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下的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膨胀下的中国企业财务管理
一、当前通货膨胀经济形势分析
(一)通货膨胀趋势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根据国家XX局10月18日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2011年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6.1%,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6.5%,这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处于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的交界线上,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容乐观。

从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CPI指数和PPI指数的走势可以看出,从2009年年底开始,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一路飙升,并一直保持在较高的位置。

其中,PPI涨幅从2010年开始就一直保持在6%左右,而CPI涨幅也由2009年的2%上升到2011年的6%左右。

综观各个机构的预测,我国经济减速但通胀压力不减的趋势几成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紧缩的货币政策也仍需持续。

(二)通货膨胀的特点
1.物价普遍上涨。

根据国家XX局的数据,2011年8月八大类商品相比上年同月和上年同期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

2.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

根据国家XX局的
数据,2011年8月食品类价格相比上年涨幅超过10%。

在六大类食品中,肉禽及制品涨幅最高,超过20%。

3.本轮通货膨胀是在资产价格飞涨之后发生的。

与商品价格的上涨相比,资产价格在近几年的上涨更为引人注目。

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的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高速上涨,玉石、文物、古董、字画、高级酒等可以储藏的商品价格也大幅度上升。

4.通货膨胀伴随着人民币升值。

一国的通货膨胀通常带来的是该国货币的贬值,但本轮通货膨胀却一直与人民币升值共存。

从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可以看出,人民币兑美元一直保持着持续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期平均价由2006年1月的8.0668升值到2011年10月的6.3566。

尤其在2011年,人民币升值趋势更加明显,前10个月的涨幅达到4%。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

这与以前的通货膨胀有所不同。

我国以前的通货膨胀多数为需求拉动型,现在,随着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我国的通货膨胀中成本推动的作用越来越大。

需求拉动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货币供给增长过快,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的原因主要有外汇流入过多以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投入的四万亿投资。

成本推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上升,包括了工资成本上升、资源价格的上升以及由于对环境保护、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活的舒适度等方
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导致投入增加引起的生产成本上升。

[1]目前,众多企业已经在采取各种方法来抵抗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包括提价、提高生产效率、套期保值、产品开发设计创新、改善生产模式、改进原材料供应链、掌握核心技术、改变产品结构等等。

二、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筹资渠道受阻,企业面临资金供给不足以及资金成本上升的问题
由于通货膨胀引发银行贷款等常规的被国内企业大规模使用的筹资渠道受阻,大部分企业面临着以下两方面问题:
1.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

通货膨胀导致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资价格上涨,引起资金占用增加,扩大了企业的资金需求。

同时,在通货膨胀期间,政府通常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数量。

[2] 央行自2010年以来多次采取了上调准备金率政策,使市场的资金面大幅度收紧,为企业筹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尤其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还是依靠向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维持运转,政府对银行信贷额度的收紧,使得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2.资金成本上升的问题。

通货膨胀伴随着利率上升。

利率由无风险利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构成,因此利率上升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无风险利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企业因筹资难度增加和经营风险加大,投资者一般会要求获
得更高的风险报酬率,这就进一步推高利率水平。

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措施便是提高存贷款利率。

因此,企业从银行贷款,利率上升,直接导致增加资金成本;企业发行债务,在市场利率高于票面利率的情况下,债券只能折价发行,故市场利率的提高同样增加了债券的资金成本;股票一般认为其风险不大于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可以认为是债券报酬加股票风险报酬。

债券资金成本上升,股票的资金成本必然上升。

(二)影响投资决策的关键考虑因素,导致决策失误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社会经济、企业的运行都与平时有很大的不同,通货膨胀直接影响价格水平、现金流量和折现率,这些因素是投资项目决策依赖的基本数据,是计算项目净现值等投资项目决策指标的关键。

如果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折现率较低,对未来的资金投入预计不充分或对未来的现金流入预计不准确等情况。

因此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时,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否则可能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3]
(三)成本上涨,利润空间变窄,营运资金占用量增加
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将上涨。

同时,销售价格上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变窄。

成本的上涨和利润空间的变窄又将导致营运资金占用量的增加,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

从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CPI指数和PPI指数走势可以看出,
2009年以来,PPI涨幅超过CPI涨幅,尤其在2011年,PPI一直维持在6%到8%涨幅的高位,可见企业的成本压力相当大。

从最近披露的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报告也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虽然销售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营业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导致利润下降趋势明显。

而对于中小企业,问题更加严重。

在温州,目前已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由于成本高涨,主要的销售市场又是海外市场,人民币升值使得企业产品销售价格的竞争力下降,利润空间几乎全被挤占,再加上前期的扩张或者管理的不善等,使得这些企业均出现了大面积亏损。

同时,由于成本上升导致的营运资金占用量增加,而资金面紧缩导致的“求贷无门”,又使得这些企业面临着资金缺口,资金链断裂便成了这些企业破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4]
三、通货膨胀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拓宽融资渠道,更多地采用直接融资
通货膨胀时,企业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合理筹措资金便显得尤其重要。

长期以来,大部分国内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非常狭窄,绝大部分的资金都来源于间接融资方式中的银行信贷。

拓宽融资渠道成为应对资金紧缺的强有力措施。

在银行信贷收紧、贷款利率上涨的政策背景下,企业可以更多地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

1.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融资。

商业信用融资是指企业利用其信用,在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经营过程中向客户筹集资金的
行为,包括收取客户的预付款、押金、定金,给客户赊款、开具商业汇票等。

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的具体方式通常有应付账款融资、商业票据融资和预收账款融资三种。

应付账款融资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商业信用形式,可以用来弥补企业资金的暂时性不足。

应付账款也是买方采用的最简单、方便的短期负债融资方式,但应适度掌握,控制赊购商品数额,防止失控和滥用这种方式,否则将影响到企业的信誉。

商业票据可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

商业票据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

截至2006年底,我国票据融资总额占贷款总额比例仅为8%左右。

而在美国,截至2005年12月,商业票据余额与贷款余额比例为1:3。

因此对于国内企业,利用商业票据融资的空间还很大。

预收账款融资的方式下,资金的供应者是买方企业,通常适用于生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商品销售。

运用这种方式的前提为卖方企业拥有较强的市场地位或提供的商品是市场紧俏商品,因此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够普遍适用的。

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考虑如何加强对商业信用融资方式的应用,利用业务的开展来筹集更多的营运资金。

2.有效使用企业债券融资。

一般而言,债券利息在债券的发行年限内应保持固定,这对发行债券的企业和投资者都十分方便。

但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固定利息债券易导致投资人的实际利率非常低,甚至为负数。

如果此时仍采用固定利率,则很难引起投资者的兴趣,使企业达不到融资的目的。

而采用浮动利率来
发行债券,债券利息随物价变化而变化。

这种债券类似于保值储蓄,使投资者不至于因通货膨胀而遭受损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投资者购买债券,使企业筹资成功。

3.适当通过发行股票融资。

在通货膨胀时,有价证券的价格都普遍下跌,投资者对股票投资并不感兴趣。

因此,在资本市场并不活跃的情况下,企业想要通过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的难度较大。

在高度通货膨胀时,企业可以等同于物价上涨指数,来增加股利的发放数额。

使用这种较高股利政策的股票筹资,是为了保证股东的实际报酬不致降低,保证企业普通股股票的市场价格,唤起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从而使企业新股票顺利发行,筹集到预期的资金。

(二)在投资项目决策时,充分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时期,应当尽量减少对长期项目的投资。

因为长期项目的投资占用资金较多,建设周期长,投入还可能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升高而出现超出预算增加,这将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

在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时,企业应对用于评价投资方案的指标进行分析和调整,以保证投资决策的准确无误。

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根据通货膨胀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对销售收入、材料费用、人工成本、管理费用、所得税支出、原始投资、垫支的营运资金、设备残值等进行分析和相应调整后,评价各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5]
1.对折现率进行调整。

进行投资项目评价时,通常使用预期的投资报酬率作为折现率,将未来现金流量金额调整为现在价值。

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预期的投资报酬率可能偏低,若不进行调整将无法真实地反映项目的现金净流量,因此,折现率的确定应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考虑了通货膨胀影响的折现率一般较高。

2.对现金流量的调整。

对现金流量的调整包括对初始现金流量的调整、对经营期现金流量的调整以及对终结现金流量的调整。

对于初始现金流量,在期初一次性投入投资款的情形下,通货膨胀不会对其形成影响;而在分期投入投资款的情形下,则应当调整投入期的现金流出。

经营期的现金流量是项目投产后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现金流量。

对营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有营业收入、付现成本及费用、所得税等。

通货膨胀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所以需要分别确定通货膨胀率并逐项进行调整。

终结现金流量指项目终结时发生的各种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和收回垫支的营运资金。

(三)调整货币性资产和实物资产的持有策略
通货膨胀会使资金成本升高,这就要求企业节约使用营运资金,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果。

由于货币性资产和实物资产的保值性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差别较大,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性资产和实物资产持有策略来改善营运资金的状况。

1.减少货币性资产的持有量。

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
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当出现通货膨胀时,企业应当保持净债务人地位。

因为,在通货膨胀时,持有货币性资产会因购买力下降而遭受损失,相反,持有货币性负债则会因购买力下降而获得利益。

企业保持净债务人地位,即货币性资产小于货币性负债时,企业从货币性负债上获得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的收益,会超过货币性资产购买力下降而遭受的损失,补偿货币性资产发生的购买力损失,这样便可获得购买力净收益。

因此,企业应当清理应收账款,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并对超过信用期的应收账款进行追缴,从而盘活资金。

企业应当重新审阅其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现金折扣政策、信用期间三部分内容。

信用标准是指客户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

信用标准的建立和调整可以在整理客户信用资料后,根据“5C”系统来进行。

现金折扣是企业对客户在商品金额上所做的扣减。

向客户提供这种金额上的优惠,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

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期间。

在通货膨胀时期,为了尽快收回应收账款并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可以适当收紧信用政策。

但企业也必须考虑收紧信用政策可能带来的销售量的减少。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应收账款,通常企业都会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帐龄进行分析,编制账龄分析表,从而监督其回收的情况并制定催收的跟进措施。

一般说来,收款的花
费越大,收账措施越有力,可收回的账款就越多,坏账损失就越少。

因此,企业在决定收账政策时,应当考虑在收账费用和所减少的坏账损失之间做出权衡。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可以适度加大催收力度,从而有效地对逾期账款进行回收。

2.适当增加实物资产的储备。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资产的估价具有不断升值的特点,因而,适当地增加存货会获取一定的持有资产收益。

增加存货,可以保证企业生产、销售的需要,实现均衡生产,防止发生意外,从而使企业经营更具有弹性,但也会因此增加储存成本。

因此,企业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根据通货膨胀的高低,调整存货控制模型,确定管理采购批量,在可能获得的持有资产收益与增加的设备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保持最佳存货数量。

在决定存货数量时,企业还应当考虑各种存货的性质,对于较易发生减值的存货类型,仍应更为谨慎地持有,以防止和减少由于减值带来的损失。

另外,基于本轮通货膨胀伴随着人民币升值的特点,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采购力上升,企业可以考虑更多地在国际市场进行采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