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先进员工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先进员工事迹材料
财务先进员工事迹材料|优秀员工事迹材料100字
鲁铭,男,汉族,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黑河市农业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正处级。

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觉悟高、大局意识强,坚持原则、勤勉敬业、甘于奉献、公正廉洁、恪尽职守。

多年来,他严格按照国家、黑龙江省和黑河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定、决策和部署,带领全市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超前谋划,明确任务,完善措施,真抓实干,实现了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黑河市粮食产量达到80.8亿斤,同比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700元,同比增长12.1%,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723元。

黑河市和嫩江县分别被国家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和先进县。

鲁铭同志本人也先后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一、理论基础扎实,政治素质过硬
该同志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市委决定,服从服务于大局,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率先
垂范,身体力行,树立了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注重用所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注重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到乡镇、村屯和农户,调查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生活状况,对黑河市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明、思路清,采取的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为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领导能力突出,工作成绩显著
该同志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能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超前谋划思路,明确重点任务,完善推进措施,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坚持不懈优化种植业结构。

确定建立了黑河市三·三轮作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总目标,组织编制了《2011-2015年黑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黑河市水稻、玉米、马铃薯生产发展规划》。

通过召开会议、制定优惠政策、组织田间博览等措施,使种植业结构逐步优化。

2013年,全市高产高效作物大幅增加。

总播种面积1833.46万亩,其中,玉米498.85万亩、水稻39.57万亩、大豆853.52万亩、杂粮杂豆109.35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101.5%、99.7%、6.1%、1.2%;小麦202.96万亩、薯类73.72万亩、经济作物及其它55.49万亩,分别比上年减少56.6%、19%、28.1%。

全省北部高纬度地区水稻种植成功,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学习。

二是全力抓好“三带百村工程”建设。

在深入调研基础
上,确定了重点抓好境内三条国省干道两侧108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和28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2013年,完成了30个重点村和47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改造住房2533户、28.91万平方米。

示范园区面积75.8万亩,辐射面积300万亩,园区标准化栽培率、机械化率均达100%,引领和带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水平全面提高。

三是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借助“两大平原”配套改革契机,以农民为主体,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强化扶持指导,促进了种植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51个,比上年增长27.2%,成员总数近5万人。

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640万亩,流转农户11万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面积达到1200万亩。

五年来,与大连商品交易所联合培训3000人多次,引导专业合作社和农民运用期货知识合理安排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获得高收益。

组织马铃薯南销专列7列,开展产销对接活动25次,创造了组织化规模销售新模式。

四是大力推进局市合作共建。

不断加强与农垦的沟通与协调,合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围绕大豆、小麦、乳品、马铃薯等产业,共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构成了龙头与基地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2013年,全市完成“三代”面积918万
亩,场县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0个,辐射推广农场模式化栽培技术700万亩,高滩场县共建示范基地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在嫩江县召开了全省场县共建农业现场会,推广了我市经验,促进了局市合作共建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五是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组织筹建了黑河市(孙吴)健康产业园区,全力推进爱辉区中兴牧业养殖及乳制品深加工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

201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交易)总量达到120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亿元,建设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850万亩,带动农户12.2万户。

六是加快构建特色化产业。

深入推进对俄农业合作交流,努力打造中俄边境无污染农产品特色品牌。

2013年,境外农业开发面积达到105万亩,预计实现境外大豆回运3万吨。

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12万亩,健康安全食品基地面积达到830万亩。

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18.0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0.25亿元。

三、自身形象良好,班子团结和谐
鲁铭同志既注重抓好自身建设,又注重带好班子、带好队伍。

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从严要求自己,生活上注重节俭,工作上杜绝浪费,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党性修
养,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在班子内部倡导互相学习、互相信任、以诚相待、团结共事的理念,增进了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核心力。

注重机关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争先意识,在全委干部职工中形成了勇挑重担、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辛公昌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辛公昌,男,汉族,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委员会调研员,正处级。

2006年以来,他一直主管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工作,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65亿斤,实现了“九连增”,鸡西市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农民收入达到10422元,增幅全省第一,绝对值排名全省第二,实现了“九连快”。

鸡西市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为此辛公昌同志被鸡西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一、狠抓粮食生产,是维护粮食安全政策的执行者
辛公昌同志具有敬业精神。

做为粮食主产区的一个农业生产主管者,他把粮食安全做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鸡西地区的粮食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为全市粮食安全生产当好参谋。

凭借多年主管农业生产的经验,他认为鸡西市粮食增产的潜力在于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单产水平。

于是建议市政府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先进品种,在他的主持下,全市已经确定了优良品种区划,推广了十项先进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200多万亩次,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

严重的春旱、秋涝、风灾、虫害等灾害频发给农业造成损失越来越大。

他认为,要通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抗旱、防涝及植保技术,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为此,全市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力度,把各种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

他建议市政府,在农村土地规模连片经营的基础上,增加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带动土地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

(二)引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

辛公昌同志深入40个乡镇、120个多村开展调研,对全市种植结构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稳定水田面积,增加玉米面积的设想,得到市领导及群众的认可。

从年初开始,他就着手逐乡、逐村、逐地块落实计划。

2013年主要粮食作物实现了“两增一减”,水稻、玉米分别增长7.3%、22%;大豆同比下降34.4%,为提高粮食产能奠定了基础。

(三)助力农民抗灾夺丰收。

在政府会议室里、种植基地、农民家里、田间地头都留下了辛公昌同志的足迹。

抗灾措施的制定、协调县区、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都饱含着辛公昌同志的辛苦和智慧。

在他的建议下,全市组织召开旱情分析会,提
出九条抗旱措施,成立了八个督查包保秋收秋整地推进组,组织200多名农业干部每天奋战在春耕一线,指导帮助农民落实抗旱措施,抢种快播,保证各种农作物都播种在丰产期,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

二、狠抓标准化,是鸡西现代农业示范带的缔造者
辛公昌同志具有创新精神。

在粮食主产区,单凭增加土地面积和粮食作物面积来提高粮食产量空间已经很有限。

他把提高种植业标准做为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有效途径,认认真真地抓在手上,完完全全地落到实处。

在他的建议下,全市建设了方虎、鸡虎、密兴、密当、环兴凯湖公路的五条示范带,累计面积47万亩,辐射带动面积300万亩。

在规划设计上,突出示范带动和观光作用,在鸡虎高速鸡西段的互通区内,建设高标准示范田面积2.3万亩,提高农业整体形象。

在管理方式上,全部采取“六统一”模式,即统一规模经营、统一农时标准、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械化耕作、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项目组装。

在项目安排上,整合粮食生产、水利、农机、土地、新农村建设等农业项目,集中投入到示范带建设上。

三年来,建设水稻智能化催芽中心17个,建设水稻育苗小区16个、大棚960栋,示范带内大田机播率达到100%,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8%,粮食平均增产15%以上。

三、狠抓技术推广,是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的实践者
辛公昌同志具有实干精神。

每一项新技术、新品种在鸡西地区的推广实践,都经过他亲自参与或亲手验证。

鸡西市自主创新的水稻隔寒育壮苗技术,使水稻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为北方寒地水稻种植技术带来了一次革命。

为了达到推广技术标准,他不惜得罪县区领导,讲实话,办实事;制定奖惩措施,编印技术手册;现场讲解,组织群众观摩。

在他的建议下,省政府在2009年,对水稻隔寒育壮苗技术给予资金支持300万元,加快了推广进程。

这项技术在辛公昌同志的推广带动下,目前已经达到75万亩。

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2%,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98%,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

四、关心群众疾苦,是农民朋友的贴心人
辛公昌同志具有奉献精神。

在鸡西市的每一个乡村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大多数农民能叫出这个满身沾泥,满脑学问,满脸笑容的人的名字。

为农民朋友做点实事,是他最大的快乐。

每年下乡时间达到200多天,也就是大部分时间的是陪农民度过的。

只有和农民在一起,才能了解农民的疾苦,掌握实际问题,帮助农民做些实事。

2011年,他分管种子公司,了解种子公司的主打品种“鸡西稻一号”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向上争取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

通过不懈努力,争取到项目资金202万元,建设原原种基地50亩、原种基地1000亩,可为农户提供水稻原种100万斤,原原种5万斤,为企业发展、农民增收
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由于干旱少雨,许多水田地块不能按时泡田、整地。

辛公昌同志通过实施科学灌水,解决了密山市太平乡灌区、滴道区团山子村水稻灌区、梨树区碱场村水稻灌区的1.2万亩水田缺水问题。

辛公昌同志为鸡西“三农”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郭广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郭广义,男,中共党员,中共黑龙江省富裕县农业系统党委书记、农业局局长,正科级。

该同志任农业局长以来,始终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第一位,通过调优种植结构、推广新科技、创高产示范等措施,全县粮食产量由2010年43万吨增加到2012年90.5万吨,年增幅达到30%,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13%,几年来一直位居齐齐哈尔市前两名,实现了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由于业绩突出,该同志先后荣获富裕县人民政府嘉奖、三等功、县十佳公仆、市农业系统先进个人,市优秀共产党员、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省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一、抓结构调整,提产增效
依托县域地上地下水资源优势,在他的组织下,科学规划了富裕县水田发展区域和总体面积。

同时,全部采用水稻智能催芽、建小区大棚育秧、机插机收,推进了水稻生产的组织化、科学化和产业化。

几年来,始终把坚持农民增收放在第一
位,借助县域优势发展水田,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改变了传统的栽培模式,采用智能催芽、大棚育秧、机插机收等先进措施,全面提升了水稻种植水平、面积、产量逐年增加和提高,自2009年全县不足10万亩到今年突破50万亩,农民增加收益1.7亿元,水稻已成为我县主栽作物。

全县玉米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170万亩,争取到粮食高产玉米国家级核心示范项目,通过良种、良法的示范推广,全县120万亩玉米采用了110公分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
70.6%,此项技术的应用,较传统65公分小垄增产3.6亿斤,农民增加收益2.8亿元。

2010年富裕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二、抓合作组织,提产增效
作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郭广义同志经常深入乡镇村屯,走村入户调研,听取农民意见,算经济帐,宣传加入合作社的好处,帮助合作社破解资金、机械、保险等难题,降低风险,增强发展后劲。

目前,全县新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51个、规范运作272个。

全县入社农民3.66万户,入社户数占农民总户数的68.7%,合作社共经营土地157.9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67.5%,为全市提出的“两年全入社”打下坚实基础。

三、抓科学减灾,提产增效
针对去秋雨水大,封冻早,冬季降雪量大,开春90%地块有涝象的实际,郭广义同志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掀起了“抗春涝、战低温、抢农时、保春种、夺全苗”的高潮,旱田5月10日播种完成,水田5月25日全部插完秧,确保了一次播种保全苗,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为减少虫害,郭广义同志积极与省农科院协调,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达40万亩,有效控制玉米螟虫害,为确保粮食增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春种到秋收,他始终在田间指导农业生产,特别是在减灾防灾工作中,为县领导当参谋,为百姓出主意、想办法,在2012年粘虫防治工作靠前指挥,取得了较好效果,被省农委授予先进工作者。

7月份以来,我县先后出现多次强降雨,造成大部分农田积水,他跑遍受灾乡村,科学指导抗灾、救灾,将内涝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确保了作物好苗情、好长势,为今年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抓推广科技,提产增效
在郭广义同志的努力下,争取到高产玉米国家级核心示范项目,连续四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强力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采取科技培训、项目带动、典型打造、示范引领、合作推广等方式方法,在10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广了玉米育苗移栽、玉米110公分大垄通透密植、玉米膜下滴灌、玉米2比控等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稀植、
节水控灌等几十项技术。

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50公斤,比传统常产增产150公斤以上;水田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比传统常产增产80公斤以上;2013年粮食产量可突破120万吨,有望进入全国产量大县行列。

李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李军,男,汉族,中共党员,黑龙江省萝北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副局长,副科级。

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长期扎根基层,立足本职、服务“三农”,全身心都投入到农机化事业上。

他爱岗敬业、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执着追求一个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1999年被鹤岗市委、市政府评为年度科技推广带头人,2000年被黑龙江省科教兴农领导小组奖励、同年被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授予“先进个人”称号,连续多年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科技工作者。

立足于本职,用项目带动农机化发展
作为全县农机化发展的领路人之一,如何加快全县农机化发展,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一直是摆在李军同志面前的课题。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立足全县农机化发展实际,他提出了“拉长短腿、全面发展”、“转变观念、加快推广”“立足项目、加大投入”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

在项目实施中,他经常深入村屯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实施。

近年来,累计争取国家
购机补贴资金3800余万元,全县更新大中型拖拉机859台,配套农机具651台套,联合收获机156台,水稻机动插秧机816台。

争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3000万元,在团结镇勤俭村、名山镇山河村、名山镇山江村、团结镇前进村、新艳村组建了5个千万元规模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极大的改善了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

截止目前,萝北县农机总值达2.52亿元,农机总动力已达到22.4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813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523台);联合收获机728台(其中:玉米收获机223台);大中型配套农机具11532台;水稻机动插秧机1670台。

倾情于推广,用技术促农增收
李军同志对人民满怀深情,对工作倾注热情,对事业充满激情,把萝北县农机化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

他善于学习,勤于钻研,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成为农机化技术领域的行家里手。

做为主管农机推广工作的副局长,为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他常年带着农机具和图板资料奔波在田间地头和集市,不辞辛苦地搞示范演示和技术培训。

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起农机服务网络,运用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方法,逐步推广了机械原垄卡种、大豆窄行密植、水稻机械插秧、化肥深施、机械深松、秸秆粉碎还田和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
大大提高。

2012年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7.06%,位于全省前列。

聚焦于宗旨,用爱心服务万户农机
在工作中,他每天面对的都是一心想要高产和致富的农民,面对的是从绿变黄的农作物,没有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爱心,就坚定不了干事业的斗志和决心。

他毫无怨言地走村串户,向农民传授农机实用技术,深入农户家中指导机具作业,不厌其烦地接待农民的技术咨询,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难题,农民朋友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与他们打了多年交道的老朋友,经常有乡村领导和农机户点名要他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

在春、秋季节,他不分休息日和节假日地奔波在农机作业第一线,指导农机化生产,有时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有时下乡回来一身灰土,他总是习惯性地拍打两下,骑上自行车匆匆忙忙地回家了。

执着于信念,用良心实践党员标准
他是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党员,在班子里他是年龄最大、职称最高和资历最深的老同志,但这些年来他从不在工作中摆老资格、要政策待遇,时时刻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约束自己。

在各项工作中总是率先垂范,从计划制定到工作总结,从签到学习到下乡授课,从撰写论文到机械试验,处处都是干在先,享在后。

农机作业现场会的田间,有他手拿话
筒的身影;技术推广授课的会场,有他授课的声音;下班后的办公室里,有他伏案撰文的键盘声。

他严以律己,做到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做的不做,廉洁自律,节俭持家,真正树立了廉洁从政的典范。

在忘我工作和荣誉光环的背后,其实他默默承受的困难和压力比任何人都大:他妻子2009年患乳腺癌手术,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由于夫妻感情深厚,其妻子只信任他本人护理,但他从来没有因为家庭和身体原因而耽误工作,他每天都是早起给妻子做完饭菜才上班,有时白天下乡或应酬他也是尽量早回家给妻子做饭熬药。

因为他知道:党是大家,家是小室,事业是他的热爱,妻子是他的挚爱,两者有侧重还要兼顾。

很多了解他的人都说:李军真的不容易。

多么平实而又可爱的他,就这样数年如一日,默默地耕耘在农机生产第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新时代“农机人”的风采,把一颗对农机事业滚烫的心和一片执著的情奉献给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袁志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袁志军,男,汉族,中共党员,黑龙江省拜泉县农机管理局局长,正科级。

多年来,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恪尽职守、求实奉献,有效的推进了全县农机事业的长足发展。

拜泉县被评定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齐齐哈尔全市秋整地工作
先进单位;农机局获省、市农业系统先进单位,黑龙江日报金牌服务单位,齐齐哈尔市农机化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机械化秋整地工作金奖、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农机监理站和农机推广站分别被评为全省“十佳站”。

个人多次获得市、县先进个人荣誉。

一、勤奋学习,学有所长
他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等活动为载体,挤时间、抢机会,带头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正确运用政策理论分析形势、指导工作、破解难题。

坚持学习农机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是全县农机管理领导型人才和业务能手。

在他的带领下,农机局职工干部学习之风蔚然兴起,赶、比、超的工作氛围悄然形成。

二、全面履职,成效显著
他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创造性开展工作,推进农机化进程。

全县新增农机总动力2.29万千瓦,累计达到44.14万千瓦,较2004年同比增加92%,农机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0.3%,主要农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其中90马力以上大型机械达到746台套,实现了我县大型农机具零的突破。

(一)他是农机合作社建设的领导者。

他牢牢抓住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条主线,推进农机化进程。

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8个,其中千万元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1个,入社土
地面积32.8万亩,代耕56万亩,有利地促进了全县土地规模经营。

一是抓组建。

上任伊始,他抓住黑龙江省组建百万元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38个,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支撑下,2008年巨龙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在全市率先成立,当年入社人均收入超万元大关;2010年,在国家千万元农机专业合作社政策尚未出台之时,抢先一步,亲自入村进户动员,增强农民的组建热情,全省各县尚在观望之时,拜泉县就组建了21个千万元农机专业合作社。

二是抓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

在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工作尚在摸索阶段时,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率先出台了《拜泉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在场库棚建设、农机具管理与使用、合作运营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范。

三是抓提升。

按千万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装备,每个合作社的能够实现作业面积6万亩以上。

为解决机具闲置问题,他积极为农机合作社跨区作业搭建平台,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生产专业合作社无缝嫁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赢。

在大型农机的支撑下,全县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73个,入社土地达到292.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1%,其中,超6万亩的合作社达到4个,整村推进的达5个。

(二)他是购机补贴政策落实者。

将购机补贴作为拉动农民投资的主要措施,多年来,共落实国家农机购机补贴资金5240.33万元。

补贴机机具2032台套,受益农户1963多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