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俗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民俗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民族概况
藏族是指主要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操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
中国境内有人口约541万余人(2000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
民居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藏族民居极具特色,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
藏族民居由于是居住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所以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的同时,也采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
碉房
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城镇和其周围村庄的土、石木结构的民居,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
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
碉房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内墙仍保持竖直。
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
底层为牲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
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碉房的结构与依山而建的特点避开了青藏高原的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而底层为牲畜圈和贮藏室的特点受藏民们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影响而形成的。
因此,碉房的形成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形成。
帐房
那曲、阿里等牧区群众主要居住形式。
帐房的平面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2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
帐房正脊留有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供采光和通风。
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或土坯垒成高40~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粪。
帐房内陈设简单,中间置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
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民们以从事畜牧业为主,所以帐房的
这种制作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适应了牧区群众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
因此,帐房的形成也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的。
生活方式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服饰文化
西藏地域辽阔,由于地理环境气候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不同的气候条件,各地区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
藏族服装以藏袍最为常见。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
藏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肥大、长袖、宽腰、右襟,是一种无需量体裁衣的直线服装。
袖长等身,袍长过体,无需钮扣。
藏袍最讲究的是边饰、衣袖、衣襟,衣底往往镶上贵重的毛皮和丝绸滚边,内衣一般为白缎衬衫。
牧区衣着的用料以皮毛为主,农区则以"氆氇"为多。
藏族男子都穿藏袍。
藏袍既无口袋,也不用纽扣。
腰间系上腰带,胸前凸突成大行囊,里面可以装随身用品,如木碗、糌粑袋、酥油盒;甚至小婴儿也可放入其中。
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只袖子,另一只袖子从后面拉到前面。
这种习俗与当地的高原气候有密切关系。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多变的天气。
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晨冷,中午热。
牧民外出要穿着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热得受不了,于是只得穿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都不穿,围系在腰间。
一到傍晚,天气又变冷,两只袖子又都得穿上。
西藏牧民有时离家远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宽大的衣服来盖体暖身。
可见,藏袍的一衣多用,也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
饮食文化
藏餐是对西藏及广大藏区菜点的统称,具体的说就是以拉萨藏餐为代表的藏族餐饮。
藏餐和中餐、西餐等不同,主要区别有两个方面:其一,它是以手、刀、勺为主要用餐工具的藏式用餐方式:其二,它是用藏区原产动植物等为原料的菜肴和饮料。
西藏独特的地理条件被世人称为植物王国、动物乐园、万山之主、江河之源。
如此丰富多样的资源,给藏式烹饪的用料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藏餐在烹调的选料上十分精细。
耐寒而粗饲、抗寒抗病能力强、繁殖能力快,身高体重,肉、皮、毛、尾有多种用途的牦牛作为藏族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
料和生产资料。
牦牛肉作为藏族人首选的原料,从肉质上讲并不次于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品种“海福特”、“短角牛”。
从主食原料上讲,藏族人所选择的第一位栽培作物是青稞,事实证明,藏族人对食物原料的选择是具有独到之处。
藏餐没有明确的菜系菜派,大致可分为四大风味。
即:
1、姜菜——指高寒牧区食用的饮食。
高原牧区风味,特色是注重原汁原味,取料单一重于咸、淡、鲜、酸、香。
具有适应高山寒凉气候之功效。
以牛羊肉、奶酷、牛蹄、酸奶、酥油等为主。
2、卫藏菜——指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区食用的饮食。
是农区或半农半牧区风味,其特色是:注重原汁原味,取料广泛,荤素配合得当,工于火候,调味以鲜咸、淡爽、突出原汁原味为主。
制法重于煮、炒、烧、闷、炸为主。
如:萝卜炖牛肉、秋瑞、生牛肉酱而著称。
3、宫庭菜——指在原有的宫庭藏餐基础上,博采他人之长而形成的菜肴,宫庭菜取料于本土,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技法全面、色泽美观、糍味清鲜,讲究原汁原味,东西南北中的人都能接受。
取各地及中餐、西餐之长为其所用,制法:重于煎、炒、烧、煸、熘、焖、炖、烹、烤、蒸、烩齐全。
4、荣菜——指低海拔的藏东南地区食用的饮食。
取材于高山森林,以菌类、野生药材为主,选材严谨、制作原始、风味清鲜、咸中带甜、浓而不腻、淡而又薄,尤以烤制香猪见长。
制法:烤、煮、绕、爆等。
可见,藏餐的菜式特点及菜派的形成都是深受其本土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
宗教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藏传佛教是指在我国西藏、内蒙古等地区流行的一种宗教。
藏传佛教是信仰佛教中的大乘佛教的。
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
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
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公元13至16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
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有人误以为藏传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教,而是佛教与西藏本地宗教“苯教”结合的产物,实则是彻底的误解。
佛教之所以为佛教,在于其三藏经典
与戒律,以及法脉的传承。
藏传佛教所依据者是真实的三藏经典,而未经过其他宗教修改;藏传佛教的戒律体系即是真实的佛教体系,比丘、比丘尼、居士瑜伽士等戒律一应俱全;在法脉上,从释迦牟尼佛一直延续到今天,由清净证悟的大德传承代代相传至今。
藏传佛教可以说是最完整地保存了整个佛教的形式与精髓,相反地,汉地佛教则依据本地风俗而舍弃了一些内容,例如汉地没有班智达这些概念,没有辩经等,这些都是佛教本身就具有的东西,又汉地佛教造像方面也偏重于姿态优美的佛菩萨形象,而对形象猛烈可怖的菩萨,则少有造像,而西藏佛教则不做如此厚此薄彼的对待。
而苯教本身,属于外道,但也有相当数量的鬼神皈依这个宗教,也有很多护法神,莲花生大师在应藏王邀请,从印度来到藏地之后,降伏了这些苯教的鬼神,使之皈依佛教。
现在一些佛教的大德,也因为一些特殊的用意,学习苯教的教法而成为苯教的上师,虽然如此,佛教仍旧是佛教,并未加入苯教的元素,但苯教却参杂越来越多的佛教元素。
可见,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也是深受其本土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
风俗习惯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民族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
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
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
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
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
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
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婚丧习俗
西藏各地的婚姻礼仪差别较多,因人因地而异,且奢简有别。
一般而言,议婚时讲究双方不能同骨系,而且属相要相宜。
求婚时要先向女方家长献哈达等礼品,女方接受哈达即表示同意。
择吉日写婚约,向女方父母献“奶钱”及礼物,是为订婚。
结婚前,男方要向女家送服装、头饰、手镯等。
迎亲之日,男方的迎亲队要以有地位和名望的人为首,女方则要举行送亲仪式。
新娘到达男家后,除举行一系列仪式外,还要举行热烈隆重的婚庆宴。
西藏存在着世界各民族的丧葬习俗——土葬、火葬、塔葬、天葬、水葬、崖葬、树葬、石棺葬、附寄葬等等。
每一种葬俗都有其存在的特定时间、范围和意义。
土葬是西藏早期的葬俗;塔葬、火葬往往被视为高贵的葬俗,只有历世达赖、班禅及少数大活佛才享有金银灵塔之葬的殊荣。
普通俗人和贵族往往选择火葬,但在森林多的林芝等地区,一般老百姓也流行火葬;水葬往往用于穷人、病死者、儿童等;天葬则是西藏具有普遍性的一种葬俗。
佛教的“万物有灵”、“生死轮回”观念主导着西藏的各种丧葬行为,特别是藏民族对“死亡”即“新生”的理解,使人们能坦然地面对死亡,全无恐惧和悲痛。
不但临终者能安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受任何的精神折磨,逝者的亲友也不像其它地区的人表现得那么的悲戚和沉痛。
可见,藏族的风俗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也可以看到其受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