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doc(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课材料
新建中学——李震
2015年9月15日在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听了五为老师的一节课——《物质的聚集状态》,各位老师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总体来说各位老师结构层次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化,让学生一目了然。
特别讨论羡中学钱璐慧老师的课,浅谈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通过学生简短的回忆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以及物质的量质量之间的关系导入,引出物质的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思考1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同时提出1mol物质的质量还需要知道物质的密度,就可以算出它的体积,引入简洁,过渡自然。
第二、讨论总结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钱老师让学生提前完成。
然后让学生回答表格中的计算结果,通过表格中的计算结果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固体、液体的体积在标况下体积不同,而气体的体积在标况下几乎相同。
再提出新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这时钱老师通过投影让学生观看,总结原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即①微粒的数目;
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的间距。
第三、引出摩尔体积,通过上面三个问题为什么在相同的状态下1mol气体的体积相同?得出摩尔体积的表达式,然后指出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所占的体积都为22.4升,接着通过6个是非题巩固这个知识,这样就可以解决学生在这方面易错的知识点,以便今后的练习与考试犯同样的错误。
最后,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得出一张知识网络图,即体积、物质的量、质量、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
不足之处:
学生与教师的亲和力不够强,学生的学习气氛不够浓,结合自己在这些方面以后也需要加强,这使我培训的一点体会。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学设计)
新建中学李震
一、教材分析
对九年级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但是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事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没有有意识的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尽管学生的观察、记录能力和描述实验现象技巧的能力等还有待培养,但他们对化学实验操作有着浓厚的兴趣。
开始时不宜对他们要求过高,以激发兴趣为主,随着知识的积累其理解记忆能力与化学实验操作水平都会提高。
本单元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走进化学实验室”三个课题组成。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中安排的教学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
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范围和特点,体会实验探究的重要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对九年级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但是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事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别没有意识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尽管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技巧的能力还有待培养,但他们对化学实验操作天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开始时不宜对他们要求过高,以激发兴趣为主,随着知道的积累其理解记忆能力与化学实验操作水平都会提高。
学生通过一个多星期初步学习了化学,对化学学科还比较陌生,但是通过课堂上做实验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抱着极大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能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人体吸入及呼出气体的有关成分实验操作的探究初步养成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准确客观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能识别常用化学仪器,了解其主要用途。
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复习,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启发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基本概念,知道概念的区别联系及运用;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等。
五、教学方式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对概念的理解,重视仪器的使用常识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和实验操作练习,并通过探究活动合合作学习,主动的获取知识,初步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
另外,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德。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元练习
八、板书设计
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仪器的使用
三、科学探究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
学习目标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2.常见的物理性质有:。
常见的化学性质有:
列一些情景,其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冰天雪地B.红旗飘扬C.锣鼓喧天D.熊熊烈火
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铁锅生锈 C.粮食酿醋 D.美酒飘香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 B.可燃性 C.延展性 D.挥发性
7. 镁带是一种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镁带变短。
因此金属镁可以制照明弹。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镁带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
(2)上述镁带燃烧的叙述中,判断镁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是。
(3)金属镁可用于制照明弹的原因是。
学习目标二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1. 科学探究的八大要素:发现问题、、制定计划(设计方
案)、、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可知:石蜡化学性质具有,燃烧生
成。
3.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的结论
是。
4. 同学认为.某纪念币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5. 小强是某班的小小化学家,最近对蜡烛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系列实验.
(1)先用一木筷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
面出现了如图(a)上所示的圆弧状焦黑斑,其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再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
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黑色颗粒是______,
是由于蜡烛______产生的.
(2)如图(b),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三角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
漏斗截口处,观察到火柴的火焰______,是由于______;当他将漏斗如图(c)斜插入蜡烛焰心时,观察到漏斗截口处产生了黄色火焰,这是由于______.
(3)为了探究蜡烛的组成,他取了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有______出现,将小烧杯迅速倒置,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石灰水______,据此他得出关于蜡烛燃烧生成了.
6.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
活塞B (填“打开”或“关闭”)。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
的现象是。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
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3)I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Ⅱ
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于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学习目标三化学基本实验操作
1.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
..的是
2.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3. 正确操作是实验安全、成功的关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B.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试管外壁应干燥C.可以用手触摸药品 D.用托盘天平称量,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4.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试管、烧杯、量筒、集气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细口瓶、广口瓶。
请填写名称:
(1)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是。
(2)用于化学反应的仪器是。
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3)用于存放气体或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只用来盛放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仪器是。
用于存放固体试剂的仪器是。
(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5.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对着手心,后果是。
(3)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后果是。
(4)使用胶头滴管后,没有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5)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地方,后果是
6、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知道甲烷是一种能够燃烧的气体,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他设计并完成了一个实验方案,用于验证这一结论,请你与小明共同完成下列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