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新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
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
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
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才能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一、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
教改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改变,教改就将流于形式,不同
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学习效果,而落
实这些主要是在数学课堂上。
所以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已,才能指导平常的教学工作。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更新的要求,学生学习方式正向创新性学习
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局限于课堂 45 分钟传授角色
向教学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传变。
面对新课程,教
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创设认知环境,营造探究氛围
良好的认知环境和心理自由氛围是实施探究的前提。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表现出极强的问题意识。
为了充分爱护
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立足于“促进者、参与者、合作
者”的身份,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营造和谐、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
压抑感,以激活师生双方的知识和思维,催生学生的猜想和假设,促使师生间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和争论,为探究互动的开展奠定心理基础。
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反思。
如课堂上,教师面对学生
提出的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不是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教师也不清楚,让我们一起探究”等语言做答,将自己与学生开展探究。
当然,教师毕竟比学生经验丰富一些,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给以必要的建议和帮助,但决不能强加和代劳。
所以,课堂
上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对学生提出的荒谬问题,
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对问题答非所问,教师也不可流露出不满情绪,更不能用讥讽语言刺激学生,要允许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或自圆其说;对“问题”的合理成分予以肯定,给予信心;
对其敢于提出问题和勇于发言的勇气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识需要
需要产生动机。
探究活动的设计要通过恰当地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识需要,激发探究动机,使探究真正成为学生自我需要的活动。
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
由于数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
因此,问题情境的构思和设计要立足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在认识、分析这些现象产生原因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体
验数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感,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新教材八年级下“黄金分割”这一节中,老师可以利用黄金分割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构造一个栩栩如生的画面,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充实,丰满,也把学生的积极性推向了高潮,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四、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学用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这就要求教师反思数学背
景的现实性和“数学化”,必须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问题背景,让学生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归纳出变化规律,并能
用数学符号表示,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包括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用数
学的方式去分析,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这四个方面的意识。
内容的
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
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又要靠近课本,使学生有
兴趣、有能力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要坚持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这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亲近感。
教师必须
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
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
的成功。
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
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
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中,要善于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科学地设计探究性问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从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科学合理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
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
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评价
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
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
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此外,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
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
如果用一把
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同时评价
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
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
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尽快
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
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