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男孩张杨拿到八所Offer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凭什么拿到⼋所Offer? 哈佛男孩张杨申请⼼得
在2006年3⽉的半个⽉时间内,张杨接连收到哥伦⽐亚⼤学、斯坦福⼤学、宾⼣法尼亚⼤学、康奈尔⼤学、耶鲁⼤学、波⼠顿⼤学、波⼠顿学院、哈佛⼤学等8所美国的奖学⾦或者录取通知书。
他有什么申请秘笈呢?
在成功申请多所美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张杨认为是⾃⼰的运⽓的成分多⼀些;但是在后来陆续接触了其他申请上的中国留学⽣后,张杨慢慢摸清楚了美国的招⽣标准,他将这些标准总结为六个核⼼元素。
学术能⼒六个元素中最重要的是学术能⼒,也就是academicability。
申请美国的研究⽣院,本科成绩⾮常重要。
录取委员会往往会通过专业课成绩来判断这个学⽣是否有能⼒完成在美国研究⽣院的学业。
⼀般来说,本科专业课成绩在90分以上为宜。
不过张杨本⾝是个特例,他的本科成绩在全班27⼈中排在第25名,⼀般⽽⾔,申请美国⽆望。
不过,他始终坚信⾃⼰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能⼒,⼀封附在成绩单背后的“补充信”(见后⽂)扭转了他的命运。
领袖潜质这是美国学校和中国学校录取标准的⼀个巨⼤差异。
⼀般来说,展⽰这种潜质的办法是向评委会陈述过去的⼯作经历。
美国⼈更喜欢听到他们熟悉的公司名字,⽐如宝洁、汇丰或者联合国XX机构。
申请时张杨选取了他在清华参加由国务院新闻办、美国⼤使馆、清华⼤学联合举办的“全国新闻发⾔⼈培训班”的经历,及在路透社实习的经历。
社会责任感这是很多中国学⽣写申请时最容易遗漏的⽅⾯。
中国孩⼦很少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也不像美国学⽣需要做⾜够的义⼯拿到⾼中两个必修学分。
美国的极顶喜欢招收那些愿意为别⼈“付出”的⼈。
申请时,张杨选取了他在新东⽅⼯作4年中举办了近百场公益讲座的事例。
标准化考试成绩申请美国本科需要考托福和SAT,申请美国研究⽣需要考托福和GRE。
申请商学院则要考GMAT。
张杨建议提前2⾄3年准备考试,⼀年半考完试,剩下的时间集中精⼒做申请材料。
要注意,托福和GRE作⽂要达到5分以上才有申请的把握。
推荐信的分量和质量美国⼤学的录取委员会往往通过推荐⼈的分量来判断申请⼈的活动和社交能⼒。
张杨当初请其所就读学院的院长、全国⼈⼤科教⽂卫主任委员写推荐信证明⾃⼰的学术能⼒,请路透社中国及北亚⾸席记者罗朗写推荐信证明其社会活动。
巧合的是,罗朗是张杨所申请的斯坦福⼤学系主任的同学。
申请⽂书质量由于录取委员会⽼师⽆法对国际学⽣⼀⼀⾯试,申请⽂书就是说服评审委员的重要⼴告。
张杨在写申请时,并没有罗列⾃⼰的成绩,⽽是抓住了在新闻和教育领域有丰富经验的核⼼价值。
英⽂⽂书的版式也很重要,尤其要注意左右对齐,不要让⽂字呈“锯齿状”分布;打印⽂书⽤质感好的纸张,将⽂书归纳成⼀个⽂件夹,附有⽬录和索引标签。
张杨成绩单
“补充信”摘要
尊敬的录取委员会⽼师:
您好!
⾸先要向您道个歉。
我的⼤学成绩单这么难看,给本来就已经很疲惫的您增加了额外的阅读负担;但是我不认为这份成绩单能真实地反映我的学术能⼒,我有这样⼏个理由:
⾸先,中国⼤学都是先考⾼考,再选专业。
并且选专业的时候,并不能亲⾝体验专业是什么……我想换专业,但是学校不允许,我只好忍着委屈读下去。
事实上,中国有这样苦恼的⼤学⽣⾮常之多,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学教育的原因。
我想学成之后,改变中国的⼤学教育模式。
其次,我⼤⼀⼤⼆的时候,选了很多⾼年级和跨学科的课。
由于这些课程超过了我的学习能⼒,所以我很难拿到和⾼年级同学⼀样优秀的成绩。
即使这样,我还是坚持学了下来,因为我觉得知识本⾝⽐成绩更重要。
另外,我把⼤量精⼒花在了参加各种竞赛和社会活动上了。
最后,我是有进步的。
在清华读研时,我拥有了选⾃⼰喜欢的课程的⾃由,成绩平均分都是在90分以上。
再⼀次真诚地感谢您读完这封信。
相关链接
据了解,从2⽉24⽇到3⽉15⽇,启德教育举办的第12届启德教育全国巡回展——2009国际教育展(春季)将在⼤连、北京、济南、青岛、上海、南京、⼴州、深圳、武汉、长沙、厦门等全国11个城市巡回举⾏。
哈佛男孩张杨将在各站教育展中举⾏“留学美国要趁早”专题讲座,分析留学美国的利弊及2010年申请7⼤核⼼要素,详解美国申请步骤。
有意向参加讲座的同学可向主办⽅预约。
此外,在现场的“09留学趋势发布”⼤型讲座上,澳洲、英国等多国⽂教处官员将发布09年最新的留学政策,透露09年的留学新动向。
启德教育集团南区总经理张超先⽣则会结合08留学分析和09留学调查,与⼤家⼀起展望09年留学趋势。
张⽼师对
西⽅国家的教育体系有深⼊的理解,尤其对职业⽣涯规划、专业选择等⽅⾯有特别的研究,曾访问美国、英国、澳⼤利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多次参加国际教育会议,并作演讲,是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的特约留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