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学校课改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教育》(课改版)北京市十一学校初中课改专刊
卷首语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摘录
于会祥副校长课改随笔摘录
认识与思考
对“综合改革、整体架构、聚合课程育人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行动思考………………于会祥
学科探索
自主、合作,打造学生智慧大脑…………………………………………………………初中数学备课组老师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管理者…………………………………………………………初中语文备课组情趣——激活(畅游)英语学习的三度空间……………………………………………初中英语备课组
课程整合与实践
初一思想品德课与主题班会整合的探索与反思……………………………………初一思想品德备课组计算机与地理课整合的设计与案例………………………………………………初一地理计算机备课组
反思与成长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起点的演变与思考……………………………………………………李娜学生自学环节的落实措施初探………………………………………………………………………崔丽娜导学讲义在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郭祥峰例谈教学相长…………………………………………………………………………………………周志英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新思路…………………………………………………………………………王烨如何避免步入讨论的“误区”?……………………………………………………………………来风华自主引领兴趣为伴——调动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积极性的实践探索……………………………范学芳新旧教学课件设计的分析与思考……………………………………………………………………王彦珏《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及反思………………………………………………………于晓静做学生写作的管理者——对作文讲评课教学流程的设计与思考…………………………………李月芹英语语感阅读点滴尝试与思考—一节阅读教学课的感想………………………………………邓卫平“行万里路,读千卷书,育百年人”——我的教育观随想………………………………………南晓军初中学部课改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郭学军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摘录
第1条愿景我们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第3条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着眼未来,立足实际,通过对国家课程的开发和学校课程的建设,系统开发满足学生需求、充分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

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课堂教学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与课堂是学校今后6年需要加大气力改进的战略领域。

第31条坚持有效实施国家课程与积极开发学校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实现课程的校本化。

各学科要明确本学科课程建设与课程开发的方向,形成具体实施方案。

第46条敬重教学规律。

学校将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改革,贴近学科学习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以培养学生兴趣和成就感为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将通过课程开发、教材整合、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更新使教育教学不断贴近学生认知规律。

第47条调整教学关系,建设新的课堂文化。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学生的舞台,并非老师展示自我的地方;减少讲和听,增加说与做。

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从来不提问的学生不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学生;让每一个问题在学生自己的手底下得到解决;不占用学生自主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是对学生的基本尊重。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教学计划,将老师的教学计划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计划,让知识树在学生心里扎根。

倡导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设计特别是问题设计方面狠下功夫,设计并呈现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第50条学校通过学分管理,引导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52条项目研究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矛盾点正是创新处,要从自己的“痛”开始,从“困惑”和“抱怨”里,从学生最不满意之处寻找项目研究的课题;改变可以改变的,选择能够改变的,选择必须改变的,选择能够在年内见效的项目;要致力于行动的改变,避免空泛与纸上谈兵;注意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寻找潜在的内在原因。

于会祥副校长课改随笔摘录:
●电脑派位,就近入学,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不再有选择学生的权力,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创新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义务和责任。

●教学改革不是走弯路,是为了把弯路变直;即使走了点弯路,也是为了找到更通衢的大道。

●在具体课程实施中我们更加重视的是“教书”或者说是为中考做准备,课程所蕴含的育人价值被边缘化,更谈不上有意识的深入设计和挖掘课程的育人要素,“课改”变成了“教改”,而“教改”又变成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得课程改革在学校中严重窄化,这也是课改难以有起色的重要原因。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有了路之后走的人就更多了,于是寻找新路的人反而少了。

对“综合改革、整体架构、聚合课程育人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行动思考
于会祥
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初,任职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专员时曾指出:“学校里的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不分立就无从指导,无从学习。

但因为分立了的缘故,某种课程往往偏于一种境界,如数理化偏于逻辑的境界,历史地理偏于记忆的境界,公民训练偏于道德的境界,等等。

”“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产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

”希贵校长也提出“学科教学要走向学科教育,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目标”,“课程建设应与学校培养目标相一致;课程建设应立足学生成长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尤其要关注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需要”。

为此,学校在充分调研、分析学校课改现状的基础上,于2009年4月启动了以“综合改革、整体架构、聚合课程育人效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项目名称的深化初中课程改革行动研究。

一、课改探索的立足点
学校是通过课程为载体来实现育人功能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综合素质提高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日后发展的高度,因此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是必须的。

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困扰,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更加重视的是“教书”或者说
是为中考做准备,课程所蕴含的育人价值被边缘化,更谈不上有意识的深入设计和挖掘课程的育人要素,“课改”变成了“教改”,而“教改”又变成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得课程改革在学校中严重窄化,这也是初中课改难以有起色的重要原因。

从教师劳动的特点来看,教师的劳动是似乎相对独立的。

各个学科都有相对独立的教学计划,教师按照课程表的安排到点上课到点下课,学科之间很少往来,教研活动都相对独立,比如数学教师很少听语文教师的课,各自学科强调各自学科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每个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或缺,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育人任务。

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我们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就会发现,学生的成长进步中,很难分得清楚这些进步数学教师的教育占了百分之几,语文教师占了百分之几,就是说学生素质的提升是各科育人效力的聚合,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指出的“纠结在一块儿”。

因此,这次我校初中课程改革的深化正是立足于此,并试图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进行。

二、学生培养目标
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善于妥协的意识和能力;要坚持“科学与人文素养的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终身可持续地发展。

特别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世界眼光,理解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永远坚持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十一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行为规范、思想活跃、勇于担当,成为志远意诚、思方行圆的杰出人才。

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具体目标中,特别突出了个性潜能发展目标,注意培养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有初步的选择学习的能力,逐步发挥潜能,形成个性特长:
1.10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每学年至少完成一个课题或项目研究。

2.100%的学生都要参加一个社团并至少设计主持一次全社团参加的活动。

3.100%的学生都能在校本课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并为该课程的发展作出贡献。

4.10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至少做一百个小时的志愿者或社区服务。

5.10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至少自行设计完成一个科学实验。

6.10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都要学会游泳。

7.10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至少还要娴熟掌握一种其他运动技能。

8.10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都能演奏一种乐器。

9.10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都要娴熟掌握一种其他艺术技能。

10.10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都要阅读20本世界名著。

11.10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都要阅读30本(数学)科普读物。

12.10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都要阅读5本英语原著。

三、课程设计与整合的原则
1.基于政策,遵循规律。

课程设置要基于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政策,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以校为本,彰显特色。

课程设置坚持以校为本。

根据十一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实际,提高国家课程的执行力,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要以国际视野、科学思维、战略眼光来规划建设课程,根据学校、教师与学生实际,发挥学校的优势,彰显十一学校的个性特色,构建以校为本的课程方案及实施计划,实现“课程目标整体性、课程结构多元性、课程实施差异性、课程评价发展性”的构想。

3.统筹兼顾,均衡和谐。

要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按照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统筹兼顾,合理设计,保证学生均衡、和谐、主动、全面地发展。

4.综合设计,有机整合。

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着力规范、强化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信息技术教育。

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以生为本,自主选择。

要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让每个学生都取得成功就要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的特殊的需要。

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鼓励教师发挥创造性,开发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程,建立校本“课程超市”,增强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让课程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四、课程设计与整合的任务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体现“十一”特色的初中课程体系。

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的实施,形成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科学合理、特色明显的课程结构体系。

1.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

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的经历和体验相联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各门课程要加强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注意开发铺垫、过渡、引桥课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切实可行、富有效果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适合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服务,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多元智能。

3.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

4.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

(二)以德育为核心,构建综合德育体系,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1.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培育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汲取世界多元文化的先进成果。

3.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胸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尊重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国际竞争与合作意识。

4.拓展德育的实施渠道,突出各学习领域的德育特色,发挥学校、社区、家庭的综合德育功能。

5.与时俱进,改进德育方式,坚持养成教育,加强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提高课程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为突破点,寻找学科教学规律,构建师生愉悦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究、乐于合作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追求卓越。

2.不断探索创新有效教学模式,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实施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主动地、和谐地、充分地、可持续地发展。

3.拓展教学空间,重视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
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展,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增加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同步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加强课程的整合,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

1.加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意的同步发展,实现课程目标的整合。

2.加强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三者的有机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整合。

3.加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课程结构的整合。

4.加强各类课程的整体设计,重视学科课程内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经历和经验、社会和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

五、课程设置校本化的有关说明与基本要求
1.每学年教学时间40周。

其中学校机动时间2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三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寒暑假及节假日共13周。

每周37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思想品德课程每周2课时,其中1课时要和班、团、队会以及年级活动结合进行,思想品德教师要参与班、团、队会以及年级活动设计,以保证思想品德课程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程效益,落实育人目标。

要以思想品德课程为基础,构建具有十一特色的德育综合课程体系,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育人理念。

制定学生行为规范,编写《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读本》,坚持“养成教育”,不断丰富学校的学生文化和德育文化。

3. 语文教师着力探索如何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管理者。

具体表现在:大单元设计、学习手册和自主阅读的指导和落实中,教师成为学生规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的帮助者,自主学习方法、规范学习习惯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利用多种高效的课型实施教学时,教师做学生积极思维的组织者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在利用评价制度测量学生每个
学习环节的效果时,教师成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者,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促进者;在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中,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在这样的管理中,教师服务于学生,通过各种工具激励学生,最终成就学生,达到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目标。

英语学科以课标为依据,以话题为主线,整合精选人教版《新目标》,适当加入外研社版教材内容,形成“模块——单元”的结构化组织,达到整进整出和适当加强难度广度的目标。

并辅以各种课外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把研究性学习纳入数学的必修内容,促进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坚强意志、提升智慧。

4.物理、化学、生物课程要进一步凸显实验性的特点。

利用少年科学院的平台,在初二年级开设化学引桥课程,在初一年级开设物理引桥课程,每周1课时,以提高课程效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活动设计,开展科技创新大赛。

5. 历史和地理学科坚持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注意整合学习内容,逐步走向综合课程;适当降低教学的理论难度,运用主题式、活动式、合作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处理信息、分工合作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如耐挫折而不回避困难、善分析而不止步于现象、善解决问题而不停留于只是提出问题等。

6.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周增至4课时,实行两班、两教师、男女分班上课;另外每周安排两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确保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集体体育活动。

7.初一开设音乐、美术课程,初二改为艺术课程,旨在以大艺术教育观建设综合艺术课程,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艺术课程开设主要以艺术课程标准为依据,注意兼顾原初二、初三的音乐、美术的课程的技能培养目标。

8.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每周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年级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以研究性学习为龙头,融合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大领域。

注意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一、初二年级探索落实到某一个学科(如地理、历史、生物等课程)实施,课程实施主要采用学科学习任务驱动等方式,促进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

通过拓宽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技术服务功能,促使学生的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逐步实现“学技术,用技术,与技术一起学。

”形成“纵向连贯,横向整合”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10.校本选修课程每周3课时。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重在开发”的策略。

发挥教师特长,培养学生个性,办出学校特色。

其要点是:将以往的选修课程统筹整合,同时注意实现德育课程综合化,主题教育课程化、社团活动课程化、隐形课程主题化。

六、课程实施
由于学科、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等诸多因素的自身差异,课堂教学没有一个包治百病的模式,但不管哪一种教学的方法,都离不开教学的基本要素,因而,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深入理解是教改的生命力所在;教改的目标不是形成各学科大一统的、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作为学校团体中的优秀教师更应该明确自己和所在团队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并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是不同的,经验和感受的角度是有差异的,要取得教改的良好成效,必须依赖教师,珍视教师已有的经验,充分考虑教师对教学理解的“最近发展区”。

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一)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敬重学科的教学和学习认知规律,强化学生两种意识:一种意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另一种意识学会自主的学习;关键要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二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因此,我们尝试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一种工具,这就是导学讲义。

导学讲义是教师的化身。

导学讲义谁设计谁编写?我们教师,我们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任务(教材)而编写,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章可循。

因此在导学讲义中我们特别关注两个字:“导”和“讲”。

在这里教师的“导和讲”都从“有声变成无声”,更加关注学生自身对知识意义的主动理解和把握。

对学生而言并不是“先学后教”,而仍然是我们教师的导在前、讲在前。

对此,我们把我们的教学概括为:以导说法,以法领学,以学促学,以学活学。

导学讲义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一座强梁,是教师了解学情的重要渠道。

导学讲义的编写体例不是一成不变的、导学讲义也不是每课时必须都有的、每个学科的导学讲义应该是有区别的。

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