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作文]春节年味淡了作文(精选7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日作文]春节年味淡了作文(精选7篇)春节年味淡了作文(精选7篇)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过年好”大年三十那天,春晚照常播出,主持人们正拜着年,
而我则面无表情的坐在电视前面,满眼都是喜庆的大红色。

这时不知谁在旁边嘟囔了一句:“春晚一年不如一年,年味也越来越淡喽!”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我分起神来:“年味”到底是什么呢?
难道是烟花绽放时,映照在眸中的光?是爆竹点燃时,震耳欲聋的声响?是饺子下锅时,袅袅飘散的蒸汽?还是家人团聚时,荡漾在唇边的笑意?其实,我也不怎么分明,只
是觉得有些重要的东西正在慢慢消逝,总也抓不住。

我正在神游时,一阵欢笑把我惊醒,
原来是小妹正随着电视里的音乐跳舞,她不时地摆动小胳膊小腿,一举一动都充满稚气,
惹人发笑。

她红扑扑的小脸挂着笑容,满溢着新年到来时的兴奋。

这种让人嫉妒的生动表
情是那么熟悉。

我豁然想起,那不是曾属于自己的表情吗?
儿时的自己也是,在月余前就开始掰着指头算日子,盼望着大人们包饺子时,把面粉
抹得一头一脸;盼望着放鞭炮时,躲在廊下看着满天飞的红色纸花;盼望着花花绿绿的糖果,也盼望着走亲访友时被摸着头顶说:“孩子,你又长大一岁啦!”我想我那时候的眼
睛一定也是亮晶晶的,脸颊也是红扑扑的,也正咬着嘴唇带着不安与兴奋迎接新的一年。

对新的一年的盼望,不就是对成长的渴望吗?
但,等到真的如愿后,越来越多的烦恼接踵而至时,我后悔了,沮丧了,不想长大了,也不会再掰着指头盼新年了。

那重要的、正在消逝的、抓也抓不住的,就是时间啊。

哦!原来不是“年味”淡了,是时间走了,是我长大了。

不知从何而起,年味开始变得越来越淡了,慢慢的没有了过年的感觉。

哪怕快要到新
年了,大家还是无动于衷,似乎新年的味道已经开始飘散,似乎过年只是一个形式,再也
没有了当时向往开心的感觉……
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当快要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成群结队相约的去大街上买年货,开开心心的买新衣服。

可是从两三年前开始,自从手机的普及后,人们似乎不再喜欢
成群结队的去买年货,大家更喜欢在群里发红包聊天。

每个人相见,都是低着头玩着各自
的手机,没有了最初的年味。

伴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曾经的小孩子也长大外出工作了。

当快要过年的时候,由于
工作的原因也没能赶回来过年,只能在外地过年。

所以说一起过年的人越来越少,然后没
有了生机。

原本是开开心心地发红包,等着要红包,而现在红包减少了,变得更多的是在微信上
的红包,大家的笑脸都不曾露出来了……
年味究竟去哪儿了?我们不妨思考一下。

时代的发展,难道就意味着传统的流失吗?不!这绝对不意味着。

我们需要保护传统,把好的东西继续发扬下去,而不是一味的依赖
科技的发展,而变得商业,变得麻木……
年味儿淡了恐怕是许多人过年时的感觉。

不必说有着传统过年记忆的老人们,连才上
小学的小堂弟,都一脸无聊地说,过年就剩了两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压岁钱。

看来,年
味儿还真是淡了。

有人说,过年最大的主题是团圆,这话没错。

新年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杯团圆酒,谈谈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烦恼,体会着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一
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但新年毕竟是新年,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和一般的节假日也就没啥区
别了。

过年,要过出年味儿来才好。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

爷爷说,以前过年,那
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
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
脚点灯,驱鬼辟邪。

年三十,讲究就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
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
了贴个春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
才能看得到。

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

当以前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
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

迎来送往、喝酒聚会
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春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你也可
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
你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感觉。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过去
妈妈说她小时候过年可好玩了,因为平常吃不到好东西,于是村里的小孩都盼望着过年,盼望着吃肉、吃饺子、穿新衣服、看烟花,别提有多开心了!
当姥姥煮饺子时,姥姥的孩子们就坐在旁边看着,眼睛像是被姥姥控制一样一直盯着
姥姥。

饺子煮好了,全家人坐在一起大口的吃饺子,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守夜便更
是欢乐。

吃完饭就开始放烟花了―――“轰”随着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冲上了天空,霎时
漆黑的夜空变得一片透亮,大大的红色球状的烟花,把天空染得十分红艳。

现在
可是现在呢?放假只为了休息,也不盼望春节了,连新衣服、好吃的都构不成诱惑。

我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打个比方,以前的人平常不吃糖,一到过年突然吃到了糖,所以开心、幸福;而你们呢,舌头一直泡在蜜罐里,早已麻木。

你们平常就买新衣服,到了过年自然不显得珍贵了!”
如今,网络上已经传疯了―――年味真的淡了,可是究竟为什么呢?
小时候,大年三十和初一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间。

一年当中饭菜都很单一,棒子面、高粱面是主食,白菜、萝卜、咸菜是副食,过个节
日才可能有肉吃,才可能有块儿点心吃。

富裕人家小孩有饼卷鸡蛋要举着到大街上去慢慢
地吃,那才是儿童的快乐;而我们卷个小鱼要留到最后再吃,把最美的滋味留在最后,那
就是享受。

只有头疼脑热的时候,才可能有碗白面条或者水果罐头吃,有时真羡慕有病的
伙伴呢,那么多好吃的!
年夜饭却不一样,会有一桌子比平常好得多的饭菜,红烧肉刚出锅就忍不住想钳一块
入口,眼看得都直了――就是那时候烙下的病根儿,什么是垂涎三尺的,什么叫肉香,什
么是满足,体会的太深了,简直是刻骨铭心。

穿的衣服都是棉花纺成的粗布漂染成黑色的、灰色的、蓝色的缝制的,洗得发白了,
补丁摞补丁是非常正常的。

要是谁家买了一块洋布冷不丁给小孩做了一件衣裳,肯定要美
好多天,享受伙伴们羡慕的目光,那叫一个爽;鞋,无论单鞋还是棉鞋都是千层底的,那
是所有实在穿不得的衣服和棉质用品碎片粘合在一起纳成的'鞋底子,“打球赛跑不怕磨”的球鞋那是奢望,皮鞋只是听说过。

过年都能添置一身新衣裳,而新衣裳实际上是自己没穿过的别人(城里人)的旧衣服,抑或是没有明显补丁的衣服,但那也美,“旧貌换新颜”嘛!
除了能吃到好吃的和穿新衣服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年里再也没有比这些天更热闹了。

除夕这天先是磕头祭祖、到坟前给故去的先人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并告诉他们过年了,晚
辈们一切安好,天堂那好上哪去;再贴对联、贴窗花、贴年画把屋里屋外布置的红红火火,晚上一家人热热闹闹地一起吃年夜饭,七十年代盼着围在收音机前听曲艺专场,八十年代
等在电视前面看春晚,这些都是每年雷打不动的事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冬末将至,腊梅飘香。

中华民族又迎来了一
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春节。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恍惚记得儿时,每当到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贴窗花、贴对联、贴福字、置办年货……可是如今,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态,却早已与过去大不相同。

年味淡了。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大型商场四处都有遍布,网络购物也变得
越发普及,这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的事情,也没有人再愿意浪费
大量的时间去置办一些看似无用的装饰物。

并且,零星的鞭炮声也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还记得儿时,一进腊月门,鞭炮声便总是不断的,大人们或许觉得有些聒噪,孩子们
却是乐趣不断,各类烟花爆竹遍布大街小巷,一片繁荣祥和之景。

而如今,电视电脑手机
的使用趋于低龄化,孩子们都有了更有趣的东西,便很少去碰那烟花爆竹了,花钱听个响
这样的傻事,更是没人愿意去做。

年味淡了。

小时候,每年最期待的事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家长手里的红包了。

然而,随
着手机转账功能的流行,就连新春红包都选用转账的方式,越发的失去了年味……
或许可以找借口说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也在一点点成熟,所以看待事情也会
有了新的角度。

也有人解释,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属必然。

然而,真的如此吗?一个失去了灵魂的民族,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吗?
“这年是越过越没味了。


我的家乡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过去过年时有着浓烈的年味,但随着现代科技的侵袭,这种独特的味道越来越淡了……
眼下也正是过年时,与以前的过年相比,虽然现在过年物质生活更丰富了,并不是要
到过年时才能吃到鱼肉、穿到新衣,但却总是好像缺少了些什么,似乎曾经过年更热闹,
更开心一点,我们似乎更怀念以前的年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也许是因为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人们就把过年的精神给忽略了,过年的程序删减了
一道又一道,年味也少了一层又一层。

又可能是因为电子产品给一代又一代的人带来无形的隔阂,青年人低头盯着手机,玩
游戏抢红包,与同龄人交流;中年人低头盯着手机,抢红包,偶尔抬头看电视;老年人无
人搭腔,沉默不语看春晚。

家里没有和睦和温馨,有的只是无边的冷漠和凄凉。

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最缺少的应该是文化创新能力,如果我们能够为我们春节这样
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它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让更多不同的人共同关注,就会拥
有更多的趣味,年味也就浓了。

这样看来,过年这种文化,在如今这种精神文化短缺的时候,或许,追求民俗,一家
人围在篝火前讲讲各自的故事,参加各地的风俗活动,才能找到一丝丝年味……
我思索着,那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何时能重新出现在年关呢?那份我怀念的年味、那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又怎样才能回归生活?我默默祈祷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