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作者:李延峰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第05期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已有50多年历史,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状况入手,从现实的实际情况着眼来看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其更好为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完善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简述
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机关设置主要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1.2 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以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出的代表组成。

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职责主要包括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首先,其具有选举各级机关的官员并且罢免官员的权利。

其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1.4 各级地方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状况及其面临的挑战
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状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在我国有一定的根源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由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所产生的。

在我国解放之初,由于资源的匮乏,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从工业到农业都统一发放资源。

统一生产、销售、流通以及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要服从国家的分配。

公民愿望的表达就是就是国家政治愿望的表达,人民的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国家统一的活动中进行。

即使个人有政治的诉求,也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政治政策以及国家的统一组织安排。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采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尽快恢复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设置来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以民主集中制和“议行合一”为组织原则,1954年宪法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

在人民大会期间,其行使权力的是人民政府,这样的管理设置方式有利于统一、高效的行使权利。

在我国议会制度的基础是选举制度,它是通过在各单位和各居委会来说,名额都是预先被分配好的,至于最后谁被选举为代表,以及谁不被选举为代表,这些都是在计划之中的,其结果是预先设定好的。

其谁参与到人民代表大会之中与自己是否要参与的意愿无关,这无疑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计划痕迹。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虽然存在一些不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方面。

在使用过程中也曾作出过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如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了“由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的这一改变,它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立法集中问题,1978年后,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也相应的为适应社会发展,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的选举以及组织制度和职能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

随着社会发展的继续推进,在实践中证明,对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改革和调整使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越来越完善,也使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满了活力。

我国自建国以来,社会经济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渐地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也自然不适合改革开放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独立的人格,所以,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本质上来说,是有利于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发展的。

21世纪的到来,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进一步向国际开放了市场,在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中出现了某些抵触或者不合适的地方。

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因而,对其的完善和改革势在必行。

2.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面临的挑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政治制度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定。

而政治制度的改革直接涉及的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社会财富,这也必然要求政治的强化,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会遇到挑战,这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公民自主权的放宽和政治参与度在不断的提升,但是这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选举代表参与的行使形成了冲突和矛盾。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于主体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他们在生活中强调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依然没有变化,仍然是代表选举制度,这实际上与这种变化中的新要求是相互抵抗的。

第二,媒体与互联网的监督直接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和作用提出了挑战。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媒体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作为互联网也起着对于大众舆论的监督的重要作用。

在现实中的很多的时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策以及一些规定都是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压力和媒体的压力而做出的改变,这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模式,也从更深层次上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和作用提出了挑战。

在如今,特别是2009年,微博——作为自媒体已经成为政治监督的导向。

比如微博问政已经成为一项积极的手段参与到社会政治的建设中,面对种种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已经表现出了不适应性。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3.1 加强和完善人民大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对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优化常务人员的结构组成。

从我国各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来看,其年龄结构偏老龄化,由于年龄的关系,这会不自觉地影响到他们工作的效率问题。

第二,全国人大常委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但是由于现行所固定的每两个月一次的例会严重地增加了各级常委的工作量,因而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可以适当地延长会议期。

第三,提高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效率。

在我国每个部门的委员,他们对于工作常常都是亲力亲为,这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作为我国的行政部门也可以借鉴外国的方法,配备各种秘书来协助完成任务,这样分工明确,就能使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2 加大监督力度,树立政府绝对权威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存在监管不到位和监督机关虚设的情况,这往往造成了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状况发生。

所以,加大对于政府的监管,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开展,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刘茂林.中国宪法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