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2011 版数学课程标准》重新提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里从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过程的特征,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
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地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不断地学习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并将理论与实
践有机结合。

也许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我
们要紧跟着新课标、新理念,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探索,才能更好
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并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
新课标落到实处。

下面我就我们的数学教学中纠结的几个关键问题,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全员发展的人才观
数学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经历自主探究、掌握思想方法、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这一教育理念对数学教师提出了如下要求:
(1)教学设计应该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来进行
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特点,设计教学策略,组织
教学内容,使得数学教学既加强情感教育,做到情理结合,使学
生具备自觉学习能力,又加强数学学习指导,突出数学思维训练,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由于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相同的知识内容在本质上并不是对
所有学生都相同。

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的意义生长域,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差异,重视差异教育,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
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人本化”的数学课程理念。

实施差异教育,要求教师将每一位学生视为生动活泼的人,有
潜能的人,有尊严的人。

全班学生都是教师关注和关爱的对象。


如教师在课堂上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异议,引导其他同学讨论分析,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哪怕是错误的!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思路、方法强加给学生。

又如教师精心设计课下练
习、课外探究,使学生的课后学习有可选择的空间,而不是对学
生提出整齐划一的要求。

二、正确定位师生角色,树立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观“教学是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
往互动”。

新课标把教学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
正的“学习共同体”,没有师生发生的教学不能叫教学。

这种观念
的转变,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
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
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感受、体验与观念。

真正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共度的生命
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交往意味
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

要实现这种转变,教师要树立民
主平等的思想,教师更多扮演组织引导者、共同学习者等角色。

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同志式关系。

新课程标
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其中含义有二,第一层含义:是由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
中心,不是过多地考虑课程的系统,而是以学生发展的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为最终目的。

第二层含义: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觉自
主,这就要求教师从“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间”,让学
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步入“教”与“学”的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教会学生学习,树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多元学习观课
程改革强调教学形式多样化,活动化,提倡将一些生动活
泼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

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在教学中实现由重结果向重
过程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
识形成的规律上,充分展示和暴露思维过程,这就不仅要注重教
师的分析、演示、讲解方式;更要重视学生实践、发现、探究等
活动。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其中,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
学生的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探究学习强调学生探究未知世界
的能力;合作学习强调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性的集体中
的适应和发展做准备。

这三种学习方式不是同一维度上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应该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倡导变“被动
接受式”为“主动体验式”和“探究发现式”学习方式;变单一个
体的学习方式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方式,实施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革命。

四、改革评价体系和方式,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观学
生好比禾苗,教师的评价是禾苗赖以茁壮成长的土壤、水
分、肥料,教师的积极评价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使学生的实际发展
状况比预见的要好。

据此,新课程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
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
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
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具体说,教师应树立以下评价理念: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
个体差异;(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强调参
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
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明确新课改的方向,理解并落实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并大胆尝试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才能适应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实现新课改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