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朗读不仅是感知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相互合作将会变行越来越密切,一个人的朗读与表达随之也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表达能力,才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流畅叙述出来,才能把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自如地表达出来。
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不要仅从自己所教科目考试的名次出发,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本着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能适应未来的各种综合能力,切不可急功近利,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二、教师必须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朗读时间。
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
教师讲得多了,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就少了。
学生就不能直接主动与书本对话。
因此,教师在课文分析上一定要做“减法”,坚决摒弃那种逐段串讲串问的课堂教学结构。
要根据内容特点、学生需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扣住疑点。
教师只有“浓缩了知识”,课堂才有“剩余时间”。
只有有了富裕时间,才能保证学生有处方朗读时间。
具体讲,每节课学生朗读的时间至少不能少于三分之一。
此外,教师还应把每天早晨的晨读课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教师不得因赶时间,抢进度,而随意把学生的晨读时间据为己有,用于讲授未教完的课程内容。
三、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内驱力。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自我表现欲旺的特点,教师一方面在课堂可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朗读,如:个人朗读竞赛,组与组之间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竞赛等等;另一方面,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会、主题班会、辩论会等,让学生体验喜悦,体验成功,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爱好朗读的兴趣。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
我们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自觉纠正“以考定教”的应试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把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小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篇: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叶圣陶早就指明:“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前人的宝贵经验总结,它很好的说明了“读” 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
读,是语文的重要任务,是学生应有的基本能力,也是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朗读教学。
生动传神的朗读,或使人感时伤怀,潸然泪下;或让人情绪激昂,热血沸腾。
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提高了,学生就能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齐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境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提高思维和语文表达能力。
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问题谈些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朗读兴趣
故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爱好在古代就已经引起教育家的重视,并且获得了成功。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有句名言:“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
因而我们在朗读教学中要点燃学生朗读情绪的火种,使学生由畏惧朗读转变为喜欢朗读的状态。
小学生好奇心非常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如通过音响、灯光、画面,设置情景,渲染气氛,以增强学生记忆,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除次以外,我还要求学生表演式读法。
即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摹拟不同人物的神态、动作、语气、语调,传神地表达出人物原貌,创造理解情境。
这种读法形象生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兴趣盎然。
在
教《寓言三则》时,我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蚊子和狮子,一一解说。
蚊子挑战的口气,蚊狮大战的过程,蚊子得胜后的得意洋洋的神态和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沮丧和叹息,通过化妆表演,逼真再现,课堂气氛热烈,笑声不断,学生身临其境寓意不言自明,朗读兴趣大大加强。
我们要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历久不衰的爱好,就必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这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之路。
二、教给朗读方法
要使教学效果高朗读效果好,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朗读时注重声音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轻重缓急以及必要的停顿。
往往表现高昂、欢快、激动、兴奋、骄狂、慌张、愤怒、焦躁、紧张、恐惧等情绪时,声调较高,语速较快;反之,表现沉痛、悲哀、失望、忧伤悔恨、镇静、悠闲等情绪时,声调较低,语速较缓且句尾多呈抑调。
当然,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教师精当的讲解和巧妙的点拨,对指导学生的朗读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乌鸦喝水》一文第二段时,我先让学生把这段话读通,初步了解大意,接着提出问题“ 乌鸦为什么喝不着瓶子里的水呢?”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读,在读中弄清了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一是水少,二是瓶口小。
接着点拨“ 乌鸦喝不着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不到处去找?”“ 怎么办呢?” 表明了什么?学生再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到乌鸦为了找水,去了好多地方,不容易找。
怎么办呢?说明乌鸦要想出喝到水的办法。
这样学生在理解了内容之后,我做了进一步启发,“ 乌鸦在去很多地方也找不到水的情况下,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心情会怎样?为喝到水而认真想办法时的情形又会怎样?” 最后再让学生读课文,学生把乌鸦看到有水时的高兴、喝不到水时的着急,继而想方设法喝到水,进行认真思考的心理过程读得淋漓尽致。
由于教师的点拨,学生理解了课文,最后达到了有感情地朗读。
经过指导和反复吟诵,学生就能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兴趣,增强语感。
至于课文,则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了。
三、养成朗读习惯
新大纲明确地把读的能力放在四种能力之首,可见读的能力培养多么重要。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互相联系又是互相制约的。
读是中心环节,是关键。
在语文的整体教育中,应以读促听,以读促说,以读促练,以读促写,让琅琅书声洋漾课堂内外。
因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就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了。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早自习、课堂、课外活动时间,采用故事会,诗文朗诵会等活泼多样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大胆地朗读。
渐渐地,学生就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地读。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在课外,注意培养学生在预习和复习时朗读课文的习惯。
每天的早读课,学生都用来朗读课文。
每篇课文都要求读熟,有的还要熟读成诵。
提倡学生看课外读物时读出声音来。
鼓励学生收听广播,欣赏和学习朗读技巧。
四、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
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五、重视范读、领读,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
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教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
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
在范读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
例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
领读的“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早地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
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
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教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六、学后读。
指导理解后读,做到熟读成育。
无论学什么,都要有个练习过程,熟读才能生巧。
这时的读书训练应从技巧及形式上给予指导;形式上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式读等;技巧上如语调的高低、停连处理等。
让学生或吟诵、或推敲或揣摩,多角度地去拔动学生的心弦。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后,可试用配乐朗读。
配乐朗读,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选择琵琶古曲《十里埋伏》和第八乐段“九里山大战”为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即“攻天险”部分)配乐。
这段音乐是传统名曲的高潮部分,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战场刀光剑影,呼号震天,铁骑纵横万军厮杀的激战场面。
用在这里,那扣人心弦的旋律,正好形象地反映出红军战士的强大攻势和英雄气概,再配以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形象感染。
朗读,就语文教学而言,既是一种手段,又是一项具体目的。
朗读作品,从读得生硬到读得流畅,最后把文章诵读得像是自己写的、从内心流出来那样真切自然,需要不断练习,深化体会
总而言之,朗读教学是重要的,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那么收获将一定很大
第三篇:学生英语朗读能力要怎么培养,方法是什么
学生英语朗读能力要怎么培养,方法是什么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
也是学生学习外语知识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更是学好一种语言的基础。
事实上,朗读就是指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音语言的活动。
通俗地说就是用声音把文字所要传递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比生活语言更准确、更生动、更具美感。
它不但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它还体现出了人对语言完美的追求。
这种学生同时使用眼、耳、口、脑各个器官来进行的有声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自信、英语思维和记忆能力。
“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对于初级和中级学习者来说,朗读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者自下而上语言处理技能;检测学习者的发音;增加学习者的参与。
如果学生是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那么,朗读就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帮助其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能力的方式。
这里我推荐一个在线真人外教一对一的网站给大家——阿卡索外教网来辅助学习,它一节课15元,外教很不错,有欧美和菲律宾的,可以随意选择,上课体验很好,时间地点都可以自己安排,比较灵活方便,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下他们的英语免费试听课。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
经常性、一定强度的朗读训练可以让学生达到与外国人用英语自由交流的目的。
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所说:母语是说在前,读在后。
而在缺乏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自然是读在前,说在后。
听和读是两种最主要的语言知识输入的途径;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主要途径。
只有大量、充足的语言输入作储备,才能保证语言的有效输出。
所以人们常说:听力和阅读,是口语和写作的前提。
在听和读之间,阅读是重点。
学生主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英文材料来获得外语知识,为13后语言的运用作铺垫和准备。
一、朗读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促进作用
1.朗读对听力理解的促进作用。
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
中,听力理解恐怕是最难的一项。
听力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它涉及人的心理和生理
2.朗读对口语的促进作用。
朗读就是开口,开口就是说话。
有些学生对“说英语”有畏难情绪,尤其是内向害羞的学生。
这些学生平时不敢开口说英语,紧张、怕出错、同学笑话,这是“开口难”的主要原因。
通过大声朗读,可以让他们找回自信,勇于开口,避免哑巴式英语。
可以说朗读是对英语教学中哑巴式英语开出的最有效的一剂良药。
朗读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准确的语音和语调。
在熟练朗读一定量的文章之后,很多常用句子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
一个你读熟了的句子,会在你需要时脱口而出。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
朗读是一种清晰有效的口头表达,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
相反,不会朗读的学生是无法说出流利的英语的。
因此,朗读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
3.朗读对阅读的促进作用。
阅读是通过视觉感知语言信号后大脑处理、加工与理解信息意义的心理过程。
朗读是阅读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
朗读时,教师和学生听到的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语言。
根据义群的停顿,句子重音和语调,这些都代表了读者对所读语言的掌握程度。
因此,朗读,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意义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水平。
如果学生期望自己能够流利正确地朗读英语材料,就应该反复朗读这些语言教材,这必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4.朗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有了朗读的基础,学生的写作能力将能很快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为一名学生,多朗读英文材料,尤其是多背诵,对英语写作是非常有益的。
朗读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当学生自己用英语写作时,他们可以借鉴读过很多次而且
非常熟悉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字词或者句子,甚至可以借鉴有些段落。
取他人之所长来补自己之所需,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
5.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兴趣、自信、和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读的越多,语感就越强烈。
我国古人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经验之谈。
其实英语也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是相通的。
大量反复的朗读,对熟记单词、短语和加深课文的理解都是大有裨益的。
语感的培养和学生最基本的阅读实践活动分不开的。
当学生自己可以大声、流利、正确地读出一些英语句子、段落甚至课文时,其心中一定充满了快乐和成就感。
定期、持续的英语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中可以省去许多对复杂的语法知识的解释。
阅读也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提高。
英语思维是英语世界最抽象的概念。
准确朗读英语对话、课文和相应的语言材料,能够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英语材料,并将在大脑中储存大量的有用语言材料。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英语思维能力也逐步得以发展。
朗读训练还有助于促进和培养中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语言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因为兴趣可以激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对学习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发展自学能力。
绘声绘色的朗读将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
同时,学生的听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对学好英语也更有信心。
二、朗读技巧培养的策略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自己也要在这方面加以注意。
在培养朗读能力方面,有几种常用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听录音跟读、跟老师朗读、示范朗读、学生齐声朗读、个别朗读、情境朗读等。
1.跟老师或者录音读。
录音材料或者教师朗读都会给学生提供标准的语音语调的发音表达方式。
听录音模仿,用耳听口说,使学生从语言的具体实践环境中直接掌握语言准确表达技巧,比如语调的升降、连读、爆破等等。
跟录音或者老师模仿朗读,学生可以勇敢地读、说英语。
因此,可以避免怕出错而害羞不敢读说英语的心理障碍,从而避免了“哑巴式”英语学习方式。
2.示范朗读。
邀请英语学习好且能力强的同学先作示范朗读。
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可能给其他同学做示范朗读。
因为他们是同龄人,这种模式将激发其他学生互相模仿的欲望。
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3.学生集体朗读。
全班学生一起朗读对话或者课文。
这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有些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害怕单独在许多人面前读英语。
一起读可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或害怕丢脸的焦虑。
因为一起朗读,他们没有感到来自外界的威胁。
这就给他们信心和勇气把英语读出来。
4.情境表情朗读。
情境阅读也是朗读的一种方式,就是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或课本剧中的人物的语言,根据课文情境,每位扮演者运用声音和面部表情,绘声绘色地进行朗读活动。
情境朗读的效果要好,学生必须要真正把握作品的风格,情感色彩。
学生与同班同学一起协作进行情境朗读,他们既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又锻炼了自己英语表达和运用语言能力。
5.大声、快速、流利地朗读。
学生模仿录音或者老师的语音、语速和语调,大声、快速、流利地朗读,这样才有利于说出地道、标准的英语。
很多学生平时怕开口说英语,怕大声地朗读单词、句子和课文,这就为发音不准确埋下了隐患,不能准确地朗读出英语单词,流利地读出英语句子和短文,对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难以准确地听辨出来,更不能体会英语的语感、语调和语气。
试想,如果这些英语句子、短文,学生能大声、快速而流利地朗读出来,那么,同样的句子、短文在英语的听、说、写运用等方面还会有问题。
6、录制个人朗读录音,以提高他们的信心和兴趣。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笔者采取了更为具体的措施:要求学生每人准备几盘空白磁带,每周对指定的英语篇目自行朗读录音,在下周的英语早读课上,选择几盘给全班同学播放试听。
这样,
为保证录音的效果和质量,学生在录音前就必须先反复朗读要录制的课文,熟练朗读之后才能录音。
通过他们自己的朗读录音,学生的英语口语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这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
识的理解。
而且当他们再回头来听自己的朗读录音时,感到自己也能说出这么流利地道的英语,心中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信心倍增,许多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根据上面提到的培养朗读训练的方法策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指导,学生自己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两个场所,两个时段,坚持不懈地进行英语朗读训练。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口头交流能力,也可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
更重要的是,朗读并不只是一个机械的发音过程,在朗读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思维,更加关注词语的组织,句子的结构模式,上下文的连贯呼应、节奏、语速、重音和语调。
因此,我们学到的不是各个孤立的英语项目,而是系统的英语知识。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学习上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使学生学好英语,关键是学生自己要“动起来”。
那么,就让我们的学生从英语朗读开始吧!
第四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表述能力普遍很差,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连贯地表情达意,上课回答老师的提问,只能用零碎的口语或简单的几个字;碰到表达自己看法的阅读题也是言不达意,语病颇多;学生的作文不仅篇幅短,而且语言干涩,缺乏真情实感。
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只重视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只追求热热闹闹的课堂形式,忽视了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忽略了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
复述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