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第5课 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第5课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
时间: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第5课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错误!时间:40分钟错误!满分:47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B.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C.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C
解析应为:千载/琵琶/作/胡语。
2.下列对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孤舟一系.故园心系:系舟上岸
B.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
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曾经
D.艰难苦.恨繁霜鬓苦:痛苦
答案D
解析苦:极。
3.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3分)()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C
解析C项前后句对应的字词在词性、字音平仄和节奏上不符合对仗的要求。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他中学毕业后去了海外,后来一直澳大利亚,将近三十年了,我和他没见过一面。
②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乔治·奥巴马多年来住在肯尼亚的贫民窟里,生活穷困.
③今晨,北京突然刮起4级北风,气温也出现小幅下降,秋风,凉意袭人。
A.作客落寞萧瑟 B.作客潦倒萧瑟
C.做客潦倒萧森 D.做客落寞萧森
答案B
解析“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作客”是指寄居在别处。
①句根据句意,应选“作客”。
“潦倒",指颓丧,失意。
“落寞”,指寂寞,冷落。
②句,用“潦倒"搭配“生活"更恰当,且在语意上可与“穷困”并列。
“萧瑟”:a.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b。
形容冷落,凄凉。
“萧森":a.形容草木凋零衰败;b。
凄凉阴森。
③句,“秋风”搭配“萧瑟”较合适.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杜甫的那首《登高》就是在奉节居住时写的,居高一吟,至今让人回肠荡气
....。
②没有昭君出塞,就没有汉朝和匈奴那五六十年的短暂和平,就不会有双方互不侵
犯的城下之盟
....。
③杜甫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往往感同身受
....,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
④唐代诗人辈出,灿若晨星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是杰出代表。
⑤年轻人“恶搞"杜甫画像,拿名人大家开涮,这种穿凿附会
....的做法不得不令人担心,随意拿名人消遣娱乐,久而久之,会失了分寸,辱没传统.
⑥李白和杜甫是唐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迥然
..
不同
...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答案A
解析①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使用正确.②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语境中未体现“被迫"之意。
③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如同亲身经历过一样.使用正确.④灿若晨星:灿烂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众的人很多。
使用正确。
⑤穿凿附会:生拉硬扯的解释,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不合语境。
⑥迥然不同:完全不同,差别很大.使用正确。
6.下面是杜甫一首名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
,。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②鹳鹤追飞静③豺狼得食喧④薄云岩际宿
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对句的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律诗起承转合的特点。
综合起来看,B项最恰当。
二、类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9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营造了一种凄冷的氛围.
B.颔联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C.颈联写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并写出诗人辞去官职的原因.
D.尾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答案C
解析“并写出诗人辞去官职的原因”错误,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
诗句说的“官应老病休”,是反语,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诗人悲愤的心情.
8.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采用了比喻和衬托手法。
将自己漂泊不定的形象比喻成沙鸥,且用广阔天地衬托沙鸥,突出沙鸥的孤独,表达诗人漂泊无依的伤感之情。
(如答“借景抒情",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
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这一联借景抒情,以沙鸥自况,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白话诗歌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11分)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C.“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均出自《庄子·逍遥游》。
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寓自己对前途的忧虑。
D.全诗以豪景抒悲情,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E.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答案CE
解析C.“暗寓自己对前途的忧虑”错。
诗中作者以“鲲鹏”自喻远大志向无可披靡,暗示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E.情感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
泊愁苦”错。
应为“从颔联的漂泊愁苦转为尾联的慷慨豪迈”.
10.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
异:本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而《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富有浓重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
解析题目已明确答题角度:情感的异同.分析两首诗的情感,找出异同即可。
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意境悲怆而宏伟有力,表现诗人的满腔报国之心,临危弥坚,不弃不馁。
《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
白话诗歌
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
岸上的晚风翻动了暮色中的波浪,拥裹船舱的雪花扑打寒灯。
留滞异地,我有才难展;艰危之际,我意气倍增.
打算乘风破浪,放舟南下,说不定就像扶摇直上的九天鲲鹏。
三、语言运用(9分)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杜甫诗歌中的自我形象是多样的。
前代学者将杜甫的形象主要界定为忧国忧民的文人,这虽然是杜甫形象中最核心的部分,①.虽然杜甫有着高尚的情操,但是他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不只是担心国家民族的命运,②.孤独忧郁是杜甫给人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然而,③。
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等诗句即可表明这一点。
答:①
②
③
答案①但却并不是杜甫的全部形象②也关注自身坎坷的仕途③他也有豪放潇洒的一面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所给材料说的是杜甫在诗中有哪些自我形象,①上文说前代学者对杜甫的形象主要界定为“忧国忧民的文人”,接着说“虽然……最核心的部分"表明此处填的内容应与上文构成转折,如“但却并不是杜甫的全部形象”一类内容;②上文说杜甫虽有高尚情操,但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只是担心国家民族的命运”,据此可知此处应填“也关注自身坎坷的仕途”一类内容;③上文说杜甫给人以孤独忧郁的印象,接着用“然而"进行转折,再结合下文诗句可确定,此处应填“他也有豪放潇洒的一面"之类的内容。
12.下面是一段关于杜甫草堂的介绍性文字,请概括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哪三方面的内容.每方面不超过10个字。
(3分)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当年来到成都时,觉得成都景色宜人,便在此定居。
他看上了浣花溪旁的一块宝地,便依溪建造了草堂。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在了,后来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的,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
今日草堂,古朴典雅,规模宏伟,幽深宁静。
园内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兰园、茂密如云的翠竹苍松.整个草堂既有诗情,又富画意,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著名园林。
答:
答案①草堂之建成;②草堂之维修;③草堂之现状。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从内容上看,文段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杜甫草堂的建成过程(开头至“便依溪建造了草堂")、历史上的维修过程(“杜甫离开成都后”至“规模和布局”)以及今日草堂的情况(最后三句话)。
明确了这些即可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