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大地上的事情》读书笔记范文五篇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于《大地上的事情》读书笔记范文五篇赏析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有关于《大地上的事情》读书笔记范文五篇赏析
《大地上的事情》是20XX年5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苇岸。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大地上的事情》读书笔记范文五篇赏析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于《大地上的事情》读书笔记范文五篇赏析(一)
曾经以为自己是个热爱自然、热爱土地上一切蓬勃生命的人,直到我看到《大地上的事情》,知道了作者苇岸,才发现,与他相比,我的所谓的热爱是多么浅薄,多么无知。
这本书收录了苇岸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一九九八廿四节气》(因病离世未完成)、《去看白桦林》和他的部分日记。
他的文字令我一见倾心,相见恨晚,而当我得知他早已于1999年因病离世,年仅39岁时,我更是感到了巨大的遗憾和痛惜。
苇岸,这个真正的大地赤子,自然之子,他拥有一个高贵的、谦卑的、清澈的、善良的灵魂。
他深深热爱着乡村的土地,以及土地上一切有生命的,或他认为有生命的事物(如四季、雨雪、天空、云朵)。
他怀着谦卑而诚恳的心,蹲在大地上,将大地上的种种事物置于与他平等的位置,细心地观察它们,深情地描述它们。
蚂蚁垒巢、蜜蜂采蜜、下雪、日出、麦子、落叶、麻雀、野兔,还有孩子等等,这些事物在普通人眼里毫无特别,人们往往熟视无睹,而在苇岸眼里,一切都充满了神奇和感动。
当他用动人的文字将它们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无法不睁大眼睛,暗暗叹服,仿佛重新认识到这些平凡的事物都有
其独特的生命力,甚至拥有人类共同的情感。
“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
“两只麻雀蹲在辉煌的阳光里,一副丰衣足食的样子。
它们眯着眼睛,脑袋转来转去,毫无顾忌。
它们时而啼叫几声,声音朴实而亲切。
它们体态肥硕,羽毛蓬松,头缩进厚厚的脖颈里,就像冬天穿着羊皮袄的马车夫。
”
“第一束阳光,满载谷粒的色泽和婴儿的清新,照到蜂场上。
大地生气勃勃,到处闪亮。
”
……
他的语言清新别致,充满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像清晨的第一缕微风,像早春的第一朵野花,有一种新鲜清澈的芬芳,令人忍不住想要放声朗读出来,而朗读出来的结果更觉齿颊生香,意味无穷。
他所运用的那些譬喻都那么新颖奇特,让人闻所未闻,但又那么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只有用心观察并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写出这样绝妙的譬喻吧。
可能因为从前是诗人的缘故,苇岸的散文语言充满了诗意的美,凝炼、干净、富有韵味。
如:“麦子是土地上最优美、最典雅、最令人动情的庄稼。
麦田整整齐齐摆在辽阔的大地上,仿佛一块块耀眼的黄金。
”“雪也许是更大的一棵树上的果实,被一场世界之外的大风刮落。
它们漂泊到大地各处,它们携带的纯洁,不久即繁衍成春天动人的花朵。
”“三月像一只花蕾,三月本身就是开放。
”这些美丽的、
灵动的、诗意的文字从苇岸的笔下汩汩流出,像一条纯净的小溪,在阳光下闪亮,正如他形容托尔斯泰的文字——“最自然的词汇像流水那样随低地而行。
”
对于大地和大地上的生灵,对于传统,对于农业文明,苇岸毫不吝啬地给予他最美的文字,最深切的爱,歌颂、赞美、怀念。
而对于现代工业文明,他又毫不隐瞒地表现出愤懑和抗拒,对于无法阻止的城市化进程,他表现出内心绝望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悲观。
“现代社会是启动的火车,节奏与速度愈来愈快,它不能与自然节律同步运行,这种与自然节律相脱节是现代人紧张、焦躁、不安的根源。
”
“水泥建筑代表物质文明。
也代表无情的人际关系。
原始的自然环境在消失,人类的朴素的情感在沦丧。
”
有关于《大地上的事情》读书笔记范文五篇赏析(二)
苇岸在1988年1月11日的一则日记中写道,冬天的门窗紧闭。
方方正正的阳光斜切进屋里,仿佛一块玻璃没入静水中,也可以想象是白昼伸进来的一只手,拉你离开晦暗的环境。
这感觉,就像是永远停留在一个令人怀念的年代,充满诗意。
我很喜欢苇岸的文风,像刚收割下来的庄稼,也像被犁铧翻开的泥土,带着大自然的洁净。
他像一个预言家,早早料定我们会失去真挚,迷失在工业化的快捷和电子化的阻隔中,与此同时大地失去了野兔,庭院失去了麻雀,我们在水泥森林里走来走去,怀揣一颗空荡荡的心。
苇岸的文字非常平实,冲淡,富有哲学含义;明快,像甘美的泉
水;最重要的是,它一点都不造作,很符合我的脾性。
读苇岸让人更加亲近大地,但这种“亲近”没有迫切感,不带有“理想主义”的煽动性。
它不是叫你快,反之,他叫你放慢。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不大喜欢和别人谈苇岸,我怕背上“老旧”和“落伍”的声名,乃至一堆伴随嘲笑的指责。
实际上,在我过往的时光中,我早已备受嘲弄,皆因为我企图放慢节律,与这个时代背道而驰。
苇岸极其详尽的描写他看到的一切,其描写的忠实程度有时候直接反应在时间这个矢量上。
他甚至以一个固定的地点为“支点”,以此架起相机朝同一个方向,同一片风景按下快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持续下去。
在这个“支点”上,他架起了对世界的观察方法,同时也勾勒出了一个生命的时间轨迹。
他写庄稼地、象鼻虫、麻雀、喜鹊、野兔、鹞子、野火、乃至一头驴,就像是一个在村庄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他对自己世界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他知道太阳几点升起,几点落山,时间的节点对于有些人来说只是生命的一个标记,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却是爱的刻痕。
苇岸对自然的忠实的描写还体现在他的朴实上,太朴实了,直逼文字和人性的本真,把所有扭捏、虚伪、装饰和矫情都剔除掉了,甚至连那么一点浪漫情调也剔除在外。
他的文字有一种不假辞藻修饰的美,像秋天田间剧烈开放的野花,随风招摇,遍地吐芬,掩饰不住。
他这样写晚暮,从太阳降落到满天星斗,也是晚霞由绚烂到褪尽的细微变化过程。
这是一个令人感叹的过程,它很像一个人,在世事里有浪漫、热情、到务实、冷漠的一生(《大地上的事情》五十六)。
这句
子像一粒粒砸在纸上的粮食,有着散文的衣裳,却有诗歌的躯体和哲学的灵魂。
可以这样说,苇岸式的恬然除了美之外,还包含智慧,智慧意味着犀利,就像刀剑意味着杀伐,是不容回避的;
苇岸有一双自然的眼睛,他从不自命为自然的主宰,而是看穿了人类自身的虚伪性。
人类评价坏人,往往冠以动物之名,视之为禽兽,如捕捉鸟儿的时候,用一只“笼鸟”为诱饵,骗大量野鸟入网,反过来污蔑笼鸟的“鸟品”,苇岸却说人类制造的任何词语,都仅在它自己身上适用。
有关于《大地上的事情》读书笔记范文五篇赏析(三)
这些在许多年前触动我灵魂的文字,在此时读来,仿佛是那么的不合时宜。
当我们的生活被iPad、iPhone、微信、微博……这些关键词所裹挟的时候,苇岸,永远地滞留在上个世纪,甚至,更久远的年代,为他所深爱的大地唱出生生不息的赞歌。
在此时读苇岸,恰如他所说,读一本书,将满是尘埃的头脑洗干净。
他与我们是那么的遥远,然而,作为一个爱惜驴子与赞美羊群的憨厚的浪漫主义者,他与大地,又是多么亲近。
他对托尔斯泰的评论,用在他自己身上,也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外在物象最直接的描写,在反映与被反映之间是最短的距离,最自然的词汇像流水那样随低地而行。
对于大地上的那些事情,苇岸是一个细致入微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他像科学家一样观察蚂蚁、鸟雀、蜜蜂、星星、白桦林、玉米……他带着一种科学精神描述蚂蚁巢穴,“小型蚁筑巢,将湿润的土粒吐在
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或松疏的蜂房状,高耸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只黑色花朵”。
这样的文字让我想到法国人布封,热烈的昆虫爱好者。
在《鸟的建筑》里,他像鸟类学家一样向我们讲解不同鸟类的各种筑巢方式。
对于一年四时变化,他像一个气象学家一样,在每一个节气的同一时刻,面对同一片土地,拍下照片并且文字记录,带着一种庄重的仪式感,以一位忠实的大地观察者的身份存在。
不难看出,他笔下的大地,跟中国古诗中的自然相去甚远。
他没有寄情山水的逍遥,也没有身处田园的闲适。
他笔下的大地,有关泥土,以及从泥土中诞生的生命。
他说,能够战胜死亡的事物,只有泥土。
透过苇岸那些朴素的文字看过去,我们看到的不是王维,不是李白,而是这样一些闪烁的身影:梭罗、托尔斯泰、普利什文、纪伯伦、利奥波德……在谦卑、朴实、简约、平淡,甚至可以说缺乏激·情的文字中,他让石头回归石头,花朵成为花朵,物象回到它们自身。
他具有这样一种土地道德,用利奥波德的话来说,“土地道德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
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含着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
”正是怀有这种尊敬,对于人所避之的胡蜂的空巢,他说,“这是我的家徽,是神对我的奖励。
”他描写白桦树,“正与直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
正是由于每棵树都正直向上生长,它们各自占据的空间才不多,它们才能聚成森林,和睦安平地在一起生活。
我
想,林木世界这一永恒公正的生存法则,在人类社会中也同样适用。
”他像梭罗一样崇尚劳动与实干。
他说自己有个愿望,一周中,在土地上至少劳动一天。
“每一个人都应当与世界上的劳作保持着基本关系。
劳动是上帝的教育,它使我们自己与泥土和大自然发生基本的联系。
”
对于现代文明带来的破坏,他是忧思和哀伤,没有征讨与激烈的攻击,就连对抗,也是那温和的慢生活,他说他行动的缓慢,正是与现代文明对抗。
他吃素,为了减少对世界的掠取。
这样一个内心温柔的人,势必被点滴的人性的温暖所触动。
小镇人在街上相遇,大都要伸出双手握在一起,他把这寻常的一瞬,看作是小镇的灵魂。
有关于《大地上的事情》读书笔记范文五篇赏析(四)
美国散文家约翰•巴勒斯说,有的人把自己像种子似的播撒在土地上。
我想,苇岸便是这么一个人,一粒种子。
是《瓦尔登湖》改变了苇岸,这不仅指从诗歌转向散文写作,更关键的是,他的生活和自然真正相遇了。
在梭罗看来,文明改善了房屋,却没有同时改善房屋中的人。
梭罗的思考与践行,均指向生活的意义,自然与人类文明、野性与社会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更高的和谐。
再加上诸多作家作品和岁月的洗礼,苇岸的文字越发趋近大地的美学。
苇岸曾表示对工业文明感到悲哀,并有所抵触。
事实上,他并不是无视城市的意义,以及现代文明和科技向上的一面。
而现代精神,也理应包含对现代文明中负面部分的审视。
他感到,一种巨大的力量在隐退,“在神造的东西日渐减少、人造的东西日渐增添的今天,在
蔑视一切的经济的巨大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有着同一莫测的命运。
”神性消减,自然在远去,那些耗损甚至毁灭人类的因素不断到来。
他心性柔软,葆有一种在这个时代更可能萌生也更可宝贵的、与万物交互的慈悲,向往着和宇宙保持最原始的亲密,以谦卑而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看待世界。
“人的完整性”,也是苇岸所珍视的。
在这方面,梭罗和托尔斯泰极具感召力,他们避开了很多,也开启了很多,内心无限缤纷。
苇岸39岁的一生,未止息对自我的完善,彰显了文本、思想和真实生活三者的合一。
他活得很认真:为邻居胡蜂做小传;观察太阳的道路怎么会发生弯曲;定时定点记录田地上的节气更迭;心无怨恨,相信每天所见的人都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人;倾心于非暴力的思想,同时还是一个素食者,为自己重病期间未能谨守信念而懊悔……他曾编有散文选《蔚蓝色天空的黄金》,所收十人中也包括“苇岸”。
他为不失时机地选了自己而“深怀愧意”。
多年前的一本集子,而今看来,选谁没选谁,已不那么重要,若论文字,他当之无愧。
“看着生动的大地,我觉得它本身也是一个真理。
它叫任何劳动都不落空”;“雪也许是更大的一棵树上的果实,被一场世界之外的大风刮落”;“仿佛一条流向沙漠的河,延伸便意味着消失”……他对大地与真理的诠释,质拙而曼妙;他的诗歌生涯浅尝辄止,却留下了诗意;他的思考,素朴而悠远。
他不是借景抒情,借自然言志,他写的胡蜂是真胡蜂,驴子是真驴子,田野是真田野……
海子生前曾去苇岸处,找关于大地的书。
这样的作品很少,在中
国尤甚。
而今有了,那首先便是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以及他那些并不以此为名、却泛着同样光色的篇章。
林贤治指出,苇岸作品所奔赴的“大地道德”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开创的意义。
”此说,有见地,亦有弹性。
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自然文学、生态文学、环保主义等框架内谈论他,当然,他最早笔涉这几方面且最具实绩,人们在做研究时也不免会引入参照系,然而这种确认与强调,也可能局限和窄化了他,就像一个人喜欢《瓦尔登湖》或《禅定荒野》,与它属于什么文学有多大关系?好的文字,终将超拔于类别的外衣,令人们不断发现字里行间的美与思。
苇岸关于编选问题的愧意与反思,还在另一维度触动我,即,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写字的人对“话语权”(无关大小)的态度。
苇岸未必没有私念,没有偏执,但他所尊重并惜取的,是大于自己的存在,是一己生命之外的生命,一己才华之外的才华,是一种良善,一种土地般的温厚与旷远。
这一切,化在了他的文字之中,是汉语从容而有静气地对大自然的抚摸,对人类以及“人类的身旁”的注目。
有关于《大地上的事情》读书笔记范文五篇赏析(五)
在一棵钻天杨树下,面朝一块田地,诗人拍摄了二十个节气时的景象。
在新居的屋檐下,他观察胡峰筑巢的全过程,即便蜂群离去,空巢也被他视为家徽。
在乡间小路,诗人警觉地发现树上有一只神秘的猫头鹰在日光下
闪躲,并把它记入日志。
在落日笼罩的天空下,他读着秒,观测夜星出现的节奏,直到满天繁星。
在新年第一天,意外地目睹一大群候鸟的迁徙时,他觉得自己是得了神助的人。
……
这是一个喜爱麻雀、驴子、蜜蜂、啄木鸟……的诗人,天生的诗性被土地和阳光烘托得成熟而丰盛,而当他爱上了梭罗、细读无数遍《瓦尔登湖》之后,诗性灌入流畅的散文体格,成就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自然主义散文家。
自然的一切——不只是有生命的鸟类,还有纯粹的绿色或阳光或冬季——都在他的笔下拥有了灵性。
他形容三月:“三月连羔羊也会大胆,世界温和,大道光明,石头善良。
三月的村庄像篮子,装满阳光……土地像待嫁的姑娘。
”他形容雨水时节的雪:“雪有些塌缩、黯淡,减弱了其固有的耀眼光泽。
这个现象很像刀用钝了,丧失了锋芒。
”
一个出生于乡村的中国文人,在诗的情怀中,目睹野兔在田野里消失了,目睹鸟群从天空消失了,目睹工业社会的农业生产漠视甚而悖理了自然规律,“人类已经成为他们的工具的工具了”,诗情注定归结为悲悯。
他以梭罗为精神向导,并依循这条哲人的路,读懂了爱默生、利奥波德、赫德逊、托尔斯泰等大师的心灵。
他说,梭罗是“有机”的:
文字的质感是温热的,思想是借助与之对应的自然事物而得以表述的。
更重要的是,他隐居湖畔乡间的那两年,不止是作为自然主义者的田野实践,还意味着他对“人的完整性”的领悟。
崇尚自然、素食、有机的生活方式,这无疑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重提梭罗的原因,但真正的深意并不是浮光掠影的衣食住行,真正完整的人性,必须包含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道德观。
诗人苇岸在写作和深思之后,指摘出当代人类最大的症结所在,这已超越了诗性,抵达哲学的边缘。
梭罗所拥有的“源于生命的非实用主义或反物质文明倾向,以及他审美地看待世界的目光、诗意的生活态度”已沿袭到中国诗人苇岸的身心,深入骨血,哪怕他无法抵抗中国当下的经济狂潮——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环境资源的侵蚀。
“在神造的东西日渐减少、人造的东西日渐增添的今天,在蔑视一切的经济的巨大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有着同一莫测的命运。
”
在诗句、警言和沉迷中阅读了苇岸积攒一生的文字,或许你也会和我一样,觉得“大地上的事情”这六个平白无华的字让人伤情动容。
大地,是多么怀旧又多么未来、多么具象又多么抽象的名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