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重点知识点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游戏论
(00399适用浙江河南广西)
速记宝典
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
(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
(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生物性本质观的主要观点和评述。
答: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福禄贝尔、经典游戏理论等。
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关注了游戏对于个体的生物学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戏活动的生物性特点。
但未能客观全面地展示儿童游戏作为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的游戏的本质属性和主体性价值。
考点2:简述社会性本质观的主要观点和评述。
答: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观点。
在理论上划清了儿童游戏与动物游戏的界限;肯定了成人与教育影响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的作用;肯定了游戏作为儿童掌握社会文化生活经验手段的有效性。
但他强调有目的的开展活动,否认了游戏是一种自发、自由主义的活动的基本特征。
考点3:简述主体性本质观的主要观点和评述。
答: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1)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
(2)游戏是儿童的独立性活动
(3)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强调儿童在游戏活动主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
·强调儿童在游戏中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
·揭示了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独特价值
·肯定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游戏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成人指导儿童游戏,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根本前提和基础。
考点4:简述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三个方面的不同。
答:1.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
在成人的生活中,工作是最主要的活动,游戏只是一种陪衬和调剂。
成人可以主动地将在生活中感受的紧张和不安通过工作或其他方式(如旅游、听音乐和运动等)进行排解。
而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是最主要的活动或基本的活动形式,也是调节情绪的最主要途径。
2.游戏中的主体的情况不一样
游戏中的成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确定的生活目标,其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休息或放松。
而儿童缺乏足够的经验,对未来生活目标的认识不明确,他们需要通过游戏来积累经验,并尝试自己今后可能的发展道路。
3.游戏的内容不同
成人的游戏多为有竞争意味的规则游戏,带有相当的功利性。
而儿童的游戏多为带有想象色彩的象征性游戏,较少功利性。
考点5:简述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说。
答:1.灵活性:指游戏活动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多变性。
2.肯定的情感:指游戏者的情绪体验总是快乐的,笑容是这种肯定的情感的标志。
3.虚构性:游戏总带有想象的因素。
4.内部动机:指游戏不受外部规则或社会性要求的制约,游戏者是为游戏而游戏,玩即目的。
考点6:简述科学指导儿童游戏的基本保证。
答:科学理解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并在实践中维持和加强这些特征,是科学指导儿童游戏的基本保证。
考点7:简述角色扮演的概念。
答: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我们往往是因为看到幼儿在模仿别人的行为、态度(例如模仿医生给娃娃打针)时,就判断幼儿是在游戏。
这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鲜明的外部特征。
考点8:简述本体性游戏。
答:指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游戏本身即目的。
强调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注重儿童在游戏中的主动性、自由参与、兴趣爱好等。
考点9:简述工具性游戏。
答:是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直接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在于通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游戏形式促使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教育任务顺利完成。
强调游戏的教学价值
音乐、体育、智力游戏等
考点10:简述象征性游戏的发展。
答:幼儿中期,角色意识成为游戏的中心;4岁以后象征性游戏开始衰减,规则游戏产生。
象征性游戏从情境转变到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先后产生和发展,渐趋成熟和成型,在三四岁达到发展顶峰。
考点11:简述游戏语言的发展。
答:儿童游戏的发展过程伴随着语言的发展,游戏离不开语言的参与。
游戏语言是反映游戏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广义的语言,还包括身体语言,这里仅讨论一般意义上的语言。
在各种不同的游戏行为中,语言的表现形式和功能都在发生变化。
考点12:简述游戏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具体体现。
答:游戏能够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可以概括和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4)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5)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考点13: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答: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
游戏(及玩具)是学前儿童交往的媒介。
通过游戏活动,特别是社会性游戏活动,儿童实现与同伴的交往活动,并形成他们的社会性行为。
游戏中的这种儿童之间的交往活动,构成儿童实际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儿童逐渐熟悉、认识周围的人和事,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想法、行为、愿望和要求,理解他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逐渐掌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
(2)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学前儿童往往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以自己的想法、体验、情感来理解周围现实的人和事,这反映了儿童在社会性认知上的自我中心化特点。
(3)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
儿童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中,他们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某种角色。
(4)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游戏中蕴含着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
儿童在内容健康的社会性表演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文明行为,可以缩短儿童掌握道德行为规范的过程。
(5)游戏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
意志是个性的重要构成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行动的果断性、对无意义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遵守规则、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是幼儿社会性构成的重要方面。
幼儿自制力差,意志行动尚未充分发展,但在游戏中,幼儿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意志行为,游戏能培养和锻炼幼儿的意志。
考点14:简述玩具的种类及其特点对儿童游戏的影响。
答:1.形象玩具。
主要有玩具娃娃、玩具动物、交通玩具、医院玩具、模拟日常用品的玩具(如碗、杯子、衣服)等。
从其性能上说,既有普通的,也有借助于发条、电和惯性动力或遥控而活动的玩具。
根据其模拟的对象有无生命,可分为角色玩具和用具玩具两类。
用具玩具如餐具、炊具、电话等在游戏中一般作为角色行为的动作工具。
2.智力玩具。
主要有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套塔、套碗、棋类玩具、纸牌等,侧重于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在智力游戏中较为常用。
3.结构造型玩具。
主要指积木、积塑、橡皮泥、黏土、沙、雪等各种结构造型材料,既有人为的,也有天然的(有的将颜料、蜡笔、剪刀等附助工具也归入此类)。
儿童在建构活动中,运用的主要是这类玩具。
4.体育玩具。
主要是指在体育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器械、材料等。
按形体大小可分为大型体育活动设备、中型体育玩具和小型体育玩具。
这类玩具,有助于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发育。
5.音乐玩具。
各种能发出悦耳声响的玩具,如小铃铛、小喇叭、口琴、小铃鼓、花嘟棒等。
6.娱乐玩具。
主要是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小鸭游水”、“小猴打鼓”、“小鸡吃米”等。
此类玩具,主要给儿童以欣赏性的快乐。
7.某些日常物品(往往是废旧的)或天然材料及其自制玩具。
许多日常用品或废旧物品以及某些天然材料,如小椅子、纸张、小木块、纸盒子、小瓶子、旧轮胎、树枝、树叶等,本身就可以成为儿童游戏中的玩物。
运用这些物品或材料,儿童或成人可以自己制作玩具,如用旧布料缝制小动物,用易拉罐编制小花朵等。
考点15:简述专门化玩具和非专门化玩具。
答:专门化玩具:构型精美逼真,功能的确定性强,游戏的主题也比较固定。
非专门化玩具:无固定的用途,其玩法的确定性不强。
研究发现,年龄越小的儿童使用专门化玩具(模拟实物)的游戏时间越长,年龄越大的使用非专门化玩具(废旧物品或天然材料)的游戏时间越长。
考点16:简述场地空间密度。
答: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包括游戏人口密度和游戏材料密度两个方面。
它表现为儿童活动空间的大小,并且影响到儿童所能获得的游戏材料(或玩具)的数量,也最终影响到儿童具体的游戏行为及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点17:简述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
答: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有:玩具及材料——工具;场地-空间;游戏时间。
考点18:简述母子早期关系。
答:1.在婴儿阶段,母亲是儿童游戏中的中心人物。
母子交互的过程中,通过母亲与婴儿之间的嬉戏活动,为孩子提供了游戏的范式。
2.母子之间的社会性关系不仅影响着游戏中社会性因素的发展,而且制约着儿童与物之间的非社会性关系的建立。
(母子间的良好社会有助于儿童与客观世界的非社会性关系的建立)
3.母亲为孩子探索和游戏提供了安全感及其强化的作用。
考点19:简述低结构课程。
答:强调儿童活动的自发性和自主性,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发现学习和发散型思维训练,注重儿童社会性及情感的价值和发展。
(象征性游戏和合作的自然游戏)
考点20:简述简述影响学前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
答:影响学前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母子早期关系;家庭结构和氛围;儿童伙伴;电视;课程。
考点22:简述影响学前游戏的个体因素。
答:影响学前游戏的个体因素有: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个性差异、健康和情绪等偶然因素。
考点23:简述教学的游戏化。
答:教学的游戏化是指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淡化教育目的,强化游戏的手段,看轻结果,重视过程。
考点24:简述教育性原则。
答:1.游戏目的的确定
2.游戏内容的选择
3.游戏的组织实施
4.游戏的评价
考点25:简述游戏内容的选择。
答:在游戏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保证游戏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至少在体智、德美某一方面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合目的的教育性。
幼儿的知识经验有限,道德发展水平较低,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识别假恶丑现象,游戏内容中经常会出现幼儿模仿社会上一些不太符合道德规
范的情节,而很多幼儿又不能辨别出来。
在进行规则游戏,特别是一些智力游戏时,往往会涉及到一些科学知识,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回答,保证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
考点26:简述组织幼儿园游戏时贯彻主体性原则。
答:1.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特点
2.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3.保证游戏的趣味性
4.充分尊重幼儿的积极主体性
5.保证幼儿游戏的活动性
6.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7.注意游戏的发展性
8.坚持游戏组织的全面性
考点27:简述创设玩具及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提供的标准。
答:创设玩具及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提供的标准有:1.具有教育性;2.符合身心发展水平;3.符合艺术要求;4.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5.经济适用;6.多样化和新颖性。
考点28:简述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内容。
答:一、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并合理安排
二、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
三、学前游戏的教育实施计划的制定
考点29:简述教师对学前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的功能。
答:1.支持儿童游戏的态度功能
2.密切师生关系的情感功能
3.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功能
考点30:简述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
答:1.以自身为媒介
2.以材料为媒介
3.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考点31:简述游戏指导是在游戏中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可以分为的两种性质。
答:游戏指导是在游戏中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正向的,即通过指导促进或肯定儿童的某种行为。
另一种是负向的,即通过指导抑制或否定儿童的某种行为。
考点32:简述学前游戏评价的内容。
答:一、学前游戏教育作用的评价
二、对学前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
三、学前游戏环境创设的评价
四、教师对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的评价
考点33:简述评价游戏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
答:1.儿童按自己的意愿做游戏,在游戏中感到轻松、愉快,发挥了创造性。
2.儿童做游戏很认真,能克服困难,能遵守游戏的规则,游戏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独立性。
3.会正确创造性地使用玩具并爱护玩具
4.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能与同伴合作并不妨碍他人游戏的进行。
5.游戏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
考点34:简述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发展阶段的特点。
答:十分重视游戏对于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作用的研究。
人们把游戏看做是认知和言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和中介,并把游戏作为衡量幼儿象征性功能是否成熟的一个基本标志。
强调想象游戏在自我的发展和掌握中的作用。
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是把想象看做一种宣泄作用,现在的研究者则是把想象游戏看做一种有助于认知发展和情绪掌握的认知技能。
考点35:简述游戏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答:游戏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的发展趋势:1.从理论的发展
看,理论本身由纯思辨的性质向实证的性质转变。
2.从游戏的价值观的
变化来看,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认识由思辨的、不全面的或有所侧重的,发展到确切的、全面的认识。
3.研究的范围逐渐拓宽,不仅注意纯理论
的问题,而且逐渐注意应用问题。
4.从研究的技术来看,由不注重条件
控制的自然主义的研究发展到注重条件控制的实验室研究。
现在又出现
了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有条件控制的自然观察的方法。
考点36:简述亲子游戏的特点。
答:1.情感性
亲子游戏以亲子之间平等的玩伴关系为基础,因此,亲子游戏能够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密切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亲子交往的最好方式。
2.发展性
成人在和孩子游戏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会“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想法去影响孩子的游戏。
因此,除了对等的玩伴关系外,成人和儿童游戏过程中还结成了纵向的、不对
等的应求关系。
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亲子游戏具有明显的发展性特点。
发展性体现在:
(1)亲子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2)亲子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发展。
(3)亲子游戏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4)亲子游戏有助于亲子间安全依恋的形成,安全依恋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体验,有助于儿童人际交往兴趣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儿童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考点37:简述亲子游戏。
答:亲子游戏是家庭中成人(主要是父母)与儿童之间发生的以情感为基础而进行的游戏活动。
它既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亲子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
考点38:简述当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答:当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
1.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视儿童的游戏与交往(包括与成人、同伴的交往)。
2.强调家长权威,教育方式成人化,家庭关系紧张。
考点39:简述当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答:主要的家庭教养方式有:权威性、专制型、放纵型、忽视型。
考点40:简述婴儿游戏指导的要领。
答:运用特征鲜明的信息去引发婴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游戏中要多用语言加以引导;适当引导婴儿与其他同伴在一起玩玩具和做游戏,培养积极的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能力,要让孩子不独占玩具,不与别人抢夺玩具等;婴儿的随意注意发展还不完善,而且身体也易疲劳,游戏的目的性和坚待性较差,游戏时间不宜太长;婴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较差,游戏时成人要始终守在身边,确保安全。
考点41:简述婴儿游戏指导的要领。
答:为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展做充分的准备,就要为儿童创设和优化适合角色游戏活动的环境与条件,这是指导角色游戏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