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回顾及后续保护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回顾及后续保护对策
梁福庆
(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湖北宜昌443003)
摘要:本文在总结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成绩、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后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后三峡
G127
:A :1003-1332( 2010) 01-0032-05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1084平方公里的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曾是古代先民们劳动耕作,休养生息的重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在三峡工程建设期及后三峡期,保护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惠及子孙,造福人类的事业,是国家和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三峡工程建设本身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一、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1.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成效
(1)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数量众多
根据《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经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审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项目共1087处,其中地面项目364处,地下项目723处,考古发掘面积172万平方米。

(2)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注入资金巨大
根据国务院三峡建委《关于三峡工程淹没区及移民迁建区文物保护总经费及切块包干测算报告的批复》规定: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包干资金5.0587亿元(静态资金,不包括涪陵白鹤梁、忠县石宝寨、云阳张桓侯庙、秭归屈原祠四个重点项目经费),其中地面文物保护
1.2628亿元、地下考古发掘3.5765亿元,行管、库房、培训、综合监理等其它费用2193万元;切块包干给重庆市3.7986亿元,湖北省1.1633亿元,国务院三峡建委统筹967万元。

(3)三峡库区文物的考古与文化价值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生物化石地点有60多处,许多遗址中含有大量的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特征的砍砸器、刮削器,是研究我国旧石器文化南北分界的重要依据。

二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有80多处,是研究长江流域江汉平原至四川盆地的东西两大文化系统分界的关键所在。

三是古代巴人包括夏商周时期的遗址和墓地100多处,是解开古代巴人历史之谜的钥匙。

四是楚、秦、汉至六朝的遗址和墓地500余处,是研究楚、秦及中原文化如何进入三峡地区,并与当地巴文化逐渐融合的重要依据。

五是古代枯水题刻6处和宋代以来洪水题刻数十几处,组成了举世罕见的古代石刻水文记录长廊,特别是涪陵白鹤梁题刻,更是有“世界第一水文站”之美称。

六是东汉石阙数处和唐宋明清的摩崖造像、碑碣、摩崖诗文题刻数十处,其中既有著称于世的珍贵艺术品,又有可说明当地重要历史情况的文物。

七是包括庙祠、民居、桥梁等明清建筑近300处,具有鲜明的三峡自然风貌和传统文化结合的特点。

八是数处古代栈道、纤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航运遗址。

(4)地下文物发掘保护成效
近10多年来,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及湖北省、重庆市文物、移民部门积极组织实施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目前累计下达文物保护资金计划近9亿元(动态资金下同。

包括白鹤梁等四大项工程资金),累计完成项目1084处,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任务基本完成,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问题,文物保护投资基本控制在包干范围内。

三峡库区地下考古发掘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操作,发掘质量较好,已经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一是初步构建了完整的三峡文化历史序列,通过对高家镇、烟墩堡等60余处旧石器遗址的发掘,填补了三峡地区缺少旧石器文化遗存的空白,建立了十万年以来旧石器文化的年代框架;发现了哨棚嘴、魏家梁子等文化遗存,填补了渝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将瞿塘峡以西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年代推至距今七千年以前;通过对巴人遗址、墓地的发掘,了解了从功能布局到建筑、冶金、盐业、窑业等多方面的历史信息,打开了研究巴人历史文化的神秘之门;通过对大量墓地、遗址的发掘,极大丰富了自夏商周以来三峡库区的考古发现,排列出了完整的三峡文化序列,为研究三峡地区文化发展、文明进程、环境变迁、社会状况的演变积累了大量实物资料。

二是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现已出土文物2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3万件。

其中柳林溪遗址距今7000~6000年的石雕人像、秭归朝天嘴遗址距今7800~6900年的小口罐、中堡岛遗址的石环和玉璜、小么姑沱遗址六朝时期的石羊、中堡岛遗址的宋代瓷器等都具有极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巴东旧县坪遗址的宋代官府区、居民区、宗庙区和墓葬区在国内第一次全面揭示宋代县城面貌,被列入了2002年全国
展的基础。

三是库区各区县加强了文物库房建设,出土文物的保管条件有显著改善,文物管理制度较为规范,没有发生文物盗失、损毁等重大安全问题。

(5)地面文物迁建保护成效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任务基本完成,共计征地数百亩,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和按期完成,项目复建质量较好。

其中涪陵白鹤梁水文石刻、云阳张桓侯庙、忠县石宝寨、秭归屈原祠等四个重点项目及忠县“汉代双阙”、巫山大昌古镇古民居、奉节瞿塘峡壁石刻、巴东清风亭、秭归青滩民居等一批重点地面文物保护项目已投入旅游、文物保护开发,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工作按“集中保护,规模发展”的思路,已在云阳磐石城、秭归凤凰山、兴山古夫、巫山大昌、丰都文物复建区等地集中复建完成了各类文物建筑,一大批具有三峡地区传统风貌的古代建筑、摩崖造像、碑碣、诗文题刻等得到妥善保护,保存了峡江古民俗建筑,展现了库区古民俗文化、历史风貌,并为库区地方今后发展民俗旅游创造了物质条件。

一、三峡工程建设期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党和国家重视,全国文保力量支援是根本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在1990年形成的长江三峡工程移民论证可行性报告中,专门列出了文物古迹保护迁建规划一章,并于1992年随同移民报告通过了国务院及全国人大的审查批准。

1993年国务院颁发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中明确规定:“因三峡工程蓄水淹没的……等专业设施和文物古迹,需要复建的,应根据安置区的建设规划,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提前在淹没线上复建”。

《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中也指出:“淹没区及移民迁建区的文物古迹要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按照重点保护.重点发掘的原则提出保护规划”。

随后,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及湖北省、重庆市人民政府本着对国家对历史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和着力搞好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文物保护工作。

国家文物局统筹调度全国文物保护力量支援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全国20多个省市70多个单位的文物专家和考古工作者、北京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文物专业的师生共计1000多人云集三峡库区,投入到举世瞩目的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程,三峡库区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地面文物保护现场和地下文物田野考古发掘现场。

广大考古工作者为了保护和抢救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用心血和智慧,在中国乃至世界文物保护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2.强化前期准备,科学规划是基础
从20世纪50年代起,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就与文物部门配合进行三峡库区文物勘察工作。

1993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文物工作者,深入三峡库区开展了调查和试掘,并着手有关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

随后,湖北、四川两省文物部门又在宜昌、万县设立了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站,具体进行调查、勘测、发掘等文物保护工作。

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以后的科学规划三峡文物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部署,国家文物局制定了三峡工程文物抢救保护规划工作方案,随后成立了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项目规划组。

1993年11月至1996年5月,国家文物局组织了30多个考古研究所、博物馆和大专院校等数百人深入到三峡库区进行规划工作。

规划编制组坚持“既有利于基本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的两利方针,科学求实,制定完成了《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经评估审核和修改完善,并经国务院三峡建委批准后,2000年在三峡库区正式实施。

《三峡文物保护规划》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文物保护规划。

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系统的辩证方法谋划全局,统筹兼顾地开拓了一条符合三峡库区文物分布状况的保护模式,并在全国文物保护工作中开创了“先规划,后实施”的文物保护新路子。

3.健全机构,依法依规管理是核心
为切实搞好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在国务院三峡建委及国家文物局组织下,湖北省及重庆市分别成立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办公室,湖北省还成立了湖北省三峡工程库区文物管理中心,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进行专职管理。

各地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等法规,规范和指导三峡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

湖北省、重庆市还出台了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制定了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安排了文物保护工作分水位、分阶段“倒计时”计划,并与各考古发掘、文物复建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依法依规地规范管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

4.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是关键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创造了我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诸多新理念新模式新经验,如重庆市、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三峡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管理办法,在全国开创了地方政府出台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系统管理办法的先河;在全国文物保护工作中率先实行了文物保护任务完成与资金使用完成“双包干”政策,切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开拓性地引进了基本建设管理制度,采取了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以及竣工验收、财务审计等制度,确保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常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安全使用及管理效益;组织专家定期对文物保护工作进
行检查、稽察、审计,保证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在可控范围内运行。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开拓创新的诸多管理理念、创新作法及主要经验,得到了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推广应用到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等全国文物古迹保护工作。

5.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全民参与是前提
国家和重庆市、湖北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会议、资料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正面宣传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积极引导人们理解、关心和支持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形成合力,齐心协力搞好三峡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

各地还采取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组织考察团实地考察等形式和方法,组织动员全社会献计献策、技术支援、经济赞助、行动支持等,关心、支持和帮助三峡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

同时,三峡库区各级政府和建委、国土、移民、地质等部门,重视和支持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积极从有关规划、建设规范、征用土地、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保证文物保护工作有序正常进行。

6.落实文保原则,加强文物保护科技含量是条件
三峡库区各地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重点发掘、重点保护”原则,分清轻重缓急,认真保护好库区文物古迹的精品及重点。

同时,牢固树立文物保护学术意识,努力探索建立及形成具有鲜明三峡特色的学术氛围,重现三峡库区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风貌,重现三峡库区的特色文化。

为了提高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效率和质量,人们努力引进及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加强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

如地下考古发掘设法应用物理勘探、“三S”技术、系统方法等现代科学技术,使用电探CT、探地雷达等物探工具,采用碳十四测年法、能量色散X 射线荧光法、加速器质谱法、热释光年代断代分析法等科学方法,使用重力筛分仪和光透视粒度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运用田野考古管理计算机软件,进行考古研究、文物识别、发掘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三峡库区地下考古发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地面文物迁建工作大力应用环境系统理论,采用安全环保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达到了费省效宏的目的。

三、搞好后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对策
后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要运用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物的文化保存、考古、教育、旅游、发展地方经济等综合效益,努力实现文物保护利用、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的“多赢”局面。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色中,各类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构成了驰名世界的旅游观光胜景。

旅游是三峡库区的优势,以文物促旅游,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移民安稳致富是后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1)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要纳入三峡库区文物后续保护及开发内容,恰当安排资金,落实保护及开发利用项目,制定保护及开发利用措施,确保后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顺利开展。

(2)与旅游部门共同搭建三峡文化平台,加强对重要古民居复建工程和重要遗址的宣传,通过多方面、多形式对复建文物建筑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以文化带动旅游,促进库区经济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共享文物保护利用成果。

(3)建立重要遗址、遗迹、墓地的纪念标牌或纪念馆;迁建保护传统民居、寺庙、塔、桥、石刻等古迹时,可选其典型修建成民俗街、民俗村落,供人们旅游参观。

(4)聚合国家及地方的财力、物力修建文物库房或文博场馆,保存及展示各种文物,或将三峡库区一些各具特色的寺庙、殿宇、街道等复原或浓缩修建于内,再现三峡库区的历史风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供人们旅游欣赏,参观学习。

(5)-些价值不大的文物经专家鉴定筛选后可由国家批准成立的文物商店出售给国内外游客,或进行文物复制出售给游客,以文物养文物等等,使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2.加强对库区大量出土文物的后续保护
一是要及时对已出土的文物进行整理、修复、入藏、研究、展示等后续保护工作。

二是对近10多年来三峡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开展一些重大发现、重大课题的专题研究,出版保护及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三峡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充分利用文博场馆,展示文物保护成果,加大对三峡历史和文物常识的宣传力度。

3.加强对文物景区地质灾害观测和治理
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随着三峡水库175米蓄水,地面文物搬迁后的新景区可能出现库岸垮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有关部门应对文物复建区的地质环境进行勘察,制定文物地灾防治应急方案,建立监测系统和保护机制,解决长期观测、预警和及时治理等问题。

4.完善文物复建区基础设施和整体环境建设
一些已经搬迁复建的地面文物,需要配套必要的基础设施,完善周边的文物整体环境建设,
相匹配的生活和生产器物,体现古建筑的内涵底蕴,发挥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整体效果。

5.加强消落区地下文物管理
三峡库区沿江区域地下文物存量多,分布广,未知系数高。

三峡库区蓄水175米后沿江库岸将常年形成一个落差30米、面积348.93平方公里的消落区,受到库水常年周期性的冲刷掏蚀,许多原本掩埋于地下的漏保文物可能重新露出地面。

应及时建立消落区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落实专项资金,健全巡查和应急机制,加强对消落区的文物保护管理,确保文物安全。

6.多渠道筹集三峡库区文物后续保护经费
三峡库区文物后续保护费用不菲,因此,需要多方面多渠道筹集三峡库区文物后续保护经费。

建议建立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基金,组织动员全国人民、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以及国外有关组织等全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三峡库区文物古迹后续保护和维护工作,并通过募捐、赞助、发行债券等多种方法,广泛吸纳、筹集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资金,用于三峡库区文物后续保护和日常维护。

注释:
①梁福庆、朱元惠:《浅谈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移民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梁福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及其开发》,《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③《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 1999卷),科学出版社。

⑤《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责任编辑:黄权生)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