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2021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栖霞区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卷(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2分)
1.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3分)
长风煮酒无人和
清风明月寄相思
2.用诗文原句填空。
(6分)
①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⑤“思”是文学中经典而永恒的话题之一,我们中小学也学过很多含有“思”字的古诗词,
请写出任意两句。
▲▲
3.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10分)
2021年是“南京戏剧节”举办的第五年。
这五年以来,南京戏剧节一直秉承着成为“爱南京的新理由”这一理念,将品质佳作引进剧场,将妙趣横生的戏剧活动带进城市,记载.戏剧在这座城市的流淌痕迹,打造“文学之都”的zhǎn新文化标识。
戏剧节对传承南京城市文脉、赋予南京文艺能量、扩大南京城市文化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今年的戏剧节,除常规的剧目演出
外,主办方还将以丰富多样的戏剧线下活动为载.体,打破剧场壁垒,让戏剧和观众们更好的接触rónɡ合。
热爱戏剧的你还不快快来关注这届彩蛋满满的“2021·南京戏剧节”!
(1)根据拼音写汉字:zhǎn(▲)新 rónɡ(▲)合(2分)
(2)给加点字注音:记载.(▲)载.(▲)体(2分)
(3)小夏想把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中的一个稍加修改,使前后两个句子结构一致、文气贯通。
你将需要修改的句子修改好,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
(4)小琪找到了“2021南京戏剧节”的徽标,请你帮她解析该徽标图案设计的巧妙之处。
(4分)
▲
(注:图案中所有线条为蓝色)
4.学校的戏剧社团开始准备招收新成员。
小夏为社团招新设计了一张演员面试评分表,你补充了
其中空缺的评分项目。
(3分)
戏剧社演员招新面试评分表
班级:姓名:
评分项目评分等级
剧本理解能力 1 2 3 4 5
①▲ 1 2 3 4 5
②▲ 1 2 3 4 5
③▲ 1 2 3 4 5
总体评价 1 2 3 4 5 备注:根据面试印象,圈出得分,5分为最高分。
二(48分)
(一)古诗文阅读(18分)
清代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晚年定居在南京芥子园。
你和小琪、小夏找来他的重要著作《闲情偶寄》,一起阅读。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
”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至于填词①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
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
“新”即“奇”之别名也。
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是以填词之家,务解“传奇”二字。
欲为此剧,先问古今院本中,曾有此等情节与否,如其未有,则急急传之,否则枉费辛勤,徒.作效颦之妇②。
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使当日逆料至此,即劝之捧心,知不屑矣。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有删改)【注】①填词:元明以来戏曲,按曲牌选用字词,进行创作。
②效颦之妇:指东施。
东施见西施胸口痛而皱眉捧心的样子美,于是效仿,被村人嫌弃。
5. 小琪读完选文,有几个字意她不太明白,你借助教材和字典帮她解决了问题。
(4分)
6.小夏不知道文中画线句是什么意思,你帮他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使当日逆料至此,即劝之捧心,知不屑矣。
▲
7.读过这段文字,小琪找了些跟创作有关的名言警句,你觉得其中跟作者观点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郑板桥
B.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戴复古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D.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8.小琪找到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之作,你们一起进行了赏读和再创作。
(8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你们都认为这首词的上阕把浙东山水写得特别有新意,你就此写了几句赏析。
(3分)
▲
(2)你觉得这首宋词虽短,但可以改为一幕有演员、有台词、有舞台说明的短剧,于是你把这
首词的下阕改编成了一幕短小的情景剧。
(5分)
舞台布景:十里长亭。
①▲
王观(②▲)③▲
鲍浩然(笑着摇头)被你这么一说,感觉我好像是故意挑这个时候去浙东,就是想让
你难受啊!
王观(④▲)⑤▲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9~11题。
(12分)
看戏
叶君健
时间是晚上八点。
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
着的古树是静静的。
树叶子也是静静的。
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
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
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
从前面一排
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
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
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
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
走到脚灯前面来了。
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
这
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
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
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
但主导这一切的却
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
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
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她开始唱了。
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歌词像珠子似
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
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
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
随着剧情的
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
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
潮在涨。
没有谁能控制住它。
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
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
我们的女主角也
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
他们都不约而
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
观众和他打成一片。
舞台
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
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
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
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选自叶君健散文集《天安门之夜》)
9.
10.小琪觉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很精彩。
你结合四个加点字的使用对句子作了赏析。
(4分)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
11.小夏不能理解文末画波浪线句子的因果关系,你结合原文和两则资料链接,帮他答疑解惑。
(4分)
【资料链接一】梅兰芳(1894年~1961年),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
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10岁登台。
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享誉世界,但在抗战期间,他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
1959年,梅兰芳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生命中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
【资料链接二】京剧《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等艺术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于1959
年根据同名豫剧移植而来。
该剧主要讲述了北宋时期西夏进犯中原,穆桂英年过半百,念及国家危亡,重着铠甲,再点众将,率领杨家将出征抗敌的故事。
▲
(三)阅读下面一组关于“沉浸式戏剧”的材料,完成12~14题。
(11分)
材料一什么是沉浸式戏剧?
沉浸式戏剧的概念最早源自于英国,近年来在国际上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热点。
它彻底打破了传统戏剧中演员在台上、观众坐在台下的观演模式,从物理空间上打破了“第四面墙”,让观众也成为了舞台及表演的一部分;采取了互动式的观剧体验方式;并采用多线同时进行的叙事手法,观众可自主选择想要了解的角色和情节,跟随角色在表演空间中随意移动。
这种特制的剧场环境和多线叙事的形式让观众有了不同以往的观看体验。
小贴士“第四面墙”是什么?
第四面墙属于戏剧术语,是指一面在传统三壁镜框
式舞台中虚构“墙”,一般舞台的室内景只有三面墙,舞
台和观众席之间那堵不存在的墙,被视为“第四堵墙”。
它的作用是将演员与观众隔开,使演员在表演时忘记观
众的存在。
沉浸式戏剧把通常戏剧中的“第四面墙”重塑成了蜿
蜒的走廊或热闹的舞池,目的不仅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演
出,更是为了创造一种特别的有参与感的体验。
材料二中国首部实景360°全沉浸式演出《南京喜事》八月开演
备受瞩目的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南京喜事》终于上线啦!
与以往演出不同,《南京喜事》将观众当成“最重要的角色”,每位观众在进入剧场前,都会拿到一套专属自己角色的精美古代服饰,在换装区换好服装后,会有专业演员饰演的“管家”,带你穿越熙南里街区,再步入剧场,这也成为南京熙南里街区内一道独有的风景线。
《南京喜事》为观众提供了8条完全不同的故事线,90分钟高密度剧情,以及21位专业演员组成的团队。
当观众身着古装,进入某一条故事线后,就会“浸入”截然不同的视角里与演员交互,参与甚至决定剧情,让每一位观众都有参演“大片”的感觉。
在视觉效果方面,《南京喜事》的舞美置景不仅采用世界级、最新的多媒体技术,打造出五面屏360°的全沉浸感官体验,还高度地复原了数百年前南京大家族的宅院。
观众穿上清末南京人的服装,欣赏云锦、梅花篆字、剪纸、空竹等难得一见的“南京特色”;听金陵方言,品南京味道,从“视、听、嗅、味、触”全感官来感受这场南京的文化,感受南京喜
事,当一回“正儿八经”的南京人。
(以上材料选自网络)
12.《南京喜事》在哪些方面符合沉浸式戏剧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具体内容分点说明。
(6分)
▲
13.小琪在微信公众号下面看到了网友对《南京喜剧》的各种评论。
你根据这些评论,在官方微博
下给主办方提了几条改进建议。
(3分)
网友1:整体体验下来有哭有笑,每一房都有自己的坚守和追求。
立意很温馨,八房人从最开始的各为一方,到最后合力努力给宁老爷贺寿,让人感动。
网友2: 南京本地户口有居民特惠票150元,外地户口没有……
网友3: 演员特别敬业,演技和情绪绝对无可挑剔。
就可惜这个策划和故事线实在太过无聊。
所谓沉浸式,也不过是偶尔演员会和你对对话,没什么意思……
网友4:一场演出参与人数太多了,每个人分到的互动机会太少。
和同类型沉浸式戏剧武汉《知音号》、上海《不联之夜》比起来的话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网友5:演员的麦克风效果不好,大部分房间有背景音乐,演员说台词就听不太清。
而且各房在自己房间活动时,室内场景没什么布置。
不过演员的表演真的很到位,代入感强。
▲
14.看了上面的材料,小夏对沉浸式戏剧很感兴趣,他提出了几种节目创意。
他的几个设计中,属
于沉浸式戏剧表演的一项是(▲)(3分)
A. 在学校报告厅舞台上搭建咸亨酒店的曲尺型柜台,同学们表演课本剧《孔乙己》。
B. 同学们从报告厅舞台走到观众席走道上,表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的游行片段。
C. 在清凉山公园,同学们邀请游客一起参与表演《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携妻游园。
D. 在大行宫的江宁织造博物馆,同学们表演《红楼梦》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片段。
(四)名著阅读(6分)
15.百老汇著名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中唱道:“敢于此生求索那颗心,管它征途遥远,道路多
险峻。
”这种精神也体现在名著中的很多人物身上。
请你参考下面示例,也从初中阶段十二部必读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示例除外),加以阐述。
(7分)
示例:我觉得《钢铁是怎样炼成》中的保尔就与这句歌词相契合。
你看,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为了解放全人类而奋斗,为此历经坎坷,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殿堂攀登,最终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
▲
三(50分)
16.请任选一道作文题
.......,并按要求完成作文。
(50分)(选择题目A请在答题卡上将A涂黑,选择题目B请在答题卡上将B涂黑)
题目A:近日,某综艺节目中,一位选手备受关注。
他本是一位教中文的外籍教师,赛前被临时邀请参加节目。
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其他选手都积极备战,为成功登顶而奋
斗;这位选手没有文艺特长,却因为外形不错、特立独行而走红;观众喜爱他,他
却直言只想快点被淘汰,回家过普通人的生活。
这位选手的选择,引起了你的联想
和思考。
你就此自拟题目,写了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
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题目B:学校即将举行初三学生毕业典礼,参加典礼的有学校领导、初三师生和学生家长,你要在毕业典礼上进行题为“一路走来”的演讲。
请将你的演讲稿写下来,要求:
①符合演讲稿的特点;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