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优秀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
做语文老师难,做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更难。

但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朝优秀语文老师的方向奋斗。

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才称得上优秀呢?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博学多才的。

语文学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文学、政治、经
济、历史、地理、天文、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都
可能出现在语文课本中,所以语文是博大精深的,这一学科特点就决定了语文老师必须博学多才。

我们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把这些庞杂的
知识融会贯通然后传授给学生。

我们肯定都有这
样的感受,语文老师越越博学,越有才,学生就
越喜欢你的课。

如果你只知道照本宣科,考什么
讲什么学生就会非常反感语文这门学科的。

所以
我们平时一定要加强阅读,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
所涉猎,不然我们会越来越局限在一座知识的孤
岛上面,很难让学生接受和喜欢我们。

第二,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口才出众的。

我一直觉得语文老师一定要有好的口才,因为我们天
天都在接触语言文字,如果自己口才不好,又如
何能将这些语言文字表述得更准确、更优美、更富有哲理呢。

课堂上我们应该口若悬河,应该妙语连珠,应该富有诗意,应该机智幽默地应答和点评,这些都是好口才的表现。

如果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吐词不清、语言平淡无味、不能适时地机智和幽默一下,课堂将会变得十分沉闷,哪怕你的确是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老师学生对你的课依然不会感兴趣。

第三,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写得一手好文章。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高考中所占分值最大的板块,所以很多老师都十分重视写作教学。

但很多老师的写作教学几乎都是来自间接经验,很少来自自己的直接经验。

现在的语文老师不读书、不写作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很多老师都是在评职称的时候采写一些教学论文,而平时几乎不动笔。

我觉得写文章应该是语文老师的基本技能和看家本领我们都不会写,而且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语文老师都是笔杆子,我们最会写文章,但事实并完全是这样。

所以,我觉得要较学生写文章我们自己首先要会写。

第四,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一个数字时代,信息时代,如果我们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很快就会被社会被学生所淘汰。

比如现在学生都喜欢上网,网上每天都会有很多新思想、新词汇、新理念,如果我们对学生关心的这些东西浑然不知,学生就会觉得我们之间有太深的代沟,甚至会觉得我们与社会脱节,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会愿意和我们交流,就会疏远我们,以至于不喜欢我们的课。

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让自己的关注社会动态,关注流行思潮,关注网络词汇,这样,我们才知道学生内心想的是什么,才知道我们该给他们什么,让他们摒弃什么。

总之,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需要反复锤炼,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回复:一个好语文教师,应该有哪些基本素质?
一、忠诚事业的思想素质
一个语文教师的思想品德,决定着语文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决定着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务必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高尚的职业品格和丰富的职业情感。

(一)良好的思想素质。

新世纪语文教师,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引导,培养“四有”新人的
崇高使命,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党,钟情于语文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不管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能百折不挠,持之以恒,始终对教师职业具有神圣感、崇高感和荣誉感,矢志不渝,坚定不移。

其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

语文教学既要承担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任,又要兼顾语文本身所包含的德育、美育功能。

而语言的运用又与生活、与人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

当然,对语文教师的思想素质的认识绝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的一般运用上,它应该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众所周知,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年代,信息革命的浪潮猛烈的冲击着学校的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课题。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新的体制对学生的素质有怎样的要求等,这众多问题都需要语文教师“思考”并作出回答。

可见,要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必须加大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必须不断地更新观念,改革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富于创造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于思考,勇于开拓,敢于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断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否则,脱离现实社会实际需要死抱住传统的教学模式“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中学语文教学势必会被自己逼进死胡同。

(二)高尚的职业道德。

所谓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所必须具有的个人的道德品质。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内容杂、可变性大、争议性多的学科;语文教学难度大、要求高、周期长、工作艰辛却见效缓慢。

所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付出艰巨而繁重的创造性的劳动。

语文教师只有具备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自觉地确定自己的行为目标,选定实现目标的办法,从而集中全部精力和智慧,发挥主观能动性,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排除障碍,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

语文教师务必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所谓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作出表率。

汉代杨雄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地指出:“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这些论述都强调了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语文教师无论是道德情操、思想境界、文化修养,还是工作作风、学习态度、生活习惯,乃至言行举止、仪表装束、居室摆设等方面都要有语文教师特有的风度,能引起学生爱慕崇敬之情,成为学生自觉效仿的楷模。

这样,教师在学生中才有较高的威望,才能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完成教书
育人的任务。

语文教师务必严谨治学,锐意创新。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科学,要求语文教师治学态度一定要严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读音、解字、释词、析句、划段、求旨、探法等,一定要确保科学性,做到读音正确、用词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容不得半点马虎,半点虚假。

这是语文教师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表现,是履行教师职责必须具有的品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语文教师应勤奋教学,不断追求真理,锐意创新,努力去拓宽自己知识领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扎扎实实地提高业务水平。

(三) 丰富的职业情感。

托尔斯泰说得好: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自己的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像父母一样爱学生,那么他将比那些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

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

由此看来,既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又热爱学生,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情感。

从某种意义来说,教育就是从“爱”出发的。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对党的忠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笃信,对人民的深厚感情,都倾注于热爱语文教育工作上。

只有这样,才能永葆饱满高昂的激情,具有锐意进取的精神,不辞劳苦地工作,焕发自己青春的活力,使语文教学情趣盎然,充满朝气。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语)可以说,热爱学生,是语文教师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语文教师工作成功的关键。

教师对学生的爱胜于父母之爱,亲友之爱,也有别于男女之爱,是一种人类社会充满科学精神的神圣之爱。

语文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

同时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语文教师对差生要热情鼓励,耐心诱导,不嫌弃,不疏远,要努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觉能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较为全面的知识素质
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除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外,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

有人把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比着一棵大树,树的庞大根系是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树的主干是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树的顶端枝叶是教育科学知识,而树生长的土壤则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这棵“树”在不断地吸收着外界的营养,是不断生长着的。

一个语文教师要教到老、学到老,使知识之“树”常青不老。

(一) 深厚的专业知识
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解释“语文”的含义时明确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文。

”言下之意,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同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科书几乎处处蕴含着文学的因素。

因此,语言、文学便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基本的专业知识。

为完成培养学生对现代语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体地说,都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系列的专业知识:语言学系列(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知识)、文学系列(包括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知识)、文章学系列(包括文章写作理论、常用文本知识、文章赏析知识等)、文艺理论系列(包括文学概论、古代文论、马列文论、美学知识等)。

以上专业知识,是构成一个合格语文教师的知识网络的核心。

(二) 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在21世纪的今天,学习教育理论显得尤为重要,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的指导,教育教学就会陷入盲目性。

它主要包括一般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一般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普通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生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

教育学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增强工作的自觉性,教育生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能指导教师了解学生成长过程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的特征,了解学生从事脑力劳动的强度,并遵循其发展规律施教。

教学方面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法、素质教育理论,还有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

前者是研究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一般规律和方法的教学,后者是研究语文教学过程特殊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它们可以具体指导教师去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规律和教学方式方法,帮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合符科学而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工作。

(三) 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着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大至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世界,古今中外,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科学的新成就、新兴学科的知识,伴随语言材料不断地进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丰富、更广泛的教学内容。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它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是教师改造主观世界,教书育人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次必须具备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以及方法论知识。

同时,还必须具备必要的艺术素养,如影视、戏剧、音乐、美术等。

欲达此目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话)语文教师务必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做到知识广博,视野开阔,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中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对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教思横溢,妙语泉涌”,得心应手。

(四) 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这表明了语文学科及其广泛的综合性,又说明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就语文教材来说,无论是选取什么题材,用什么体裁来表现的课文,写作主体总是以现实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它们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社会,是写作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里,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

这里,无不渗透着写作主体的主观意识。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深入生活、熟悉生活,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做到点上深入,重视生活;面上拓展,开阔视野。

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地对教材信息进行理解吸收、加工、处理,教得生动,教得真切,才能真正揭示教材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

深入生活、熟悉生活、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感性知识,是语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语文教师一定要满腔热情地对待生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既做学生语文学习的老师,又当学生生活的导师。

三、娴熟完备的教学技能
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并由此形成和发展为完备的能力结构,才有可能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语文教学活动,完成特定的语文教学任务。

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哪些因素呢?
(一) 语文教师的“语文”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的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语文教学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书面表达能力、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和语文教学所知、思辨能力。

1.
语文教师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师需要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每个语文教师天天都要进行大量的阅读:钻研课文,看参考书,看学生的各种作业,读报刊,学习各种文件和专业进修材料等,还要指导学生阅读,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这样,语文教师没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是不能很好地担负起教学任务的。

语文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实际出发,准确地辨文字、释词语、析句子、解句群、分段落、理篇章、归主旨、探文法,能运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恰如其分、切中肯綮地对文章思想内容、艺术形式、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鉴别、欣赏和评价;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根据需要把贮存的各种知识灵活提取使用。

对语文教师的阅读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具有熟练地掌握各种阅读方式的能力。

能作朗读示范,声调、重音、停顿语气都能很好地掌握;默读的方法正确,在数量、质量上都高于一般人,能灵活地运用精读、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

②具有较高的分析文章的能力。

能分析内容较深的形式复杂的各类文章。

③具有熟练地查阅各种语文工具书和参考书的能力。

语文教师工作要求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准确无误,还要随时运用各类知识,因此需要常查工具书和常翻各种参考书,迅速而准确地从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④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高级要求。

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评价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文艺修养。

语文教师有较高的鉴赏能力,阅读时才能站得高、理解得深,有独创的见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指导学生作文时,能帮助他们鉴别好坏、美丑,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⑤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时作到脑勤,即勤设问、勤分析、勤思考;手勤,即勤记、勤查、勤写;口勤,即勤问、勤讲。

如果语文教师具有上述阅读能力,能按上述要求顺利地阅读内容较深的各类书籍、文章,那么,钻研初中语文教材,处理教材和指导学生阅读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2. 语文教师的说话能力。

语文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说普通话,力求标准、熟练,语文教师应该是语言大师。

因此,不善于口头表达,不能掌握教师语言的人,尽管满腔学问也当不好教师,语文教师尤其需要较高的说话能力,因为语文教学有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任务,而且,不善于口头表达的人是很难指导好学生的口头表达的。

对语文教师的语言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呢?
①启发性:教师是教育者。

好的教育者是善于启发的,教师的语言特点必须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语言的特点是:循循善诱,激发兴趣,语言精辟,能举一反三,言简意赅,留有思考余地。

②科学性: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不仅要求教学内容是科学的,而且要求语文教师使用的语言也是科学的,语言的科学要求: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推理符合逻辑、能简单明晰地表达客观事物。

③流畅性: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流畅的,“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抑扬顿挫,让人听起来悦耳;不结巴,不随便夹字,没有口头禅。

这样,学生不仅愿听,而且乐于模仿。

④生动性:语文教师应该有演员的某些气质和本领,能自如地运用语音、语调、语气来表达思想感情。

在讲授过程中,能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时而用朴实的说明性语言,时而用绘声绘色的描述性语言,有时还要用演说家的雄辨性语言和相声艺术家的风趣、诙谐的语言,语文教师只有使自己的语言错落有致,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才能上好语文课。

⑤自控性:教师要有语言的自控能力。

说话要掌握分寸,程度深浅,语量多少,声音高低,音量大小,语速快慢,都要适当。

在表达过程中自己边说、边想、边听,随时调整。

此外,除有声语言外,语文教师还要特别重视“体态语言”的作用。

表情、手势,常常能起到有声语言起不到的作用。

3. 语文教师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师要教会学生写作文,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丰厚的写作素养,必须掌握写作规律,通晓训练程序,精于执教之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语文教师只有会写、善写,用自己的写带动学生去写,才能体会写作的甘苦,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才能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才能在批改、讲评写作时,抓住关键,批在点子上,改在关键处。

较高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对课文的写作方法作出中肯的分析,使教学语言更加精炼。

在积累材料、总结工作过程中,不会因为写作水平低而感到困难。

总之,它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怎样的写作能力呢?
①能够掌握各类文章的写作要领,会写各类文体的文章。

②能运用丰富的词语、流畅的文笔表情达意。

③有良好的写作习惯,随时记录材料,经常练笔,在学生练习作文时,自己也能按照要求较快地写出来,供学生观摩学习。

④书写格式正确,字迹工整、美观、合乎规范,堪为学生效仿。

4. 语文教师的听话能力,这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其中包括准确的辨音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正确的品评能力和指导听话训练的能力。

语文教师的工作需要随时了解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尤其需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而了解情况,用口头方式比用笔头方式方便及时。

况且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了解和评判学生口头表达水平时,更要靠“听”。

语文教师在听质疑、听答问、听讨论、听发表、听朗读、听交谈中,一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程度,接受新教材的能力,有什么困难以及有无思想障碍等;另一方面还要了解学生的语音准确程度,语意完整程度,语脉清晰程度,语气连贯程度等等,便于及时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加以指导。

因此,语文教师在听话能力方面,更需要有边听、边分析、边评判的本领,以便随时对学生口头表达作出具体、切实的指导。

5. 语文教师的书法素质。

尽管语文教师不是书法家,语文课也不是书法课,但是,语文教师天天在写字:写教案、板书、写计划、写总结、写日记也是常事。

特别是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的影响极大。

汉字书写正确美观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

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特别重视书法的学习,能写得一手好字,他们的板书字体清秀隽永,各种书体(楷书、隶书、行书等)兼用,且有章
有法,很有欣赏价值。

学生在跟着这样的教师上课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教师书法艺术的感染熏陶,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古人云:“文如其人”。

学生不只是从教师写字的笔画、结构、章法上体会到艺术美,更重要的是能从这里悟出科学的严谨、治学的严肃、做人做事不可马虎的道理。

学生更加“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更加心理相容。

做到这一点,教育教学效果就会“更上一层楼”了。

二) 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1. 研读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它是教学内容的裁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纽带。

“语文教材的价值,在于它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工具,教师主要是凭借它进行教学,各种文字资料,其他教学工具都只能围绕着它加以利用。

”研读教材就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把握,它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一个教师,能否深入地钻研教材,直接影响着他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研读教材,就是要把握教学大纲,熟悉整套教材,剖析各类课文,做到明确大纲要求不“离谱”,掌握教材体系不“乱套”,吃透每篇课文不“搁浅”,具体地说,应该做到“了解整套”、“熟悉当册”。

循序操作则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了解整套。

接到教学任务以后,就要抓紧时间,浏览乃至通读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明了整套教材的体系,各册教材的重点,单元设置的特点,文体安排的规律,各类范文的特色,语文知识的系统和语言训练的序列。

这样,才能清醒地把握所教一册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育和教学的任务。

怎样研读整套教材的体系呢?大致思路如下述:
首先,应认知和把握教学目标及具体要求。

教材根据大纲规定,将教学要求一一落实在各册,各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各篇课文的“训练重点”中。

例如,初中课本每一单元有“单元提示”,教读课文有“训练重点”,自读课文有“自读提示”。

可见这套课本具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要求具体的特点,革除了以往目标不清、要求模糊的积弊。

其次,应认知和把握训练程序及练习安排。

为了落实大纲规定的要求和单元教学目标,体现课文的训练重点,这套教材全面设计了读文练习、作文和听说练,突出了语文训练这一中心。

全套教材42个教学单元,安排36次单元作文训练,基础知识分3类9种20项64点。

全书的练习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程序,题量丰富,题型多样,角度灵活。

增加了小型而具体的语文训练题,加强了语言实践活动。

如初中语文第五册《有的人》,原来的教材中只有三道练习题,新教材中则设计了八道练习题,而且既注重语文训练,又重视思想内容的理解。

第二步,熟悉当册。

教师在第一学期所教的一册教材应是钻研的重点。

要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对这册教材的主要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数量、单元组合的方式,读讲课文与自读课文的配合、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比重、重点基本篇目与写作听说活动的联系了如指掌。

第三步,精读单篇课文。

教师教学时多以单篇课文为单位,单元教学也多以单篇课文为基础,因此离开了认知单篇课文这个基础,教学时就会“搁浅”。

为此,还必须逐一认知和把握每篇课文,做到从形式到内容疏通教材,从整体到局部熟悉教材,从现象到本质吃透教材。

循序操作则可采用以下“三步法”。

①求“通”——认真通读,从形式到内容疏通教材。

疏通教材有三个要求:一是在语言上读通,要扫除阅读中的一切障碍,能顺利地读课文,二是在结构上理通,要弄清课文的结构脉络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