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
1、宣传工作
2、政治工作
3、政治教育工作
4、思想工作
5、政治思想工作
6、思想政治工作
7、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2)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
3、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
(1)二者联系: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前提、基础和源泉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二者区别:
第一、从研究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第二、从时间上分析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个人与社会
2、思想与行为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4、内化与外化
5、教育与管理
6、疏通与引导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阶级性与科学性
2、理论性与实践性
3、独立性与综合性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史
3、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
4、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科建设进程
1、全面探索时期(1978—1984)
2、系统建设时期(1984—1999)
3、全面建设时期(1999至今)
一)全面探索阶段(1978-1984)
1978年,叶剑英指出“毛泽东关于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重大发展”。
1980年,“政治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并第一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学这一学科名称 1983.7.1,《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
二、学科建设经验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博采众长相结合
2、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4、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观察法
3、实验法
4、调查法
5、经验法
6、系统法
7、咨询法
思考题
1.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辨析。
2.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
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4.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5. 在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
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十分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组成部分,而且各个部分又有着内在的有机的紧密的逻辑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遵循这一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坚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指导。
第一,关于坚持怎样的马克思主义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规定性,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和试石
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的基本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和理论基石;。
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性质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品质。
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的生动体现。
它是指马克思主义者们创立和发展的、经受了社会实践反复检验所证明了的那些科学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共同揭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3、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和基本原理的外在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与其它思想体系根本区别的标志。
▪第一层次是阶级性(党性)、实践性、科学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
▪第二层次是开放性、发展性、创新性
▪第二,关于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1、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2、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3、坚定不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必须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尤其是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等问题的科学认识和确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就是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群众的、阶级的、社会矛盾等观点,运用这些基本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坚持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指导,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地解释了人们从事政治斗争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物质动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观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规定了根本目的、任务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意义,应从人类彻底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体上来把握,它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则对培养人、教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学科建设
(一)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其一,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其二,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其三,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其四,加强党的领导,最主要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其一,从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角度说,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不能另搞一套。
其二,从思想政治工作宗旨的角度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其三,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就是民主的方针说服而不是压服疏导而不是堵塞的方针。
二、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
其一通过宣传教育,是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为之奋斗而不能越俎代庖,包打天下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不能独立去做。
其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其四,关心群众生活,注重这个方法。
其五,广大人民群众既是我们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对象,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前,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先受教育,向工作对象学习
其六,共产主义的宣传与当前纲领实践相结合。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首先,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其次,毛泽东非常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四,强调革命纪律教育。
第五,强调马列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第六,阶级觉悟教育
第七,革命精神教育。
第八,个人道德修养教育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首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其次,民主,说服,疏导的方法
第三,实践锻炼的方法
第四,榜样教育的方法
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六、提高党性修养,关心群众生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1、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首先,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立足点。
他阐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民主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育“四有”新人
▪“四有”是个整体,培育“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四有”中理想、纪律最重要,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四有”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
4、明确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
▪其次,法制和制度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保证。
▪最后,生产力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物质基础。
5、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首先,邓小平特别重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纪律教育,把理想和纪律作为人才素质的两个重要标准及“四有”新人的重要标准。
▪其次,邓小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注重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第三,邓小平非常重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并且赋予其时代的特征。
▪第四,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注重民主和法制教育。
6、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首先,邓小平强调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其次,尊重、理解和关心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身作则。
7、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疏导说理不搞争论
▪疏导说理时不要吞吞吐吐,要旗帜鲜明,以保证疏导说理的正确方向。
▪疏导说理时要直述真实情况,不隐瞒,不遮掩,让受教育者在明了情况后接受正确
的观点和主张。
▪拿事实来说话,不搞强迫,不搞运动,不搞争论。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
8、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各级领导干部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着眼于教育干部。
▪面向全局,着眼于未来,以保证改革开放的路线的持续性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江泽民对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
l、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上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许多人的思想政治觉悟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伐,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鸣锣开道”,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
▪第二,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社会矛盾纷至沓来,要解决这些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第三,由于国门洞开,难免泥沙俱下,良萎俱进,各种社会腐败现象也随之沉渣泛起。
面对各种消极、腐朽的东西我们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用科学的、先进的思想武装把它顶住”。
▪2、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创新和发展
▪确立邓小平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地位
▪3、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方面的创新
和发展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四有”公民的总体目标到“四以”的具体落实。
▪“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上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创建活动的过程,使群众思想政治觉悟不断得到提升。
▪第二,通过“三讲”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三,发挥典型教育的作用。
▪第四,注重运用大众传媒。
▪第五,充分发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第六,强调自我教育。
▪第七,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5、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江泽民把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改革开放的实际结合起来并使之系统化,并用凝练的语言表述出来,使之便于操作。
诸如“三基”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础知识教育);“三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爱”教育(爱祖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三讲”教育(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
▪第二,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和要求。
▪第三,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人民思想的不断变化,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一)原理内容
▪1、社会形态理论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形态的基本内容。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直接推动的,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又是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原因。
▪由于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所以社会形态的更替有着内存的必然性。
▪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地发展,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秩序依次更替
▪就具体的特定的民族而言,各个地区、各个国家走向共产主义的具体道路、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非都严格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秩序依次更替,有的民族、国家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上会出现某种“跳跃”。
▪3、两个必然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必然要向共产主义转化,这同样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4、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埋葬者,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
消灭资本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伟大的实践任务,这一实践任务的历史承担者是无产阶级。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1、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服务的。
2、目的和任务:无产阶级政党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就是帮助人们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4、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与否,都要以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为根本标准;效果的好坏与大小,要看它对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人们的历史使命感、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起的作用如何。
二、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一)原理内容
▪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是如何阐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人类最初的意识,是“纯粹动物式的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
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
概括:原理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3)在阶级社会中反映经济基础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即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2)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的表现。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1、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察社会存在,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万能论”。
▪讨论:从社会意识的独立性看应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从社会意识的独立性看,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
(1)根据社会意识的不完全同步性、不平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判断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先进于社会经济状态的。
(2)根据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不能脱离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史。
(3)根据社会意识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善于利用其他各种形式,利用政治法律制度、艺术、道德、宗教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根据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集中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存在的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能为社会存在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一)原理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由于政治较之道德、文艺等上层建筑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经济,所以,它在上层建筑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政治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的形式有武装斗争、法律斗争、思想理论斗争等。
一个阶级想要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必须借助政治手段才有可能。
二)指导意义:
上述原理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论断的理论依据。
因此,要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牢记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一)原理内容
▪1、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
▪(1)人民与敌人的界限,都是历史的具体的范畴。
▪(2)两种社会矛盾的性质
▪2、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
▪2、在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的原则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一)原理内容
▪思考并讨论:根据已学知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是怎样的呢?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