖水浩荡,天高云阔的壮丽景象。
D.李光弼治军军纪严明,当看到廷玉从前线跑回时,就让左右去斩杀廷玉以示众,廷玉解释说自己的马中箭,才幸免于死。
4.把文中画横线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
(2)光弼连飐其旗,诸将齐进致死,呼声动天地,贼众大溃,斩首千馀级。
5.李光弼作战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B 3. B
4.(1)敌对双方相互匹敌,应该以进攻为贵,以后退为忌,现在没来由地放弃五百里地,叛军的势力就会更加嚣张。
(2)李光弼不断地挥动着手中的指挥旗,众将领都一齐冒死进攻,呼喊之声惊天动地,叛军顿时大败,一千余人被杀。
5.①善于把握进退的时机;
②善于肯定、爱护和激励部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兵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B.贼兵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冬季,十月丁酉(初四),肃宗下制书要亲自征讨史思明,因群臣上表书谏阻才罢。史思明率兵来攻打河阳,派骁将刘龙仙到城下来挑战。刘龙仙仗着勇力,把右脚举起来放在马鬣上,谩骂李光弼。李光弼看着各位将领说:“哪一位能为我把他的头颅取来?”白孝德愿往,李光弼问道:“你需要多少兵马?”白孝德回答说:“我一个人就行。”李光弼赞扬他的勇敢,但坚持问他需要什么支援。白孝德说:“希望挑选五十名骑兵出营门为后援,并请求大军在后面擂鼓叫喊以助威。”李光弼拍着白孝德的肩膀鼓励他,然后让他出战。白孝德挟着长矛,策马横过河流而进。砍下头颅,持之以归。叛军士卒看见后十分惊骇。
③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敌人虽然兵多,但混乱而不整齐,用不着害怕。过不了中午,我保证为大家打败敌人。你们都看着我的旗子作战,如果我的旗子挥动缓慢,就任凭你们选择有利时机出战,如果我急速往地上挥动旗子三下,你们就全军齐发,冒死前进,稍有后退者杀!
叛军大将周挚又收兵逼近北城。李光弼立刻率兵到了北城,登上城头望着叛军说:“敌人虽然兵多,但混乱而不整齐,用不着害怕。过不了中午,我保证为大家打败敌人。你们都看着我的旗子作战,如果我的旗子挥动缓慢,就任凭你们选择有利时机出战,如果我急速往地上挥动旗子三下,你们就全军齐发,冒死前进,稍有后退者杀!”然后李光弼又把一把短刀放置在自己的靴子中,说:“战斗是危险的事情,我身为国家的三公,不能够死于叛军之手,万一战斗失败,大家在前面死于敌手,我就在这里自刎而死,决不会只让大家战死。”于是众将领出战,不一会儿,郝廷玉逃下阵来。李光弼望见,大惊说:“郝廷玉逃下阵来,我的计划就危险了。”于是命令左右的人去把郝廷玉的头颅割下来。郝廷玉说:“是我的坐骑中箭,并不是我怯战退了下来。”使者驰马来报告李光弼。李光弼就命令换了一匹马,让郝廷玉重新上阵。李光弼不断地挥动着手中的指挥旗,众将领都冒死进攻,呼喊之声惊天动地,叛军顿时大败,被杀一千余人,被俘虏五百人,掉进水中被淹死的有一千余人,周挚仅带领数名骑兵逃走,史思明不知道周挚已被打败,还在南城进攻,李光弼把俘虏的叛军赶到河边上让史思明观看,史思明才退去。
个体的梦想,靠劳动实现。时下,有人把“躺着挣钱”()“天上掉馅饼”当作人生愿望。殊不知,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更没有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有人说,幸福不是_______的,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有劳动的汗水,才能浇灌出幸福的硕果。
B.颔联用比喻的手法描摹风吹水动的景象,湖水在“恶风”的翻转下掀起层层绿波。
C.颈联着笔细处,描摹眼前之景。白鹭近人,挥之方去,巧写白鹭迅捷而去的英姿。
D.全诗绘景声情并茂,景中含情。诗人居茅屋,伴孤灯,表明其生活简逸,淡泊名利。
7.诗的尾联中所说的“好景”有哪些(请结合全诗赏析)?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