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思政课内涵指导小学班级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用思政课内涵指导小学班级管理
发布时间:2021-04-30T14:23:14.30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3期作者:马惠媛
[导读]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马惠媛
许昌市建安区魏风路小学
摘要: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小学班主任在这期间要当好指挥棒,领路人,把思政课的内涵融入到日常班级管理中,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有信念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政课;班级管理
1. 教育是国家大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推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伟大梦想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 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我们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
”
“思政课的内容创新至关重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专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艾四林说,“要创新话语体系,立足中国实践,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我们整个课程,让这些理论生动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思政课不仅要进教材、进课堂,在我看来应该把思政课的内涵像血液一样,融入到小学班级管理之中。
4. 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思政课教师必须自己先把理论问题搞清楚。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新生深刻思考着自己的职责,“自己没有真正的信仰,没有扎实的理论,怎么可能让学生相信你呢?我们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才能发挥关键作用。
”
“什么是人格的力量?就是要真信、真懂、真做。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曲建武说,思政课教师要做到知行合一,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真正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1]。
“当代青年面对教师更加敢于表达、乐于沟通,这给了我们更多机会倾听学生在精神成长过程中不同的需求、期待及人生困惑,从而因事而化,因势利导,在不断思想启发和释疑解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2]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级讲师陈果说,启发性的引导比简单教条的输出更有效,我们要和学生在教学相长和坦诚探讨中,激发道德情感,启迪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 小学思政课的探索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
”在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施索华看来,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飘在天上的教条,而是脚踏实地的践行。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多年来我潜心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把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上成学生们很喜欢的课程。
”吴又存说,今后还要继续努力,让思政课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激情澎湃,为学生成长成才亮起引路明灯。
兴趣是小学生行为控制的核心,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要想有效完成法律意识的渗透,就必须要将学生的兴趣融入法治内容之中。
以此让学生产生相应的学习欲望,在满足他们娱乐需求的同时完成普法教育,并逐渐在学生心中建立法治观念。
让他们能够提高安全警惕,对自身的安全拥有重视的意识,同时还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措施。
多媒体是诱导学生兴趣的重要工具,其表现力强,可以将枯燥的、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变为声画同步的动画短片,从而让学生产生看动画片的感受。
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够让他们主动并且投入地学习动画短片中的法治内涵,由此提升他们的法治意识。
比如在《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中,笔者就为学生们播放了缉毒禁毒的动画短片,让学生们从小就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并且建立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安全意识与观念。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也是至关重要的成长环境。
要想将法治教育深度推进,就必须要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让教师与家长协同配合,从而通过环境氛围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建立正确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法治观念,不仅在道德品质中对自己提出高要求高标准,还要让学生通过法律进行自我约束,能够意识到违法是错误的,并且在受到侵犯时也能够合理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担负起学生少年时期的思想政治建设的责任,把思政课的内涵融入到班级
管理之中,使学生耳听目染,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将是现代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举措。
参考文献
[1]王良.引导学生在深入讨论和思考中得出结论——关于改进小学思政课的一点体会[J].人民教育, 2019(07): 9-11.
[2]汪海澜.初探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八要”“三忌”[J].大陆桥视野,2020(0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