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6T05:53:29.45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4月8期作者:左瑾瑾
[导读] 新时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职语文课程也承担着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任务。

左瑾瑾
浙江商业技师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摘要:新时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职语文课程也承担着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任务。

语文学科有着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学科性质,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不能为完成中职教育的呼吁、单纯地以挖掘职业能力为中心,而忘却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

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学要在职业能力的导向下展开。

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语文学科中可以承担的职业能力培养,是指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学科;
一、保证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上体现职业能力
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职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而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能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培养,也不能将语文课专业化、忽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人文特色。

况且,中职语文课程本身培养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如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分析探究能力、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等等,是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也是职业能力的范畴。

中职语文教学时,不能过分强调语文学科本位,着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也万万不能为了迎合职业能力培养而忽视语文学科性质,为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有不少中职语文教师在为“语文教学专业化”摇旗呐喊,认为中职语文应该为专业服务,将语文课改成了专业课,譬如,有的学校尝试与专业课结合的烹饪语文,在烹饪班教学时,将《牡丹的拒绝》的教学目标制定为:1.理清文章脉络2.积累描写牡丹的文字3.能雕刻出盛开的牡丹花,这种生硬地把语文课与专业课嫁接的方式,显然是忽视了语文的教育作用、忘却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走入了语文专业化的误区,把语文课上成雕刻课,是不可取的。

这样进行教学的教师显然也是没有真正把握职业能力的内涵,是狭义地认知了职业能力,认为职业能力就是专业能力。

而实际上职业能力除了包括专业能力以外,还有不依赖职业存在、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非常核心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就需要在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等的基础上习得。

所以,中职语文教学要在保证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基础上体现职业能力。

二、重视人文性,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为了避免中职语文课脱离人文性变为专业课或职业能力课,为了保证中职语文特有的语文课程性质,中职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语文课文的人文性,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的语文课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等职业核心能力。

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重视人文性、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这不仅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程任务,也是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能力中的社会能力是指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强调在工作中对社会的适应性,重视劳动者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凝结着文化的结晶,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

语文教材所选用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汇集了古往今来的精辟思想和优秀文化,对学生形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散文、诗歌、小说、戏剧中的情感、意境、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更能打动学生心灵,引起学生思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人文素质,培养高尚的情操。

职业教育要为学生的就业负责,要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积极人生态度的劳动者。

与其在职业院校专门开设缺乏人文精神的核心能力课程,还不如好好利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语文教学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人文精神与职业道德的渗透,给学生积极正面的价值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譬如:在讲授《提醒幸福》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设置教学目标“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积极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沁园春·长沙》的情感目标为:“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情感目标为:“理解‘美’的真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情感目标设置为:“通过对父亲执著、认真的人生态度的感知,认识人生的价值,懂得应该以认真、执著的态度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

设定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将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三、利用作品开展实践活动,融合语文能力与职业能力
语文教学如果纯粹地围绕文本,凭借课文开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训练,就会造成课堂的不生动,尤其不符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的现状,也不利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自我学习、解决问题等职业能力的形成。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中职语文教学要“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因此,除了凭借语文教材,看、问、想、独特体验、叙说发现外,还要利用作品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融合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发展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强化本文的中心,明确对待机遇的正确态度,进一步落实本课设置的情感目标,即认识人生的价值,懂得应该以认真、执著的态度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四、根据学生专业挖掘文本中职业能力培养的因素
“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必须以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市场人才需求和学生实际需要为依据体现职教特点,在具体教学内容中积极挖掘语文课与专业课的相关元素,构建与专业技能相对接的语文特色课堂,来触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其能力及职业素养,为其毕业后进入职场应对岗位竞争与社会考验铺实道路。

”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不同,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也有所差异,语文教学中确定的教学目标也有不同的侧重,安排的教学内容也要有不同。

因此,在教材统一的现实基础上,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所在专业的特点,多角度地挖掘文本中的职业元素,科学地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合到语文教学中。

饱含专业特点的语文教学能给学生带来亲切的体验,也会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所帮助。

加之中职学生不喜欢文化课、喜欢专业课,渴望在专业学习上拾回中考失利的信心的特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会比较高,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譬如:在旅游专业教授《洛阳诗韵》时,带领学生把握洛阳的古、美、奇、绝,体会了作者对洛阳的悠悠
情思后,让学生用导游词讲解的方式介绍洛阳的古、美、奇、绝。

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将旅游专业导游词讲解的专业能力与语文的口语表达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能主动参与,利于学生学习。

总之,本文是从职业能力导向下来进行中职语文教学研究的,实现了职业能力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卜蓓蓓.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1(11)
[2]探究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 顾春燕.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1(11)
[3]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J]. 丁贵春. 甘肃教育研究. 202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