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母营养与膳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哺乳期的母亲的营养状况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逐步补偿妊娠和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存,促进器官和各系统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
如果乳母营养不足,将会影响乳母的健康,减少乳汁分泌量、降低乳汁质量,影响婴儿健康成长。
一、乳母的生理及营养特点
(一)生理变化特点
在正常的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8h后应该开始得到母乳的喂哺,即进入哺乳期。
因此,一个产妇从孕妇进而变为乳母的过渡时间是短的。
产后一个月特称产褥期(坐月子)。
在哺乳期内生理上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1、血中激素水平急剧降低:胎盘生乳素在1天之内,雌激素、孕激素在1周之内降到妊娠之前正常水平。
2、基础代谢率增高:一般基础代谢比未哺乳妇女高20%。
以保证自身机体的恢复和哺乳的顺利完成,为了保证分泌优质的乳汁,母体对能量、优质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的需求均相应增加。
3、母体的子宫及其附件将逐渐恢复孕前状态,而乳房则进一步加强它的活动:喂哺有利于使产后妇女性器官和机体有关部分更快的复原。
在怀孕期间,母体在正常条件下可储备约6kg的体脂,在哺乳过程中可以逐步消耗,故一部分母亲在喂哺一年后可以恢复孕前的体重,一部分母体可因哺乳而使体重比原来减少。
4、泌乳:乳腺分泌乳汁。
分娩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垂体分泌的催产素却持续升高,而高水平的催产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
此外,婴儿对乳头的吮吸刺激、对乳汁的吸空刺激和婴儿的存在与活动(如哭声)对母亲的刺激等,都能引起母亲的下奶反应(吸吮反射),由于乳汁的分泌,乳母消耗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较多,必须及时给予补充。
(二)营养特点
哺育期的营养需求远大于妊娠期,因为,乳母不但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还要恢复自身的健康。
因此,乳母的营养有两个要求:其一是为泌乳提供物质基础和正常泌乳的条件;另一个是满足恢复母体健康的需要。
二、乳母的营养需要
乳母的营养对哺乳的影响是非常肯定的,只是由于哺乳过程中乳汁形成的物质来源,可由合成代谢而来,也可由母体组织分解代谢而来,因而不容易表示和发现它的问题。
(1)热量
除乳母本身的热量消耗外,还有乳汁的热量消耗。
以母乳每日平均为820g 计算,因每100g乳含热量252~294kJ,故每日分泌的乳汁的能量为2184kJ,估计母体本身的热能转变成乳汁热能的效率为80%,则820g的乳汁消耗的能量为2730kJ,亦即每日额外需增加2730kJ。
如果计算母体在孕期的脂肪储备用于头6个月哺乳的热量时,则体内储备约6kg的脂肪,可计算每月动用1kg,相当于37800kJ的热量。
因此,相当于每日1260kJ,故在乳汁分泌消耗的2730kJ 中,扣除1260kJ后,实际需要量增加1470kJ。
乳母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孕期的脂肪储备量也不一定一致,而哺乳量和乳汁质量也不尽相同。
如排出量小,则热量消耗比估计的为低;相反则热量消耗比估计的为大,应具体分析。
我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标准为在乳母本身热量供给之外,在哺乳的1-6月乳母应为泌乳额外增加1260kJ(500kcal/天)。
FAO/WHO建议则为额外增2310kJ。
在对于个体乳母进行膳食指导时,体重的改变仍然可作为提供能量是否足够的信号,如体重减轻迅速,应考虑热量的供给可能存在不足的问题,如体重迅速增加,应考虑热量的供给可能过多,应增加体力活动,以免发胖。
(2)蛋白质
乳母在孕期体内储存蛋白质很少,在哺乳期间,蛋白质的需要不比怀孕期为低,而且对乳汁分泌的影响很大,人乳含蛋白质为~ %,如每日平均分泌820g的母乳,则从乳中排出的蛋白质为10g,估计体内合成这些蛋白的效率为80%,则应每日提供优质的蛋白质。
许多观察证明,适宜的蛋白质有利于乳汁的正常分泌,而严重缺乏蛋白质时,可影响乳内的蛋白质含量。
我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为乳母供给额外的25g蛋白质,亦即一位轻体力劳动的乳母应有70+25=95g蛋白质。
如劳动强度大些,则需100g蛋白质一天。
(3)脂肪
脂类对婴儿脑发育有关,尤其类脂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重要。
人乳中脂肪含量变化较大,婴儿吮乳活动可使乳中脂肪含量增加。
哺乳后,乳中脂肪量为哺乳前的3倍。
膳食中脂肪的高低可影响乳中脂肪的含量。
注意少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畜肉、禽肉,以免引起乳儿脂肪痢;多采用植物油。
为了胎儿的脑发育应多摄入富含磷脂的豆类,卵黄。
我国建议乳母脂肪的供给量,应使其所提供的能量达到膳食总能量的20%—25%,并要考虑到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要适宜。
(4)矿物质
钙乳母需要充足的钙质为其本身及乳汁钙含量的需要。
乳汁中钙的含量一般是稳定的,初乳含钙量为48mg/100ml,过渡乳46mg/100ml,而成熟乳为
34mg/100ml。
如乳母食物中钙不足或不能有效吸收,则将从乳母体内储备钙移出作为以保持乳汁中钙含量的稳定。
这种情况延续下去,乳母可发生缺钙症状,表现为腰酸背痛、小腿抽痉,甚至发生骨质软化症。
FAO/WHO建议乳母的钙供应量为每天1200mg。
但考虑食物中钙的来源如果动物性食物提供则吸收率高,而以植物性食物供给钙源,则其吸收率低。
故我国建议标准为2000mg。
为达到这个供应量,需要考虑食物的数量和合适的来源。
奶类的钙一般比植物性食物中的钙吸收好。
钙的片剂和动物的骨分可以作为钙的辅助来源。
母亲有一定的维生素D摄入,或能利用日光浴的作用,则有利于钙的吸收与利用。
铁铁不能通过乳腺进入乳汁,故乳汁中铁的含量极低,约为100ml,不能满足乳儿的需要。
6个月内的婴儿因体内有足够的铁储存,因而较少发生缺铁性贫血。
但是6个月以后,婴儿体内铁的储存耗尽,应注意补铁,以食补为主。
根据乳汁中铁的含量来计算,每日从乳中分泌量为,如果铁的吸收率为10%,则额外供给应不少于4mg。
1988年我国的的推荐供给量为28mg/100ml。
动物性食物在膳食中含量比例的大小,影响铁的吸收与利用。
同时其本身也有铁。
FAO/WHO专家委员会认为,如估计这类食物在膳食中占热量在10~25%之间者,每日低估给19mg铁可足。
碘母乳中含碘量为4~9μg·100ml-1,此浓度一般高于母体血浆的浓度。
乳中碘浓度较高,估计亦与婴儿的生理需要有关。
母体碘的食入,可立即出现于母乳中。
有人用放射性碘作动物实验,摄入后5min,可在乳汗中找到。
乳母需要碘
的量为每日150μg此量不难得到,应用碘化食盐时也能从中取得一定量的碘。
另外乳母锌、硒的需要量,我国建议每日分别供给20mg和50μg。
(5)维生素
为满足母体自身和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乳母膳食中的各种维生素都应适量增加。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脂溶性维生素中只有维生素A能少量通过乳腺,故增加母体膳食中维生素A的含量,乳汁中的维生素A的含量亦会有一定程度增高,但并不按比例增加,故母体大量摄入维生素A,乳汁中增加的维生素A也有限。
乳汁中维生素A的含量约61μg/d1,比较稳定,因此,我国建议乳母维生素A的供给量标准为每日在供给母体1000μg RE(视黄醇当量)的基础上,再增加200μg,即每日1200μgRE。
FAO/WHO建议增加1500IU(国际单位,
1000IU=300μgRE)的维生素A。
维生素D几乎不能通过乳腺,故乳汁中维生素D的含量很低。
目前认为乳母无需額外补充维生素D,只要能保证婴儿多晒太阳既可。
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大多可自由通过乳腺,但是乳腺可调控其进入乳汁的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时不再增高,乳汁中维生素B1为0.014mg/dl,B2含量为0.037mg/dl,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RNI):维生素B1为/天, 维生素B2为/天, 维生素B6为/天, 维生素B12为μg/天, 维生素C为130mg/天.,叶酸为500μg/天,/天.
(6)水份在乳母膳食和饮食中,需增加必要的水份,因为在乳汁中排出的水份为750ml以上,若摄入水分不足,乳量则减少.故乳母除喝白开水外,还要多吃流食,多喝各种乳母喜爱的汤,鱼汤、骨头汤、母鸡炖汤、猪蹄炖汤或以蔬菜、水果混合煮的肉汁以及豆汤(甜味的)等。
用大豆、花生、肉类做成的粥也是一种进食的方式。
由上述可见,乳母的营养是乳汁分泌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乳汁分泌的质与量,为了保证乳汁质量,乳母要注意平衡膳食与合理营养。
三、乳母的膳食
母乳是任何食物都不能比拟的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其质量的优劣、成分好坏,完全决定于母体的健康与营养状况。
因此,合理安排乳母的膳食对于授乳母亲和婴儿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乳母在选择食物时,要合理调配膳食,做到品种多样、数量充足、营养价值高,以保证婴儿与乳母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哺乳期的膳食调配应参考我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推荐供给量,增加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尤其是蛋白质、钙、锌、铁、碘和B族维生素,并要注意各营养素之间的合适比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热比应分别为13%-15%、27%、58%-60%。
在哺乳期间,乳母的膳食安排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该尽量做到食物种类齐全,不要偏食,数量要相应的增加,以保证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这就是说除了吃主食谷类食物,副食应该多样化,一日以4-5餐为宜。
乳母膳食中的主食不能单一,更不能只吃精白米、面,应该粗细粮搭配,每天食用一定量粗粮,并适当调配些杂粮、燕麦、小米、赤小豆、绿豆等。
这样做可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还可使蛋白质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动物性食品如鸡蛋、禽肉类、鱼类等可提供优质蛋白质,宜多食用。
乳母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应保证有1/3以上来自动物性食品。
大豆类食品能提供质量较好的蛋白质和钙质,也应充分利用,尤其对于受经济条件限制者多摄入三类及其制品,以补充蛋白质。
3、多食含钙丰富的食品。
乳母钙的需要量大,需要特别注意补充。
乳及乳制品(如牛奶、酸奶等)含钙量最高,并且易于吸收利用,每天应供给一定数量。
小鱼、小虾含钙丰富,可以连骨带壳食用。
深绿色蔬菜、豆类也可提供一定数量的钙。
适当选用骨粉或奶类食物供给足够的钙。
4、为了预防贫血,应多摄入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肉类、鱼类、某些蔬菜(如油菜、菠菜等)、大豆及其制品等。
5、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和海藻类。
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果胶、有机酸等成分,海藻类还可以供给适量的碘。
这些食物可增加食欲,防止便秘,促进泌乳,是乳母每日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每天要保证供应500克以上。
乳母还要多选用绿叶蔬菜。
有的地区产后有禁吃蔬菜和水果的习惯,应予以纠正。
6、少吃盐和盐渍食品,刺激性大的食品(如某些香辛料)、污染食品。
母亲吸烟、饮酒、喝咖啡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健康,特别需要加以注意。
7、注意烹调方法。
对于动物性食品,如畜、禽、鱼类的烹调方法以煮或烧为最好,少用油炸。
需要特别注意经常供给一些汤汁以利泌乳,如鸡、鸭、鱼、肉汤,或以豆类及其制品和蔬菜制成的茶汤等,这样既可以增加营养,还补充水分,促进乳汁分泌。
烹调蔬菜时,注意尽量减少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
8、我国传统医学和民间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增进泌乳,值得重视。
如产后吃鸡蛋、红糖和鸡鸭汤等都是经济实惠的方法,又如花生米炖猪蹄汤可催乳。
还有很多的偏方,如炒川芎,当归、童木通、王不留行各9g用猪蹄汤煎药服;又如通草2g与猪蹄炖汤;再如王不留行6g与猪蹄炖汤食用。
总之,乳母营养对下一代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应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配膳。
四、母乳的成份
(一)人乳中营养成分
初乳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成熟乳,而脂肪、乳糖比成熟乳稍低,每百毫升中分别约有2.67g,2.08g及6.45g(1994天津数字),成熟乳中三种营养素分别约为1.14g,4.54g与7.8g。
因初生儿无消化脂肪的酶故初乳中脂肪少。
人乳中蛋白质含量虽低于牛乳,但其主要含有乳清蛋白与乳白蛋白,且酪蛋白较少。
而牛乳蛋白质则以酪蛋白为主,在胃酸作用下可凝成较大凝块不易消化吸收。
人乳蛋白中的牛磺酸对智能发育有关,又有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可助婴儿消化,少生消化道紊乱症。
人乳脂肪中亚油酸多于牛乳,尤其我国妇女膳食中植物脂肪多,故乳汁中亚油酸多于欧美妇女乳汁中的含量,所以人乳喂养可避免牛奶喂养儿易发生的必需脂肪酸缺乏症。
人乳中乳糖多于牛乳,乳糖可形成脑苷酯,为脑神经系统发育所必需,并可促进钙的吸收。
人乳中铁含量虽低但比牛奶所含铁易于吸收,前者吸收率38%后者只有19.5%。
人乳中有一种与锌结合的配位体,有利于锌的吸收,而牛乳中则缺乏。
人乳中又有一种较易吸收的水溶性维生素D硫酸盐,牛乳中维生素C与叶酸含量虽不低,但加热后损失较多,而人乳无须加热。
人乳喂养儿血浆与红细胞中叶酸皆高于牛乳喂养儿。
此外,人乳中维生素B12与蛋白质结合较易吸收。
(二)人乳中的抗感染因子
初乳中免疫物质最多,已证明至少有50种成分具有免疫特性,现列出较重要的8种分述如下。
1.乳铁蛋白可与细茵竞争铁,从而抑制细菌的发展,产后7日内的初乳中可含有乳铁蛋白5.3mg/ml,1个月后下降到1.9mg/ml。
2.免疫球蛋白其中IgA占90%,可有效地对抗肠道与呼吸道病原体。
3.纤维结合素可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侵入胃肠道或呼吸道的病原体。
·
4.低聚搪—共扼糖原可干扰肺炎和流感病原体等及其毒素向表皮细胞粘附,以防止致敏及炎症。
低聚糖在直肠中可促进乳酸杆菌生长导致乙酸的产生,乙酸可阻止大肠杆菌、志贺氏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体的生长。
5.溶菌酶人乳中IgA<font size="-2">2、H<font size="-2">2</font>O<font size="-2">2酶和抗坏血酸能使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对溶菌酶敏感。
溶菌酶在人乳中的含量为牛乳中的300倍。
6.白细胞与淋巴细胞哺乳期的前3—4个月人乳中有白细胞,可吞噬和杀伤病原体,并有T细胞能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如干扰素、转移抑制因子和单细胞化学趋化因子。
7.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免疫物质人乳中脂肪分解产生的单酸甘油脂可分解病毒又可抵御蓝氏贾第鞭毛虫等寄生虫;人乳蛋白消化过程中可产生一些具有免疫刺激性物质的肽。
8.抗炎症因子人乳中的抗氧化物质如β—胡萝卜素、α—生育酚、过氧化氢酶等,可降解或抑制能作为炎症中间体的过氧比物酶。
人乳中还有一种表皮生长因子(EGF)能引起表皮增生而加强粘膜上皮抵抗炎性物质的作用。
(三)人乳中的生长因子和激素
新生儿不能合成EGF,但人乳中的EGF可促使婴儿胃肠道平滑肌、肝、心、肾、胰和胃的功能完善成熟,故人乳喂养的早产儿理患坏死性肠炎和呼吸窘迫综合征少于人工喂养的早产儿。
人乳中前列腺素(PGE2),与保护小肠粘膜的损伤和坏死有关。
初乳中有很高的催乳激素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牛乳中胃抑素可抑制胃排空;人乳中含胃肠调节肽,(GIPs)因此,母乳喂养儿比人工喂养儿的胃充盈较慢,而排空较快。
初乳中胃泌素(gastrin)与胃泌素释放脓(GRP)高于牛乳,对新生儿胃和小肠的生长和功能成熟有特殊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由此可
见,人乳对婴儿不仅是供给最好的营养素,而且能通过免疫物质增强抗病能力。
通过激素生长因子促进其生长除营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