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阅读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阅读答案
【篇一:端午节(参考答案)】
端午节
端午节,也叫龙舟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关于这个节日有很
多传说,但是最著名的是屈原的传说。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
大臣。
他正直、忠诚,因为提出让国家和平繁荣的建议而为人所尊重。
然而,国王的昏庸统治让屈原日益心灰意冷,他于农历五月初
五自沉汨罗江。
the duanwu festival, also calle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falls
on the 5th day of the 5th month according to chinese calendar. many legends circulate around the festival but the most
popular is the legend of qu yuan. qu yuan was minister of the state of chu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e was upright, loyal and highly esteemed for his wise counsel that brought peace and prosperity to the state. however, the emperor’s befuddled rule gradually made qu yuan disappointed. he drowned himself in the miluo river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篇二:《端午日》答案(教师版)】
十一端午日
【目标导航】
1.了解端午的习俗;感受赛龙船的精彩场面。
2.品味准确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
3.学习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知识链接】
1.【端午】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
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
别名之最。
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
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
人节、龙日、午日、灯节、
五蛋节等等。
更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2.【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
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
字崇文。
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因此,
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并在其百分
之九十五以上的文学作品中描述苗族。
由此我们看出沈从文在心底深处是把自己当苗族人看
的。
他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
1924年开
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
抗
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
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语基扫描】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二、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三、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____b____,
手脚________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a.强壮粗大 b.结实伶俐
c.健康伶俐 d.结实粗大
(2)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___b_____嘭嘭铛铛地把锣鼓很________
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a.立即纯粹 b.即刻单纯
c.即刻单调 d.顿时纯粹
【援疑质理】
【问题探究】(答案见教参)
1. 阅读课文,说说湘西地区的端午日都有哪些民俗风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明确: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赛龙舟,赶鸭子。
2.文章描写了哪三个场面来展现茶峒人端午日看赛龙舟的欢腾热闹场景的?
明确:(1)全茶峒人河边观看划船;(2)划船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置和龙舟竞赛的盛
况;(3)划船竞赛的优胜者领赏和军人放鞭炮庆贺的情景。
3. 作者在文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河上赛龙舟,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1)正面描写:运用一系列准确生动的动词:
桨手:持一支短桨、向前划
带头的: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
擂鼓打锣的:单纯的敲打,调理下桨节拍作用:准确的动词抓住了赛龙舟的人不同的动作特征,表现赛船场面的热烈气氛。
(2)侧面烘托:
观众:莫不穿了新衣,莫不早早吃了饭出门,有身份的人莫不等在终点看龙舟比赛。
三个“莫不”写出了全家出动、家家如此的观赛场面。
龙船:形体又长又窄,两头高高翘起,传神挥着朱红颜色长线。
既突出了比赛用船的形体特点,又以色彩表现节日的喜庆热闹。
【学法指导】
1.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
2.安排材料注意详略得当;
3.场景描写渲染氛围;
【当堂训练】
1、课文中作者描写湘西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
请从
文中找出有关内容加以概括。
(1)从前来参观活动的人来看,可谓是“全民参与”“官民同乐”;(2)从对竞赛获胜
者的奖励上来看,人们并非为了“红布”“银牌”“鸭子”,是为乐而竞赛;(3)从参赛的人
来看,大家精诚合作,真诚相待。
2、从文中“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你得到什么启发?
略
【写作积累】《沈从文散文选读》
【作业布置】
(一)
(a)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若
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
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b)船只的形式,和平常的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
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上朱红颜色长线。
(c)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
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
才拖下水去。
(d)桨手每人① (a.握b.拿c.持)一支短桨,随
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
向前划去。
(e)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②(a.握b.拿c.持)两
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选退。
(f)擅鼓打锣的,多③(a.蹲b.坐c.站)在船
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
划桨水手④ (a.指挥b.调
节c.调理)下桨节拍。
(g)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
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
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
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7、给文中①②③④处选上合适的动词。
①()②()③()④()
8 “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这句话应放在文中
__________句之前。
9、给上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10、文中加点的“划”能否换成“撑”,“挥动”能否换成“摇动”?
写划船前的准备。
第二层(“每只船可坐?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介绍船上赛手的
配置。
第三层(“一船快慢??种种情形):写龙舟竞赛盛况。
10、“划”不能换成“撑”,
因为“划”速度快,“撑”速度慢,且“撑”的动作发出者应是站在船上的,而龙舟竞赛
选手是坐在船上的,所以用“划”更确切。
“挥动”不能换成“摇动”,“挥动”这个动
词更有节奏感,符合带头人的身份,而“摇动” 缺乏节奏感,所以不
恰当,不能互换。
11、说明龙舟竞赛需要集体的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
(二)话说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
的名称,据魏文帝曹
丕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
阳数相重,故称之
为“重阳”,也叫做“重九”。
以求长寿。
重阳节民间还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相传
始于东汉。
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
唐朝诗人王维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看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一人”就是一首最为脍
炙人口的重阳诗。
其他诗人,凡写重阳,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
这两件事。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
性温热,可以治寒驱
毒。
重阳插茱萸,目的在于除虫防蛀。
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
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
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
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
防虫。
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
至于登高,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适宜于登高望远,这大概也是后
来重阳登高发展为以
游览活动为主的重要原因。
除此以外,民间恐怕还有生产上的原因。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
毕,农事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
农民管这种采集叫“小秋收”。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上面来的。
重阳节登高,本来是要登山的;但平原地带,没有山,怎么登呢?
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
早已考虑到的,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
宝
塔、城楼,通常都很高,是个理想的登高场所。
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也可
以凑合。
反正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
到了。
因为“登高”除了
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
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
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
寿的意思,因此
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今天我们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把重
阳节称为“老人节”或
“敬老节”,多少也有这个意思。
但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许多敬
老尊老的实质内涵,反
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
了新的生命。
1、用简要的语言说出“重阳”得名的由来,并列举出它的几种不同的名称。
2、风俗习惯的形成,往往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阳节也不例外,
根据上文内容,试作简要分析。
你还能另外举出一个类似例子吗?
3、重阳登高,有多方面的原因。
根据上文内容,试从“文化”角度
加以简要分析。
4、你赞不赞成把重阳日定为“老人节”或“敬老节”?两个名称中你
更倾向用哪一个?(都
要简要说明理由)。
【篇三:姥姥的端午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l5~19题。
(共l9分)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
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
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
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
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
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
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
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
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
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
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
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
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
”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
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
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
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
姥姥的端午永远
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
少年。
(选自《散文百家》2006年03期,有改动)
15.通读全文,说说本文除了写“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外,还
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 (3分)
答:
16.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5分)
(1)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2分)答:
(2)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
(3分)
答:
17.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
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
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答:
18.本文的题目是“姥姥的端午”,第⑨段看似与“姥姥”无关,实是
文章独具匠心之处。
请仔细揣摩,分析这样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
何作用。
(4分)
答:
19.端午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本文为什么说它是“姥姥的端午”?
请作分析。
(4分)答:参考答案:l5.①“从老家搬到城里”时的“姥
姥的端午”;②姥姥生命中“最后的”“姥姥的端午”;③姥姥去世“次年”的“姥姥的端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和概
括提炼的能力。
解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抓住其中的关键词“除了写
‘我’童年时??,还写了??”;再从文章中寻找重要信息并概括。
从第
⑤节“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第⑥节“最后的端午,姥姥依
旧忙碌”,第⑧节“次年端午??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可以概括提炼。
l6.①运用细节描写(答“运用反复修辞”也可),刻画出姥姥生
怕惊醒“我”而轻手轻脚的样子,表现了她对儿孙的关爱。
②运用神
态描写,写出姥姥进城后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表现了她的勤劳。
解析:①考查细节描写(修辞的运用)及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联系“清明夜起”“推门”“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
角”“一掩再掩”等词句,可以看出姥姥对孩子的关爱。
②考查人物的神态描写及其作用,联系该词所在的语言环境,从两个“想念”不难看出姥姥“呆呆”的神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乡村生活的怀念;而从“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中可以看出姥姥勤劳的品格l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姥姥的端午”比作“一尺鲜洁的水”,形象地表现了姥姥勤劳、能干、慈爱的品格,她的品格将永久地激励、影响着“我”,让“我”永志不忘。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中精彩语句的赏析。
答题时,可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生动的动词和修饰语等角度人手。
18.①运用想像和虚写描写了姥姥年轻时秀丽的形象;②运用环境描写烘托姥姥年轻时秀丽的形象;③用村姑的秀丽来衬托姥姥品质的美好;④补写出姥姥的外形,使姥姥的形象更加丰满。
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本段所展现的意境与《蒹葭》相似。
作者把人物放在“芦丛摇曳”“薄雾”弥漫的缥缈朦胧的环境中,这是在姥姥离世后的玄想,虚实相映,是一种以景物美衬托人物美的写法。
19.①“姥姥的端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②本文刻画的对象就是姥姥,所以用“姥姥的端午”为题;③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使文章笔力更加集中;
④“姥姥的端午”是个意象,文章就是通过这个意象来刻画人物的;
⑤“姥姥的端午”凝聚着我们对姥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解析:从文中看,“姥姥的端午”出现了多次,从“童年”到“搬到城里”到“最后的端午”和“姥姥”离世后的次年端午,贯穿文章的始终;另外,每到端午,姥姥就不停地为端午忙碌,作者通过端午来表现姥姥对我们的辛勤付出、对子孙的爱,“端午”也是作者寄托对姥姥浓浓情感的载体。
所以“姥姥的端午”凝聚着姥姥对子孙以及晚辈对姥姥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