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君子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论君子人格
孔子的君子人格学说,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面相和价值取向,对以君子人格为核心的君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君子与位与仁
位意识是孔子君子人格学说的结构性因素。
在孔子之前,“君子”一词已广见于《诗》《书》等先秦典籍,是先秦贵族、官僚的通称,与之对应的是“小人”,即普通民庶。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
”(《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小人划分的依据是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主要是政治、经济地位。
德能适位是位意识的核心理念,强调主体的素质和能力与其所处的地位、职位相匹配。
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论语·里仁》)意思是,一个未曾入仕的读书人,以及欲谋求更高职位的人,其所思所虑应该是“所以立”,即自己是否有立于其位的德能素质。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周易·系辞下》)孔子认为,不胜其任,很少有不遭及灾祸的。
敬业守位也是位意识的基本理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孔子完成了君子由先秦贵族、官僚的通称向理想人格的学术转换。
在中国教育史和思想史上,孔子第一次明确君子作为教育目标,“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雍也》)君子成为理想人格的代称,深刻地反映了春秋晚期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与变革的时代要求。
宗法贯穿政治、经济权力分割的制度已开始动摇,作为“四民”之一的“士”阶层形成和发展。
孔子的时代,士主要指读书人,即所谓“士民”。
其职业选择,或入仕,或专事文教,后者作为精神和文化生产者,从事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创新。
这种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深刻变化,反映在意识形态上则是学术文化和私学的兴起。
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的,“各家哲学的兴起,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第 39页)
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天下归仁”的政治、社会理想,是孔子建立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和首创私学的动力。
孔子在综合前人特别是西周以来伦理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力图重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准则,而确立君子为理想人格和教育目标,则无疑为其实践仁学理想提供了一个切实的具体的抓手。
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广大的接受主体的接受和实践,思想和学说才可能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君子与仁是不可分割的,孔子的君子人格学说是其仁学的主体化。
“仁者,人也。
”(《礼记·中庸》)仁,从人,从二。
仁与人互训。
仁字的创造,包蕴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生存智慧。
我们所经验到的世界,是一个交互主体共在共生的世界。
亦如诺贝特·埃利亚斯所说的,人总是以多数的形式,以形态的形式出现的。
“人生来就需要互相依存;其次,这种需要也是通过社会学习、教育和社会化过程唤起的。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王佩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 46页)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亦即所谓忠恕之道,是仁的基本精神。
能近取譬,以己为起点,推己及人,则是实践仁的基本方法。
仁德体现在对父母是“孝”,对国家是“忠”,对朋友是“信”,对人类是“仁民”,对自然是“爱物”,等等。
仁既是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社会的关系,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主体对和谐的共在共生状态的体验与实践。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总之,仁是君子作为儒家理想人格的精神识别的标志,是君子修己化人的标准。
梁启超说:“孔子所谓学,只是教人养成人格。
什么是人格呢?孔子用一个抽象的名来表示他,叫做‘仁’;用一个具体的名来表示他,叫做‘君子’。
”(梁启超:《孔子与儒家哲学》,北京,中华书局 2016年版,第 19页)
君子由先秦贵族、官僚的通称向理想人格的学术转换,对于社会分层及精英的传统认知框架,具有革命性、甚至颠覆性的意义。
它首先意味着,作为社会精英或在上位者,要接受来自道德理性的审视和
检验,选用人才的标准首先是人是否具有仁德。
鲁哀公向孔子问治国理政的方法,孔子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修身以仁的仁学或人学命题与“为政以德”、“为政在人”的政治命题,是直接合一的。
孔子不赞成西周官制的世袭制。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论语·先进》)主张政治精英应该先接受礼乐教育,具备与位相适的人文素质和才能结构。
仁,是立人之道,也是为政之道。
德治,相对于规则更重视为政者个人的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
其次,这种学术转换突出了人的精神地位,意味着对人的社会地位的评价,比外在价值更重要的是人的内在价值和精神品位。
在政治、经济贵族之外,还应有一个文化、精神的“贵族”。
培养文化、精神的“贵族”,应是教育所致力的方向和目标。
孔子重视自我之独立自主性,要求君子应该追求超越自然、功利层次的更高的人生境界。
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政治、经济贵族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文化的、精神的贵族,则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成长的可能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由于在上位者、精英群体的道德影响力和人格社会效应,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孔子强调社会精英群体(主要指官员和知识分子)应该比一般民庶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以发挥引领社会风气的正面价值。
社会阶层上下之间的流动性,以及社会地位周期性的重新分配,是一种自然规律,正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孟子·离娄章句下》)。
民谚亦云“富不过三代”。
有意识地实现流动性,是健康社会的重要特征。
教育则是塑造社会分层结构和实现流动性的核心机制。
二、君子人格的特征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频率极高,总共出现 107次,仅次于“仁”字的109次。
孔子对君子人格的精神特征,包括价值取向、素质结构、生命姿态和行为方式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
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依仁质义
在孔子的伦理学体系中,仁是“全德”、“至德”。
君子志道据德依仁。
儒家修齐治平的人格发展模式,以修身为本,以仁植根于心的德性涵养为修养核心;另一方面,君子人格是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和建功立业中实现的。
为了实现天下归仁的社会、政治理想,实现“修己以安百姓”,为人民创造福祉的社会责任,君子应砥砺奋发,刚健自强,不屈不挠,克艰纾难,甚至可以为了求仁牺牲自己的生命。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这种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是君子人格建构的重要内容,也是孔子心目中的君子的重要精神特征。
仁作为人与人、人与群体、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构的精神纽带和道德原则,反映了人类的普遍需要。
作为理想人格代表的君子,既亲仁睦邻,欲立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善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这种共生智慧和道德原则,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社会,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这一当今全球性的难题之一,提供了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义是仅次于仁的德。
义者,宜也。
仁是对别人的态度,义主要是规范自身行为。
孔子强调“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君子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君子行事,无必无固,通权达变,唯义是从。
义的基本涵义是判断是非、辨别善恶的标准,它和仁一样是人之为人的根据。
在道义与利益的关系上,强调道义价值优先;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上,强调群体价值优先,构成儒家道义观的核心内容。
2.庄敬自强
子路向孔子询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
”
(《论语·宪问》)敬是一个仁者、君子立身处事,践道体仁的德性涵养和交际姿态,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畏。
“仁者必敬人”。
修养敬德要求在人际交往中发扬庄敬、谦虚、宽厚、忠信的态度和美德。
在孔子看来,尤其是居上位者,更应宽仁居敬,严格自律:“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庄敬须自强。
修养敬德要求自尊自重,自珍自爱,笃志而体,自强不息。
“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所彰显的正是人自性和生命的庄严。
孔子所立的敬德还要求“敬事而信”(《论语·学而》),“执事敬”(《论语·子路》),“事思敬”(《论语·季氏》),即忠于职守,敬业尽责。
敬业是一种生命境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修己以敬,对涵养德性,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钟叔河整理校点,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78页)孔子还认为,君子修养敬德,除了平日态度谦恭,工作严肃认真,对人忠诚信实,还包括对自然和必然的敬畏,对德行高尚的人的敬畏,以及对历史的敬畏。
敬德在宋明理学家那里,被发展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
3.笃信好学
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信仰坚定,爱好学习,是君子的重要品质。
孔子的道,兼有真理和道义、天道和人道的双重意蕴。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他强调读书人,要以追求真理、道义为志向。
贪图物质享受,只留恋小家的安逸,不配做读书人。
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意思是,就是十户人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老实的人,只是不像我这样好学罢了。
孔子广泛论述了学与闻见、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的关系,提
出了“多见”“多闻”“多问”“多识”“学而时习”“温故知新”“举一反三”“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等一系列重要观点。
值得指出的,孔子尤其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孔子以《易》《诗》《书》《礼》《乐》《春秋》即后世所称“六经”作为基本教材,勉励弟子“博学于文”,知礼乐射御书数,“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汉书·艺文志》),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承继其精神价值。
另一方面,孔子强调读书学习,当独立思考,不盲目迷信。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要“切问而近思”,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孔子重学,其旨归还是养成崇高优美的人格。
孔子关于学习的意义和方法的论述,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毕生实践,则更是为后世树立了伟大的典范。
不断学习,不断创造,不断完善,不仅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也是健全人格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
无论是个体,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大兴学习之风,与时俱进,善于创新,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4.德才兼备
子路问孔子怎样才是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人。
孔子回答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应具有多方面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德才兼备、文武兼长而全面发展的人。
管仲是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仲父”。
管仲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并卓有成效的改革,帮助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子路和子贡都同孔子讨论过管仲能不能算是一个仁人的问题,子路和子贡是持否定的态度,因
为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为之殉死,反而做了桓公的宰相,这是不符合儒家思想的。
尽管孔子也曾批评过管仲器量狭小,不遵守礼仪,但当他的学生认为管仲是为不仁的时候,孔子予以反驳。
他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停止了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利益,促进了社会文明和发展,这就是管仲的能力和仁德(《论语·宪问》)。
修齐治平的人格发展模式,本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担当和效验,并以此设计主体的素质结构和标准。
“可以托六尺之孤。
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只有德才兼备、文武兼长,才可能担当大任。
有才无德,不能为君子;有德无才,亦不能为君子。
人格是由人的知、情、意、行等多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孔子对君子人格特征的论述,体现了儒家特有的精神取向:关切政治,参与社会,尊重传统,注重文化。
孔子的君子人格学说,为天下读书人明确了人格修炼的标准——这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并成为传统知识分子群体自我认同和社会评价的机制,并由此推动君子由人格理想向生活方式尤其是精神生活方式的转化。
作为一种人格文化形态和功能单位,它对所属的社会群体产生约束力,对社会其他群体产生影响力量。
这种生活方式和人格文化的发展,则与儒家兴衰沉浮的历史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文质彬彬
文质是儒家伦理学也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概念。
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孔子。
孔子认为,文质兼备是君子人格和形象的结构性特征。
质、文关系首先是身与心、生命与文化的关系。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提出的人性论命题,认为人的先天具有的自然本性是相近的,由于后天文化习染的作用而有不同特点的社会本性。
所谓质,指的就是人的这种自然本性或天性,即人的身体机能,感性、需要等,它是人格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所谓文,指的是人通过学习——与教化、环境的互相作用——养成崇高完美的人格。
生命是本,文化是魂。
亦如荀子所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荀子·礼论》)。
孔子对
“文”有一个富有特色的解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一方面肯定人的感性、需要的正当性;另一方面突出学习和文化的价值。
孔子强调质、文不可以相胜,而应协调发展,“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彬,即文质兼备的意思。
汉代许慎认为“份”是“彬”之古文,“份:文质备也。
从人分声,《论语》曰‘文质份份’。
”(《说文·人部》)文与质协调发展是孔子君子人格发展模式的核心理念。
在孔子看来,人或生命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
他将人的生性或自然素质比喻为缣帛(色白)一类的绘画材料,只有通过文化加工才能生成新颖完美的图画(《论语·八佾》)。
人格作为决定人的典型行为方式的动力结构,包含物理的和精神的两种系统。
人的自然感受、情欲等,需要节制和和引导,从而需要建立一种个人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机制,以防止感性、情欲不经过自我调控机制允准而擅自行动。
这是个体社会化、人文化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心目中的这种个人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机制与外部强制无关,而是基于主体的自觉,即植根于心的德性。
外在的(自然、社会的)矩则通过“内化”融入了主体的情意结构,进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做人的最高境界。
孔子讲“学”和“文”,即以养成自由、和谐的心灵为旨归。
这是孔子儒学作为修身之学、心性之学的特点,并成为儒家的久远的学术传统和实践指向。
孔子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论述了人的毕生发展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从心所欲”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做我所想要做的”,这也是“自由”的心理学概念。
矩,即外在的规则、秩序,人的“从心所欲”不是因为它不受任何矩则的约束和限制,而是通过“内化”使外在的矩则内化为主体的自觉,并由矩则意识进一步转化为本能意识,从而使自然感受和道德律令完全结合在一起。
在孔子看来,人的感觉能力、感性智慧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耳顺”即代表人的感觉能力和感性智
慧,是通往“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自觉的生命境界的必由之路。
朱熹在《四书集注》里这样解释“耳顺”的认识论特点:“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
”(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78页)“耳顺”之知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声入心通,无所违逆”,即接收和理解信息具有敏锐性、深刻性和完整性的特点,还体现在整个认知过程具有直接、迅速、有效的特点,即“不思而得”,它不是诉诸逻辑思维,而是诉诸直觉、顿悟和本能。
有如当你开车到达交通路口遇见红灯亮时,自然会立即刹车一样,从接受信息到认知判断到采取行动,也许不到1秒钟的时间,却完成了一次复杂的生理与心理过程,完全是你的本能和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耳顺”既是感觉的,又是超感觉的;在感觉、感性中沉潜着理智、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不只从认识论更是从人类本体论上讲感性智慧。
人类的感觉器官,既是接受来自外界和内部信息的一种生理装置,也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装置。
自由与其说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不如说根本上是一个怎样选择和行动的问题。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的“从心所欲”不是因为它不受任何矩则的约束和限制,而是取决于人对规则、必然的遵循对他来说是“自然”的,并在实践中感到快乐。
孔子的人格发展模式,实际上揭示了人格发展的三重境界: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新的感性——悟性或慧性。
理想人格是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全面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非常重视人的感觉的敏锐性或感性智慧,重视人的悟性或慧性。
“闻而知之,圣也。
”(郭店楚墓竹简《五行》)繁写体的“聖”字,从耳从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圣意识对人的感性智慧、悟性或慧性的重视。
只有圣人才能完全达到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陆九渊在《论语说》中说:“仁,人心也,从心所欲不逾距,此圣人之尽仁也。
”(转引自庞朴主编:《中国儒学》第四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7年版,第330页)这也是主体身心内外和谐的深层次原因。
达到极端的仁,还意味着对道德价值的超越,个人与宇宙同一,即所谓“天人合一”。
人因此才可能真正成为具有不忧之仁、不惑之知、不惧之勇的君子。
儒家以圣人为做人的最高成就,“希圣”则是君子的终极价
值追求。
也因此,君子人格是一个极富内在张力的结构。
质、文关系,还是德性与礼文、主体的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关系。
孔子强调君子人格养成的关键是植根于心的德性,“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但另一方面,孔子肯定礼的作用。
对于个人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和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恭慎勇直皆为美德,旦须以“礼”作指导,如果无礼以为之节文,则仅见劳葸乱绞。
君子崇高优美的人格,应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是从心灵到语言、行为、仪态等的美的综合呈现。
在这个意义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论语·颜渊》)宋、元以降,“文质彬彬”往往用以形容人的行为文雅有礼,窄化了它原本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但是,文明礼仪的缺失,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插队抢位、衣冠不整等不文明现象,只会自损人格,在国际交往中则会有损国格。
讲究文明礼仪,是彰显人的形象和风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或缺的。
承接传统文化的精髓,建立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礼仪、礼节、礼貌规范,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正如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
”在受动与能动的辩证关系上,只有“按人的含义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50、77页)自由本身具有人类本体论意义。
自由与规则的历史的动态的统一,不仅意味着对规则的接受和顺守,也意味着在“彻底的人道主义”立场上,对既有规则的审视、批判和创新。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贲卦·彖辞》),以人为本,以化为用,修身以仁,向善而化,追求“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荀子说:“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礼论)。
文质兼备,既是对君子的素质定位和人格教育的标准,也是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社会的标志。
孔子文质兼备、协调发
展的思想,包括重视人的情意建构和感性智慧的塑造的思想,对于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四、成于乐
从“志于学”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人由感觉的被动状态一步步走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的过程。
孔子认为,这一切离不开艺术化育,即审美教育的作用。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是孔子关于修德进学次序和途径的概括,反映了受教育主体心身发展和蜕变的规律,尤其是重视审美教育的相对独立价值和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是很有价值的思想。
在孔子看来,诗教是基础教育,既是知识和智力教育,包括行政职业素质教育,又是德育和美育。
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诗教也是德教。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
“无邪”,是政治、道德判断。
仁和礼是衡量思想邪、正的标准。
他还说,一个人若不懂《诗经》中的诗,就像正墙面而立,不能向前行进一步(《论语·阳货》)。
诗教不同于德教、礼教的地方,在于“诗可以兴”,具有激发感情、志气的独特的美育功能和作用。
《毛诗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风”是情志的表现。
可以激励接受教育的主体闻道而起,笃志好学,向善而化。
“成于乐”,是孔子关于人格教育最宝贵的箴言。
孔子重视礼的教育,“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一个人不懂得礼,没有可能立足于社会。
但完美人格的养成,最终离不开乐教、诗教,即审美教育。
礼以治躬,乐以治心。
既使是只就礼教言,美育不同于礼教过程,但当礼教过程渗透美育因素,则能优化、强化礼教效应,推动外在的礼仪规范内化为受教育主体的情意结构。
美育的这种教育效应,同样体现在与智育、德育、体育的关系上。
美育的作用独特而重要,这是由美育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
美育兼具审美和教育的特征,主要在审美活动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