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文学作品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阅读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5题,共13分。
一碗米粉
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
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
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
父亲摇摇头。
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
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
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
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
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
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
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
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
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
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
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
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
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
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
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父亲红着脸答应了。
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
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
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
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
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
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
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
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
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
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
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
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
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老杨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
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
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
听说我们在找他,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3.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
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
4.作者在开篇用了两段文字写父亲坚持要去已经去过的柱林,而不去没有去过的西双版纳,这样写用意何在?(2分)
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得到的启发。
(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5题,共14分。
单车岁月
①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②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
..的乡村。
③村人用惊羡的目光看着那辆每天被父亲擦得通明锃亮的单车,父亲荣耀得就像一个凯旋的将军。
那时人们出村大多徒步,蜿蜒小路洒满汗水磨破鞋底,少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双轮滚滚,铃铛悠悠,来去如风。
④那辆单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父亲对它宝爱如命,偶有村民来借,父亲掏出车钥匙后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车被借走后,父亲就跟丢了魂似的。
那辆单车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星,过年过节走亲戚它就成了绝对的功臣,父亲骑着它把母亲、妹妹、弟弟和我,往返辗转地载到大山里的姥姥家。
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
⑤我第一次学骑单车就骑的是父亲的永久牌单车。
那时感觉车座比我的头还要高,现在我都不能想象当时是怎么样驾驭它的,那种双手紧抓龙头、右脚斜穿过黑色大三角架吃力蹬车的姿势,跟舞台上的滑稽小丑无二。
学骑之初,父亲为了避免我摔毁单车,天才般地在后座上横绑了一根粗木棍,摔倒后单车才免于噩运。
⑥刚刚学会骑单车的那阵子,车瘾大得出奇,村头的水泥禾场就成了我们放学后的练车场。
多少个风霜雨雪的日子,水泥禾场上,我和小伙伴们斜扭腰肢、猛蹬踏板,踩着单车兜圈追逐的欢乐身影,成了村里一道鲜活特异的风景。
疯踩踏板,车轮飞转,耳畔风声呼呼,大树房屋极速飞旋,蓝天白云美得像首诗……渐渐地,我们的心不愿再囿于禾场了。
⑦我头一回右脚跨过三角架坐上车座的时候都已经11岁了,那辆已经衰老得不成形状的“永久”,在我上下起伏的蹬踏中歪歪斜斜地朝向那个季节的黄昏行进。
那一天,
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
我骑了很远很远,渠道边的田埂骑完了,池塘边的碎石子路骑完了,沿途栅栏的泥路骑完了……我在一个长年枯竭的小河边停了下来,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
⑧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几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
⑨开始到镇上读书,七八公里,一周一来回,单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本领的道具。
在女孩子面前双手脱把;把双脚搁到龙头上;或者把屁股坐到后座上去,像只大蛤蟆;或者在脱把的时候,撮着嘴巴悠闲地吹口哨,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心》……来回的路上,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骑着单车。
⑩岁月轮转,回望旧时月色,那时我们的心清澈如水,没有混浊不堪的世俗。
我们经常骑车滞留在路过的仙鹤桥上,各自把单车往桥栏上一靠,就凭栏观看河岸戴着斗笠专心垂钓的人们,那种悠然,那种心安理得,令人心生无限神往。
也许半天并没有鱼儿咬钩,也许一个下午钓不到几条小鱼,但他们依然握着鱼竿,不急不躁,静心垂钓。
我常常会被垂钓人的那种坦然感染,我感觉到他们钓的其实就是一种心平气和。
⑪到县城上高中后我开始住读,少有机会骑单车;父亲罹患心脏病以后,不敢骑也骑不动单车了。
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
被搁停在锈迹斑斑
....的岁月一隅。
(毛本栋《人民周刊》2017年第11期)1.岁月轮转,那辆日渐失去了往昔锃亮光泽的永久牌单车曾经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分)
2.理解下列加点词的语境义。
(4分)
(1)霎时点亮了灰暗
..的乡村。
(2)被搁停在锈迹斑斑
....的岁月一隅。
3.请从修辞角度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2分)
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
4.请简要说说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哪些情感。
(3分)
5.明亮而寂静的夜晚,“我”和杜小康都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
根据下面两段话,用简练的语言分别说说什么是“长大”。
(3分)【甲】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
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儿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
【乙】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了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
但他没有哭。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曹文轩《孤独之旅》)【甲】答:
【乙】答:
三、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4题,共12分。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
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
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
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
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
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
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
花人两相映。
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
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
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
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
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
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
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
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
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
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
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
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
它们在水边相依。
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 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
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氩,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
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
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
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
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
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⑨还有荷塘和竹林。
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
鸟儿也不甘寂寞。
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
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
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
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⑩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
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
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
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
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⑪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
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
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
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
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
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⑫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自《2019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 1.结合选文,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
(3分)
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②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
(3分)
3.请简要赏析第④段中画线语句“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3分)
4.文章最后一段“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
(3分)
四、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5题,共14分。
总与一缕炊烟有关
①写下这题目,我仿佛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拂理净发丛里的草渣。
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
②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晚,薄暮冥冥。
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由学校回家的路上。
而那时,最迫切的意愿,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
那混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莱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
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③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几缕炊烟的余烬中,默默地守望着。
有时,也柔柔地喊一声:“吃饭了噢。
”
④其实,母亲所能煮的,往往也只是“饭”而已。
自每年三月下秧,到八月新谷入仓,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一天三顿,翻来覆去的,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
有时,我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又是红苕稀粥,又是红苕稀粥!”
⑤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
黯淡瘦削的脸上,隐现着一丝愁苦和讪然,仿佛她真是不该煮出这样的饭食。
偶尔,能听到母亲和父亲焦苦的叹息:“这日子,哎,真是亏了娃们。
”声音很低,很低,却沉重如石地砸在我心坎儿上。
那时,我才知道,母亲除了如我们一样饥饿外,还承忍了更难以言说的痛苦。
⑥现在想来,也真是难为了母亲。
那还是大集体时候,父亲体弱多病,不能干重活,便习了理发、补鞋的手艺,常常走村串户去挣钱。
挣了钱,交给队里,由队里核算工分、口粮;可是,父亲常常是挣不够工分的。
⑦母亲就只好更累了。
除缝连浆补,灶火炊饭,洗锅涮碗外,还得风来雨往地忙活队里。
母亲很能干,手脚利索,能挣工分换回一些粮食。
虽是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
⑧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
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
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
⑨那神情里,满是瑟缩,迟疑。
每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
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
后来我才明白,母亲那殷勤得有些夸张的举动里,更多的,却是谦卑和愧疚;为她作为母亲却不能煮出更多更好的饭食,喂饱她的孩子。
⑩现在,母亲偶尔到我这儿来。
吃饭时,仍瑟缩而谦卑地坐在“挂角”的位置。
举箸援筷间,也满是小心翼翼。
起初还以为是客气,或不习惯。
多次让她坐在正位上,说,一家人,用不着那样的。
不一会儿,她又不自觉地移到了“挂角”的地方。
我才知道,这习惯,跟那时的生活有关,改不了了。
便忍不住嘴里发苦,心里发灰,有一种懊然复怅然的感觉,拂之不去。
⑪那时,母亲只有过年时最快乐。
记得每次煮“年夜饭”,母亲总是风风火火地进进出出,嘴里却悠闲地哼着歌儿。
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罗,开饭罗!”在我们敞开肚子,尽情吞嚼母亲做的丰盛饭菜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凝望着我们喃喃地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⑫终于能够天天都那样了。
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
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
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
⑬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灶火炊饭。
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乎。
饭菜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
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不;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问你们啥时能回来吃。
⑭读信,我的鼻子就酸酸的,喉咙里也又涩又堵。
那时,我才明白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其实知道,自古以来的母亲,都是这样的良善,慈蔼,无私。
只是,我不无遗憾地发现,这种传统的母亲,在我们的生活里,已是越来越少。
⑮一代慈蔼而伟大的母亲,或许从此就将渐渐地消失了罢。
意识到这一点,我不禁为我们的后人,感到深深的悲伤和彻骨的绝望。
“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缠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与夕阳、晚霞、风和过去的岁月融在一起。
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
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灼痛、潮润,仿佛正被那烟火熏燎着。
⑯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中,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⑰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
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之流的初源。
1.作者几次写了母亲的“讪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3分)
3.本文语言蕴涵丰厚,生动贴切,富有表现力。
请赏析第②段中两个画线的语句。
(4分)
①那混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莱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
②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⑮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2分)
一代慈蔼而伟大的母亲,或许从此就将渐渐地消失了罢。
5.下列对文章的品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⑮-⑰段卒章显旨,点明了写作目的,揭示了文章中心,升华了作者的情感。
B.以“总与一缕炊烟有关”为标题,表明文章写作的是“与炊烟有关”的人和事,有揭示内容和主题的作用;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C.本文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刻画母亲形象,抒写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D.文章以母亲从炊烟中走出开头,又以母亲站在炊烟中喊“我”结尾,两个实景首尾呼应。
五、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4题,共13分。
最后的老师
①他在小河那边,看着最后一名学生走过,才缓缓地回到山上。
学校就在山上,山下坐落着十多个村庄,有的在山的东边,有的在山的西边。
山上的学校成为这山区保留的最后一所学校,他也是这里最后一名老师。
他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一瘸一拐的,头发开始花白,眼睛开始老花。
他回到学校,这里很安静,那棵核桃树上的老钟在秋风中微微摆动,几间破旧的教室窗口已经破落,钉在上边的透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②她是他的学生,看见他回来了,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晚饭:“老师,您吃饭。
”晚饭极其简单,碗里是刚刚熬好的玉米粥,两个窝窝头放在盘子里,还有一个盘子盛着腌制的萝卜干。
他拿起窝窝头,把萝卜干夹进窝窝头里,然后用力挤压,把萝卜干挤到中间,他就开始啃着。
他吃得很香,窝窝头的碎屑掉桌子上,也拾起来塞回嘴里。
她蹲在屋外边,那边是靠山的一口泉眼,她在青石板上搓着衣服。
月儿出来了,她有节奏的搓洗动作在月色中很优美。
③他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用山药纸卷烟,片刻,一支自制的香烟卷好了,再掏出打火机点着。
她放下手里的衣服,转过脸看他说:“老师,我明天就要回城了。
这里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下一次来的时候给您捎来。
”他凝视着天幕,深邃的夜空星光灿烂,山里的风开始有些凉意:“就是把城里的那些要扔掉的衣服再捎些来,你看看,这些孩子的衣服都破得不能再穿了。
马上就要入冬,我想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她看了他一眼:“我说的是您,以后怎么办?这里的教学点就要撤掉了。
”
④他抬起头看着这所学校,学校在半山上,已经显得非常孤独,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最多我每个月少几百块钱,我还是留在这里,那些娃想在这里上学,我还会教他们。
”她似乎想说什么,稍停了停后,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都去中心小学上学去。
”
⑤他看着她。
她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是他亲自送出去的学生,现在位居教育局的局长。
她此次来,目的是想说服老师。
她在这里待了几天,但不知道怎样开口,这里的学生已经把老师当自己的亲人。
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老师的腿就是为了背自己过河,摔倒弄伤的。
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场暴风雨中,老师撑在水里,不让自己下来,咬着牙挣扎着蹚水。
小河里流淌着老师的血液,从那以后,老师的腿就瘸了。
⑥这是大山里最后的教学点,他也是全县最后一位代课老师。
作为教育局长,她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是整合教育资源,把山里的孩子们送到城镇里上学。
为了这个她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