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角下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与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以吉首市寨阳乡坪朗村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
乡科技XIANGCUN KEJI
56XIANGCUN KEJI2019年12月(上)
文化生态视角下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与民族传统艺术传承
——以吉首市寨阳乡坪朗村为例
颜娟杨硕任灿灿
(怀化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摘要]湖南省吉首市寨阳乡坪朗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其独特的苗族艺术不仅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而且为该地区旅游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由于保护意识落后和经济发展缓慢,大多数苗寨村民纷纷选择外出务工,这一现象导致该地区文化传承面临断代的严峻形势。
本文基于坪朗村苗族传统艺术保护与传承现状、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民族传统艺术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效应,提出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与民族传统艺术传承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族传统艺术;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9)34-56-2
1吉首市寨阳乡坪朗村苗族传统艺术保护与传承现状
由于重视经济的发展和面对本地区穷山恶水的现状,湖南省吉首市寨阳乡坪朗村大多数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加之政府重视力度不够,使得苗族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据统计,以2011年开始正式发展旅游为界限,在此之前,苗鼓的学习人数约为60人,也没有出现本村较为系统的苗鼓队。
而苗拳的传习人数仅仅十几人,专业的苗绣从事者也仅有10人左右,苗族传统艺术面临断代的危险。
面对严峻的形势,以石金琦老师为代表的一批苗文化的传习者开始了对苗鼓等传统艺术的教授与传承。
为了保护当地的文化艺术,发展旅游产业,政府对传习人给予了相应的支持。
吉首市政府大力打造“四月八”品牌,不仅有利于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的保存,而且可以吸引游客,发展当地旅游产业与经济。
正式发展旅游产业之后,坪朗村苗鼓学习者有80多人,并且于村部成立了专门的苗鼓队,苗拳学习人数有40多人,由以前的传男不传女习俗改为男女不限制。
这便有效保护了当地的传统艺术,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吉首市寨阳乡坪朗村旅游发展现状
坪朗村于2011年正式发展旅游业,村民认为旅游业有其发展的必要性,也乐意支持本村旅游业的发展。
但
由于刚刚起步,基础设施、接待条件的完备情况仍有待提高,对外宣传的力度有待加强。
来坪朗的游客集中于节假日。
以本地游客为主,由于市政府的品牌打造,当地节庆日游客人数较为集中。
其中,以“四月八”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更是独占鳌头,仅当天吸引游客数量达3万人次。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
发展旅游业之前,该村年收入约为10万元,经过这几年的旅游开发,村内年收入在70万~80万元。
自旅游业发展以来,村民的收入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3民族传统艺术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效应
旅游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行为。
随着坪朗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当地苗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在坪朗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地的苗族传统艺术交流形式与传播形式得到了延伸。
当地通过苗鼓表演队,由商业演出、活动演出、对外宣传演出等多种形式,向外人展示了具有苗族风采的鼓舞,让大家体验到了苗族鼓舞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艺术的传播和交流。
旅游的介入让传统艺术的功能得以充分挖掘,其功能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的“悦己”向现在的“娱人”转化,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使其生命力得以延续,并促进了苗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另外,通过发展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更多
基金项目:怀院发〔2018〕51号怀化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展与民族传统艺术传承”(2018-145)。
作者简介:颜娟(198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下转第59页)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XIANGCUN
KEJI 2019年12月(上)59
工需要通过链接资源和创造再生资源,组建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团队,打造强大的脱贫攻坚外部支持体系。
在服务对象获得脱贫攻坚专业社工服务与脱贫攻坚志愿服务的同时,引导创建脱贫攻坚志愿者本土化服务团队,激发服务对象内生动力,力求让服务覆盖面更广、服务持续性更长、服务影响力更深远。
要特别注重从当地的村民中挖掘志愿者,组成村民自组织,参与到脱贫攻坚的服务中,引导他们自愿脱贫、自主脱贫,并服务邻里、服务公益活动。
通过探索整合取向的“共促共扶”社工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体系,创新农村扶贫社工服务平台,实现共促共扶,振兴乡村,建设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梁兰.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和局限性:基于民政部“三区计划”项目的反思[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75-79.
[2]杨竹,吴晓萍.从行政主导到专业主导:西部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践与反思:基于民政部“三区”计划在贵州的实践[J ],农村经济,2018(5):21-27.
[3]赵晓明,王国渝.“三区”计划:为“三区”脱贫增能助力——服务介入、文化建设:立足藏区实际,着眼精准扶贫[J ].中国社会工作,2018(4):23.
的坪埌人自发地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当地保护传统艺术文化的积极性。
4市场分析
4.1
旅游产业定位范围进一步扩大
当前,“板块效应”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重点。
从游客的期望出发,旅游者往往不会选择旅游景点单一的地方,而是看好某一旅游板块,期望在一定的空间内观赏更多的景点。
4.2通过对比来把握自身优势,明确坪朗村旅游产
业的定位
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就没有客源。
发展旅游业,最忌讳内容同质、缺乏个性。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旅游地的特色发掘。
通过分析自身优势,把握好自身的突出特点,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打造一体式、体验式、驿站式的生态旅游村[1]。
4.3
挖掘整理历史文化与开发旅游产品相结合文化性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旅游者除了欣赏旅游地的风光以外,体验不同的文化艺术也是其一个重要的旅游动机。
旅游也为民族艺术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4.4
市场开拓有方向
旅游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于客源市场的要求也不同。
随着坪朗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依据旅游促销的
扩散原理,现阶段的客源市场集中在以吉首为中心的湘西地区,而张家界、凤凰、怀化等地旅游业发展时间长,对外知名度高,游客流量大,本地可以从周边的知名旅游地去引流,把客源带到本地。
5
乡村旅游业发展与传统艺术保护的启示
一是以利益机制调动保护传统艺术的积极性。
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民众会积极投入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并不断完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做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承传统艺术文化。
二是发展旅游产业,应创建旅游品牌,及时宣传民族艺术文化。
例如,通过举办活动、参加演出,提升本地区传统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2]。
三是发展旅游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市场动向创新旅游发展机制,建立科学的民族艺术传承机制,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润泽.美丽乡村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漳州市五寨乡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19(13):163-166.
[2]彭延炼.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研究:以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08(2):191-196.
(上接第56页)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