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做:国学易经,「易经」和「国学」经常都
会同框出现。

易经我们就不解释了,国学乃一国之学,是能担得起国之重
器之学问,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易经与中国传统文
化之间,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
何谓传统文化
什么是易经,在前面的章节已有做介绍,这里来看看什么是「传统文化」,它有一个比较官方的解释: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简单理
解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决定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三观。

它是我们的祖先,探索人与人相处,人与自然相处,这一过程中总结
出来的一套: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这些都镌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我们的基因来自父辈,父辈的基因承自祖辈,祖辈的基因源于三皇五帝。

“文化”这个概念,在中国典籍中,第一次是在《易经》中提到的,“贲卦”彖辞中是这样说的:「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字面意思就是:日月交替,
天行不息,这是天文;常变常新,日久成俗,这是人文。

观天象,而知道
四时变化,观人事,而可以教化群生。

这就是“文化”,将天地之道,人事之道,总结下来,传于后世,教
化世人。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有起源,有发展,有沉淀,有岁月
风霜的基础上,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华。

它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给每个历史阶段的人们,都能提供养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我
们文化长河中的主角《易经》。

文化长河中的主角
按神化传说,我们人都女娲造的,正经讲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

我们
的文化是从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是那里传下来的,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被称为华夏大地,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地处中原,所以我们又叫
中华儿女,华夏子孙。

要去寻找我们文化的根源,那么就要弄明白它们之
间是什么关系。

答主画了这张关系图,来帮大家梳理一下,从盘古开天辟地,到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传承过程:
红色部分为权力传递方向,虚线省略中间亲缘人物
盘古时代「盘古」:
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虽然只是一
个传说的成分,但在中国的文化里,也寓意着人类这个物种,正式走上了
历史的舞台。

三皇时代「天皇、地皇、人皇」:
三皇统称天皇、地皇、人皇,继盘古之后,他们接管着中华大地。


底谁是天皇、地皇、人皇,历史上众说纷纭。

答主在查阅很多资料后,得
出一个结论,大家做参考:在盘古时期之后,乃三皇时期,在远古「三皇」过后,新「三皇」就成了一个称号,他不特指其中一个人,就像燧人氏有
人称为天皇,有人称为人皇,伏羲也被称为人皇。

有巢氏,带领人们建造房屋,以避虎豹虫蛇的侵害;有巢氏之子燧人氏,钻木取火,一改茹毛饮血的历史;燧人氏之子伏羲氏,人文始祖,从
医药医药到画卦,带人们走进文明。

燧人氏之女女娲氏,中华儿女的母亲,让我们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祖孙三辈,有巢氏解决了人们的住房问题,
燧人氏解决的人们的温饱问题,伏羲氏解决了人们的医疗问题。

这是一个传说与历史交织的时代,最具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在这段半
遮半掩的历史当中,我们有了自己文化的种子。

伏羲和女娲可以说是传说
与历史的分割线,中国文化当中一阴一阳的部分。

伏羲,中国古籍中所记
载的最早的王,也是我们文化最早的权威。

他通过河图洛书给我们留下了
文化的种子:伏羲八卦。

五帝时代「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自伏羲之后,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发生战争,最后黄帝统一天下,
至此进入五帝时代。

炎帝神农尝百草,完善医药。

黄帝利用《归臧易》和
奇门遁甲,用于军事战争;建立历法,教民按节气而种五谷,改进生产;
创著《黄帝内经》,改进了医疗,这些都是我们文化的根源。

从黄帝到大禹,天下水患不断,五帝的时代,可以说就是一个与水患
的斗争史,获取了无数与自然做斗争的经验,这些经过历史沉淀,融入了
我们易学文化当中。

成也水患,败也水患,禹的父亲因治水有过,被舜所杀,大禹因治水有大功,继承的舜的帝位,他的儿子启,开启了大夏王朝,人们的生活才逐渐走向安定,华夏也因此得名。

夏、商、周:
这是一个从神权、王权并立,到王权、礼乐治世的时代。

有神权的地方,就有巫祝;有王权的地方,就有纷争;有礼乐的地方,就有宗庙。


不管是哪样,他们都一个共同的工具叫做《易经》。

大夏用的神农时候的易,名曰《连山》,殷商用的黄帝时候的易,名曰《归臧》,到了周朝,
经过文王整理改进后,叫做《周易》。

在这个阶段《易经》贯穿了我们文
化的始终,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面大家可以看到,一路走来,从伏羲画卦,到文王易经,《易经》一直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流水的历史,铁打的易经,成
了我们文化中,当之无愧的主角。

易经与百家争鸣
历史给每个有条件的读书人,都发了一本书叫做《周易》,让大家各
抒己见,谈一谈自己的读后感。

从鸡毛蒜皮到军国大事,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周易》就是一本从上
古到近古的百科全书,每个人的感受,自然是不一样的,但他们又都很有
道理,不信往下看。

道家: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是这么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是互文的写作手法,整体理解就是,道生一、二,然后一、二生三,
然后三生万物。

这里的一代表阳,二代表阴,在易经里,奇数代表阳,偶
数代表阴,那么进一步理解就是:道生阴阳、阴阳生万物。

易经是这么认为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
吉凶。

太极的特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也是道的特点,太极这个词,也是孔子带进易经里去的,太妙了。

这里的两仪就是阴、阳,四象指的是,少阳(木)、老阳(火)、少阴(金)、老阴(水),四象冲气以为和而
为土,四象是万物组成的基本元素,由它们所生的八卦就是代表万物。


么这句话就可以这样理解: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万物。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讲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是大人情怀,是一种有功而不居功的方能成圣之功,
这也正是《易经》谦卦里讲的「劳谦,君子有终」。

有功而不居功,方能
得其善终。

由此可见,道家的阴阳观、价值观和易经的阴阳观、价值观如出一辙。

《道德经》也可以看成是对《易经》的注解,一种对天道、地道、人道更
高深的理解。

儒家:
易经有特点:居中、得正、当位,好;不中、不正、失位,不好。


里的居中得正,是儒家最看重的,这就是儒家讲的“恪守中道”,这也正
是儒家“仁以为己任”的思想基础。

乾卦的中心思想,君子以自强不息,
也正是千百年来,儒家的出世之道。

乾卦九三的「夕惕若厉」,不正是儒家讲的「吾日三省吾身」吗?这
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只做个抛砖引玉,毕竟现在通行本的《易经》里
面几乎有一半的内容都是孔子写的,儒家自然和易经渊源极深。

墨家:
墨家曾经也是显学,鼎盛之时,可谓儒墨平分天下。

我们这节就简单
聊几个墨家的主要思想:非攻、兼爱、节用。

易经的思想是不尚武的,若要动武,必须师出有名,在易经中多次提
到「不利为寇,利御寇」强调可以保家卫国,但不可以攻城略地,这就是
非攻。

兼爱,爱别人的父母子女,要像爱自家的父母子女一样。

这个比儒家
的推己及人的层次更加高了,但仔细想想好像却不合理。

其实不是不合理,而是需要前提条件,那就是天下大同,那时候,国家就是一个家。

就像
《易经》家人卦中讲的那样「王假有家,交相爱也」,君王的梦想,就是
把全天下变成一个大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老有所依,少有所养,相亲相爱。

节用,就是要有计划地使用财力物力,不能浪费资源,在《易经》节卦象辞是这么说的:「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凡用物有度,必合于理而用,这正事墨家「节用」的思想。

法家:
说起法家,我们不得不谈两个人:一个商鞅,一个韩非。

商鞅的法家理念是:依法治国,以法代礼,人们的功过是非,一切以法为标准。

我们现在的法治社会不是也讲“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简直就是商鞅及法家思想精髓的延伸。

在《易经》家人卦初九爻就讲到:「闲有家,悔亡」在治家之初,必须要建立家规,以后的赏罚才有理可循,只有如此才能防患于未然。

治国和治家是一样的,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商鞅制定的法律是比较苛刻的,严厉的,但结果是好的。

这正是《易经》家人卦九三讲的「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讲的是:对孩子要求严格,他当时可能会抱怨,不理解,但终有一天,会明白家长的一片苦心,对于治理国家也是同理。

历史是不会骗人的,秦国从全班倒数第一,到最后一统天下,就是最好的印证。

韩非的法家理念是:法、术、势。

法,就是商鞅的依法治国;术,自然是君王权术,作为君王,必须给人以深不可测的感觉。

《易经》的思想,谋事必密,行事必速,正如易经系辞传中所讲「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绝对不可以让臣下看出君王
的底牌;势,就是权威、权位,在《易经》里称为“位”。

在易经里,在
个“位”相当重要,得了“位”就得了主动权,是一种无人敢非议的存在。

易经系辞传中专门说到「圣人之大宝曰位」,这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中央集权制度。

就社会而言,法不是目的,刑罚不是目的,要的社会的安定和谐。


有的法,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听话,便于管理。

在《易经》噬嗑卦中,
专门讲到法与刑的问题,初九爻讲到:「屦校灭趾,无咎」,按现在的话
理解就是,带上脚铐,不让人干坏事,这其实就是一种小惩大诫。

兵家: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若是到了战争的地步,那已经威胁到了国家的生
死存亡,这是国之大事,举兵用人不可不慎。

在《易经》师卦中,专门讲到,如何行军打仗、选贤任能。

将领一定要智慧、忠信、仁勇、治军有方,这是做为一个统帅的基本
素质。

易经师卦强调,行军打仗,必须要「贞大人吉」,就是上面孙子兵
法讲到的统帅标准。

师卦初六爻讲到「师出以律」,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调兵派将,如
臂使指的境界。

在孙子兵法还在用间谍篇中专门强调,间谍之事,必须严格秘密行事,不然肯定功功亏一篑,这正式易经的思想,在易经系辞传中有这样讲到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这里专门强调了,凡
大事必密谋的重要性。

从《孙子兵法》的角度而言,想要大打一场胜仗,必须要天地、地利、人和,要是没有条件呢,那就等到有条件,保证自己不犯错,等敌人犯错,
敌人犯了错,自己就容易取胜了。

反正不可以轻举妄动,这正是《易经》
师卦当中「师左次,无咎」的思想,战争中无过,就是最大的功。

这种思想,贯穿了整个孙子兵法的始终。

医家:
从《黄帝内经》开始,阴阳五行的辩证论,就就从未离开过中医。


古巫医不分家,中医的基础理论就是最朴素的易经阴阳理论。

我们来看一下,中医中的养生之道:
春天,万物生发,夜卧早起,以使志生,生而勿杀,逆之则伤肝;
夏天,万物华实,夜卧早起,使志无怒,使气得泄,逆之则伤心;
秋天,万物收敛,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
冬天,万物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逆之则伤肾;
所以,阴阳四时变化,万物有终有始,皆应阴阳之道,顺于阴阳则苛
疾不起,逆于阴阳则灾害丛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在《黄帝内经》中讲
了太多的阴阳五行,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一定收获满满。

农家:
易经乾卦的「元、亨、利、贞」,就是在告诫人们,若是要法天之用,就需要按自然规律行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乃自然之理。

在易经
当中,特别注重时间的问题,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非常重要。

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
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自黄帝建立历法后,人们学会了按节气播种,按时节收成,其实农民很懂《易经》,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

纵横家:
纵横家的开山鼻祖王禅老祖,在《鬼谷子》一书中,开篇就写到:
「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

在他理解,世间万事万物
逃不过阴阳,生死存存亡是,交流沟通亦是。

鬼谷子一书,你可以把它理
解为“说话的艺术”,就拿第一篇《捭阖》篇而言,讲了说话的阴阳之道,如何诱惑君主,如何威胁君主,如何把握这个度,以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

这里面还有很多,都是围绕着阴阳思想展开的论述,在这个领域已是将阴
阳之道,用到的极致,仅在言语之间,即可救亡使存,转危为安。

阴阳家:
一看这个名字,就和易经脱不了干系。

我们简单提一下,阴阳家的代
表人物邹衍,他所提出的「五行学说」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五行相
生相克,这是阴阳相生相克的升级版、解释版。

还有他的「五德终始说」、「大九州说」,这都是易经思想的范畴。

以上这些是百家争鸣时,诸子百家的代表,其它的我们就不在在里论
述了。

若是以前没有了解过,相信大家读到这里,应该知道为什么《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了。

结语
中国如此厚重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百家争鸣与历史筛选的基础上的,而《易经》又是诸子百家的源头,到底《易经》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此时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源、民族的根,让我们每一次面临险境,每一次都能绝处逢生,从没有让中华儿女失望过。

在中华文明,薪火
相传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任重道远,不负征程。

下节预告:易经到底有没有科学根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