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考点提升练(二)散文类(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游天平山记
高启
至正二十二年重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

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乃治.馔载醪,相与诣天平山而游焉。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

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

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

至白云寺,谒魏公祠,憩远公庵,然后由其麓狙杙①以上。

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蟠孥②撑拄,不可名状.。

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萦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

泉上有亭,名与泉同。

草木秀润,可荫.可息。

过此,则峰回磴盘,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

两崖并峙,若合而通,窄险深黑,过者侧足。

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

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

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乃复离朋散伍,竞逐幽胜,登者,止者,哦者,惫而喘者,恐而眺者,怡然若有乐者,怅然俯仰感慨,若有悲者:虽所遇不同,然莫不皆有得也。

予居前,益上,觉石益怪,径益狭,山之景益奇,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

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

其上始平旷,坦石为地,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天之风飕飕,太湖之水渺乎其悠悠。

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

既而欲下,失其故路,树隐石蔽,愈索愈迷,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

时日欲暮,大风忽来,洞谷唅呀,鸟兽鸣吼。

予心恐,俯下疾呼,有樵者闻之,遂相导以出,至白云亭,复与同游者会。

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恇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今天下板荡③,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然恐盛衰之不常,离合之难保也,请书之于石,明年将复来,使得有所考焉。

”众曰:“诺!”遂书以.为记。

注①狙杙(jū yì):像猕猴攀登小木桩一样。

②蟠(pán):盘曲。

孥(ná):牵引。

③板荡:《板》《荡》,《诗经·大雅》篇名,都是写周厉王无道的诗,后因称政局混乱为“板荡”。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治.馔载醪治:整理
B.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荫:遮盖
C.蟠孥撑拄,不可名状.状:陈述或描摹
D.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举:飞
答案 A
解析A项“治”应解释为“准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书以.为记
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
B.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
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
C.至则.舍舟就舆
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
D.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
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日
答案 C
解析C项都是连词“就”“便”。

A项介词,“把”/连词,“而”或不译;B项音节助词,凑成章节,不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项介词,“在”/介词,“对”。

3.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天平山的怪石、甘泉、险崖作了细致的描绘,还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自己及同游者游览天平山时的不同动作、神态和感受。

B.作者特别写了自己登上山的高处后远眺的辽阔境界,而且写出了自己当时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感觉。

C.作者褰裳奋武,独登极顶后下山,虽经历了日暮风作,鸟兽鸣吼,愈转愈迷时的恐惧疾呼,但因能“得兹山之绝胜”,所以“乐”。

D.文章最后,作者感慨时局之动乱、保一己平安之不易、同游盛会之难再。

要求记此次游历于石上,以弥补无法再游之遗憾。

答案 D
解析文章最后作者在感慨时局之动乱、保一己平安之不易、同游盛会之难再的同时,仍作旧地重游之期待。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乃治馔载醪,相与诣天平山而游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恇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于是准备好饭菜酒食,结伴去天平山游玩。

(2)回头看后面的人跟不上我了,就独自提起衣裳奋步攀登,上到山的最高处才停下来。

(3)众人没有不指责我追逐奇景的过错的,而我也笑他们怯懦灰心,不能看到这山的绝美
的风景。

5.选择断句最佳的一项() A.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B.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C.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D.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答案 C
参考译文
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久雨后晴,天高气爽。

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登高之约不能背弃的缘故,于是准备好饭菜酒食,结伴去天平山游玩。

天平山距离城西南从水路走有三十里。

我们到了后就弃船坐车,经过平旷的树林和山坞,路边有竹石遮蔽,有泉水藏而不见,只听见类似琴筑发出的清越的声音。

我高兴地停下车听,很久还不愿离去。

到了白云寺,我们拜谒魏公祠,在远公庵稍事休憩,然后由这里的山脚像猕猴攀登小木桩一样攀登而上。

山上有很多怪石,有的像躺着有的像站着,有的像要抓人有的像要咬人,如龙盘曲搏持如柱撑天而立,无法一一形容描绘。

又有泉水从乱石间冒出,叫白云泉,泉水细如线,如脉,向下流坠入水潭中,用瓢舀来尝尝,那味道极是甘甜清冽。

泉水上有个亭子,亭的名字与泉水相同。

泉边草木秀丽润泽,遮盖成荫可供休憩。

过了这里,则峰回路转,登山的石道盘绕,十步一折,蜿蜒曲折而上,一直到龙门。

两面山崖壁立对峙,中通一小径,窄小险峻幽深黑暗,仅容一人侧身而过。

山崖上有两间石屋:大的可坐十人,小的可坐六七人,都是空旷的石洞穴,有大石覆盖在上面使得石洞像个屋子一样。

进入石洞,寒冷森然好像会被压在里面一样,于是互相招呼牵引着离开了。

到这里大概才到山的一半呢。

于是又解散队伍分头行动,竞相追逐幽深美好的景色,继续登山的,停下来休息的,
吟哦感叹的,疲惫喘气的,惊恐而哭的,怡然而乐的,俯仰之间怅然感慨像有所悲伤的:虽然所遇到的看到的不一样,但都有收获。

我走在最前面,越往上,越觉得岩石更怪,路更窄,山的景色更奇,而人也更疲惫了。

回头看后面的人跟不上我了,就独自提起衣裳奋步攀登,上到山的最高处才停下来。

山上才平坦宽旷,坐在平坦拂净的石上,只看见山顶白云流动飘荡,自然之风吹拂有声,太湖的水渺远悠悠。

我超脱得就像要飞起来,恬静得像要睡着了,这样之后才知道这山没有辜负我此次游览了。

接着想要下山,却发现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树隐石蔽,越找越迷,终被困在荒草乱竹之间。

这时天将黑了,大风忽起,洞穴深谷空阔回响,鸟兽鸣吼。

我心里恐惧,俯身向下大呼,有樵夫听到,终于引导我走出,到了白云亭,又与同游的人会合。

众人没有不指责我追逐奇景的过错的,而我也笑他们怯懦灰心,不能看到这山的绝美的风景。

于是采来菊花在水边流觞饮酒,快乐地喝到一半时,我站起来,对众人说:“现在天下混乱,十年中,不能保住自己封地的诸侯,不能保住自己的家的大夫和士人,在四面八方奔走离散的人很多啊。

而我与各位承蒙皇恩,得以安心地隐居,在重阳佳节之际,登上名山眺望,饮酒尽兴,难道这是易得的吗!但是我担心盛衰无常,离合难保,请允许我把今天的游历记在石上,明年再来,能有所考证啊。

”众人说:“好!”于是写下今天的事作为记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夜渡两关记
[明]程敏政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

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

”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

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

石栈岖崟,悉下马,累肩而.上。

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

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

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

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

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

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

夜二鼓,抵滁阳。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

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

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

”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

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

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

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


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

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
..;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

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

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

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度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选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但问驿吏,吏绐.言绐:告诉
B.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陟:到达
C.马为之避易
..避易:不容易
D.其亦可谓不审.也已审:慎重
答案 D
解析A项绐:欺骗。

B项陟:登。

C项避易:退避。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退无所.止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B.①悉下马,累肩而.上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①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①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
答案 B
解析B项均表修饰关系。

A项所字结构/名词,地方。

C项副词,表判断/只。

D项代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不译。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记述了作者夜渡清流关和昭关险途的事。

虽然是一篇纪实文章,自然成文,但作者叙述有致,跌宕起伏,让人感觉险象环生。

B.两次渡关夜行均有“火”相助,但情形各不相同。

第一次寒风助声,吹灭束燎,致使险象环生;第二次虽无束燎,但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狰狞,以致惊马难行。

C.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深夜渡关的经过,但两次渡关的原因不同。

夜渡清流关是因误听“驿吏绐言”;而夜渡昭关则是因“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

D.清流关是赵匡胤获胜之地,昭关是伍子胥困厄之地,作者在文中运用这两个历史典故,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答案 B
解析“前山有火引路”错。

原文是说“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是为下文写夜行的危险作铺垫的。

9.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渐渐听到随从中有人说,前面有处清流关,非常险要可怕,老虎多,我记住了这些。

(2)回头看往回跑,跌倒的人枕着压着,叫喊的声音很低,即使勉强他们大喊,也不能发
出很大的声音。

(3)自己料想这一回难逃危险了,又想起当年伍子胥曾经在这里被困,难道人在险恶的地
势中本来应该这样受苦吗?
参考译文
我请假探亲回南方,在成化戊戌年冬天的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到达大柳树驿站时,时间已经过了正午,不想走。

向驿站的小吏打听,小吏欺骗我说:“虽然天晚了,天黑前还可以赶到滁州。

”骑马走了三十里,渐渐听到随从中有人说,前面有处清流关,非常险要可怕,老虎多,我记住了这些。

到了清流关,天色已暗下来,后退也没有住处,就派人把山下驿站的差役找来,带上铜锣、火把一同前进。

山口两座山峰对峙,有几百寻高,仰起头也看不到顶。

石头栈道崎岖险要,大家都下了马,人踩着人的肩往上爬。

再三地约定:有紧急情况就大声喊叫,前后呼应。

恰巧有一颗大星,闪闪发亮地从东往西划过天空。

寒风突然刮起,火把全被吹灭了,四面山上的野草树木,发出簌簌的声音。

因此人人都感到害怕,互相叫喊不停(来壮胆子),铜锣也一起敲响,山谷里到处震荡着回声。

这样走了六七里,登上了山顶,忽然看见月亮出来了,像一个明亮的银盘子,照耀着无边无际的大地,大家这才举起手来互相祝贺,可是下山以后还是心惊胆战,好久都没能平静下来。

我默默估计,这座清流关就是赵匡胤攻破南唐擒捉了南唐两个大将的地方。

这次游历虽然很惊险奇特,但应当是一生中最奇特的。

夜里二更的时候,到达了滁阳。

十七日中午,过了全椒县,往和州去。

心里暗自庆幸离开险境即将走上平坦的路,不用再担心。

走了四十里,渡过后河。

只见面对着的山隐隐约约,问随从,他们说:“应当登上这座山,才能到和州香林院。

”不久,太阳慢慢下山后,马进入山嘴,(只见)山峦重叠,桑树农田井然有序,总共有好几个村庄,很像武陵、仇池,才以为是可喜之事。

到了晚上,往山里越走越深,山也越来越多,野草和树木把山路封堵,深远得看不到它的尽头,这才开始害怕得淌出汗来。

路过一座野庙时,遇上一位老人,问他这是什么山,他说:“这是古时候的昭关。

距离香林院还有三十多里,要走快些。

前面山上有火烧起的地方,那是在放火赶老虎。


这时候,铜锣火把都来不及准备了。

靠着山崖,沿着山沟,奇形怪状的石头如林一样多,马吓得往后躲避;大家以为那里伏着老虎,回头看往回跑,跌倒的人枕着压着,叫喊的声音很低,即使勉强他们大喊,也不能发出很大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众人才爬起来,又沿着山岭走,细看崖下的沟谷,深得没法测量,山涧里的水哗哗地流着,和风声一样时快时慢。

抬头看见满天星斗,自己料想这一回难逃危险了,又想起当年伍子胥曾经在这里被困,难道人在险恶的地势中本来应该这样受苦吗?二更天将尽的时候,(众人)到达香林院。

在灯下忽然清醒放松下来,就像重新活了过来一样。

唉!我因为离开亲人久了,一切都不考虑,冒着危险在夜里赶路,越过两座关卡,扰了老虎窝,虽说临近危险而得以幸免,这也可以算是很不慎重了!认真地把这些记下来,作为以后的警戒吧。

三、文言文断句
10.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每语子弟云:“勿_以_我_受_任_方_州_云_我_弃_平_昔_时_意_今_吾_处_之_不_易_贫_者_士_之_常_也_焉_得_登_枝_而_损_其_本_尔_曹_其_存_之。


答案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弃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也/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其存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