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八大经济热点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八大经济热点话题
2010年,中国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极为严峻。
总体来说,这一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高增长、高通胀。
一季度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的迹象,GDP增速达11.9%,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
二季度和三季度经济增长率逐季下滑,经济在健康稳定运行区间。
相信“物价飞涨”是中国百姓对于2010年中国经济的最直接感受。
11月份,CPI突破警戒线达到5.1%,创下了28个月来的新高。
物价快速上涨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房价的上涨更是牵动全国的神经。
因此,2011年,稳增长,防通胀,成为中央经济政策布局的重要方向。
1、低碳经济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我国做出了“到2020年将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0%到45%”的承诺。
2010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
同时,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
2010年4月,当各大国际会议开始关注地球“健康”、探索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也开始改变很多人的生活理念。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表示,中国在确定上述目标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该目标的实现是完全可能的。
他还认为,中国要注意在经济增长和承担气候变化责任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因为“我们在本世纪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摆脱贫困,二是应对气候挑战。
两个问题必须同时考虑,任何一个失败,都会导致全盘皆输”。
他同时强调,在减排目标上,中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一定要对发达国家提出的要求给予回应,不应由发达国家来告诉中国应该做什么;但同时,各方也必须从合作的角度来整体地看待问题,全世界需携手共同努力。
2、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
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发,从政府监管、金融政策、交易税费、土地交易、房源供应等方面,首次亮出楼市调控“组合拳”,也是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新政。
按《通知》规定,第三套以上住房将可能停止贷款,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可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接着,中国银行(3.31,-0.03,-0.90%)又率先宣布上调存量房贷利率……一场史无前例的调控风暴来临。
然而,从9月份起,房价持续升温、开发商拿地再次增量、银监会严查78家央企不退出楼市等问题再次引起舆论关注。
12月7日、8日,中国社科院相继发布2011年《经济蓝皮书》和《住房绿皮书》。
蓝皮书指出,预计2010年全年住宅价格涨幅为15%左右,85%需购买新住宅的城镇居民家庭无力购买;2011年如果调控放松,房价可能上涨20%-25%,甚至会更高。
有专家认为,房地产业无论如何调控,都不能离开取消土地财政、加大保障房供应和出台房产税这三大主要措施。
目前,已有消息称明年将会在上海和重庆试点征收房产税,然而,房产税应该定在多大的幅度才能起到作用?征收税率多少,如何征收,征收对象如何定,这些又将是难题。
3、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今年上半年富士康经历了一系列风波后,人们对富士康的关注已从此前员工涨薪转到了企业迁移。
目前,除了富士康,更多的企业也在积极走访内地,其中既包括民营企业,也包含已在东部投资的外企,北移西迁寻求落地的机会。
迁移还是留守?这个选择题成为了今年沿海制造企业的新命题。
不过,此次因为涨薪而渐次浮出的沿海企业内迁现象,除却劳动力成本上涨因素外,其他诸如人民币升值、外贸环境尚未完全恢复、国际经济形势仍不明朗都是横在沿海企业面前的一道道坎。
而据一些内迁企业显示,皖江城市带、重庆“两江新区”等中西部地区获批的规划区域则备受青睐。
在业内看来,富士康内迁所昭示的意义已超越企业自身的市场行为,沿海制造企业北移西迁的行为直指产业结构调整这个问题的核心。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就区域发展而言,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是紧密关联的两个过程,有效地推进这两个过程可以使我国产业结构完成升级的同时仍能保持劳动密集型的竞争优势,这有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后,东部沿海地区就能有更多的空间、更大的动力去完成产业升级,发展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4、国美股权之争
今年国美黄光裕和陈晓的股权之争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成为各大媒体报道和议论的焦点。
9月28日对很多关注陈黄之争的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在香港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上,黄光裕提出的八项议案只有一项被通过,原本期待有一个结局的故事才刚刚上演。
经过双方博弈,陈晓做出让步。
国美电器11月16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将于12月17
日上午10点在香港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审议邹晓春和黄燕虹加入董事会一事。
此次是自9
月28日之后国美再次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这也是国美电器股权控制权之争以来,黄光裕、陈晓首次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谅解备忘录,于国美电器是明显的积极信号。
因为此时的国美,其家电零售龙头地位已经快要动摇。
苏宁的步步紧逼,让国美管理层不得不考虑“以和为贵”。
撇开其中的是是非非及情理之辩,更重要的是,很多分析人士和学者认为,经此嬗变的国美如能就此在法律的框架内理顺公司权力关系,会更有助于未来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也会为下一步发展打下更牢固的基础。
就国美事件的社会意义而言,则有助于我们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诠释和理解当今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及精髓究竟是什么。
5、中国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内阁府公布的估算结果显示,虽然今年上半年中日两国以美元计算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日本仍高于中国,但仅从二季度数据来看,中国已超过日本。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日本在过去的40年中,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上世纪80
年代,人们曾一度认为日本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经济体。
数据显示,二季度日本经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1.28万亿美元,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33万亿美元,首次超越日本。
虽然两者差距并不大,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超越会对美国产生实质性影响,促使其要求中国改善贸易不平衡问题。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曾发表署名文章认为,现在中国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洲和美国必定会对贸易不平衡问题反应更强烈。
长期以来中日经济一直并驾齐驱,但中国超越其高度工业化的邻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传达了一个强烈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人均GDP计算,中国却只有日本的1/10,因为中国的人口规模是日本的10倍。
有专家表示,仅仅按照GDP的排名,衡量一国经济实力有失偏颇。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人均收入在全球排第124位,位于拉美和一些非洲国家之后。
日本则排在第32位,美国排在第17位。
中国的人均收入与那些极度贫困的国家如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相等。
中国拥有美国一样的土地面积,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还要养活世界上1/5的人口。
所以,第二大经济体并不等于第二大经济强国。
6、物价飞涨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再次刷新年内纪录。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2010年“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今年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将“价格上涨压力加大”作为突出问题之一,7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将“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
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之一,物价上涨被列入今年调控的重要议程,而价格手段在货币政策中日益受到央行的重视。
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后几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巴罗曾表示,目前全球流动性都出现过剩,而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无疑会助推全球的通胀水平。
在主要盯住美元汇率政策的影响下,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中国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推高物价。
目前,针对物价快速上涨的“组合拳”已经频频出击。
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16条”,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财政部、民政部着手研究对低收入家庭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农业部力争抓好冬季蔬菜等农产品(17.41,-0.19,-1.08%)的生产和供给,工商总局要求严厉打击农产品市场中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采取补贴、限价等措施,为市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减负。
7、“央企”话题
2010年,“央企”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关键词。
不管是部分央企上演的一幕幕房地产“地王”争夺战,还是在一揽子经济计划刺激下,央企扎堆投资钢铁、水泥、风电、太阳能等行业导致的新一轮产能过剩,抑或是许多央企海外盲目投资的失败,与央企有关的新闻总能触动民众敏感的神经。
今年,在收入分配改革谈论得如火如荼的当下,舆论矛头再次指向国有企业,因为不用上缴红利手头资金过多而导致的各种浪费和社会不公平现象引起普通民众的质疑。
22日,在获得批文8个月之后,被称为“中投二号”的国务院国资委资产运营旗舰——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低调成立。
该公司主要以资产运营为主,并兼具不良资产处置和股权运营的功能。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此前设定的目标,到2010年底央企户数下降至100家以内。
但到目前,央企户数从国资委成立时的196户减少到122户,离既定目标仍有不小的距离。
重组进展与预期相比较为缓慢。
由此看来,明年央企并购重组或许将好戏连台,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将浮出水面。
国资委明年将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构建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和央企重组的新平台。
明年央企整体上市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8、上海世博会
2010年,应该是属于上海的,整整6个月的上海世博会,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国上海,一个更加开放的城市向世界打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谐城市则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
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
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预计将有55%居住于城市。
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
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22.81,-0.23,-1.00%)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上海世博会有24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吸引了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总投资达450亿元,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纪录,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
改革开放的中国举世瞩目,20多年来,中国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令世界刮目相看。
世博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增强其他发展中国家申办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